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天命为皇 > 第127章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命为皇 第127章 第一百二十七章

作者:燕柯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8:41:41 来源:就爱谈小说

说到做到, 无论姚千枝还是白珍,都是雷厉风行之辈, 素来不爱拖延行事。

商城府台之职,一个已然心定, 一个欣然应允, 姚千枝拍板, 白珍便在腊月寒月之季, 顶着满天风雪, 收拾行囊, 既刻起行了。

就连大年三十, 她都是在商城过的。

过在大年,鞭炮轰鸣的热闹里,姚千枝正式迈进了‘二’字开头的年纪,在不能装小姑娘了。姚家一众姑娘,姚千蔓都二十三了, 千叶、千朵同样不小,就连最小的姚千蕊……算算都已是十七岁‘高龄’, 正式迈进了‘老姑娘’的行例。

毕竟,不像那等爹娘疼爱, 想多留两年,享享闺女福的,姚家姐妹谁都没订亲……换句话说, 就是手里没现货, 眼里没目标, 她们是干剩啊!

姚敬荣和季老夫人似乎已经绝望了,不在追着她们‘相亲’,转而陷入了一种‘蛋腚’的神奇境界,特别从容,到让姚千枝她们有些不习惯起来。

总有人耳边催,烦归烦,然,这一旦停下来,还挺不是滋味的。

幸好,祖父祖母退了,亲爹亲娘上线,熟悉的‘催婚’节奏响起,她们终于放下心来。

对嘛,做为二十来岁的未嫁女子,有人在耳边婉转而不停——重要是不停——的催婚,这才是正常的人生经历啊!

姚家姑娘感慨着。

然后,非常果断的‘十动然拒’了。

不过,姚千蕊似乎有些动摇的意思,偶尔会随着四房夫妻逛逛园子,相相亲。她一惯是家里最乖的姑娘,还是那样性子,对她的选择,姚千枝到不觉得怎么意外,亦无有反对之意。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对这句话,姚千枝并不觉得是真理,然而,人家姑娘想嫁,她同样不会阻止。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这是谁阻止的了的吗?

大雪纷飞的腊月寒冬,在姚千蕊偶尔赏赏梅花——梅林里遇见个俊秀公子——时不时逛逛书院——藏书阁坐着个斯文才俊——顺便进庙里上个香——佛像前跪着个儒雅武将……

呃,没办法,她就喜欢这类的。

抄家流放、落魄小河村的时候,姚千蕊真是受了不少磨难,那会儿她岁数小,心里留了阴影,几乎是本能的厌恶那等魁梧伟岸、猿臂蜂腰的男人,就爱眉清目秀、温文尔雅的。

说白了,就是这男的……放眼一瞧就打不过她,她心里就稳当了。

对姚千蕊的审美,姚家姑娘们都没说什么,最小的妹妹嘛,那么可人疼儿的性子,喜欢什么就要什么好了。

左右她们已然拼博至此,坐到如今地位,在北地四州的范围内,许姚千蕊一个婚姻自由,真不是什么大事。

含笑看着最小的妹妹奔波各色‘美男’中,姚家姑娘们的态度,特别佛系。

刺骨的寒冬,就在姚千蕊的相亲中慢慢度过了。

初春,踩着轻巧的脚步到来。

北地,繁荣依旧。

——

春天啊,花蕊初绽,千条万绪,不止草木有灵,在暖暖春风中复苏,就连人,在初春的季节里,都忍不住想蠢蠢欲动……

有句话怎么说来了?

——春心萌动。

哪怕是古代大环境,然,在习习暖风,桃花扑面的气氛里,少男少女们,依然懵懂向往着……

甚至,就连大晋选秀,都是在初春季节进行的。

燕京、皇宫。

两排着桃粉色宫装的宫人垂头走在宫道上,她们举止优雅,莲步款款的行在前头——带路。

缓步跟在她们身后,姚青椒身穿流彩暗花云锦衣裳,下配缕金挑线绣花长裙,因初春季节,天气多少有些倒春寒,她外头还披了件翠纹织锦羽缎的斗篷,梳着云近香的发辫儿,再戴紫玉冠,冠内镶嵌指腹大小的紫珍珠。

