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大老爷锦鲤日常[红楼] > 第92章 第 92 章

大老爷锦鲤日常[红楼] 第92章 第 92 章

作者:迷藏君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8:41:59 来源:就爱谈小说

贾赦和司徒琛离开了两个多月, 昆明知府见总督和巡抚终于回来了,赶忙将各类账本呈到二人面前。

这段时间里一直兢兢业业, 生怕出一点岔子脖子上的人头就不保。

“本王会向父皇为你请功的。”司徒琛翻看了两眼账册说道。

赏罚分明,下面的官员才能更加用心办好差事。

这两个多月一来昆明知府确实辛苦, 贾赦也不吝啬夸奖的话,国之栋梁一类的词儿全都往昆明知府身上堆, 将昆明知府夸得满面通红,离开的时候走路都有些飘了。

司徒琛拿着账本点了点贾赦的脑袋, 觉得贾赦把昆明知府夸得有些过头, 若是让昆明知府心生骄傲可就适得其反了。

贾赦头都没抬继续翻看着账本,摸了摸被司徒琛点过的位置说道“放心,赵知府回头睡一觉就能冷静下来。”

光给人家画大饼了,一点实际的奖励都没到手,有什么好骄傲的。

司徒琛可不像贾赦那样认为,不过也没反驳贾赦。

左右如今他们都回到了昆明, 就算赵知府真的心生骄傲不认真办差, 他们也能第一时间泼一盆冷水, 将被夸飘了的赵知府给浇下来。

两个人一起算帐本, 不到三天的时间便将这两个月以来的账本都算清楚了。总体的趋势是好的, 交易的总数稳步提升, 但司徒琛和贾赦一直居安思危, 没被眼前的繁荣景象迷惑得昏了头。

如今是打着建设云南的旗号一直高价卖着一些寻常的东西, 再过一阵子三十两银子一只的汽锅肯定是要卖不出去的。

因为巨富人家已经卖完了, 寻常百姓又买不起。

若是不尽早开始琢磨转变, 到时候可是要出大乱子的。这个问题早在打算卖汽锅的时候贾赦就想过,只是没想到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将修路的银子筹集得差不多。

“如今糖玫瑰的价格已经大幅下降,恩侯觉得汽锅的价格准备在什么时候也开始降会比较合理?”

司徒琛在纸上写了十、十一、十二这三个月份。贾赦瞧了一眼司徒琛写下的三个月份摇了摇头,随后提笔写下了一个九。

这事儿越早进行转变越能平稳。

要不然突然降价,之前花了三十两银子买汽锅的人岂不“炸”了?毕竟谁家的银子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再怎么富有也会心疼银子的。

“我离开金陵之前转了一转,那些商家也觉得汽锅没有以前好卖了,所以最近都没有补太多的货。我琢磨着咱们这边的售价先降为十五两银子一只,让薛家卖二十两银子一只,顺便再给那些商家透露点风声……”

反正之前商户们已经赚了那么多银子,手里剩下的货物不多了,“成本价”就算清仓卖出去也没损失什么。

而之前花三十两银子买汽锅的人家也不会多说什么。

毕竟“早买早享受,晚买有折扣嘛”。

先从三十两银子降到二十两银子,再从二十两银子降到十五两银子,从十五两银子降到十两银子,这样循序渐进一点点降价。

在大家购买年货的时候再进行一番促销,以后汽锅的价格先维持在五两银子左右。

到时候各地仿制的汽锅也差不多制造出来,这汽锅就算在百姓中普及了。

贾赦一边说着一边记录着,写好之后让司徒琛瞧了一眼。司徒琛觉得是没什么问题,随后发往金陵给薛谦瞧一瞧。

若是有不妥的地方再进行修改还来得及。

将信传出去以后,贾赦说起了梯田里种植的水稻快要收获的事情。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百姓看到梯田里的稻穗。高兴得似乎修路得时候力气都大了不少。”

这些稻子收获以后不说能让南安郡王少买一些安南国的粮食,起码能让当地得百姓敞开肚子吃饭,基本不用再担心日后青黄不接的时候该怎么办了。

大不了再花点钱买粮食嘛,现在大家手里都开始有余钱了。

“我看应该最先向父皇给恩侯请功……”司徒琛想着日后繁荣的场景,已经琢磨着该怎么写折子向他父皇为贾赦请功了。

贾赦抬手拍了一下司徒琛的肩膀,大有让司徒琛清醒一下的意思。他可是云南巡抚,让百姓吃饱饭是他应该做的。若是百姓都面黄肌瘦衣不蔽体,他就该用皇帝陛下赐给他的尚方宝剑抹脖子了。

