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大老爷锦鲤日常[红楼] > 第87章 第 87 章

大老爷锦鲤日常[红楼] 第87章 第 87 章

作者:迷藏君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8:41:59 来源:就爱谈小说

有轻功水上漂,这在天上飘着算是什么功夫?

王熙凤一脸疑问, 贾琏解释道“我爹把牛皮用胶糊成个下面留个口的球儿, 口的下面搁上炭盆, 球的四周用绳子绑着一个筐, 就像孔明灯那样, 炭盆烧一会儿我爹就能在天上飘着了。筐的下面有绳子拴着, 要不然我爹就飞了。”

“你这么说贾叔叔,贾叔叔没打断你的腿儿么?”王熙凤大概听懂了贾琏的意思,拎着贾琏的耳朵问道。

小棒受大棒走,自己的爹要真有这意图, 贾琏表示他早跑了。

贾琏拍拍胸脯表示他现在跟着师父习武, 肯定不会让老爹逮住的。

再说亲爹怎么舍得打断自己儿子的腿。

王熙凤拿着扇子随意扇了扇灶坑里的柴火,觉得贾琏要是一直这么皮,被打断腿儿是早晚的事儿。

担心贾琏会把厨房烧了的王子腾很快赶到厨房,见两个孩子坐在柴火堆上玩起了翻绳松了口气,家里的厨房保住了……

翻绳有什么好玩的, 南安郡王让贾琏跟着王子腾去校场比划两招,比划完了汽锅鸡也差不多炖好了。

贾琏将手中的翻绳交给王熙凤,乖乖地听他师父的话去了校场。

王熙凤一个人在厨房有什么意思, 吩咐一旁的厨子看好现在炖着的汽锅鸡, 随后跟在王子腾的身后一同去了校场。

贾琏看到王子腾拿起了长棍就就觉得好像和他想的有些不太一样, 这哪是随便比划两下的意思?看他王叔的眼神, 这分明是要用长棍把他腿打折的节奏啊。

“别走神, 走神受了伤我可不包汤药费!”

王子腾说完便抡起长棍直击贾琏的天灵盖, 他想看看贾琏被南安郡王教导的这段时间里成果究竟如何。以往他想着贾琏刚出生那么瘦弱,教他点功夫来养身子就是了。

既然这小子如今打算习武,之前的那些可就不够看了。

看着贾琏东闪西躲,吓得王熙凤别过头不敢去瞧。南安郡王可是行家,一瞧王子腾的出手就知道王子腾依然是收着手呢,就算贾琏有所闪失也能立即收回力道,不至于伤到贾琏。

“师父你太坏了,一会儿的鸡腿不给你吃!”

贾琏瞧他师父看得津津乐道,就知道这肯定是他师父的馊主意。王子腾见贾琏还能分出精力和南安郡王说话,手下的速度和力道又大了几分。

原本打算十招就结束,如今又加了五招,还都是针对贾琏刚才的不足之处。贾琏咬着牙翻身闪躲,在王子腾一记横扫过后,干脆向后一倒,躺在地上不肯起来了。

“贾琏!贾琏?”

王熙凤见贾琏躺在地上不动了,立马跑过去看贾琏情况如何。

南安郡王过去摸摸王熙凤的头顶,随后双手伸向贾琏的腋下将贾琏从地上捞起来抱在怀中告诉王熙凤“他就是累狠了,啃个鸡腿儿就能好。”

见贾琏有些生气,将脑袋侧过去不去看他,拿下巴上的胡茬扫了扫贾琏的脸颊说道“要是一根鸡腿儿哄不好,那就再来一根。”

王子腾将手中的长棍放回到架子上,牵着王熙凤的手去用饭。

贾琏的小脾气敌不过炖鸡的香气,两碗饭下肚就决定原谅他师父了。用过饭后王熙凤被仆人带回到她母亲那里午睡,王子腾带着贾琏去了书房里。

上午南安郡王和王子腾讨论了过贾琏日后读书的问题。现如今贾琏才五岁,还没正式读书,南安郡王的意思是打算让贾琏先读兵书,然后再捎带着四书五经的内容。

兵法的道理由南安郡王掰碎了讲给贾琏,四书五经就由王子腾负责。

“不读书是不行的。武举的文试部分对于科举来说已经简单许多了,你小子就别再想走捷径了。”王子腾说着敲了敲贾琏的小脑壳,将书单拿给贾琏看。

总要讲究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王子腾给贾琏前期准备的都是故事性比较强的书籍。

一天讲几个,日积月累总能记住不少。

贾琏握着一卷《三十六计》被南安郡王抱着回了荣国府。南安郡王脑子里有不少现成的故事,翻开第一页给贾琏讲起了瞒天过海……

听故事可比背书有意思多了,贾琏虽然没睡午觉却一点也不困倦,听完了瞒天过海还要他师父再讲一个围魏救赵。

“一口气吃不了一个胖子,你休息一会儿先把这瞒天过海先想明白了,再去给你大哥讲一遍,若是你大哥听你讲明白了,为师再给你讲下一个。”