紫玉冠两侧,松松垂着两条长长的璎络,腰束一百零八颗白珍的珍珠玉带,并碎珠流苏,辅满整个裙子,打眼一瞧,真真是富贵无双。

整个人——就跟银子打出来似的。

迈着细碎优雅的步子,她神色从容的跟着宫人一路往前,很快来到了慈安宫。

一步迈进宫门,自有宫女上前请安伺候,将姚青椒让进侧殿等待,进上香茶热点,宫女层层传递,进殿禀告,“太后娘娘,北伯候府姚姑娘求见。”

“哦?是青椒来了?快,宣她进来。”内殿里,韩太后挑起眼帘,抬手招唤。

宫女恭敬应声,“诺。”随后,退下请人去了。

不一会儿的功夫,姚青椒就进来了,先是请安,“臣女见过太后娘娘,娘娘千岁。”曲膝福身,她的礼仪绝对标准。

一点都不比打小用‘规矩’养出来的世家贵女差。

“免礼,起来吧。”韩太后就道,摆手招她,“青椒,过来过来,跟哀家瞧瞧这些……”

“娘娘这是在做甚?”姚青椒并不客气,起身说笑着上前,紫阁亲手捧来绣蹲,她就坐到韩太后身前,探头一看,就看炕桌上辅的满满,足有二、三十张画像,俱都是美貌佳人,画册旁还标着父兄官位,出自哪家……

眼珠转了转,她不由道“哟,娘娘,您这是准备相儿媳妇了?可是瞧上了哪家淑媛?可得给臣女透个话儿,那是日后的主子娘娘,臣女且得准备着,赶紧巴结呢!”她调侃着说。

“你这丫头,瞧这张小嘴。”韩太后瞪了她一眼,伸手掐她的脸颊,引得姚青椒频频求饶,一口一个‘太后娘娘饶命……’到引得韩太后笑的不行。

“哎哟,我的天,不能在笑了,我这肚子都疼了。”闹了半晌,韩太后揉着肚子软卧榻里,摸了摸笑酸的脸,她伸手轻打姚青椒的手臂,“你啊,莫跟哀家闹了,且陪哀家瞧瞧这些儿,有没有你日后想奉承的主子娘娘?”

嘴里这般调笑的说着,她眼底却闪过一丝复杂情绪。

似是嫉恨、似是鄙夷、又似欣喜……

姚青椒看了她一眼,心里琢磨两琢磨,就有些明白了。韩太后这是自感身世,对世家贵女本能羡慕,却装做不屑,又因能决定她们的命运而洋洋得意,偏还忍不住自卑。

这般纠结的心态,姚青椒其实很明白,有时候她都会如此……凑身上前,腰间珍珠带发起轻脆响声。她故意无视了,韩太后唤她这臣女上前‘挑选’的做法,这是对参加选秀贵女们最大的轻蔑,嘴里凑趣儿道“我瞧瞧,我瞧瞧,嚯,这是谁家的姑娘?定远候府的吗?前次花宴的时候,我到瞧过她,长的特别白净,出口成章的,真真是个才女……”

不过自古才女多傲气,人家横眼瞧不上她这丫鬟姑娘呢!

随手翻过那张画像,姚青椒注意到韩太后眼中那一丝笑意,便又道“这个呢?嗯?没见过啊,哦,武宁州守备家的闺女?身份低了些儿,到是美艳,就是看起来不大庄重……”

“……礼户尚书府的嫡孙女吗?家世到好,可惜太瘦弱了些……宁淑郡主的女儿?她有女儿吗?哦,是庶出吧,到是有些可惜了……”

一个一个的点评,韩太后听的心旷神怡。

姚青椒这丫头进京的时候,她心里其实不大高兴,身边人——包括绯夜都曾觐过言,说北伯候府送个‘丫鬟姑娘’承恩,是看不起她,不尊朝廷,有不臣之心……

本来,她都有点被说动了心思,姚青椒初进宫觐见谢恩那会儿,韩太后根本没给她好脸子,态度很是冷淡,下头的人都闻弦歌而知雅意,且,确实都不大愿意跟个‘丫鬟底子’的人交际,不拘是宗室贵妇,还是高门淑女,都不怎么搭理这位‘外来人’。

