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七零女配是末世大佬 > 第36章 第 36 章

七零女配是末世大佬 第36章 第 36 章

作者:胡六月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7 22:00:00 来源:就爱谈小说

林满慧快乐的寒假生活正式开启。

林满慧成为农科所的在编人员, 领到新人福利半个月工资、两套实验用的白大褂、一个月一张的洗理票、两斤肉票、两斤油票。

拿到这些东西,林满慧先做了一件事买油饼。

农科所旁边的代销社里卖一种茶油炸的大油饼。一张油饼足足脸盆大小,外皮酥脆, 撒上黑芝麻,一咬咔嚓响,好吃得很。

一张油饼需要一两油票,平时林满慧哪里舍得吃。现在自己也算是吃公家饭的人了, 一两油票小意思。

和林景严一起美滋滋吃完油饼, 林满慧将半个月的工资十块钱上交给家中的财务主管林景勇, 便安心当起了咸鱼。每天早上种菜,上午用一个小时写寒假作业,剩下的时间坐在火盆旁边看小说。

家中备年货备了不少瓜子、花生、糖果,嘴里含一颗话梅糖,一边嗑瓜子一边看小说, 对比经历过的血腥、残酷末世,林满慧觉得这就是人间最美好的享受。

罗瑞冬与陈淑仪记录红菜苔与耐寒辣椒的成长,顺利申报新品, 分别命名为慧字1号,慧字2号。当农场广播播报这则新闻时,整个农场都轰动了。无数人都在讨论这个林满慧到底是何方人士,竟然能够发明新的蔬菜品种。

搞得后来林满慧都不好意思出去晃,免得被人抓着夸个不停。

林景勇拿到林满慧上交的工资,乐颠颠地给她买了双红色的小皮鞋。看着这双炫目的皮鞋, 林满慧感觉眼睛有点发花。

林景勇满是期待地看着林满慧“你不是以前一直羡慕林嘉明哥哥送的红皮鞋吗这回哥哥买给你”

在记忆里搜寻了一下,还真有这么一回事。林满慧嘻嘻一笑“谢谢四哥, 果然还是我的哥好。”

“好看吧快试试。”

林满慧从善如流, 穿上这双现在十分时髦的皮鞋。猪皮, 宽口,系带,尺码偏大,不过穿着很软和。

林满慧穿着新鞋走了几步,林景勇细心的观察着尺码大小,点头道“小妹脚小,先放个鞋垫子,应该就不会那么大了。”

小玥玥扑过来抱住满慧的腿“小姑,好看”小姑娘最喜欢颜色艳丽的东西,这双皮鞋成功的吸引了她的注意力。

林满慧温柔一笑,抱起玥玥“等你长大了,小姑把这双鞋子送给你。”

玥玥很开心,咧开嘴咯咯地笑着,抱住她说“小姑真好”比大舅舅好,哼哼。

孙文姣看到一天比一天活泼胆大的女儿,再一次觉得一家子调回农场工作是个正确的选择。

和林景智以前的做法一样,她现在每个月给家里寄十块钱,再没有像以前一样除了每个月玥玥的伙食费十五块,还时不时送米、油、鱼、肉回家,更不可能母亲一叫苦就塞钱。

这么一算,自己和林景智双职工一个月能存下不少钱,才调来一个学期,竟然已经攒了两百多块钱,这是她以前没有想到的。

以前母亲不断强调家中困难,大弟弟、二弟弟结婚她分别出了五十块钱,却还被大弟弟孙文善批评家里供你读书花了那么多钱,你怎么这么自私

孙文姣努力辩解,说自己为家中花了钱,却被他打断爸妈这么大年纪还帮你带孩子呢,这些钱根本就不够,还不是我们在贴

现在好了,隔得远这些话听不见,娘家人只能在信里骂她几句,来一趟不容易。玥玥上农场幼儿园一个月只要六块钱,包早餐中餐,很便宜。林家兄妹根本不要她的东西,反而是送菜送粮,帮着带孩子。

