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大老爷锦鲤日常[红楼] > 第 183 章

大老爷锦鲤日常[红楼] 第 183 章

作者:迷藏君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8:41:59 来源:就爱谈小说

冯开顺见太上皇依旧在发呆, 便识相地退到了一旁。太上皇很少有这般沉思的时候, 估摸着一时半会儿是回不了神的。

至于太上皇为什么会这样,冯开顺猜测和皇帝陛下拿欠条当赏银离不开关系。

皇帝陛下早年艰难, 说好听点是养成了精打细算到极致的习惯,说白了就是抠门到家了。只是如今国库充盈,朝臣欠国库的那点银子不过是凤毛麟角罢了,皇帝陛下还这般穷追不舍

太上皇估计是震惊皇帝陛下都已经坐拥大齐江山还改不了抠门的习惯吧。

不过皇帝陛下既然将这件事情满了这么久, 直到登基以后才实施,估计是已经有了万全之策, 就算银子收不齐也不会让欠国库银子的官员搞出什么乱子。

只要不出乱子, 太上皇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

冯开顺毕竟是自幼伺候太上皇的, 对太上皇心思的揣测已经到了极致。太上皇真的就是这么想的, 觉得左右他都已经退位,那就安享天年吧。儿子手段灵活,肯定能够妥善处理好这件事情。

想到冯开顺刚才提到的贾赦,太上皇回过神以后提了提手中的鱼竿说道“老四给了贾赦十万两欠条,还是属于贾政的那份,这算什么封赏”

所以司徒琛对贾赦不会没有其他封赏, 只不过是怕引起群臣激愤,往后拖延罢了。

以贾赦这么些年做出来的贡献, 再给些封赏也是应该的。但凡事都要有个度,让贾赦位极人臣那可不行,让贾赦富可敌国那更是不行

太上皇将手中的鱼竿交给身侧一言不发的冯开顺,坐在湖边继续琢磨了一会儿才回到屋子里写了一封信, 让人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之前为了赶紧知道司徒琛对臣子的封赏是什么,以至于太上皇都没有急着赶路。如今已经知道了赏赐就是一堆白花花的欠条,剩下的就派人看着,有情况再向他禀告就是了。

“从明天开始抓紧时间赶路吧,到了云南休息两天,趁着天还没燥热的时候多逛几个地方”

当年国库的欠银也开始往回收了,国库就更不差钱,他和大儿子可以多逛逛大齐偌大的江山,体察各地的民情。

冯开顺拿着太上皇写好的信交给专职的信差,心中想着就算太上皇不为自己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也无妨的,国库里银子那么多,不会差皇帝游玩那点银子的。

因为太上皇没走太远,信又是八百里加急,所以司徒琛第二天没到晌午的时候就收到了来自他父皇的信件。

恰巧贾赦也在,司徒琛看过之后便让刘裕将信件交给贾赦“恩侯也来看看,父皇很关心我可否亏待了你呢”

贾赦停下手上的算盘,总觉得司徒琛说的是反话,在忽悠他逗他玩。

太上皇怎么可能会关心司徒琛是否亏待了他,不阻拦司徒琛对他的封赏就不错了。

不管怎么说这可是太上皇给司徒琛的信,贾赦还是很郑重地接了过去,然而贾赦只瞧了一眼就撅起了嘴巴。

司徒琛也觉得他父皇在信中的话实在是太伤人了,什么叫贾赦任职户部尚书尚可,能耐不堪为相

他要是和贾赦说想让贾赦当丞相,贾赦肯定还不想当呢。

贾赦磨了磨后槽牙,深吸了一口气才开口说道“太上皇说的也没错,我没那金箍棒确实不该穿虎皮裙,只是这话的语气也太”

“恩侯不必伤心,我还觉得丞相配不上恩侯呢。等入秋天气凉快了,我就把恩侯的爵位升到国公”司徒琛捋着下巴上的胡子说着,觉得他光明正大地钻了空子。

谁让他父皇在信中只是提到不许让贾赦再升官了,赏银也要控制在一定数量内,可没说不让贾赦升爵。

贾赦对他如今的官位已经心满意足,当不当丞相,加不加封太傅都是无所谓的态度。对于银子那更是不在乎,只要日子过得太平就行。

不过爵位这个对贾赦的诱惑力还是蛮大的。

“这个不急,秋天太上皇和理王该去盛京了”盛京离京城那么近,贾赦担心万一太上皇就是不同意司徒琛给他升爵,直接从盛京杀回京城该怎么办

司徒琛笑了笑,觉得贾赦真不愧是写过话本的人,这想象力真丰富。

“就算父皇不同意也是私下商量的事情,不会让我下不来台的。”怎么说都是做了皇帝的人了,得给他留点面子。

贾赦觉得司徒琛说得很有道理,毕竟这个爵位是司徒琛这个皇帝陛下赏给他的,又不是花银子买来的。

不是什么犯了原则上错误的大事情,想必太上皇也不会把事情搞得上纲上线。

毕竟把他搞下去了,对太上皇又没什么好处,反倒说不定和司徒琛父子离了心,倒是麻烦事一桩。

贾赦低头看了眼账本,拨了两下金算盘说道“这事儿你看着办吧,我可不能掺和进去,要不然传出去就成了我仗着功劳向你讨要爵位了”

