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农家考霸(科举) > 娃娃亲

农家考霸(科举) 娃娃亲

作者:人生若初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8:50:10 来源:就爱谈小说

隔了两日功夫, 老赵头又把儿子媳妇都喊了过来, 随着他们一块儿过来的还有赵老大的大儿子赵顺德, 只是老赵家的长子嫡孙,老赵头一直看重,赵老大也琢磨着该让儿子多听多看, 以后才能撑起门户来,不说跟弟弟一样出息, 好歹不能迷迷糊糊的过日子。

等人都到了,老赵头才开口问道“你们考虑的如何了”

赵老大先说了“爹,我跟顺德他娘都同意,只是你也知道我手里头银钱不凑手,能拿出来的估计不多, 也不知道够不够使。”

赵老大说的是实话, 分家之后他们大房是过得最难的, 毕竟孩子多, 夫妻俩也没旁的本事,就那么两亩地, 就算他们俩再踏实能干也不顶事。

这会儿赵老大还能拿出银子来, 还是因为大儿子,二儿子都已经在镇上找到活儿干了,一个月都能拿到一些工钱, 这两孩子还未娶妻,这些钱自然是给小陈氏管着。

老赵头一听,倒是笑了一下, 转而问其他的儿子,赵家兄弟都已经琢磨好了,自然都是同意,赵老二甚至说道“若是大哥这会儿不凑手,我可以先借他一些。”

赵老二一说这话,丁氏的脸色就有些不好看起来,但好歹没有当面反驳,不得不说自从丁家落败,他们不得不回到陈家村居住之后,丁氏的脾气可好了太多。

旁边的邓氏一听,眼睛刷的一下亮起来,笑嘻嘻的说道“二哥,我们家也不凑手呢,你能不能也借我们一些”

话音刚落下,赵老三神色不太好的瞪了她一眼,骂道“瞎咧咧什么,二哥,你别听着婆娘瞎说,整天嘴上就没个把门。”

赵老二自然也是知道这个弟媳妇的性子的,他还未说话,老赵头就咳嗽了一声,清了清嗓子问道“得啦,你们兄弟之间别借钱,借钱伤感情,到时候扯起来说不清楚,我想好了,每家每户出十两银子,你们五个兄弟一人十两就是五十两,加上我们老俩口的就是六十两。”

“六十两的银子,包下后山足够了,盈余的正好拿来买树苗。”老赵头抽了一口旱烟,又说道,“若是手里头银钱不凑手,也别跟兄弟借,我们二老先把养老的银子拿出来补贴你们,只是说好了,以后赚钱了这银子还得还回来的。”

“爹,我哪能要您的养老银子啊。”赵老大忍不住说道,心里头暗骂自己没用,如今也是儿女成群的人了,还要靠爹娘的养老银子做事情。

“都说了要还的,又不是白送你了。”老赵头翻了个白眼,继续说道,“以后你们弟弟是要读书的,山上的活儿铁定是没法干,这样吧,他只拿一份红利,我们老俩口干不了多少活儿,也只拿一份,剩下的八份正好你们一家两份。”

几个兄弟面面相觑,都知道这样的区分是对他们有利的,毕竟真要是平分的话得是等分成六份才是,哪像是现在,爹娘和阿福都吃亏了。

赵老四更是看得清,心中明白虽说赵九福很可能不上山干活,但有他的名头在他们出门办事都松快一些,便说道“爹,这样你跟阿福太吃亏了。”

赵老四一说,赵老大也连忙说是,其余两个兄弟自然也不答应。

老赵头却早就已经想好了,笑了笑说道“你们能心疼爹娘和弟弟,就都是个好的,但咱们亲兄弟明算账,总不能因为心疼就让你们吃亏。”

“这事儿我已经决定了,可以的话就这么办,老大家老三家缺银子就先跟我拿,咱们自家先定一个契书,定好了再去找村长说买山头的事情。”

赵家兄弟没有异议,赵九福就起身去写了契书出来,赵家兄弟年幼的时候都被送去读过几年书,虽说忘得差不多了,但契书还是看得懂的。

赵九福让他们从头至尾看了一遍,这才签了字按了手印,属于他们家的契书算是立好了。

契书一家一份,老赵头让他们各自收了起来,这才说道“这蜜饯的秘方是你们弟弟无偿给的,你们也得认他这个好。”

“这个是自然,我们都知道阿福是个好的。”赵家兄弟纷纷说道,即使是小心思最多的赵老三也心知肚明,不出预料的话赵九福就是他们家兄弟中最出色的那一个了。

“你们记住就好。”老赵头也露出几分笑意来,毕竟这些孩子兄友弟恭,不愧圣上赏赐下来孝悌之家四个字,他心里头自然也只有高兴的份儿,“咱家的事情说定了,这就出门把买山头的事情说了吧,老大,老二,老三,老四,你们跟我一道儿去,阿福就不用去了。”