此消彼长,钱就节省下来了。

看着眼前和谐的林家兄妹,孙文姣总想为他们做点什么,便主动说“我给你们每个人做两双鞋垫子,来,我先量一下尺寸。”

她取来皮尺,量了脚码,看着林满慧笑眯眯的问“你喜欢什么花样子”

林满慧不知道鞋垫还有花样,有点茫然“什么花样”

孙文姣扑哧一笑“看来这些姑娘的活计我家满慧不熟,没事,大嫂帮你做。”

林满慧看着眼前这个分明是没有血缘关系,却因为嫁给大哥而成为亲人的孙文姣,这种成年女性的温柔让她心中暖暖的,展颜一笑“随便什么花样都行,大嫂做的肯定是好的,谢谢了。”

孙文姣是农村姑娘,打小就帮母亲带弟妹,做家务,纳鞋垫是经常做的事情。她抿嘴一笑“谢什么,满慧会种菜,大嫂也跟着沾光。学校宿舍没有菜地,只能靠你了。”

林满慧点头“大嫂只管来摘,我种的菜多得很,根本吃不过来。”

林景智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以前妻子补贴娘家让人恼火,可是他也是苦孩子出身,父母双亡,对岳父岳母便多了几分宽容,对于那边三天两头来要钱要东西的行为睁只眼闭只眼。只是看到在外婆家养大的玥玥胆小如鼠,缩手缩脚的模样,再看看自家什么都没有,他心里真的很烦躁。

昨天妻子拿出存折,给他看了家中存款,说要取钱出来买台收音机,他兴奋了很久。

收音机,这可是他想了好久的东西

看着被林满慧抱在手里,安静趴在五屉柜旁边听收音机的玥玥,听她跟着那木匣子里的音乐哼歌,林景智一向严肃的脸上有了一丝笑意。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远处传来一阵阵歌声”

童音清脆悦耳,音准很好,咬字清晰,如清澈的泉水叮咚流淌,原来玥玥有一个好嗓子呢。

林景智不打算再生孩子,一心想要好好培养女儿,听到她唱歌,忽然升起一个念头要不要让她朝着音乐路子往前走

回到自己生长的农场,熟人多、好办事,比起县城,这里更适合不擅长人际交往的林景智。他越看女儿越觉得学音乐这个想法不错,决定明天买了收音机就去拜访一下住在同一栋宿舍楼的音乐老师。

想到这里,林景智有点激动,对林满慧说“小妹,你摘点红菜苔和辣椒给我,我要送人。”

林满慧问都不问便答应下来,将玥玥放到大嫂怀里,从屋里拿出个草编的小篮子去菜地摘菜。

孙文姣问“送谁”

林景智看一眼正专注听着收音机学唱歌的玥玥,悄悄凑近孙文姣的耳边说“沈君凤老师教音乐,要不要让玥玥跟她学唱歌”

孙文姣一听,哪有不同意的道理,立马激动点头“好啊”

不知道为什么,孙文姣的感觉眼睛有些发热,想哭。

母亲以前总告诉她男人哪有不想生儿子的呢你把玥玥放在我这里,安心和林景智生个儿子才是正理。不然将来丈夫埋怨,家庭不和谐。

听了母亲话的孙文姣几次和林景智争吵,就是为了生儿子。林景智不肯再要,她却非要生,吵到后来林景智住进学校,连家都不肯回。被农村重男轻女思想影响的孙文姣很害怕,哪怕读书出来有了工作,她还是害怕女人没有儿子傍身将来在这个社会无法立足。

可是今天,看到林景智对女儿的一切如此上心,想到他曾经对他叔叔、爷爷说过的话,她那一颗忐忑不安的心终于落到实处

母亲说的不对,丈夫并不重男轻女,他是真心实意不想再生孩子。林景智对女儿如此上心,还想送她学唱歌呢,多爱她

想到这里,孙文姣眼中含泪,嘴角却露出一个浅浅的笑容,暗暗决定以后再不提生儿子的事,夫妻俩就只要玥玥一个,培养好了比什么都强。

等到吃过饭,林满慧将装了满满一篮红菜苔、青椒、大蒜叶的草篮子交给林景智“大哥,你拿着。”

