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天命为皇 > 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命为皇 第一百五十八章

作者:燕柯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8:41:41 来源:就爱谈小说

姚家军气势汹汹, 夹杂着雷霆之势打过来了。

哪怕受创最重的是宛州,是唐家。然而,三州气氛都莫名紧张起来, 不拘是百姓、是权贵、是乡绅就算圣儒传人孟家,都不能幸免, 随着姚家军步步逼近, 他们心内开始惶惶不安起来。

豫州、豫亲王府。

东院里,孟侧妃急步匆匆穿过回廊, 面沉如水, 她嘴里不停叮嘱,“翠儿把西厢房靠墙角的箱笼打开,那里有一件金丝软甲, 你取出来仔细擦过,一会儿呈上来, 芳龄吩咐大厨房, 赶紧预备好克化的膳食,王爷眼看要醒了”

口中吩咐着,她脚步不停进了正屋,丫鬟们遵她的令, 各自散开动作,“你们轻省些儿,这么大动静儿,要是吵醒了王爷,仔细你们的皮。”沉着脸, 孟侧妃压低声线斥着,眉眼间颇有几分戾气。

“诺。”丫鬟们心里一凉,赶紧曲膝谢罪,手脚都有些不知往哪摆。

“行了行了,都散了吧。”外间,大丫鬟侍棋踱步进来,见此情景眉头一拧,挥挥手打发,“你们赶紧干活去,愣着做什么”

“是。”丫鬟们跟得了赦令似的,齐齐松了口气,蹑手蹑脚着出了屋子。

孟侧妃面如寒霜的看着,默默无声。

侍棋就赶紧过来劝,“娘娘,您好歹松快些,别太绷着了,王爷不是第一回出征,您撑的住劲儿,咱们院里才有底气啊。”

“姑娘还得靠着您呢。”终归贴身是伺候了半辈子的人,侍棋的话非常顺利的扎进了孟侧妃心里,紧紧握了握拳,她深深吸了口气,面色渐渐缓合过来。

伸手,对着脸颊狠狠掐了一把,她勉强弯起嘴角,挤出个僵硬的笑,“你说的对,我得稳住了。”她轻声说。

闭着眼睛,强迫自个儿调整情绪,她面上的笑容越来越温柔,越来越自然

“娘娘,王爷醒了。”突然,里间帘子一挑,有小丫鬟出来传信。

孟侧妃心中一凛,半点不敢怠慢,急步进了里间,刚迈过门槛儿,还未等站稳,她一眼看见坐在雕花拔步床里,豫亲王正在漱口。

有小丫鬟跪在他身前,捧着清瓷小盆,接着他吐出的漱口水。

随后,小厮捧来清水,豫亲王略微洗了洗手脸,神色精神不少。

孟侧妃见状,连忙上前接过小丫鬟手里的衣裳,还有那件金丝软甲 ,亲自伺候豫亲王穿戴起来。

“这等事,让丫鬟来做就是了,哪里用得着你”俯身瞧着孟侧妃半跪地上替他系玉带,豫亲王伸手扶她,“赶紧起来,莫要做出此态,到是轻贱了你自己。”

“王爷,您今日就要出征,还是让妾身伺候您吧。”孟侧妃并不依从,跪着给他系上玉带,穿起朝靴,“妾身还记得,咱们初至豫州,您第一次领兵出征的时候,妾身便是如此服侍的您,那一回,您旗开得胜,凯旋而归,此番,哪怕就是讨个好彩头,妾身都得好生伺候您一回儿。”

“你啊。”豫亲王摇头失笑,眸光里闪过一丝回忆,仿佛想起了往昔。

孟侧妃默默无声的服侍着他。

豫亲王亦未阻止。

“王爷,娘娘,早膳备得了。”瞧王爷穿戴整齐,感觉分寸差不多了,侍棋轻声禀告。

孟侧妃便赶紧说“王爷,您在妾身这儿用膳吧”