南安郡王没睡午觉开始有些困倦,说完便打了一个哈气。贾琏见他师父有些疲惫,便乖乖去找自己的大哥。

得知自己大哥正忙着收拾准备去云南的行囊,贾琏便没去打扰贾瑚,转身回了自己的院子。看到安喜在打扫院子,贾琏招招手让安喜过来。

安喜是司徒琛命人送到荣国府的六个小太监之一,因为长得壮实便被安排成粗使太监。安喜见主人叫他,立马将手中的扫帚搁到一旁快步走到贾琏身旁询问有何吩咐。

贾琏也没什么事情,就是突然想找个人在师父休息的时候陪自己练武,在大哥忙着读书的时候听自己讲从师父那儿听来的故事。

身为一个小太监,竟然能陪主人读书习武,安喜听后立马给贾琏跪下磕头说愿意。

“那就跟我到屋里来吧,我给你讲瞒天过海……”

“阿嚏!阿嚏!”

贾赦从热气球上下来以后接连打了两个喷嚏,司徒琛赶忙为贾赦披上一件衣裳。如今虽然春意盎然,但上空的风还是很大的,稍不注意就会患上风寒。

“叫你多穿一件衣裳非不听,别和我说这是有人在背后骂你。”司徒琛说完刘裕便去叫郎中过来给贾赦瞧瞧。贾赦拿帕子擦了擦鼻子,丝毫不以为然地说道“说不定是瑚儿与琏儿都想我了呢?”

“照恩侯这么说,我怎么没打喷嚏,难道彻儿一点都不想我?”

刘裕很快将郎中带了过来,郎中稳住呼吸以后仔细给贾赦把起脉检查身子。然而郎中望闻问切过后,没觉得脉象有力的贾赦哪儿有什么毛病。

“许是热气球上的炭盆里的炭灰北风吹出来一些,呛到了巡抚大人?”郎中觉得不是贾赦本身的毛病,就只能是外界的问题了。想了半天才算想出来这么一个听起来还算靠谱的理由。

看贾赦得意洋洋的样子,司徒琛也就认可了郎中的说法,在郎中走后继续和贾赦说起了梯田改造的事情。

如今梯田已经开垦出来了不少,以云南当地温暖湿润的气候,总不能浪费这几个月的大好时光啊。

之前的计划是先种一茬水稻,收成了以后看看效果如何。现在司徒琛又有了新的想法,觉得拿来种粮食不如种些值钱的。

比如说茶叶。

“要是种茶也不是不行。可从种子种下去到能采摘茶叶要三年时间,长到十年才到盛产期。”

从长久看来确实是种茶要更好一些,但贾赦觉得今年是梯田耕种的头一年,还是要先有个亮眼的成绩为好。

就当是堵住有些人的嘴了。

若是从长远考虑,那还真是不差这一年。司徒琛点点头,在水稻两个字上面画了一个圈。

以往因为地势的原因,云南可以耕种的土地总体不多,如今多出那么多梯田上的土地,对于淳朴的百姓来说那就是生活的希望,比给银子还要让他们高兴。

百姓感谢的方式也很直接,家中要是有老母鸡下蛋了,便把鸡蛋拿去给修路的将士吃。家中的地播完种,便让家中的老少爷们帮着一块去修路。

极大提高了修路的速度。

贾赦摊开地图将修建完毕的路段用朱砂笔涂上,若是能一直照着这个速度进行下去,大概两年的时间就能将计划中的路都修完。

“娘娘在信中说二殿下也想着做点事儿,估计二殿下的信这几天也该到了。”

一提起这事儿司徒琛也是有些头疼。倒不是觉得这些兄弟是见他赚到钱在父皇面前受宠了才想过来掺和一脚。

想为朝廷做事的出发点是好的,可也得有适合的事情啊。就像母妃说的那样,他和老八已经打上了经商的印记,他父皇绝对不会允许他二哥再去经商。

不能经商,那不如让他二哥去别的地方修路?司徒琛这个想法一出来,便拉贾赦过来一同商讨合不合理。

“让二皇子殿下去修路,倒也不是不可以。不过鞑靼那边估计不行,鞑靼那边已经有承恩公在做了,而且承恩公做得还不错,皇帝陛下没理由突然换人。要我说嘛,陛下很有可能把二皇子安排到这儿。”