“请功的事儿还是算了。咱们都有一说一,免得被人说成是邀功。”

他们做出来的成绩都是实打实的,没有任何夸大的成分在里面,不怕别人过来查验。到时候皇帝陛下高兴了,什么功劳早晚都会来的。

“嗯,等稻子收割完毕统计好数据,我再给父皇写折子。”

然而司徒琛折子还没开始写,甚至梯田里的稻子还没收割完毕,南安郡王倒是神情严肃地赶到了昆明。

南安郡王极少有这么严肃的时候,就连司徒琛见了这样的南安郡王以后都坐直了一些,听南安郡王说起了安南国的事情。

以往南安郡王购买大量安南国种出来的粮食作为军粮,使得安南国越发重视来自安南郡王的这一笔极其稳定的收入。然而云南开始开垦梯田种稻子的事情传入到了南安国小皇帝的耳朵里,这位刚刚亲政还未大婚的小皇帝就有些慌了。

一开始小皇帝许诺南安郡王只要购买安南国的粮食,安南国便允许大齐的商队进入安南国,由安南国的港口走水路到达大齐那边的目的地。

“小皇帝担心大齐诓骗他们,不买他们的粮食。”南安郡王将安南国小皇帝的真实想法说了出来。

如今大齐国立强盛,安南国一个还没云南大的国家根本没有在大齐面前硬气起来的勇气。

南安郡王一开始很客气了,还和安南国小皇帝打声招呼。就算不和安南国小皇帝打这个招呼,南安郡王让手下直接带着商户从安南国借路,安南国小皇帝也就敢在私底下不满两句。

“今年该买的继续买,咱们大齐不是无赖。只是日后还买不买,这个最好问问父皇的意见。”司徒琛摸了摸下巴,先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毕竟安南国再小那也是一个国家,这些事情本就该由他父皇来定夺。他们若是越俎代庖,那些御史们教起真来,他们的罪过可就大了……

南安郡王点了点头,他也是这么想的。

“要我说,干脆就将安南国归入大齐算了。那小皇帝软弱无能,就算不归顺大齐,早晚也得被其他国家吞并。而且我听说小皇帝早有此意,只是安南国的太后一直不同意。”

司徒琛虽然也生出过这样的想法,但可没像南安郡王这么大咧咧地说出来。看了眼一直在身旁倾听,也没发表意见贾赦,问贾赦有什么想法没有。

贾赦想的事情有些复杂,提笔开始写起了各种可能性以及后续发展的可能。

“如果小皇帝真想将安南国归入大齐,我估计皇帝陛下高兴还来不及呢。”皇帝陛下文治可以说是优秀,就差武功还没有能拿得出手的。毕竟如今大齐已经太平几十年了,也没有什么大的战事。

若是安南国被大齐感化归入大齐,这可就相当于开疆辟土了。

“至于安稳安南国小皇帝的心,皇帝陛下肯定会选择用赐婚的方式,挑一名宗室女嫁给南国小皇帝。”

屋里的这三人都没有女儿,南安郡王干笑了一声说道“不知道会便宜了谁家的女儿……”

司徒琛想了一圈,倒是想到了几个人选。

“怎么说那也是南国的皇帝,父皇挑的人身份肯定不能太低了。但南国地处偏远偏远,估计身份也不会太高。估计就是我们兄弟中不知道是哪一位的庶女吧,身份倒是合适。”

贾赦拍了拍桌子,将两个越想越远的人拉了回来。

还是先写折子将此事告知皇帝陛下,至于怎么处理,那都是皇帝陛下的事儿。就算挑中的是太子殿下的女儿,那也跟他们没有一个铜板的关系。

“咱们这边先买着安南国的粮食,其余的什么也不和他们说,等皇帝陛下的圣旨下来了,再做什么都来得及。”

南安郡王觉得是这么个理儿,在贾赦与司徒琛折子都写完传出去以后,拉着贾赦去看贾琏练功夫。

贾赦和司徒琛从金陵回到昆明,贾琏则留在了便将和南安郡王练习功夫。在这段时间里贾琏可是没少下功夫,武力提高不少,兵法一类的也没落下,最重要的是学会了一样特殊的“武器”。

因为贾琏还没到学剑的年龄,南安郡王不想揠苗助长,便教贾琏用起了鞭子,没成想贾琏鞭子耍得极好,让南安郡王忍不住将贾琏带过来让他父亲瞧一瞧。

“琏儿的鞭子耍得可好了,我带你去瞧瞧!”