“嘶,这”豫亲王拧眉,有些犹豫。

今日正是他出征宛州,欲跟姚千枝比出高下之日。按理,他该到唐王妃处毕竟,唐家损失惨重,他自该安抚,且,战场就在宛州,那是唐家的地盘,他得对唐家表示出示好之意,但

“王爷”孟侧妃拽着他衣袖,眸中盈盈有泪。

“罢了。”豫亲王长叹一声,“摆膳吧。”

“谢王爷,妾,妾身是真舍不得您。”孟侧妃哽咽着,“那姚姓女如此厉害,连唐将军都损落她手中,听说她还会妖术王爷您乃是真命天子,自然是百邪不侵,然,妾身不过一介小女子,终归忍不住担忧”

“王爷,您可千万保重已身,妾身和孩子们都在府里等着您回来呢,若没有您,妾身和孩子们”她梨花带雨的说着,神色有些欲言又止。

四、五十岁的人了,难为她做出此态,竟还不显突兀。

不得不说,保养的确实是好。

“你啊”豫亲王摇了摇头,瞧了她一眼,表情有些莫名,然而,到底还是妥协了,“你且放心,本王自会安排好,不会让人害了曲裳的性命。”

“她到底是本王的亲生女儿,你当本王铁石心肠不成”他伸手抚了抚孟侧妃的头发,“莫要害怕,有本王在。”

“王爷”孟侧妃的眼泪顺着脸颊流下,几乎有些泣声,“都,都是妾身娘家不好,那般迂腐,竟敢逼迫王爷,生生要裳儿性命,一边是父兄族人,一边是王爷和裳儿,妾身这心跟油煎似的,恨不得直接死了”

“妾身知道没教好裳儿,让她给王爷惹了祸事,但,十月怀胎,那是妾身养出来的孩子,哪里舍得白白葬送了她”

拿楚曲裳做引子,唐、孟两家的争斗,并未随着唐颂陨落而终止,反而,因为唐家大败,势力骤减,孟家不依不饶,定要打压下他家,用大义灭亲的行为,来显示楚敦和楚玫两位公子的清白。

咄咄逼人,孟逢释和孟良久举着礼教规矩做武器,扇动徐、豫两州百姓,一次次的进言到豫亲王当前,恳求他处置王女而这其中,除了真被吓尿的楚曲裳之外,最煎熬两难的,当然就是孟侧妃。

一边是娘家、儿子x2、清誉、甚至还牵扯到王位继承一边是女儿的性命,孟侧妃纠结痛苦了很久,终于还是选择了先保住女儿。

虽然,无论是孟家还是儿子们,都给她施加了不少压力,且,孙子被唐王妃抱走,儿媳妇很是埋怨她,天秤重量本该倾斜向儿子,但,女儿那边是命啊

不管是娘家、儿子、清誉,还是继承权都不是一锤定音的事,哪怕王爷怀疑了,她总有时间能慢慢挽回,可女儿的命要是没了,就真的回不来了。

她打小养大的女儿,那么娇娇软软,让她眼睁睁看着没了命,孟侧妃思量了无数个无眠的夜晚,“我舍不的”她抽泣着说。

“罢了罢了,莫要哭了,本王不是答应了你吗”豫亲王神色温和的轻哄着,“今天本王都要出征了,你这哭哭啼啼的多不吉利,赶紧收了泪,否则本王要治你的罪了。”

“哎啊哎啊,妾身真是傻了。”仿佛才反应过来,孟侧妃忙不迭的抹泪,都顾不上掏帕子了,就那么直接用袖子擦,“您都要出征了,妾身还拿这些小事来烦您,真是,真是太不该了”但,她也没有办法,不得不这么做啊。

