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化宋 > 第136章 以理服人

化宋 第136章 以理服人

作者:九州月下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7 23:05:29 来源:就爱谈小说

“我那族弟张克戬, 自幼好读诗书,二十出头便进士及第,”张叔夜既然已经把族弟卖出了好价钱, 自然要把对方的底都揭干净, “他骨子有几分自傲,和另外一位族弟张克公关系并不好”

张叔夜娓娓道来,张家在本朝也是大族,族人众多, 但曾祖张耆留下的人脉却有限, 于是其中自然少不了内斗和争夺, 而如今,张家最有名的人物, 就是已经成为御史的族弟张克公, 他搭上宫中皇后的线, 成了三皇子的人, 所以,就算他两次弹劾蔡京,蔡京也拿他没有办法, 只能拿张家其他人出气, 张克戬和张叔夜都是在其中被无辜殃及的池鱼。

说完了生平,张叔夜还细细地讲了这个弟弟喜欢什么, 讨厌什么, 爱读什么书, 家里几口人, 儿子多大了等等。

赵士程听得颇为无语, 等张知州讲完, 才神色复杂道“看你有几分忿忿, 他这是哪里惹到你了吗”

张叔夜镇定自若“这从何说起,虽然他屡请不至,让我不得不想了别的办法,但我这一心为小公子打算的真心,却是从未变过。”

赵士程心说我信就有鬼了“原来如此,那我就先谢过老张你了,那么就说定了,等他休息两日,我再登门拜访。”

张克戬来到密州时,已经是三月早春。

莺飞草长,蜡林绵延,平坦的大道上烟尘阵阵,到处是运送羊毛、炭石的车马,每隔几里,就有歇脚的茶棚,三两碗粗茶,一阵轻风,解得一路饥渴疲惫。

茶棚里还会卖上几个干饼,便宜廉价,随带随走,但让张克戬感觉到疑惑的是,这茶棚忙里忙外的都是男子,未见过几个村妇,便好奇问道“老丈,我这一路过来,茶棚大多是夫妻一起忙活,为何放了这密州地界,便只见村夫,不见村妇呢”

那卖茶的父子看他气度衣着不凡,不敢怠慢,便陪笑道“回这位相公的话,家中妇人,如今大多在织坊上工,薪资不少,便未出来。”

张克戬疑惑道“可这离密州城怕是还有数十里,你们村中妇人,要去如此远的地方上工么”

那茶倌便细细解释,如今密州客商,最喜买的便是毛线,而密州城里已经有许多织坊,依然供不应求,于是便有村中富户购买织机,又将织机按时辰租给,村里的妇人前去织线。

那织机可不得了,一次能纺八股毛线,能赚不少钱,家里的盐、铁器,甚至这开茶棚的架子、炉子、桌凳,都是家里妇人织线赚来的。

“那么多人织线,货物堆积,你们就不怕卖不出去么”张克戬更好奇了。

茶倌笑道“回相公的话,这线又放不坏,便是不卖,也可给家里人织些毛衣毛裤,需要时,若家里需要花钱,拿去典当或者直接换些财资,都是乐事,又哪怕卖不出去。”

他顿了顿,还道“如今大钱废除,小平钱缺得紧,平时里买卖些鸡子、米粮,还可以直接用这毛线做交易,大家也是认的。”

张克戬这次是真的惊了“竟有此事”

茶倌于是又向他解释,这很正常,这村里村外的,以前常用粮食换物,只是东西太多,不易携带,这毛线就不一样了,都是挽了称重,也不像布匹那样剪小了不好卖,便是剪断了一股,只需要重新接上便好。

这密州附近的商贩,都是认的,只要大家都认,自然也可以用,但要说最好用的,还是那轴承中的滚柱

“相公,我看您那马车也是用的铁轴,平日里还是小心些,有些黑心的贼子,最喜欢撬掉轴中的滚柱,”茶倌提醒道,“一根滚柱,能卖上二十文钱呢。”

张克戬还未说话,身边的老仆已是怒了“这些贼子,真是买椟还珠,那一个上好的铁轴承,在京城可是要卖上一贯钱的”

张克戬皱眉道“那轴承用的是上品好钢,用来打造刀枪想来也价值不菲,你此行戒备着些。”

老仆点头称是。

于是一行人又继续上路。

将要入城时,张克戬又看到有一辆平板的牛车上坐着几名挺着大肚的妇人,一时觉得奇怪,便寻了个在城边摆摊卖菜的小贩,问那是怎么一回事。

小贩答道,那是城中去医馆待产的妇人,城外七里坡有一位女大夫,尤擅产科,很多妇人裂伤、出血、胎位不正,虽然不是人人都能好,但大部分,都能在她手上转危为安,尤其是头胎妇人,如今都想在那生子,求个安心。