林景智看她将每根菜都摘得干干净净,红的、绿的、白的,摆在金黄灿烂的篮子里美得像艺术品一样,不由得赞叹“小妹真是能干。”

林满慧谦虚了一句“我也只会种菜,做饭、洗衣、织补都不行。”

孙文姣与林景勇、林景严同时说“没事,织补做饭、洗衣我会”

一家人难得这么有默契,都笑了起来。都说小妹只需要种菜就行,其余的交给旁人就行。

没办法,实在是小妹种菜太厉害,成果斐然。赚了个农科所的编制不算,还推出两样蔬菜新品,这样的人才让她专心种菜就行,何必浪费时间精力做杂事

晚上回到家,孙文姣夫妻俩躺在床上说闲话,聊到未来对女儿的培养规划,越说越兴奋,恨不得孩子见风长,一下子成人、成家。

夜深人静,看着身边已经熟睡的丈夫与孩子,孙文姣心中满是幸福与满足。

第二天一早,孙文姣与林景智拎着一篮子蔬菜,带着林清玥登上住在二楼东头房的沈君凤,希望能够让孩子跟着她学音乐。

沈君凤信佛,常年吃斋,年近四十,清瘦雅丽。林满慧种的蔬菜口味清甜、爽脆鲜嫩,这一篮子菜成功打动沈君凤,收下了林清玥这个才四岁的小姑娘,趁着寒假每天上午两个小时教她简单的乐理知识、练声与唱歌。

林景智到底是资深老师,发现孩子才能的眼光不错,林清玥乐感很好、声音甜美,才学一个星期就得到沈君凤的喜爱。

家中新买了收音机,孩子每天欢快地唱着歌,一日三餐蔬菜、肉蛋不发愁,这几天孙文姣整日里带着笑,感觉日子有了奔头。

农场中学给他们一家三口分配了一间宿舍。单面走廊的单身楼,除走廊尽头那间大一点,其余房间都是十二个平方米左右,没有厨房,家家都在走廊摆个煤炉子烧火做饭,一到饭点油烟熏天、叮叮哐哐,热闹得很。

虽说没有县城中学的住房条件好,但是孙文姣不着急。这不是刚来,没赶上新房分配嘛,等以后盖新宿舍,肯定就能得到改善。

“孙文姣,你的信”穿着绿色制服的邮递员骑着自行车过来,举着一封信冲这边挥手。

孙文姣的信多,几乎一周一封,邮递员都认得她了。

孙文姣赶紧放下手中菜刀,跑过来收信,看一眼信封,又是娘家寄来的。她叹了一口气,旁边邻居看着有点眼热,道“孙老师,你的信真多呀。”

孙文姣苦笑一声,信多也不是什么好事,不知道娘家这回又有什么事。她揩干净手,拆开信封,取出信来快速浏览。

果然,又是诉苦。

信是大弟弟文善写的,无外乎是说马上要过年了,以往都是孙文姣准备年货,现在她调走了也不回来,家里什么都没有,客人来了连姜盐芝麻豆子茶都没办法煎一碗,母亲觉得做不起人,在家里哭。

孙文姣不知道是哭还是该笑。

她是湘省岳城人,当地人习惯喝一种茶,用姜、盐、芝麻、豆子、茶叶、水混杂,在瓦罐里煮开,倒出来用茶碗盛着,过年过节时招待客人。

以往娘家年货都是孙文姣准备,全家人都习惯了一到年前就挑着箩筐过来,把孙文姣单位分的鱼、肉、米、面,再加上她买的芝麻、豆子、红枣、柿饼、桂圆、粉丝一口水挑回家。

从来没有人问过,孙文姣准备这些年货需要用多少粮票、油票、钞票。都认为反正她们一家三口也是回娘家过年,家里留着也没用。日子一久,这些就成了她应该做的,哪一年东西不齐全,母亲还会嘟囔几句“今年是怎么了连桂圆都没买。”

