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人人都爱容氏子[穿书] > 第4章 第四章

人人都爱容氏子[穿书] 第4章 第四章

作者:封玖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9:04:52 来源:就爱谈小说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胡玉林曾尝玉盘珍馐者甚,从未见过如此劣等的庖厨之术。观容奚面容怔愣惭愧,心中顿生怜惜。

未料尚书之子,竟这般清苦。

无健仆美婢拥簇,无美味佳肴环绕,唯蹒跚老仆与懵懂小童侍奉左右,就连饭食也嚼之无味,实在叫人心酸。

他正要启口,却见容奚起身笑道“玄石兄若不嫌弃,可稍待片刻,奚亲去烹调。”

刘翁烹调之菜品,实在无法待客,容奚甚为惭愧,欲亲自调羹烹食。

与胡玉林畅谈一日,容奚对此间世界所知更深。刘翁与子实,俱未曾踏出临溪,眼界不比胡玉林宽广,并非深谈人选。

为表谢意,亲手烹食待客,权当投桃报李。

怎料胡玉林听闻,惊讶无比,顿时相问“大郎竟擅烹调之术”

他好奇心起,欲亲观容奚如何烹食,便随他同去灶房。

灶房内,刘氏祖孙二人,正捧碗进食,见二位郎君前来,顿时放碗起身迎接。

“郎君可有吩咐”刘和忐忑问道。

因容奚用食不喜旁人侍奉,故刘氏祖孙未似其他仆从,于主人用食时,随侍左右。

见容奚与胡玉林前来,刘和心中惶恐,以为自己未尽仆从之职,惹恼郎君。

“蹄膀何处刘翁且去取来。”容奚吩咐刘和,并让刘子实取来黄酒、清酱、陈皮、红枣等辅料。

见郎君要大展身手,刘小少年兴奋异常,一溜烟跑去寻觅辅料,烙上补丁的褐色衣摆,随风招摇。

胡玉林见状,啧啧称奇。观刘氏祖孙神态,似对大郎烹调之术甚为期待。

他尝过无数美食,并不很期待容奚的厨艺。但见官宦之子亲抚灶台,还是为他这从商之徒,胡玉林心中感动异常。

即便届时菜品不佳,但凭其中真挚情谊,滋味定当不凡。

蹄膀取来,刘和自觉捡柴加火,将釜中之水煮沸。

容奚置蹄膀于釜中,沸水烂之,后留蹄去水,着黄酒、清酱浇盖,取陈皮、赤枣,同入罐中,用文火慢煨。

“玄石兄还请稍候,若觉腹空,用些寒具罢。”容奚歉意笑道。

胡玉林不觉腹饿,他只好奇容奚烹调之术到底如何,即便候上几个时辰,也不觉烦躁。

且容大郎博学广识,若非不合时宜,他还欲留宿,与之同塌而眠,抵足相谈。

两人于书房交流为商之道,胡玉林惊讶于他的奇思妙想,每每聆之,只觉醍醐灌顶,心生拜服。

容奚前世,生于富贵之家,父为知名研究学者,母为商界翘楚。他继承二人智慧,青出于蓝,更为胜之。

“大郎心有丘壑,玄石远不及也。”胡玉林心悦诚服,连连称赞。

京中之人心木眼拙,错将珍珠当鱼目。不论容大郎才学几何,单凭其磊落豁达之胸襟,开拓广袤之眼界,已远胜时人多矣。

“奚不敢当。不过浅理薄论,不及玄石兄真才实干。”容奚谦道。

此话不假。他虽知理论者众,若涉实践,定头晕眼瞎,茫茫不知何为。

时辰已至,蹄膀烂熟。

胡玉林在旁观摩,见容奚泼入葱花、茱萸、清酒,顿觉色味俱全,食指大动。

蹄膀煨透,作味交融,刘小少年扒在门边,眼巴巴瞅之。

如这等佳肴,仆从素来与之无缘,刘子实被刘和耳提面命过,心知其中道理,却禁不住诱惑,口涎欲流。

却忽听郎君唤他上前。

少年郎半瞟陶罐,分神聆听容奚吩咐。

“罐中余物,你自与刘翁分食。”

刘子实双眸亮灿如星,观郎君只取两份蹄膀,余下两份皆赠与自己和阿翁,心中感动异常,连连行礼。

“郎君仁善郎君仁善”

胡玉林却已迫不及待,坐至食案后,挑箸品尝。蹄膀入口即化,软而不腻,鲜嫩如膏,香浓之味于舌尖绽开,沁入心脾,神思迷醉。

如此美味,不论候时多久,也都值得。

容氏大郎处处叫人惊喜。如此人物,屈居临溪,才是真正的暴殄天物。

胡玉林感慨万千,食完整只蹄膀,只觉半饱。其实腹中已满,唯灵台空虚而已。

“大郎烹调之术,或王公之庖丁,亦不及也。”胡玉林不吝赞赏,直将容奚夸得哭笑不得。

容奚擅厨,是因前世之故。成年之后,他独自生活,且热衷美食,潜心学习数年。虽卖相不错,但与真正大厨相比,远差矣。

“玄石兄能够尽兴,是奚之幸。”

