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清穿四福晋 > 第92章 第九十二章

清穿四福晋 第92章 第九十二章

作者:空巢独居客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7 22:37:48 来源:就爱谈小说

“五哥,听说昨晚上万岁爷是宿在暖阁里的,今儿您没什么要紧的事吧。”

“就你能打听,咱八贝勒爷管着内务府都没说知道这事,怎么又被你知道了。”

今日没有大朝会,四爷只叫了几个大臣和几个兄弟进宫来,这会子几个朝臣在里头,后来的兄弟们就都在角房里候着。胤佑自打去了户部之后就没个消停的时候,这会儿坐在角房端着茶盏倒是难得的悠闲。

胤祺倒也不是非要挤兑胤佑,只是今天除了他们二人胤祀也在。老八当初心心念念想争皇位谁都知道,虽然没成但到底不是一路人。如今不比以前兄弟们互相调侃不妨事,有老八在胤祺总归多留了个心眼。

但胤佑却好像并不在意这些,反而又转过头一副不经意的模样冲着胤祀,“老八,这事你不知道”

“七哥,弟弟今天没要紧事,这事用不着知道。”胤祀像是猜到了胤佑肯定要把火往自己身上引一般,不疾不徐也不生气,端起茶盏喝了两口才照样一副温润持重的样子,回了胤佑这么一句话。

自从四爷登基为帝,又一直压着兄弟们的爵位不肯往上升,胤祀就把之前自己那些心思给强压下来。身后倒是还有一些奴才秧子拱火,尤其下五旗的一些王爷宗室,都觉得四爷这人太刻薄太不留情,手里的银子跟不愿还回去,就变着法的往自己这里来撺掇。

胤祀是有野心又不是个傻子,先帝爷的遗诏清清楚楚,上三旗有两旗如今都在皇上手里捏着,正红旗从来都在老四手里,乌拉那拉家瞧着不显山不露水但根基深,京城几个老姓儿里头没有那几个国舅爷攀不上关系的人家。

皇后一母同胞的兄弟五格在京郊大营里混得风生水起,一看就是老四养着有大用处的。再加上稳坐户部兵部的老七老五,和老五身后的蒙古各部,胤祀就算真疯了也不可能再跟已定的大局对着干。

况且老四登基第一件事就是把总管内务府的差事分了自己一半,也算是把面子给自己兜住了,如今他府里连个阿哥都没有还争个屁啊,一天到晚除了内务府这些事,就是天天在家跟郭络罗氏大眼瞪小眼,熬着日子等孝期过去,再想法子要个孩子。

“得嘞,瞧瞧咱八爷,这才是真会说话。”以前胤祀这人处处周到却也处处透着假,总让胤佑觉着跟他处着阴恻恻的。现在没了那些想头胤祀反而坦然自洽了许多,这软绵绵一颗钉子怼回来,胤佑不但不生气,反而挪了屁股跟胤祀一起把胤祺挤兑够呛。

不过挤兑归挤兑,仨人今天进宫还真有事,而且归根结底都是一件事。去年先帝爷驾崩打了众人一个措手不及,但说一千道一万死了的就是死了,活人还得过日子。

如今大家都还在孝期里不假,可今年也是太皇太后七十千秋,寿宴肯定要办,只是怎么办办多大这事得掂量着来。胤祺想的自然是办得越大越好,毕竟太皇太后是长辈再是先帝爷走了也碍不着她老人家做寿。

但千秋宴这东西可不是说大办就大办的,如今老三接了胤佑的手在礼部待着,光是千秋宴各项仪仗制式准备就多得数不过来,就更别说胤祀内务府这边了。

如今宫里除了四爷这一家子,还有先帝爷整个后宫都没往外搬,那么多人那么多事,胤祀还得抽出空来应对胤祺时不时的缠磨。偏这还不是最要紧的,最最要紧的是银子啊。

去年先帝丧事成山成海的银子花出去,今年的税银可一分都没往上收,除了年前皇上硬着头皮要账要了点回来,户部哪还有钱啊。

现在也就老七是个混不吝,卡在户部当门神谁的面子都不给,连胤祺都在他那里吃了好几次亏,这才勉强东挪西凑的维持着。现在突然说要拿出起码一百万两银子办千秋宴,谈何容易。

为此三人是各有各的心思,也都以为今天进宫肯定是为了这事。但没想到进了暖阁,屁股还没挨着凳子,四爷一句“这年过得可好,家里日子如何,跟福晋没再像小时候那样吵吵闹闹着吧。”愣了把人问蒙了。

两个王爷一个贝勒怎么也没想到这么大冷的天把人叫进宫里来,不问户部兵部和内务府的事,也不提西边噶尔丹残部又有蠢蠢欲动迹象的事,更没说太皇太后千秋宴的事,一张嘴就问这个年在家过得如何,跟家里福晋处得可还好。

再说,去年这会儿大家还都在宫外府里各过各的年,怎么就小时候了,这语气怎么听怎么阴阳怪气的,看来今儿皇上这心情还真不咋地。

三人听了这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谁也没说话,可皇上问话不能不回,最后还是胤祺拿手肘捅咕胤佑好几下,胤佑才不得不硬着头皮回话,“万岁爷,臣弟早十来年见天跟纳喇氏打仗那会儿也不见您操心这事,是不是有谁在您跟前乱嚼舌根子来着。”