御赐北伯候府,五进的大宅子,前后花园,自姚青椒进京后,就一头扎进那里头,除了胡雪忙里偷闲来寻她,什么燕京贵族圈儿,朝廷宗室门……根本就没人待见她。

谁都不带她玩儿。

面对这种情况,一般人家的姑娘,自个儿就怯了,羞了。然而……姚青椒那真是一点不在乎,一天三遍往宫里递牌子,次次言语诚恳恭敬,就是要见韩太后。

而韩太后——挺烦她。

不过,她风评不好,还是那样出身,一个‘假冒货’,想当然的娘家人不待见她……宗室贵女,朝臣夫人什么的,她自个儿见着就别扭,心里透着股子自傲自卑,这些年并没交下什么知友。至于先帝的妃嫔们,有一个算一个都被她除掉了,剩下的小猫两、三只,见着她就瑟瑟发抖,平素,慈安宫除了宫女外,她连个正经说话人都没有……

姚青椒契而不舍、百折不挠的求见她,韩太后烦归烦,其实心里,隐约竟还有那么一丝丝切喜。

十次里有一次,她会勉强见见姚青椒,毕竟,这是北地送来的‘候府姑娘’,是代表着姚家军的,冷落归冷落,大面儿里,就不能太刻薄。

十中有一,这个接见频率真心不高,那等有权有势的贵妇,一般递个一、两回牌子,韩太后就会派人去府里请,然,架不住姚青椒递牌子的频率太高了!!

一天按三餐的递,偶尔还得加顿夜宵!

几乎三天功夫,她就能进宫一回。

不过月余时光,韩太后见她,就比见自个儿宫里的宫女都顺眼了。

毕竟,她宫里一等、二等……的算,连上粗使足足百多人,有不少,她其实都没见过。

跟普通权势家养出来的娇娇女儿不一样,姚青椒是真会奉承人,也舍得下脸子,什么事都做的出,她是丫鬟出身,半辈子所学——就是听人耳音,接人话茬,从最微小的细节处,揣测旁人的情绪变幻,从而达到见人说人见,见鬼说鬼话的效果……

这套操作,她闭着眼睛都能使的‘行云流云’。

燕京贵女们就算想讨好太后,底子在那摆着呢,能跟她一样不要脸吗?

尤其,韩太后还是那样出身,贵女们那等婉转的,悠扬的,一句奉承话恨不得使两、三个典故,有七、八个出处,还真不如姚青椒如此直白的讨好——干干脆脆的抱大腿呢!

说白了,她和韩太后的出身阶层差不多,都是先贫贱而后富贵,凑到一起,就有共同语言。

姚青椒这做法,对韩太后的态度,跟皎月公子差不多的同时,还有些微妙变化,她终归是北伯府的姑娘,背后靠着姚家军,腰杆子就能挺的硬,讨好的同时,偶尔跟韩太后‘争’两句,调侃调侃什么的,并不算越轨,且,她是个女人,就算跟韩太后有点‘代沟’,然,二十来岁,真不小了……

等闲这个岁数,一般人都当娘了,大伙儿都默认她是个大姑娘,什么都能说……

姚青椒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当个纨绔。

纨绔最善长什么?

——吃喝玩乐。

正所谓烈女怕缠郎,韩太后身边就缺这么一个能陪她‘玩乐’的女人,姚青椒靠着勤奋和……不要脸顺利进入慈安宫,随后,开始频繁驻扎。

一趟一趟接一趟,从她自个儿巴巴的求见,到韩太后亲自派人来请,这中间,不过隔了半个月的时光。

借着韩太后这股东风,姚青椒成功的从默默无闻,谁都不想搭理的小可怜儿,一跃成为燕京贵族圈儿的红人。

毕竟,她背靠姚家军,哪怕是个‘丫鬟姑娘’,都没人想得罪她,融入不了燕京贵族圈儿,就是缺个契机——哪家都不想先掉面子,落个‘巴结武夫’的名声,而如今,韩太后递了枝儿,率先出手,朝臣们自然不会怠慢,回府仔细交待老妻幼女……

身为内宅妇人,不管多权势都得靠爷们显赫,贵妇淑女们自然不敢违背他们的命令,哪怕心里万般不情愿,终归还是跟北伯候府走动起来。

想当然,姚青椒来者不拒。

初春,选秀眼瞧就开始的时节,她已经成了燕京国都的风云人物。

“唉,平时看这些个淑媛闺秀,色色都是好的,在没有那么整齐漂亮,怎么今儿一说配万岁爷,就怎么瞧怎么不好了呢?”歪着头,姚青椒装模做样的叹了口气,把画像往前一推,她转头望韩太后,两手一摊,“想来都怪太后娘娘,将万岁爷生的太好了,没得那般英明神武,文武不凡的,天下竟没有哪个女子能配得?”