贾赦说着便用手在地图西北方向的半空中点了点。司徒琛琢磨了一下,推测贾赦说的是回疆一带。

要是他二哥真被他父皇派去到回疆,那似乎和流放没什么区别了。

不同于云南的稳定,回疆聚集着好几个部落,部落与部落之间经常发生冲突。

而且那边环境也不怎么样,刮起大风来怕是连眼睛都睁不开。

“哪有那么多的好去处,要想寻求机遇总得面对挑战。也有可能是皇帝陛下想先试探一下二皇子殿下的意志,若是二皇子殿下意志坚定,皇帝陛下总不会眼睁睁看着二皇子殿下吃苦受罪一点也不管的。”

最起码会给足兵权,让二皇子殿下的安危能够得到保障。

“说的也是,等二哥的信到了看看二哥是什么想法吧。”司徒琛觉得这事儿可以暂时放一放,想起他母妃还让人送来了两张赤狐皮,立马让刘裕去取来。“

对了,母妃又派人送来了两张赤狐皮,恩侯想做点什么?”

贾赦已经有一张能和司徒琛一起盖着的赤狐皮毯了,也想不出来还要做点什么,便说先将这两块皮子留着,到时候给两个孩子做点东西好了。

东西已经给贾赦了,贾赦怎么安排司徒琛都没有意见。让刘裕将这两块赤狐皮收好以后,司徒琛和贾赦说起了贾瑚的事情。

“这回来云南的是瑚儿,对瑚儿来说也算是一种游历。今年瑚儿与彻儿都是十二岁,按照皇家的惯例,明年彻儿就不必去皇宫里读书了……”

司徒彻不用进宫读书了,那就意味着贾瑚也不用天天进宫陪着司徒彻读书了。至于贾瑚日后要去哪个书院继续读书,司徒琛觉得贾赦应该早些为贾瑚做些准备。

名气大的书院可不是想进就能进的,院长的脾气一个比一个古怪,到时候可不会因为贾瑚是侯爷家的儿子就能随时进去的。

贾赦也想过这个问题,只是一直没确定下来。

想过让贾瑚到江南的书院继续攻读,但又担心重感情的长子不愿离开他外祖父。觉得留在京城也不是不可以,但京城读书的氛围终究是没有江南书院浓厚。

原本贾赦想着问问自己的儿子是什么打算,结果被糖玫瑰和汽锅的事儿拖到了后面,到现在都没问出口。

“恩侯想着这事儿就好,还有大半年的时间,还来得及。”

没过两天贾瑚便和薛谦到了云南,贾赦抱着长子的肩膀看了许久,觉得贾瑚比他来云南之前长高了不少。在贾赦看了能有一刻钟后,司徒琛终于受不了贾赦在他面前大秀父爱,让贾赦赶紧让贾瑚坐下歇一会儿。

这边贾赦问着贾瑚一些京中的事情,另一边司徒琛带着薛谦去隔壁谈起了京中与江南生意的事情。

一回生两回熟,如今要比刚来云南的时候顺利多了。薛谦说起了这回御史弹劾八皇子,结果被皇帝反过来训斥的事情。还有六皇子挑衅八皇子,被三皇子制止的事情。

“京中的两位皇子只是嫉妒殿下,江南甄家已经打算和殿下争肉吃了。”不过甄家因为和司徒琛曾发生过不止一次过节,担心司徒琛会暗中在商品上使绊子,所以暗中联合其他的商家一同到云南购买货物。“那些商家见甄家肯带着他们,纷纷入了伙。”

司徒琛听甄家担心自己会给他们使坏时没忍住翻了个白眼,这也太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能有多少商家?”

看在甄家还带上了其他商家的份上,司徒琛决定先忍下这口气。

薛谦将统计的名单递给司徒琛,里面记载了十五户已经确定下来的商家。其中以夏家规模最大,派了五辆马车,其余商户最多也就三辆,多数只派来两辆。

“无妨,南安郡王那边的马车都已经准备妥当,只要他们有银子,雇佣五十两马车都没问题。”司徒琛知道甄家的计划,心中便有了底儿。

一想到他二哥在心中说不怕吃苦,就想做一番事业,司徒琛便问薛谦可知道回疆有什么好东西,提前告诉他二哥也好有所准备。

回疆?

薛谦一时间没能立马猜到司徒琛问回疆作什么。如今云南这儿才刚刚运转起来,王爷就又琢磨上回疆的主意了?