老赵头做事情有分寸,知道这样的事情让赵九福出面虽然更加容易,但对他却没有好处,还不如他们几个哥哥出面方便。再说了,就算是赵九福不去,难道别人就不知道他们是老赵家了,买一个小山头还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果然,到了陈家村长那边把事情一提,陈家村长知道皇帝和县令的赏赐,丝毫没怀疑他们家为什么有这么多银子,唯一的疑惑是老赵家买的居然不是良田,而是没人要的小山头。

陈家村长语重心长的劝道“赵老弟,你买这山头做什么,平时想吃个野果子什么的自己去摘就是了,有这个银钱还不如买地来的实在。”

蜜饯生意做起来之前,老赵头也不打算告诉村里人,只是笑着说道“咱们村的地就那么点,想买也不好买,若是其他村的地又离得远不好打理,我就想着买一个小山头重点果树,就算是酸了一些,说不准也能卖的出去。”

陈家村长又劝了几句,见赵家人都打定了主意也没办法,心中虽然还是觉得他们有钱没地花烧得慌“行吧,你们不后悔就行,这事儿我同意了,不过买山头只立白契可不行,得去衙门出一个红契,不然不踏实。”

古代买地的时候有“白契”和“红契”之分,一般交易双方协商拟定,有中间人作保并签名盖章的契约,称为“白契”,也叫“草契”,但实际上这种白契缺乏法律效力。

而加上官府的认可和盖章之后,就是所谓的“红契”,“红契”才是官府承认,有法律效力的文书,但是“红契”是需要交税的,所以乡下人家为了避税,一般都是走“白契”。

不过买山头和买地的性质又不同,山头只靠村长的同意是不行的,不走衙门永远名不正言不顺,老赵头自然也不会嫌这个费事,当天就拉着老村长到了衙门。

就如赵老四所想,有赵九福的名头在,圣旨的风头又还未过去,他们去衙门办事顺顺当当,甚至连孝敬的银子都没花,事情就顺利的办好了。

这事儿办得顺当,就是老村长都觉得高兴,作为村子他来衙门的次数也不少,但像是这次这么顺利的还是第一次,衙门的人看见他还笑嘞。

即使顺利,老赵头他们回到家也快中午时分了,还未进门就听见里头有动静,进去一看老赵头就皱了眉头,里头那大嗓门的女人不是别人,正是他们十里八乡最有名的媒婆。

倒不是这媒婆的名声不好,正好相反,这一位个人做媒十分公道,向来都把男女双方的好处坏处说得清楚,并不会瞎吹瞎打的糊弄人。

可老赵头心知肚明,这会儿上门来为的可不就是是他小儿子,但他们家可没打算把阿福的亲事这么早定下,这孩子以后如何还未可知。

“呦,赵家老爷子回来啦,哎,你快来听听这事儿是不是这个道理。”那媒婆眉眼开眼的喊着,旁边的老陈氏脸色却十分冷淡。

老赵头早就打发几个儿子回家去了,这会儿是个光杆司令,只能走进门问道“这是怎么了,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

媒婆笑嘻嘻的说道“可不就是一阵喜风,赵老爷子,老太太,虽说赵秀才年纪还小,但是好事儿他就不嫌早,多少人家就喜欢娃娃亲,为什么,还不就是图一个知根知底旱涝保收的,赵秀才是少有的才俊,但人家王家姑娘也不差呀”

老赵头见她说得越来越元,连忙打断了她的话“张媒婆,不是我们看不上人家姑娘,我这么说吧,阿福年纪还小,将来还打算下场去试一试,别的事情以后再说,咱们家不急。”

张媒婆还要再说话,老陈氏也说了“张大姐,这事儿您就别再提了,若是将来阿福要寻亲,那我们肯定会求到你这儿来,让你帮忙寻摸。”

好话赖话都说了,张媒婆见他们打定了主意不提,只得暂时把这事儿放下了,说实话,她其实也觉得赵家不能答应,赵九福现在才十岁,又是皇帝老子亲口夸过的人,以后若是能考中一个举人的话,亲事肯定比现在好了不止一筹。

张媒婆眼睛一转悠,转而问道“赵秀才的事情不提,那您那大孙子,二孙子的亲事是不是可以提一提,您家大孙子已经十七了,二孙子也有十五,这可都不小了。”

老陈氏一听倒是笑道“是都不小了,但你也知道老赵家已经分家了,如今他们俩的事情他们爹娘做主,你啊,走错门喽。”

张媒婆又说了几句,老赵头老陈氏愣是不发话,她只得放弃出了门,只是一转身就进了赵老大家,赵九福虽然没有弟弟妹妹,但侄子侄女多呀,这可是圣上夸了的孝悌之家,她能说成几对是几对,以后名声总归是好听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