“竟还赖上了哀家不成?”韩太后不由失笑。

姚青椒便撅了撅嘴,“不赖您赖谁的?难不成还要怪臣女?”

“到要怪你家。”韩太后便点指她一下,无不遗憾的道“原本,哀家想招你姐姐进宫,将她配给乖儿,她年纪虽大些,好赖知道疼人。”

“哀家信她的人品能耐,母仪天下都是使得的,偏偏大长公主阻了哀家,说的那些个甚的祖宗家法,真真是迂腐的很。”

似乎是想挑拔姚家军和万圣长公主的关系,自姚青椒进京,韩太后几次透露——她原想给姚千枝皇后位置,结果让长公主给搅合了的事实——微微垂了垂眸眼,姚青椒嫣然一笑,没大在意,“哎呦,我的千岁娘娘啊……”

“臣女早便说过,臣女那姐姐可是拳头能立刀,胳膊能跑马的女爷爷,打胡人、灭土匪、安流民、杀贪官……这些,她样样都在行,然而,擦胭脂抹粉,挥着团扇子捉蝴蝶儿,天天圈宫里忙活宫务,她就不行了。”

“我姐姐那脾气,怕是得急疯了。”她仿佛开玩笑似的说。

韩太后就摇头,“但凡女子,都要嫁人的,你们家姑娘岁数都不小了,谁还能躲过这一遭?”她叹息失笑,自认语重心长。

“瞧娘娘这话说的,有姐姐保家为国,给万岁爷平定江山,我们这些姑娘得她的福,不用受媳妇罪儿,说甚日后……难道就不许我们寻个小女婿,招赘养在家里吗?”姚青椒挽住韩太后胳膊,撒娇道“在说了,我还有娘娘护着呢,靠着娘娘,我到要看谁敢闲言?”

“打不烂他!”她瞪起眼睛,做厉害状。

“看你这小暴脾气。”能在宫里养男宠儿,韩太后的习性可想而知,是不太在乎男女之事的。

姚青淑这番话,她听着并不无妥,到比那些老深究碎碎念叨什么‘贤良淑德’顺耳,人家表了姚家军的‘忠心’,给她乖儿‘保家为国’,她又没那逼婚的心思,自然不会深追究这些,“罢了罢了,你既不喜欢,那便不提那些糟烂事儿,还是说乖儿吧。”

“他是哀家的儿子,哀家让他成亲,他可不敢打烂了哀家。”韩太后取笑一句,无视姚青椒皱鼻子眨眼的作怪,她回头吩咐,“紫阁,换批画像过来。这些……你们家姚姑娘没有相中的。”

“诺。”紫阁就跟没听见如此不尊重,能让燕京贵女们羞愤欲死的话一样,曲膝领命。

唤宫人把炕桌上那些‘挑剩下’的秀女画相收走,她转身来到檀木柜子旁,打开柜门,从那一摞一摞的画卷里,仔细取出一抱,小心翼翼挪到榻前,她放到炕桌上,随后,无声退开了。

“来,你在看看。”韩太后态度轻慢的把画卷往前一推,便尽数到了姚青椒面前。

姚青椒……就跟个奸妃似的,一脸‘小人得志’,那模样简直猖狂的不行,根本没有拒绝的意思,她把画卷逐一打开,一个一个的评价,哪个都没什么好话。不过,在展开其中一卷,看见那画中人的相貌和底下那行‘家世’时,她一怔。

手骤然紧紧捏住画轴,她眼珠转了转,动作有些僵硬,韩太后瞧见,“怎么?你相中这个了?”她微微倾身,扫了画像一眼。

“到没什么相中不相中的,就是……这年纪有些小吧。”姚青椒赶紧收敛表情,状似惊讶的道。

韩太后便摇了摇头,不甚在意的说“哪里小了?都十四了吧,正好到岁数呢。”

“此一回是万岁爷亲政,这母仪天下的位置……”十四是不是嫩了点儿?

