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气运之子(快穿) > 第三十九章

气运之子(快穿) 第三十九章

作者:mijia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9:00:01 来源:就爱谈小说

接下来, 孟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自己养的白白胖胖、重归颜值巅峰。毕竟,无论哪个世界都是看脸的世界,一个面黄肌瘦、连自己都照顾不好的丑和尚,自然不如一个俊逸脱俗、宝相庄严的帅和尚令人信服推崇。

孟晖所在的寺庙处于深山, 道路年久失修,除了临近村子的几位大爷大妈偶尔会上来烧烧香、念念佛外, 几乎没人会来。而如今已至深秋,秋雨绵绵、阴冷潮湿,泥土路湿滑泥泞,这些大爷大妈更加不敢随意上山, 于是便给了孟晖充足的调养时间。

系统空间内的灵果一个接一个的吃, 还万分奢侈的用稀释后的灵液泡澡,如此不计成本的外敷内服之下, 只用了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孟晖就大变模样。

体内的暗伤修复愈合,肌肉骨髓筋脉内的杂质也被悉数排出,半个月后的孟晖肤白胜雪、灵气逼人, 仅仅只是看上一眼,就能令人见之忘俗,全然不似凡尘众人。

由于这个世界佛法盛行, 在身体素质提升上来后, 孟晖还隐隐感受到几分法则的力量, 勉强能够施展出几个在修真界不入流的小法术, 虽然没什么威力,但在必要时刻也能装装神弄弄鬼。

对着池塘顾影自怜一番,孟晖愉快一笑,眉心的朱砂痣熠熠生辉。

他微一抬手,几滴灵液落入池塘,顿时,满塘枯枝败叶竞相复苏。一晚之后,整片池塘便争奇斗艳,荷香阵阵,与周围深秋时节、万物凋零的景色对比鲜明。

做好准备后,孟晖便开始了耐心的守株待兔,安静等候能够使自己一鸣惊人的“有缘之人”。

而三天后,他等的人便到了。

李大娘的儿媳妇刚刚被诊出怀孕,她大喜过望,不顾山路难走,执意要去山间破庙还愿。

一路小心翼翼的穿过林子,李大娘顺利见到了自己熟悉的破庙,却不曾想刚刚走进庙门,便被佛像前蒲团上坐着的青年和尚震得呆在当场。

那和尚身姿笔挺、气质空灵,明明只是寻常盘膝入定,周身却萦绕着一种难以形容的神,韵,不似凡人。

李大娘隐隐觉得青年和尚有点眼熟,却又不敢确定,等到她看到和尚眉心那一点朱砂后,这才小心翼翼、颤颤巍巍的唤了一声:“你是……小臻?”

——说起来,李大娘也是从小看着和尚长起来的,对他很是熟悉,甚至一个多月前还见过面。却不曾想短短时日,对方竟有了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让她不敢相认。

听到李大娘的呼唤,和尚长长的眼睫撩起,转过头来。看到李大娘,他微微勾唇,仿佛佛祖拈花而笑:“李施主,您来啦?”

“哎,对,我、我来了。”李大娘将满是汗液的手心往自己的裤子上擦了擦,神情依旧紧张局促,“小、小臻,你这是咋了?怎么突然……跟变了个人似的?”

“小僧也不太清楚。”和尚露出几分窘迫的神情,苦笑着摸了摸自己润白无暇的面庞,“数日前,小僧在荷塘边打坐修行,突然感觉自己脱离肉身,在天地间游荡。等到回魂之后,便发现自己已周身布满恶臭黑泥,接下来一番清洗,便成了现在的模样。”

“这、这莫非是那什么……顿悟?”李大娘大惊,下意识反问,“真的假的?!”

“出家人不打诳语。”和尚双手合十,轻喧佛号,“小僧醒来后,就看到满塘的荷花全开了,到现在也还没败下去呢。”

听闻此言,李大娘早就将自己前来的目的忘得一干二净,嘴里念叨着“我这就去看看”,随即疾步往寺庙后院跑。

和尚见她这样急切,也不曾阻拦,只是微微一笑,施施然跟上。

待到进了后院,和尚便看到李大娘噗通一声跪在莲池边,一边磕头,一边不断念念有词,整个人带着疯狂的虔诚。

而当李大娘离开寺庙的时候,她依旧有些恍恍惚惚的,走山路的时候还跌了一跤、脏了衣服,但这却完全没有拉回她的心神。

回到村子,李大娘立刻将自己在山坡寺庙中遇到的事情宣扬的人尽皆知。她一向性子爽利、能言善道,这一番热情的安利,简直哄得人一愣一愣。当下,又有十多个村里人结伴上山,自寺庙中走上一圈后,也陷入了与李大娘一样的狂热。

一传十、十传百,不消半个时辰,这件事便人尽皆知。村长在确认此言非虚后丝毫不敢耽搁,立时将“佛祖显灵、祥瑞降世”的消息报了上去。

倘若是出现什么盗匪疫病,父母官有可能会担心自己受到牵连而选择将事情暂且按下、或者干脆隐瞒不报。但对于“祥瑞降世”这样的好消息,却没有人会置之不理,反而恨不得立刻上达天听。

万一皇上听闻此事,龙颜大悦,自己说不定也会得到嘉奖呢!这种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傻子才会稍有耽搁!