这要是流言传到了太上皇的耳朵里,不得落个白绫鸠酒匕首三选一的下场

司徒琛见贾赦似乎又瞎琢磨上了,起身走到贾赦的身边,握着贾赦的手拨起了算盘,省得贾赦自己吓唬自己。

“怎么样,还上的银子有三成了吧。”

“三成你在做什么美梦”

贾赦把手抽出来,提笔写了几个数目给司徒琛看。

朝臣欠的银两数目、司徒琛减免的银两数目、赏赐的真金白银数目,以及最终减去朝臣已经还上的银两数目。

好在最终收上来的银子还比赏赐出去的银子要多,要不然可真是瞎折腾了。

司徒琛的本意就是想多给贾赦添点政绩,到时候升爵更顺利,日后史书里也能多记载几笔,要不然就那些欠银司徒琛还真看不上。

无非落个小气的名声,反正他的大方只对贾赦一个人。

收缴欠银这事儿在贾赦眼中就是吃力不讨好的行为,即使比上辈子的情况要好太多了。贾赦听到司徒琛轻轻叹了口气,手中的毛笔开始在纸上画起了圈圈。

上辈子太上皇就是太重视名声了,所以才给司徒琛留了个那样的烂摊子。而司徒琛恰恰相反,太不重视名声,做什么都是横冲直撞

这辈子大齐的江山到司徒琛这里的时候已经太平安稳,国库充盈,司徒琛再不重视名声还想要点什么

贾赦瞧着欠银的数量,琢磨着能用这点银子做些什么比较好。

要说拿银子迅速换名声,那就得把银子花在明面上。要说怎么才能更快地宣扬出司徒琛的好名声,贾赦觉得该从会做好文章的学子身上下手。

“今年有恩科,不如这时候将各地的考场都修缮一番吧,就拿这收上来的银子。。”

司徒琛听贾赦说要修缮考场的时候还迟疑了一下,但听到用收上来的欠银时就明白了贾赦的用意。

瞧瞧他的恩侯多能为他着想,想出来的主意多棒

“好,就按照恩侯说的去做不但修缮考场,考试时候的食宿也得跟上去,免得影响学子们的发挥。”

贾赦就是提了一个出发点,后续该怎样进行这件事情还有待商讨。司徒琛想想觉得比起枯燥的算账,还是让贾赦负责设计修缮考场之事比较好。

毕竟各地都有考场,可以让贾赦借着这件事情公费出差考察

“就我一个人去有什么意思,还不如待在京城呢,起码冰盆还是很方便的。”贾赦并不觉得这件事情是个多么好的差事,就差直接让司徒琛换个人去吧。

贾赦不想去,司徒琛也没坚持让贾赦去,只是让贾赦看看谁去做这件事情合适。

刷名声的事情司徒琛不去做,那就让司徒彻这个太子殿下去做好咯。除了涨名望以外,有司徒彻的身份在那儿摆着,能震慑住不少阳奉阴违的人。

不至于大把银子花出去,结果到时候收到纸糊一般毫无用处的考场。

司徒琛点了点头,正好也需要找点差事看看儿子的本事,那就把这件事情交给司徒彻负责好了。

他和贾赦只提出一个设想,具体如何细化就看儿子的安排。

东宫的班底没有什么大的变动,司徒彻身边的辅臣和他大伯当年几乎一致。那些大臣原本以为他们这辈子就要闲赋在家了,没想到还能继续效力,自然是尽心尽力地辅佐司徒彻。

这和司徒琛在登基之时就给予东宫辅臣一大笔真金白银的赏赐也有相当重要的关系。

老油条们知道这件事情该怎么做才能让利益最大化,产生最好的效果。司徒彻从亲临考场考察开始做起,对考场有个大致的印象之后又到了翰林院

在翰林院学习的人可都是经历完科举没多久的,想必对考场的印象还蛮深刻,提出的改进意见也更具参考性。

这样一来即使皇帝陛下还什么都没说呢,朝臣们都知道了皇帝陛下扒着那点银子不放并非是抠门,而是打算用收上来的银子去修缮考场呢。

原来他们一直误解皇帝陛下了。

和修缮考场的事情掺和在了一起,欠银收缴的速度提高了不少。司徒琛看着已经收缴上来的银子数目,立马给远在云南游玩的太上皇写了一封信。

既然他父皇之前明确说过贾赦的官职到户部尚书就此打住,也不许再给贾赦赏赐银两,那他把贾赦的爵位升上去总可以吧。

要是连这个都不行了,那得多伤一直为大齐尽心尽力办差事的大臣的心啊

作者有话要说 太上皇我怎么生了个这样子的儿子

司徒琛计划通准备给恩侯一个惊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