二人吃饱喝足,月已至梢头。胡玉林与容奚定约,方不舍离去。

后数日,胡玉林多次来访容宅,与容奚相谈甚欢,并备齐煤石、黄土,运至容宅。

院中空地上,煤石被碾为粉末,与黄土堆相对而立。

刘子实拎桶前来,木桶微晃,清水溢出些许,打湿鞋面。少年郎毫不在乎,置桶于煤堆旁,兴奋问道“郎君,水作何用”

他无趣度日十数年,漫无目的,碌碌无为。自郎君临至,壮实身板终有用武之地,浑身气力使之不尽。

容奚正欲亲手混合煤土,胡玉林眼尖拦住,笑言“大郎何需亲躬唤仆便可。”

语毕,他召来两名健仆,俱臂膀粗壮,体格不俗。

容奚领其好意,也不推拒,从容吩咐二人,依比例,将煤、土搅拌均匀,并在堆顶掘口,自上往下。

及加水,为免错漏,他亲自动手,以瓢缓倾之。

待煤土浸湿,现些许黏糊状,容奚复取崭新煤具,深插而下,冠中被煤土填满,形状已成,遂转至干净空地,轻扭机关,柱形煤球圆润落地,其上十二孔洞,整齐分布。

院中众人俱惊讶连连。

“这形状好生奇特”胡玉林蹲地仔细观察,衣袍曳地亦不顾,并伸手触之。

他心思灵活,见状便隐觉容奚用意。

如此形状,定更易燃烧,避免实心煤球堆积聚集,明火不旺。

“大郎巧思,玄石钦佩”胡玉林起身大赞。

煤具之用,容奚亲自示范,众人便已知晓。刘子实见之有趣,且不愿让容奚劳累,便道“郎君,仆来。”

容奚身虚体弱,虽近日强身健体,终究不比刘小少年与两名健仆,便将煤具交予他们,移至廊下饮水歇息。

胡玉林竟也玩心大起,亲自用煤具造出煤球,初时兴致勃勃,不过几回,便觉臂疼腰酸,不再强求。

他舍弃煤具,净手后,至廊下,与容奚相对而立,见院中欢欣场景,心中畅快之意迸发。

煤球精致可爱,整齐排列于地,仿佛着甲士卒,待军令一出,即奔赴战场,为国捐躯。

“恰逢近日无雨,煤球曝晒几日,去湿即可。”容奚执盏缓声言道。

只待姜工新器造成,便见分晓。

刘子实与两名健仆,轮换劳作,至金轮如橘,方才完工。煤球圆润无暇,齐列庭院左右,似臣工进朝,静立金銮之殿。

倒存几分可爱意趣。

胡玉林素来心有野望,此前多次思虑扩大煤石之事,皆不得其法。日前得见容奚,困顿方解,实乃上天庇佑,胡氏之福。

最令其振奋之事,便是与容氏大郎相交为友,非因地位门望,而因大郎如玉美质,令人心向往之。

于煤球曝晒期间,胡玉林往返城镇,足不沾地,增煤田健仆,采挖煤石。煤石之数,倍于往岁。

其父胡运得闻,于房中密询之。

“煤石采挖,每岁皆有定数。你何故为此”

房内熏香淡雅,书卷陈列整齐,翻阅痕迹明显,可见屋主乃爱书之人。

胡氏虽为炭商,然向往诗书礼乐之心,不比旁人浅薄。

胡玉林本想待此功俱毕,方详细告知胡运。怎奈胡运如今亲问,他不得不答。

“阿耶莫怪。”他将心中之计,提前述于纸上,如今取来呈至胡运面前,释道,“此乃儿之计划,阿耶烦请过目。”

胡运有创业才能,非目光短浅之人,粗略一观,便知其思。若煤石之能,真能如纸上所言,那胡氏,定可更上一层

“玉林敏思,竟得此法。若此法可成,利为小事,胡氏之名当广传天下。”

胡运言罢,竟朗声大笑。院中野猫受惊,噌然跃至院墙,软软叫唤几声,似在婉诉委屈。

“此法是儿好友所想,儿先前已用十贯易之,阿耶以为然否”胡玉林坦然相告。

胡运闻言,捋须沉吟片刻。

“十贯之数,太过寻常。”胡运非狭隘之人,有此巧思者,定非凡俗,十贯倒显欺人之势。

胡玉林又将容奚所言告之,胡运慨然一叹,“十贯买断,不与胡氏利益相牵,能拒暴利之诱,实在令人钦服。玉林,此人姓名为何居于何处为父倒想与之相交。”

“阿耶可曾听闻,京中容尚书之子,因错被遣临溪祖宅一事”

胡运为商多年,对魏国各地大小之事,较为灵通。临溪容氏,在濛山县本就声名显达,容氏子被遣临溪之事,早已成为城中趣谈。

只是胡玉林忽提此事,莫非

“你所言之人,竟是容氏之子”他话刚出口,便觉不可思议。

胡玉林狭目微弯,笑靥如狐,阿耶面露震惊之色,实属不易,今日得见,真是托大郎之福。

“阿耶,正是容氏大郎,容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