贾赦见到贾琏用鞭子卷起一小段木桩的时候吓了一跳,脑子里立马浮现出贾琏成了“小霸王”的样子。

看到亲爹和师父都来了,贾琏将鞭子收起来跑到贾赦身旁要贾赦抱一抱。如今贾琏壮实了不少,贾赦抱一会儿胳膊就酸了。

“鞭子耍得不错,可不要胡来啊。”贾赦可担心贾琏人小,学会了鞭子就乱来。

估算了一下时间,贾琏今日练习的时间已经够了,南安郡王让贾琏休息一下,等一会儿准备听一些新的兵法故事。

司徒琛和贾赦得了空,便跟着贾琏当起了旁听生。原本司徒琛还琢磨着等有功夫的时候开始教贾琏一些更加深入的东西。觉得他曾经教过贾瑚的东西,如今也该让贾琏知晓一下。

不过随着听南安郡王给贾琏讲解的东西,司徒琛觉得自己似乎没必要再“画蛇添足”了。

南安郡王真的是将贾琏当作自己亲生儿子一般在教导,可能当年给自己孩子讲的时候都没有这么详细过。毕竟有些东西会随着时间的沉淀,增加不少新的感悟。

比如回想起当年初入朝堂时候的有些举动,搁到如今肯定不会再那样做的。

司徒琛倒是蛮希望贾琏能长成像南安郡王这样,看着憨厚但一般人绝对拿捏不住的人。

关于汽锅降价的折子薛谦很快便收到了,在看完信中的内容以后薛谦立马派手下的人去将金陵的商户请过来,大家一起开一个小会议。

连甄家那边薛谦也让人去请了。

“关于汽锅滞销的问题想必大家都已经发现了。如今云南巡抚贾大人也向我提出了这件事情。”

薛谦不紧不慢地将贾赦的想法说给商户们听,这里面的弯弯绕绕若是算不明白就不用经商了。反正贾赦是不想让大家赔钱这一点,众多商户是察觉到了。要不然也不会将他们叫过来,将这样机密的事情说给他们听。

就算售价降低,可进价不也跟着降了么,他们是不亏的。就算将铺子里之前花二十两进货的汽锅也按二十两来卖也无妨,毕竟他们之前赚的可不少。

云南巡抚已经很够意思了。

“我愿配合……”

“那就大家一起降价呗……”

在座的商户说什么的都有,不过大家的意见都很统一,大家都同意降低汽锅的售价,到时候再次降价的时候也跟着配合。

这一段时间就先不再去云南进货,先将铺子里的存货卖一卖。

王夫人在贾府里养胎,消息没那么灵通。听说金陵的汽锅都卖得差不多了,才将手中的汽锅拿出来卖,原本想着她不抬高价格就算她良心了,应该很快就能卖光,结果万万没想到,还没卖出去几只,周瑞家的便慌慌张张跑进来说整个金陵城的汽锅都降价了。

“不光薛家一家降了价,甄家、夏家还有那个王家、李家、赵家、孙家的铺子都只卖二十两银子一只了……”

“怎么好端端突然降了那么多!”

跑到云南花二十两银子去进的货,中间路上请护送一类的还要再加银子,这只卖二十两银子不是倒赔钱么?就算按照成本价出售一文都不赚,白搭时间和吆喝,这也是相当于赔钱的。

这些人都这样做,王夫人心中便觉得这是有人故意再搞他。

“不成,咱们手上的汽锅也卖二十两一只,不然到最后一定砸在手里。”认定是有人在背后搞她的王夫人吩咐周瑞家的赶紧去铺子里吩咐伙计也跟着降价,随后开始琢磨究竟是谁要和她作对。

是大房那边出的手么?应该不是。大房如今根本看不上二房,怕是嫌出手都是在浪费时间。

那又会是谁呢?甄家?

王夫人去了一户甄家旁支的府里,那户人家的夫人也怀着身孕,王夫人便琢磨借着聊孩子的事情打听一下这汽锅怎么好端端的突然降了价?

然而在王夫人聊了一圈,终于问起汽锅怎么降价了的时候,被反问的一句“你不知道么”给憋住了。在回贾府的路上王夫人都在琢磨薛家不可能不将这事儿告诉他,肯定是周瑞家的那时候偷懒了!

周瑞家的见王夫人一脸的不高兴,路上也没敢搭茬。等到王夫人回了府,周瑞家的才敢开口,说下回多进一些,就能将这回的亏损补上了。

“我问你,九月二十一那天你干什么去了?”

王夫人将薛家请诸多商户过去开会的日子准确地说了出来,周瑞家的越是支支吾吾王夫人越发肯定就是周瑞家的偷懒坏了他的好事儿。

“你也不用说了,本夫人这次亏的都从你的月钱里扣除,日后再敢偷懒,小心我打断你的腿!”