姚青椒扯了扯嘴角,捏着那画像,她心里有点慌。

反到是韩太后失笑,伸手点她额角,“你这丫头,是在逗哀家玩儿吗?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此一回,哪怕乖儿不选满了,那‘贵、淑、贤、德’四妃,总是能迎两个的,到时候随便舍她一个,尽够了。”她用嘴角歪了歪那画像。

“但是,这位唐姑娘……她爹爹是五城兵马司指挥使,管着燕京禁卫军,让他的女儿做妃……”姚青椒语气迟疑。

然而,意思很明显,如此家世的贵女都做妃嫔了,那皇后得选个什么样的啊?

“五不娶——丧母长女乃其首,唐家那点事儿谁不知道?”韩太后接过画像,拎着角儿甩了两下,“她家这姑娘究竟怎么个情况,受不受重视?呵呵……”

“若是唐指使挥那继妻生的,好歹王府血脉,这皇后到还坐的,她嘛……”满面不屑,她轻哼。

“人家好歹是元配嫡出。”姚青椒满心不是滋味,开口帮衬。

韩太后嗤声,“什么元配?不过是罪臣之后而已,霍家余孽所生,啧啧,幸亏是个女孩儿,嫁人便无事了,若是个男娃娃,就别说什么前程了,怕是连命都保不住呢!”

“万岁爷英明,心胸开阔,哪会有这样的事儿。在说了,唐姑娘是姓唐的,跟霍家有甚关系?她娘都病逝多少年了!”姚青椒心里一惊,面上不动声色,“唐家就这么个女孩儿,还是这般身份,竟然能送进宫来选秀……”

不想让韩太后的注意力放在霍家,她垂了垂睫毛,开始转移话题。

“他应是没什么坏心思,就是表忠心罢了。”想起昨日韩载道进宫时说的话,韩太后抿了抿唇,随口道“他娶那继妻是豫亲王的庶女,宗室县主,这些年,他挺巴结老丈人的,如今,乖儿眼瞧亲政了,日后君临天下,他献女进宫,不是挺正常嘛?”

“娘娘说是的,确实没什么不对的。”姚青椒陪笑着应承。

两人就着画像翻了一通儿,天色便不早了,陪韩太后用过午膳,说笑一会儿,她便有些疺了。常进慈安宫,姚青椒自是知道她的习惯,知晓她这个点儿要午歇的,便识趣的起身告辞。

韩太后并不留她,吩咐紫阁送她出宫,便自行回内殿休息了。

——

行走内宫宫道里,身上的珍珠玉带轻脆作响,跟在紫阁身后,姚青椒的心情有些沉重。

方才慈安宫里被择出那画像——唐暖儿,唐小姑娘,那是她们家军师霍锦城的亲外甥女啊!

霍师爷两个姐姐,当初,她陪着自家主公进燕京求提督之位那会儿,顺利救回去一个,是被打进教司坊里,霍家行二的霍锦绣。不过,那霍二姑娘青楼里被困太久,不止缠了三寸金莲,生生把脚毁了,还让鸨妈妈灌了些乱七八糟的秘药,身体已经不成了……

没到天不假年的程度,并不影响寿命,但,想要生娃娃,基本是没可能了。

甚至,连怀都怀不上。

霍锦绣是名门贵女,落到泥坑时就不说了,如今环境好了,她还愿意讲究个气节,自来到北地便闭门不出,一心修禅,做了个戴发修行的女居士,心还挺铁,不管霍锦城怎么求她出山,不拘是教书还是做甚,人家就不愿意……

不过,她到不让霍锦城养着,凭一笔优美婉转的丹青,她的书画,在北地供不应求。

霍二姐姐绝了婚恋那门心思,霍锦城忙着事业,怎么催都不成亲,眼见短时间内没有指望。霍家一脉真正遗下第三代血缘的,就只剩下了燕京里的唐暖儿——唐小姑娘了!