张克戬还发现这里没见到一个乞丐,便又问了起来。

小贩则说那些残缺的乞丐都被知州收容了,至于那些手脚完好无事的,则通通被拉去筑堤了,张知州打算开一条三十里水道,让新镇的船可以直接来密州,如今正在招人呢。

张克戬解了疑惑,惊奇于这里整洁有序之余,也不得不感叹这位族兄确实有些能力。

入城去了府衙,见了张叔夜,两位许久未见的族亲热情地聊了起来,一者叹息如今朝廷的乌烟瘴气,一者则说起了如今密州的兴盛繁华。

因为羊毛产业的兴盛,如今的密州大部分家庭,都可以每月吃上那么一两回肉,最近密州在他的推广下,发行了一种养猪贷,推行养猪。

“猪贷”张克戬听得迷惑了。

“就是将小猪交给农户饲养,若是死了,便原价赔偿小猪崽,若是养上一年,便按每斤猪肉两文钱折算成钱,作为农户的报酬。”张叔夜摸着胡须,自得道,“如今,已经在州城里签的契书里,已经有一千余张了。”

张克戬不理解“三文一斤猪肉,哪怕猪肉价贱,也不应该吧,那农户不能自已宰杀售卖么”

张叔夜笑道“猪所食极杂,农人养猪,不为吃肉,多是为了积肥,贫者嫌贵,富者嫌脏,再说了,若是他们自己宰杀,那也是受益,是我等应行之事啊。”

张克戬不由点头“这两年未来见,兄长是越发有大贤风范了。”

张叔夜自然是不敢当不敢当。

相互吹捧一番后,张叔夜试探道“如今朝廷奸贼横行,德祥你有何打算”

张克戬也明白关键来了,微笑道“自是寄情山水,教子弄孙,只要我心不动,何处不是桃源”

张叔夜看出族弟的口是心非,便拿了一本书,放在桌上,轻轻推了过去“德祥若是有心,不妨看看这文章,或许,会改变心意。”

张克戬有些好奇,接过书来。

辽东,新城之中。

陈行舟洗手洗脸,正了衣冠后,虔诚地打开了老师送来的书信。

信中的内容,十分详实,有许多陈行舟从未听闻过的奇思妙想,看得他抓耳挠腮,几乎就想立刻施行。

信里详细地写了以村为单位,分发土地,然后建立基层的村组织,同时,要培养自己的基层团队,万万不可以把基层的权力渡让给乡村里的宗族。

信里建议他专门建立一个组织,时常下乡巡逻,帮助调解纠纷,宣传时事,不可失了把控,才会有更多的支持与兵员,不介意的话,你师兄王洋有几个不错的手下,可以派一两个去帮你,等你那地立稳了,再把他们调回来

同时,你要培养更多的心腹,如今你们只有一个镇那么点的土地,自然容易,但若是土盘扩大,就没那么容易,到时良莠不齐,反而会尾大不掉。

陈行舟看得十二分认真,只是看到派一两个人手来帮他时,陈行舟忍不住轻嗤了一声。

这位代师父写信的师兄未免太小心了些,还怕惹他猜疑,说什么立稳了就把他们调回去。

做什么春秋大梦呢,他又不是来这当皇帝的,还会怕有人把他架空

落到他手里的人,就别想回去了,再说了,一两个是什么鬼,打发乞丐呢怎么着也要二十来个吧,他馋王师兄手下的街管们很久了,那些个人,一个个的,又主动,又能干,还会争功,都是打着灯笼都不好找手下啊,怎么可能不要。

不过得小心些,不能一次要完,得慢慢挖,每个月哭哭穷卖卖惨,以王师兄的性子,定是会帮忙的。

“药师”他抬起头,唤了身边的搭档。

郭药师正看着地图,思考着要把自己的碰碰船开去哪里,海上无敌的感觉让他太沉迷,可惜如今周围的海寇船都让他撞光了,这无敌的感觉很久没享受到,以至于有时恨不得连自家的船也一起撞了,听到呼唤,不由皱起眉头看他。

“曷苏馆部和岩渊城的首领,都不听撒鸾调遣,你觉得,你教训的这两个中的哪一个更容易些”陈行舟问他。

郭药师眼睛一亮“这两个都是离我们最近的势力,曷苏馆部又穷又凶,打他们没什么用,要我说,当然是打岩渊城,正好,那边送了我几个好东西,能派上用场”

陈行舟无奈摇头“咱们毕竟还在辽人治下,不能攻城,你得换个法子。”

郭药师想了想“岩渊城的许多士卒都想逃到咱们这来,要不,从这试试”

陈行舟眼睛一亮。

赵士程并不知道自家徒弟已经准备搞个大新闻,他等了两天,正听张叔夜讲述自己那族弟对书中内容半信半疑,可惜兴趣并不高,如今他对朝廷很失望,不想为官,当然无欲则刚。

赵士程对此不以为然,人嘛,总会有想要的。

张克戬若真这么佛系,也不会在靖康之乱时去前线,守着在孤立无援之中坚守半年,直至城破殉国了。

对于这样的人物,当然要隆重一点。

赵士程于是小手一挥“老张,把我意把咱们新铸的几门炮拿出来,给你这位弟弟,开开眼界。”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