亏了二十多两银子,还挨了王夫人一耳光,周瑞家的苦着脸退出了屋子,琢磨着怎么能把这银子找回来……

皇帝在看到司徒琛的折子写着的云南梯田粮食丰收以后龙颜大悦,让冯开顺将折子拿给太子,随后捋着胡子说道“老四这两年在云南做得着实不错,虽然他说不要奖赏,但朕必须得好好赏赐一番。”

太子拿着折子与长子一同阅读着司徒琛的奏折,心想他父皇这是在问他应该赏赐点什么比较好。

“靖儿,你觉得呢?”

太子也想锻炼自己的长子,便将这个问题交给身旁的长子来回答。司徒靖心想他作为小辈,似乎不应该由他来给他四叔挑赏赐吧。

“四叔建设云南有功,理应受赏……”

坐在龙椅上的皇帝眼神中闪过一丝失望,觉得自己这个孙儿还得再磨练磨练,这么没主见可不成。

赏赐给司徒琛什么东西都是其次的,最关键的是司徒琛在折子里提到的关于安南国小皇帝想要归顺大齐的事情。

这事儿可不得了。

虽然皇帝巴不得今晚安南国就归顺大齐,但怎么说大齐的吃相也得好看一些。尽管安南国小皇帝有这个想法,但人家安南国的皇太后不还死活不同意么?

不同意好说啊,让安南郡王不要安南国的粮食了。不出三个月南安国就得开始混乱,到时候说不定得哭着求大齐帮忙收拾烂摊子。

不过这样终究不好,苦的就是安南国的百姓了。

皇帝脑子里已经有了好几个主意,不过却先说起了若是给安南国小皇帝赐婚,该选哪个姑娘合适。

若是南安郡王、贾赦以及司徒琛府里有合适的女子就好了。偏偏前面两个人没有女儿,司徒琛倒是有个女儿,只是年龄上差得太多,总不能让人家再等几年吧。

想了一圈,皇帝决定从太子的几个庶女里面挑一个。太子觉得云南那边虽然偏远了一些,但从他四弟的那些折子里能想象得到日后的云南肯定会不错。

远离喧嚣,未尝不是一个好地方。

皇帝给司徒琛回了一封信,命人八百里加急送往云南。

收到信以后司徒琛并未急着拆开,而是让刘裕去取了三条火腿过来交给驿卒。别看这几条火腿看似普通,那可是用司徒琛闲来无事时亲自喂养的猪做成的火腿。

除了送给离着不远的承恩公那边一条以外,剩下的三条是给皇帝、太子以及顺妃的。

送完礼,司徒琛才拆开他父皇给他的回信。

“父皇让咱们将多余的粮食先给二哥送去一部分。二哥那边刚起步,总得有点吸引的东西才好开展。至于安南国的事儿,父皇是这么打算的……”

司徒琛觉得这事儿应该把南安郡王也叫过来一同听一听,便让刘裕去将南安郡王请过来。

贾赦心急,直接将信拿过来先看着。

“皇帝陛下这招也太……”看了一眼皇帝在信中的想法,贾赦觉得皇帝陛下在他信中的形象开始有些裂纹。

司徒琛可不觉得他父皇这招有什么不好的。

“恩侯不知道如今安南国的皇太后是小皇帝的嫡母,却不是生母……”司徒琛见贾赦的表情就知道是头一回知道,随后继续说道“别看现在小皇帝亲政了,和傀儡也没什么两样……”

贾赦总结下来就是皇太后弄死了小皇帝的生母,小皇帝一直隐忍着嫡母的种种行为,如今翅膀硬了想反抗。

“这样说来皇帝陛下的想法可行性很高啊。”

南安郡王过来看过信以后点了点头,这事儿一点都不难办。

小皇帝离家出走,留下一封说他去大齐的信,走的时候顺手把玉玺带着就行了……

“这事儿没贾赦你想得那么复杂,那小皇帝要是得知陛下肯收留他,高兴还来不及呢。就是那个太后那边可能会麻烦点,但也没什么。”

在粮食被送往回疆援助二皇子后,南安郡王便开始悄悄联系安南国的小皇帝,随后由司徒琛带着小皇帝北上京城与大齐陛下洽谈归顺的事情。

安南国的皇太后一直被蒙在鼓里,直到宫人找到小皇帝留下的那封信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

“侬氏列祖列宗的见面都被他丢尽了!不成,哀家要废帝!”

皇太后说得霸气,然而找遍了皇宫也没找到玉玺。

最后找到了南安郡王和贾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