豫亲王都要走了,孟家还咄咄逼人,唐家受了大难,心里还深恨她女儿,肯定不会在出面阻拦,她女儿没人护着,不就要凉了吗

不趁着豫亲王还在的当口儿,讨个御旨,要点侍卫孟侧妃怎么保下女儿

“算了,本王不怪你,用膳吧。”豫亲王温声。

孟侧妃赶紧点头,“哎,哎。”拿出帕子,沾水擦了擦脸,两人携手出了里间儿。

外头,侍棋早吩咐摆上桌子,待主子们落座,就端上七碟八碗。孟侧妃殷勤执筷布菜,伺候着豫亲王用膳,席间自然是说不尽的好话儿,把他捧哄的身心舒泰

早膳用罢,豫亲王出府率军出征,孟侧妃坐着王府马车,一路跟随其后,行至码头,瞧着大军登船,航行出发,直到江面儿在看不见船影儿了,她这才返身回府。

满身疲惫回到东院,还未等孟侧妃喘口气儿呢,楚曲裳就来了,“娘”小心翼翼瞧着亲娘,她怯声声的唤。

这段日子,她真是受了不少折磨,漫天的骂声,亲外祖家口口声声要她性命。亲哥哥一瞧见她就表情复杂的皱眉,连嫂子们都不待见她了

甚至,她隐隐得了风声,她的存在妨碍了哥哥,害得他们被父亲怀疑,哥哥们恼了她,欲除之而后快

父王膝下姐妹六个,楚曲裳能脱颖而出,就是仗着两个亲哥哥的势,如今,哥哥们竟然要放弃了她,她真的慌了。

彻底收起张狂模样,老老实实缩府里不敢出门,她每日行程就是赖要亲娘院里,跟前跟后,听话听说,真真是,自打出生起,就没这么孝顺过,“父王怎么说”搭着肩膀,她双手握胸前,一脸的紧张。

“放心,无事的。”孟侧妃看了她一眼,满面的恨铁不成钢,“你啊,就会给我惹祸,收拾不尽的烂摊子。”她数落着,伸手掐女儿腰间的软肉。

“娘,我错了。”楚曲裳泪目,躲都不敢躲。

母女俩就这么纠缠着,根本没有发现,院子角落里扫洒的粗使小丫鬟,那暗暗窥视的目光。

豫亲王府,正院。

唐王妃正跪在佛堂里捡佛豆儿,听见外头隐隐有人声,她转头,轻声道“进来。”

帘子一动,柏嬷嬷和香阳垂头走进来。

两人都不说话。

“王爷启程了”唐王妃面无表情的开口。

“呃,是。”柏嬷嬷和香阳对视一眼,咬唇应声,表情似是难堪,似是不愤,还隐隐有些恐惧。

豫亲王出征这么大的事,竟都没来知会王妃一声,还得她们出院打听才知晓详情,这内里深意

是因为世子爷没了

是因为王爷被孟侧妃哄住了

还是因为唐将军损落,宛州连失三城,所以,在王爷面前,她们王妃已经没了体面

怎么追究怎么害怕,柏嬷嬷和香阳心里都慎着呢。

“哦,从孟氏那走的”到是唐王妃颇为淡然,头不抬,眼不掀,一点都不惊讶,“到不像她的作派,她那人,一惯要里子也要面子,谨守规矩,从来不会下我的脸,坏了她的贤良名声,怎么这回到出了手”

“大哥没了,唐家落了下风,她膝下两个儿子,明明稳坐钓鱼台,到这么沉不住气不是她的作风啊”她缓声,嘴角挂着抹讽刺的笑。

柏嬷嬷和香阳互相望望,“娘娘,侧妃应是为了三姑娘吧。”柏嬷嬷就说。

“没看出来,到还是个慈母。”唐王妃挑眉,轻轻拔弄着碗里的佛豆儿。

佛堂里,一时便安静了下来。

好半晌,室内佛香袅袅,缭绕上升,带着股子淡淡的青烟,唐王妃跪坐瞧着,目不转睛,口中却问,“方才,你们在外头闹什么”