孙文姣有时候也会觉得委屈,可是怎么办父母养大她、送她读了中专,她有了工作、嫁了大学生,吃公家饭,怎么也比农村娘家人过得好,不补贴一下心里过不去。

现在她都调动到农场,和娘家隔了那么远,今年过年也不打算回家,竟然还要她准备年货

两个弟弟都成家立业,家里有田有菜地,怎么还能这样理直气壮地写信来,要她准备年货

让女儿不断补贴娘家,因为都姓孙,是一家人。可母亲不是说儿子才是女人最大依靠吗这不是矛盾吗

口袋里的家信有些发烫,孙文姣想了想最后还是寄了封挂号信回去,随信寄过去二十块钱,说今年刚调到农场什么都没有安排好,等年后再回家拜年。

腊月二十四是南方的小年,家家户户扫尘、清灰、整理屋子。

孙文姣今天收拾完宿舍楼,找同事借了张大圆桌面,在屋里摆开,一早买肉、买鱼,准备接林家弟弟妹妹过来吃个小年饭。

林满慧拎过来一只杀好的公鸡、十几个鸡蛋,还有一大篮子蔬菜,一家人欢欢喜喜做好饭菜,玻璃杯里倒上米酒,听着弟弟、妹妹们给自己敬酒,说着“大嫂辛苦、你们回到农场一家人团圆真好”之类的话,孙文姣笑得很开心。

林清玥戴上二叔从省城买回来的呢子小花帽,喜得满脸放光,不停地问“叔叔、小姑,你们看我这帽子漂亮不”

林满慧穿着新鞋子,鞋子底下垫着大嫂送的新鞋垫,厚实、暖和,绣着喜鹊登枝的图案,只可惜这份朴素的美旁人欣赏不到。

天色渐晚,拉亮屋里的白炽灯,酒菜、年饭在灯光下显得更有氛围。

屋外有人在放鞭炮,林满慧与林景严冲玥玥挑了挑眉毛,从怀里掏出一盒烟花晃了晃,引来玥玥一阵惊喜的尖叫“花炮”

林景智摇了摇头“唉,小孩子过年就喜欢这。”

正在说话、谈笑,忽听得屋外有人喊“孙老师、林老师,你家来客人了”

夫妻俩对视一下大过年的,是谁来了

屋门本就没有关,孙文姣起身走到门边,看到邻居热情地领着一个人走过来。看到这一道敦实的身影,她瞪大了眼睛“文善,你怎么来了”

来人正是孙文姣的大弟弟孙文善,他个子不高,穿着件厚厚的土布棉袄,头顶戴着顶蓝帽子,背着个军绿色的挎包,左手拎一个白色纺织袋,看到孙文姣憨厚一笑“大姐,我可算找到你了。”

孙文姣乍见亲人,满心欢喜,谢过邻居之后忙将孙文善迎进屋。

走进屋,孙文善看到一屋子的人,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今天是小年咧,我是不是打扰到大姐夫一家吃年饭了”

林景智没有说话,倒是老二林景信忙起身让位“哪里哪里,你远到是客,请坐请坐。”大嫂娘家人,自然是贵客。

孙文善从岳城县原阳大队孙家坪过来,坐火车、汽车,再加上走路,得花上一整天的时间,也难怪这么晚才到。

孙文姣端了一杯茶,孙文善一路上舟车劳顿,又饿又渴,接过茶一口气灌了下去,这才喘匀一口气。

孙文姣一直盯着他,看他虽风尘仆仆,但眉眼舒展、神情自在,不像是家里出事的模样,一颗提着的心这才放松了一些,问道“家里还好吧”

孙文善道“家里挺好的。”

孙文姣继续追问“妈身体怎么样爸还咳嗽不”

“妈最近腰不舒服,爸到了冬天就咳,都是老毛病,没什么大事。”

听到这里孙文姣才心安,替孙文善盛了一碗鸡汤,温柔地说道“文善,先喝点鸡汤。小年了,你这大老远地过来看姐姐,有心了啊。”

孙文善看这鸡汤表面浮着一层厚厚的黄油,浓香扑鼻,羡慕地说“大姐你这日子过得好呀,小年就吃上鸡了我们家养的那些鸡都舍不得杀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