于是,一层层的,祥瑞降世的消息迅速向上传递着,最终传到了礼部尚书耳中。

能够坐上如此高位的官员,要么是世家大族出身、背景深厚,要么是能够左右逢源、通晓人心——而这位礼部尚书,便是后者。

礼部尚书出身平平,却很会办事。在得到消息后,他不仅详细了解了祥瑞降世的始末,甚至还派人重点探查了一下那位因顿悟而引得佛祖显灵嘉许的和尚。

这一打听不要紧,在得知和尚的真正身份后,礼部尚书顿时吓了一跳。

曾经,左相家的有个幼子聪慧绝伦的消息,满京城人人知晓。那一段时间,礼部尚书刚刚高中状元,正是尽心尽力打探京城诸方消息、为自己规划未来官途的时候,自然对此了解过一些,也知道后来一个老和尚找上门来,说这孩子极有慧根、天生佛子,要渡他出家、敦促他尽早修成正果。

左相虽然恋恋不舍,但最终还是将爱子送走,而接下来十多年的时间,这个孩子都杳无音讯,京城内也逐渐没有人再记得他了。

如今,那位在顿悟中引得佛祖显灵、天降恩泽的和尚——不、是大师——竟然就是当年惊采绝艳的左相幼子,如此的“巧合”,自然让礼部尚书想起那老和尚的批文。

原来,那并非是为了拐带孩子的信口雌黄,而是真正的大智大通之言啊!

礼部尚书心潮澎湃,酝酿片刻,便提笔挥毫,一气呵成了一篇千字长文。他本就文采斐然,此时兴之所至,辞藻越发华丽优美、感人肺腑。

文中,他先是描述了深秋时节却荷花盛开的奇景,然后又写了荷塘边大师的宝相庄严、超脱尘俗。话锋一转,礼部尚书将荷花与大师联系在了一起,幻想了当时大师于荷塘边顿悟,神魂直上九重云霄、翱翔天地的畅快洒然。随着神魂归位,漫天佛光尽洒,荷花沐浴金光,争相盛开,而大师也得佛光眷顾,脱去凡骨、淬体重生。

写完祥瑞降世之美景后,礼部尚书又开始详细叙述大师如何自小不凡,如何被游历至京城的高僧一眼识破,断定为天生佛子,而左相又是如何涕泪横流、依依不舍的将幼子送出,全他一世功德。

一篇赞文洋洋洒洒,礼部尚书写完后欣赏一番,自觉此乃平生最得意之作,立刻誊入奏章、盖上官印,送去了皇帝御前。

于是,第二天早晨,皇帝便看到了这篇令他惊为天人的文章。

由于皇帝笃信佛教,每年,全国各地都会有所谓“祥瑞降世”的报告,但大多都似是而非,甚至还有有心之人的杜撰——比如自己刻了个碑埋起来,然后再找个恰当的时间当众挖出来什么的。

这样的奏章,皇帝看得着实有些腻味,不过礼部尚书这一本,哪怕同样是空穴来风,当成传世佳作品鉴一番也令人心情愉悦。

皇帝捧着奏章品味良久,扭头看向自己的太监总管:“德安,你说,这件事是真的假的?”

“奴才以为,安大人平素为人谨慎,应当不是以讹传讹之人。更何况,倘若不是确有其事、安大人情之所至,恐怕写不出如此绝妙的文章。”德安总管躬身答道,“再说了,此次祥瑞降世的地点乃是京城城郊,距离京城并不算远,如果是假的,有心人一查便知,如此欺君重罪,编造者未免太过自傲愚蠢了些。”

“你说得不错。”皇帝点了点头,越想越觉得此事奇妙,原本玩笑的心思也渐渐熄灭,神情郑重起来。

他握着礼部尚书的奏章沉吟片刻,立刻下定决心:“既然如此,那朕便亲眼去看看这感悟佛光、反季盛开的荷花,见识见识这位‘天生佛子’!”

皇帝金口玉言、说一不二,当下便微服出宫。不过,他毕竟身份贵重,哪怕只是去一趟京郊山林,护驾的侍卫太监也有十余人之众,随行的还有几位朝中臣子——其中便有那撰写赞文的礼部尚书。

至于据说是大师生父的左相,皇帝却并没有一同叫上。毕竟帝王多疑,在尚未确定事实真相之前,皇帝还有些猜疑这是否是左相父子联合演的一手好戏,想要假借佛祖之名上位。

不过,当皇帝来到破庙,亲眼看到那位传说中的大师时,心中那一丝怀疑却立刻烟消云散,只余满心的虔诚敬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