“就你废话多。”四爷其实也知道是自己心里有邪火儿没处撒,才把他们几个折腾着叫进宫来,“见天跟福晋闹得满胡同都知道,还有理了”

站在暖阁外边头一次听了四爷的墙角,瑾玉捂着嘴好悬没笑出声来,这人也是真小心眼,气自己数漏了他一个就转过头去霍霍他那些弟弟们,也亏他想得出来。

不过暖阁里几个爷们说话不会一直围着家长里短这些事,保险起见瑾玉还是自己主动走开了些,去了暖阁后头的花房里看花。

花房除了骨架基本全是琉璃瓦盖的顶,比外边要暖和许多,勉强算得上半个大棚,里头好些不应季的花草也养活了。只是瑾玉真不是个喜欢摆弄这些的人,平时修剪花花草草插花作诗那都是人四爷的爱好,自己顶多在一旁捧个臭脚还老捧不到位。

今天四爷不在没人在旁边跟自己叨逼叨那些花草缘故诗词歌赋,瑾玉一个人在花房里溜达倒也有些意思,尤其摆在窗棂下的几盆兰花这会儿正开着,这都是四爷的宝贝,平时可不让人多碰,看都最好隔远了看。

这会子瑾玉叫人搬了把凳子坐到窗户边看兰花,冬日的阳光从外边洒进来把人晒得暖洋洋的,瑾玉也慢慢塌了腰肢软了胳膊,一副没个正形的样子。

四爷进来的时候就见着她这幅晒太阳晒得昏昏欲睡模样,还有一搭没一搭的霍霍自己兰花,刚有些笑模样的脸又垮了。

瑾玉往花房来的时候,就有太监进暖阁把皇后往前边来的事跟四爷说了。昨天气不顺那会儿四爷就想,要是瑾玉能主动去前边服个软说个好话,说不定昨晚上他就回去了。

没想到自己在暖阁气得头疼,体顺堂里的人还睡得挺香。苏培盛偷摸去体顺堂的事他也知道,只不过他睁只眼闭只眼没说,毕竟要是瑾玉再不来,这台阶没搭好他也要硬着头皮往下跳了。

“皇上”花房门口站着个黑面神,瑾玉想不发现都难,只是没想到他来得这么快,起身的时候有些慌,一不小心就把他一朵兰花给揪下来了。

“爷您怎么回来得这么早啊,不是找老七他们有事吗。”还吵着架呢,就当着人家面把人家心爱的花给扯落了,瑾玉多少有些尴尬。手心里的花还鲜嫩着,她看看花又看看人,看看人又再看看花,最后实在没法子了干脆把手往身后一藏,“爷,要不您当没看见吧。”

四爷见过混账的没见过这么混账的,见过会耍赖的没见过这么能耍赖的,但这会儿也没法扭头走人,真走了就不好收场了,“皇后今儿过来,就是专门冲着朕的兰花来的”

“爷您这话说得我多不好意思啊,还不是昨儿个您走得急,我也不知道到底那句话说错了。这不想了一晚上总算想出来些头绪,就巴巴的过来找您来了。”

瑾玉是睁着眼说瞎话,四爷也就端坐在暖榻上稳如泰山听着她瞎说,直到瑾玉都编不下去了,才把话头儿接过来,“朕知你的心思,这些年你我虽少有红脸的时候,但你这心啊总跟朕隔着一层,摸不透看不清。”

四爷又不傻,瑾玉这些年再是跟自己同进退,但有没有一门心思扑在自己身上他还是看得出来,“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朕强求不得。只盼你心要往当中间放,昨日说了那么多,怎么就不见你看看朕的心,待你难不成比先祖待董鄂妃差了去”

四爷心思深但有些话到了不得不说的时候他也绝不会藏着掖着,反而比旁人更坦诚些,要不然几百年后四爷也成不了就是这样的汉子。

瑾玉听了这话也不免心绪翻腾,要说这些年四爷对自己怎么样,再是没良心也说不出个不好来。更多的还是害怕总有一天自己抵不过历史的走向,更争不过岁月流逝,早晚还是要跟四爷成为至疏夫妻。

但今天四爷这话就好比拨开满天乌云散的风,说到瑾玉心坎里,叫她忍不住勾起嘴角,“差不差的爷心里有数,也不知道是谁昨晚上甩了脸子就走了的,可不是我吧。”

四爷就没见过这么能黑白颠倒的,想再说些什么可看着眼前笑得眼眉都弯了的人,又觉得没有再说什么的必要,便拉着人坐下换了个话头,说起方才前边胤佑他们三人提起太皇太后千秋宴的事。

“办吧,太皇太后的千秋宴是该办,反正咱们不办或者办得不好看,外边也有话说。与其这样还不如办得漂亮些,好歹老五和蒙古还承您的情,向来先帝那么孝顺太皇太后,要是他老人家在天有灵,也一定会觉着咱们办得对。”

不就是拿死人说事嘛,谁不会啊。再是百事孝为先,那还有丁忧夺情这一说,怎么到了自家头上这事就不算数了呢。

“你这倒是活学活用,那到时候千秋宴的事可又是你的了。”四爷听了瑾玉胡搅蛮缠的话还挺高兴,他就喜欢瑾玉这样不分对错的站在自己这边。

“什么事不是我的呀,走吧,回去吧。都要我干活还留在暖阁干嘛啊。”当了皇后瑾玉自然没法再往后缩,只是现在还没到操心那些事的时候,最要紧的还是趁着大白天的把人招招摇摇的拉回体顺堂再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