她是霍锦城已逝大姐的遗女,是霍家的外孙女。

那会儿逗留燕京,姚青椒清楚的记得,霍师爷眉飞色舞,一脸欣喜见外甥女,结果让人家一句‘外男’给怼回来了。

都失落的蹲街角数蚂蚁,可见打击之巨。

不过,在是打击,霍师爷依然很在乎这位血亲,随军归北地时,他是千叮万嘱胡雪帮着照扶,姚青椒此回前来燕京,霍锦城不顾路途遥远,一道跟了她好几天,说的求的,都是唐暖儿。

毕竟,她是北伯候府嫡姑娘,跟胡雪身份不一样,是有机会能跟唐暖儿正式接触的。

姚青椒确实没辜负他所托,自进燕京后,数次登门拜访唐家。

靠着满身‘倔强’和‘听不懂婉言拒绝’的不要脸劲儿头,她真的见过唐暖儿几次,怎么说呢,小姑娘不算太聪明,明显被继母辖治怕了,性格有点怯弱不争。不过,本性是真的好,每每听见她提起北地寒霜,塞外风光,或是姜家夫人小王氏——她亲娘的姨母时,眼里突然亮起的神采,是骗不了人的。

很少的机会,偶尔身边没有下人‘伺候’的时候,她会偷偷跟姚青椒说说私房话,一边羞红着脸,一边期盼着嫁人了,就‘自由’了。

不用天天正房立规矩,继母咳嗽一声都吓的瑟瑟发抖,人家心情不好了,把她支使的满屋乱转,做针线熬的整宿整宿不能睡……

亲爹继母房里的大丫鬟,都能给她眼色看。

嫁人了,就能组建自己的小家庭,好生孝顺公婆、服侍丈夫、生养几个孩子,唐暖儿的愿意,就这么简单。

她甚至都不期望丈夫能跟她两相白守,有妾室、有通房,庶子庶女,吵吵闹闹的,也是生活嘛。

说这话那会儿,唐暖儿眸子里闪烁的星光,简直刺痛姚青椒的眼睛,心里酸涩不已,她觉得小姑娘真是可怜,下意识的难免照顾些。

想着小姑娘岁数不小了,有那嫁人的愿意,偏偏唐夫人根本不更烦她出门交际,死死将她藏居深闺不露面,唐暖儿十四了,按理该开始准备,毕竟择人选,观人品,三书六礼……这一套流程就得个几年,且,哪有相婿一次就中的,不得备几个候选人先好好挑捡啊?

结果,养在深闺人未识,就胡雪四处调查的结果,贵族圈里都遥传小姑娘或是身有顽疾,或是无颜丑女,反正肯定是有什么毛病,根本没有门户相当的正经人家前来求娶……

那请媒人登门的,不是家族落魄,要唐家扶持,贪图姑娘嫁妆的,就是子孙纨绔不堪,本身不成气候,根本撑不得门户的。

这样的人家,莫说霍锦城了,就是姚青椒都看不上眼。

幸而,她在燕京多少闯出点名声,唐夫人不愿,她就拉着小姑娘出门交际,什么大长公主的宴会、宫里的花灯节、宗室郡主的赏花聚、汇灵寺的素宴斋……但凡女眷云集的地方,姚青椒就把小姑娘带着,四处引荐。

三次五次的,唐暖儿的名声慢慢回暖,开始有贵妇注意她,开始暗里打听,姚青椒还挺得意,正为小姑娘高兴呢,谁知道……

唐家竟然要把她送进宫里!!

真是,真是……

就像韩太后说的,那小姑娘的身份当不得皇后,进宫不过妃妾罢了。她性格还那样软懦,挨欺负不还手,背后没人支撑,进宫……那不是白等着让人收拾吗?

小皇帝头一回选秀,除了皇后,那妃、嫔、婕妤、贵人……什么的,肯定少不了,她听那风声,多少人家憋着往里内宫使劲儿呢!

凭唐暖儿那软脾气,真进去了,恐怕连骨头渣子都剩不出来!!

“难不成……到是我害了她?”嘴里无声喃喃着,姚青椒疾步如风,气势如宏。

面沉如水,她把脚下绣鞋踩的‘嘎吱嘎吱’直响,腰间珍珠玉带,满裙碎珠流苏飞舞着,在阳光的照映下发点淡淡润光,刺的人眼睛直发花。

紫阁走在前头,觉得后脑勺滚烫!