“呃,这娘娘,是,是四姑娘,咳咳咳,是唐侍妾求见您,说要给您请安,老奴说了您正礼佛,让她门口磕个头就是,但,许,许是她太挚诚了,声音略有些大,就把小世子吵醒了,哭了两嗓子”柏嬷嬷回答的一脸艰难。

神色很是难堪。

“呵呵”唐王妃默默听着,唇边露出抹苦涩的笑。

那唐侍妾是此番唐家送进豫亲王府的姑娘,乃是旁枝庶出,说白了就是替她生孩子来的,用不着多好的人才,没得浪费

于是,唐侍妾相貌很美艳,脑子不大聪明,规矩是能守,然日常总难免闹些笑话儿。

至于小世子就是楚玫的小儿子,被抱到她院里养,防备着万一豫亲王不行,唐侍妾生不出来,便过继到她儿子膝下,充做嫡孙。

“好生把她打发走,莫要为难她。”唐王妃幽幽一叹,那小侍妾旁枝庶脉,小户人家养出来的,今年将将十五岁,不过一副好相貌便被挑了来,懵懵懂懂的甚事都不明白

她的敏儿若没丧过两妻,而是正常岁数生子,她孙女怕都有那小侍妾大了,哪会跟她计较,不过“小世子,抱过来我瞧瞧。”唐王妃脸颊肌肉突然抽了抽,仿佛很艰难的说。

“是。”香阳连忙应声,窥了柏嬷嬷一眼,返身快步出佛堂。

柏嬷嬷瞧着唐王妃,欲言又止。

唐王妃则跪坐着,慢慢捡起佛豆。

没一会儿的功夫,香阳匆匆返回,掀起帘子,奶嬷嬷抱着个裹的福娃娃似的男童进来了。

“奴婢叩见王妃娘娘。”跪地磕头,她抓住男童的小手,替他请安,“孙儿给祖母磕头,祖母寿长百年。”

小小男童不过周岁,刚刚会踉跄着走路,嘴里伊伊呀呀的,露出几颗米粒大小的牙,本能的追逐色彩,他被装在玉碗里的佛豆吸引,张牙舞爪的往前扑,“要,要,豆豆”

“给,给他。”唐王妃面色僵硬的挥手。

柏嬷嬷赶紧把佛豆端过来,递给小世子,看他抓着把玩,将佛豆撒的满地都是,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

小世子眉开眼笑,支愣着小腿儿追着豆子跑,咯咯的笑,奶嬷嬷和香阳一前一后跟着,小心提防他摔倒。

唐王妃就跪坐那里,直愣愣的看着他。

小小孩童粗胳膊粗腿儿,脸颊鼓鼓还没褪下奶膘儿,挥舞着手,他追着满地乱滚的佛豆,突然跑到唐王妃跟前,一个踉跄跌倒了,小手抓住她的裙子,“祖,祖祖,疼”晶莹的黑葡萄大眼眨出泪花儿。

垂头看着他,唐王妃的脸剧烈抽搐起来,骤然身形蜷缩,“啊,啊”喉间发出濒死般的咔咔声,她整个身子都颤抖着,形状很是骇人。

“娘娘,娘娘”柏嬷嬷慌张跑过来,扑身跪着伸手扶她。

小世子被吓的跌坐地上,哇哇的哭。

“把他带走,带走。”唐王妃止不住的颤抖,脸色发青,口中高喊,“我不想看见他,快把他带走”

“是,是,娘娘”香阳急的一把抱起小世子,不顾他的哭嚷,把他塞到奶嬷嬷怀里,“娘娘身体不适,你跪安吧。”

“奴婢告退。”奶嬷嬷不敢怠慢,瑟缩抱着小世子,返身一溜烟就没影儿了。

佛堂里,柏嬷嬷和香阳围着唐王妃,又是拍背又是揉胸口,好半晌儿,见她憋着的那口气算缓上来了,哇的一声,痛哭起来,“我不行,我做不到”