这云南和回疆中间还隔着个吐蕃呢……

不过既然问了,薛谦想了想还是和司徒琛说起了回疆的“好东西”。首当其冲就是和田玉,其次回疆的瓜果也是不错的,还有回疆的药材也有很多。

“嗯,本王就是问问。薛大人一路辛苦,早些休息吧。”司徒琛说罢便起身出了屋子,到隔壁听听贾赦都和贾瑚聊些什么。

薛谦见司徒琛真就只是问问的意思,在司徒琛走后松了口气。

贾赦一直在问京城的每一个人近况都如何。毕竟贾赦好久都没和贾瑚亲近了,司徒琛就坐在一边做个安静的美男子,顺便也听一听。

贾瑚最先说起了自己的祖母,贾赦觉得以前老太太整日为贾政操心,苍老得快也在所难免。如今老太太想开了不少,虽然还要为元春得日后操心,但怎么说元春也是个懂事儿的,不会像她爹那样张口就是要银子。

随后说起自己的外祖父,贾瑚就有些沉默。

张成济的病情时好时坏,皇帝和太子都派来不少太医为其医治,只可惜收效甚微。如今大家都选择了顺其自然,每日让老爷子开开心心是整个张府的任务。

清醒的时候张成济也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他这辈子也没什么遗憾,十分平静地等待着那一刻的来临。

越是这样,贾瑚心里越是难受。

“外祖父和我说过,人生老病死在所难免,让我凡事都向前看。真希望外祖父能看到我金榜题名的那一天……”

在贾赦问起贾瑚对读书有什么打算的时候,贾瑚说他要去江南最有名的白鹿书院,以寻常子弟的身份考入进去,这是他外祖父对他的希望。

“那就为此努力吧,爹全力支持你。”

见贾赦问得差不多了,司徒琛便问起了自己的儿子近况如何。

虽然他们父子俩一直有书信上的往来,但司徒琛知道自己儿子从小就是报喜不报忧的脾气,问一问贾瑚还能多知道一些自己儿子不愿意说的事情。

如今随着司徒琛的起势,司徒彻在宫里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受欺负是不可能的,但依旧被三皇子和六皇子的子嗣排挤。

准确来说就是两个阵营,亲太子一派和亲甄家一派。

“顺妃娘娘经常在下学后派人请世子过去用餐,世子的饮食起居一切都好。学业一直是皇孙中的前列,骑射也受到师傅的夸奖了。”

贾瑚说的基本上也就是司徒彻在信中写的,司徒琛点点头便让贾瑚也去休息。贾赦一听就知道司徒琛这是有事情要和他说,在贾瑚离开的时候拍拍贾瑚的胳膊嘱咐儿子好好休息。

司徒琛在贾瑚走后拿出两个信封交给贾赦,告诉他一封是司徒明的信,一封是薛谦统计的数据。

“那我可看了……”贾赦再一次确认他能看二皇子写给司徒琛的信,才拆开去瞧。一瞧二皇子都把话说到那份上,贾赦立马说道“这事儿陛下肯定会同意的,就看二皇子能不能做好吧。”

“二哥从小就熟读兵法,若是回疆动乱,二哥一定能将动乱平复下去。”司徒琛说得很肯定,而贾赦却摇了摇头“那些人向来不按套路出牌的。”

若是真那么容易,回疆也就不会现在才算安稳些了。治理那样的地方就像治水,堵不如疏,强压不如引导。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要是粮食随便吃银子随便花,那儿就不会时不时发生点动乱了。

至于怎么引导,那就看二皇子怎么处理这事儿了。

“正好咱们这边儿今年在梯田上种了水稻,到时候可以援助一下二皇子。”贾赦觉得自己这个主意不错,美滋滋地看向司徒琛。

司徒琛可是看到了薛谦在自己提问回疆的时候紧张的样子,肯定是云南到回疆异常难走,要不然薛谦连云南都来了,还会畏惧去回疆么。

但司徒琛也没打击贾赦的积极性,让贾赦再看看薛谦的那封信。

“甄家有所行动了。怕咱们使坏,联合十多家一同来云南想分一杯羹。”

这事儿早晚都会发生。贾赦觉得只要甄家不是故意来捣乱,甄家想来云南来采购,他们应该欢迎才是。

毕竟甄家可是能做出花一千两银子买十盆花的冤大头。

贾赦看到了信中排在甄家下面的夏家,心中突然有了一个主意。既能宰甄家一笔,也能让其它商户心甘情愿掏银子。

“能选择现在过来的,都是有一定实力的,咋们不如这样……”

司徒琛听贾赦的主意后直拍手,这主意妙啊。

既让他们获利了,还让他们留下了名声。名利双收的事情,怕是没有几个不心动的。

半个月后,甄家待着长长的车队抵达了昆明。这会甄志邦亲自过来一趟,就是要探探这云南的虚实。

“诶哟,许久不见,勤王殿下可好啊?”

伸手不打笑脸人,司徒琛也回了一个职业假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