就是让珍珠晃的!!

眸光微微向后转,她若无其事的前头领路,突然,身形一顿,就见宫墙转角并肩拐出两道身形。

都是三十出头模样的贵妇人,通身锦衣华装,步履从容淡定,“奴婢紫阁,见过世子妃,见过唐夫人。”曲膝福身,紫阁低声请安。

“是紫阁姑娘啊,快别多礼了。”那两位贵妇人——宣平候世子妃和唐夫人含笑扶她,口中客气道“姑娘是领了差事出来的?”

“是,奴婢奉太后娘娘令,出来送送姚姑娘。”紫阁退身,让出一直坠在她身后的姚青椒。

“嚯,真真好生巧,竟碰到了你。”宣平候世子妃满面堆笑,伸手,特别亲密的揽住上前,正准备问好的姚青椒,“我的儿,这几日你怎地都不到府里来?我那弟妹想你想的厉害,日日夜夜盼着你呢。”

她的弟妹——楚县主,就是乔氏的亲娘。

因着乔氏和姚家军的关系,哪怕乔家左右摆脱,立场不明,姚青椒跟她们的关系依然保持的不错,日常总有见面,同样说说笑笑。

宣平候世子妃——就是乔赞嫡妻,她是五城兵马司指挥使唐睨——唐暖儿亲爹的姐姐,她和唐夫人——豫亲王庶女楚曲裳乃是外嫁娇客、娘家弟妹的亲戚,彼此都在燕京,乔蒙还投靠了豫亲王一脉,世子妃自然便巴结着弟妹,两人关系相当不错。

借着她的光儿,姚青椒这个按理该跟豫亲王一系怼个乌眼青儿的姚家军派,到还意外的和唐夫人有个脸熟儿。

毕竟,她得时不时上门找唐暖儿,拽她出门交际,唐夫人做为唐家主母,小姑娘的‘亲娘’,姚青椒是不好跟她搞的太僵的。

“唐姑姑太说笑了,楚县主想的哪里是我?明明是念莹姐姐,她等着盼着……是让我门当说书客呢。”反手揽住世子妃的胳膊,她歪头嘟唇,仿佛不依的撒娇,惹得世子妃瞪眼捏她的脸,她忙着笑着躲开,打闹两个回合,她才转头笑着招呼唐夫人,“楚姨,许久不见了,越发风采依旧……”

唐夫人——楚曲裳是继妻,十六岁嫁给唐睨,如今不过二十有三,就大了姚青椒三岁,平空长一辈儿,让她一口一个‘楚姨’的叫,心里那叫一个别扭,然而,姚青椒跟唐暖儿论平辈,叫她‘楚姨’没什么错。压下心里翻出来的膈应,她扯了扯嘴角,勉强打招呼,“青椒嘴到是甜,怪不得楚县主爱跟你说话儿……”真是惯会伺候人的丫鬟出身,飞上枝头都成不了凤凰,天生奉承人的命!

若有似无的刺了一句,她没等姚青椒反应,就追问她,“你这是……刚从慈安宫出来?”

“是啊。唐姑姑和楚姨也是去给太后娘娘请安的吗?”姚青椒脸皮厚,针扎一样根本没动静,仿佛没察觉楚曲裳的嘲讽,依然笑语盈盈的,“太后娘娘午歇了,应是正睡的熟,唐姑姑和楚姨前往拜见,怕是得偏殿等上一会儿了。”

“不妨事的,等太后娘娘,应当应分的。”世子妃便说。

闻言,姚青椒就蹙了蹙眉,到有些好奇了,“唐姑姑和楚姨面见太后娘娘,是有什么要紧事儿?”否则,做甚空等?

凭她俩的身份,正常操作……不应该是先回府,待下晌儿有功夫在来吗?

“这……呵呵,到没什么大事,就是我哥哥下月初要办个诗会,就在城外百花沃,我琢磨着咱们能趁这机会聚聚,便来太后娘娘这儿请个旨,邀宗室郡主、县主们出城热闹热闹……”楚曲裳挑了挑眼皮,突然轻笑,“说来,我哥哥还跟我提过青椒你,说想邀你往前呢。”

“邀我?”姚青椒挑眉。

心里琢磨你哥哥——豫亲王世子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