“那不是我孙子,他不是敏儿的孩子我,我疼不了他,一看见他心口就拧着疼,嬷嬷,我该怎么办呐”放声嚎陶,这是自楚敏身死的消息传来后,唐王妃第一次失态。

“娘娘,不碍的,不碍的,您还有唐侍妾,她,她会生个好孩儿的”柏嬷嬷抱着唐王妃,心疼的直掉泪。

“不是,她生的不是我敏儿,跟我敏儿没关系,不一样,那不一样的。”唐王妃悲泣着摇头,正院上空,回荡着她的哭声。

豫亲王率军走了,这消息胡逆和招娣自然不会不知道,第一时间派人禀告自家主公,他俩拿着细作呈上的,豫亲王府那一正一侧两位妃子的报告,陷入深思。

豫州这边出了什么情况,姚千枝根本就不知道,此刻,她正坐着自家大铁船,顺着相江水流,一路往鑫城奔呢。

那里是唐家的大本营,打下那里,宛州基本就归她了。

“豫亲王来了哎呦,真是我还以为他赶不上了呢。”甲板摆着大案,姚千枝把秘信随手给苦刺,“你瞧瞧,他应是能比咱们早到一步,呵呵,真是上赶着”

“来送死的。”苦刺含笑接口。

姚千枝就给了她个赞赏眼神。

一只羊是赶,两只羊是放反正她们都要打鑫城,多个豫亲王不算什么,姚千枝随口提了一句,并没大往心里去,反到问起了旁的,“五娘怎么样了身体好些没有”

那日相江口大战,郭五娘炸船刺将,是立了大功的,不过,腊月寒天水里泡了一个多时辰,两百水鬼队归来,一个没落,尽数风寒卧床了

俱都起了高热。

幸而如今姚家军的随队军医有不少是特郎姆教出来的,对这等病症,西医西药确实见效更快些

“她已然退烧,无甚大碍了。”苦刺轻声,嘴角微微勾出个笑,“还挺精神的,前儿还传信说要赶来参战呢。”

相江口一战里,受伤的姚家军自然是留在了昌罗县养伤,郭五娘亦不例外。

“得了吧,我还没到使唤伤兵的程度,且让她养着吧。”姚千枝摆摆手,调笑两句便归回正题,跟苦刺一块研究起了战事。

此一番她们要攻打的鑫城,算是个水城,截了相江水流做护城河,终归,唐家是水师厉害,拿个水城当大本营挺正常的,不过

“观此护城河的宽度,咱们的铁船虽然勉强能驶动起来,但是”苦刺凝眉,“恐怕不会如前几战那么便利了。”

鑫城外三十米宽护城河,她们的铁船长十五米,勉勉强强,应该能转回弯儿来,但若想像相江口那般横冲直撞,确实不大可能了。

没那么大地方,排摆不开啊。

“那到无防,能开进来就行,反正这回重点还是攻城,铁船上的投石机能用就行了,给他们来个千石轰顶,先把城墙砸塌了,到时候,直接打巷战都是可行的。”姚千枝就轻声。

蒸气铁船甲板上,每艘都有十架大投石机,狰狞盘据绝对是攻城的利器。

“那到是。”苦刺应声点头。

两人就着地图慢慢商量着,转眼间,昼夜数度轮换,鑫城近在眼前。

这一日,姚家军水师船队,从相江主流驶离,缓缓进入鑫城护城河道

那里,早就有豫州水师等着。

领头主帅无需提自然是豫亲王,至于副帅人选,则是唐诸。

本来,唐颂已亡,唐老族长膝下嫡嗣就剩下唐诸一人,按理他不该出征,只需守城便可那更安全些。不过豫亲王口口声声忠臣忠义,又言唐家水师怎样厉害虽没有强迫之举,但意思还是很明显,就是想让唐诸陪同的。

唐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实不好拒绝豫亲王的示意,唐老族长无奈,只能忍痛把儿子舍出去,唐诸一个六十出头,读了半辈子圣贤书的文人,临老临老,竟然还要上战场了。

真是想想都挺痛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