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化宋 > 第161章 是你们逼我的

化宋 第161章 是你们逼我的

作者:九州月下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7 23:05:29 来源:就爱谈小说

赵士程让可靠的人手将信传去江南, 交给了陈瓘,随后那边传来消息,听说这位十分清瘦高冷老先生看到字的那一瞬间, 就抖了起来,看完全信后,整个人哭得老泪纵横,仿佛一个百多斤的孩子。

随后告诉身边人,想儿子了,想去山东看儿子的墓碑,随后便不顾家人劝阻,离开了江南,跟着赵士程安排的人手北上了。

全程没有耽搁一天,走之前还有条不紊地把家中财产分了,和老妻告别,决然之态, 如去赴死。

赵士程则给徒弟去信,告诉他你爹真的过去了, 你可把场面撑住, 如今北方大局,可离不得你。

徒弟回信说舟儿明白, 谢师尊相助。

赵士程只能期待那位看未来十分精准的陈瓘别把儿子打死。

就这样, 1115年在纷飞的大雪里过去,今年的冬天, 汴京人惊喜地发现,北方送来了许多无烟炭, 价格便宜又好烧, 闹得炭行调整了普通木炭的定价, 让许多烧制木炭的家族收入降低了许多。

正月里,城中市民们穿上新衣,没有新衣的,也会尽量让衣着整洁,到处都扎起了彩棚,售卖着奇珍异宝,正是一年最繁华的时候。

赵士程收到了父亲和母亲从北方寄来的礼物,除了土特产,还有就是老妈亲手织的衣服和老爸写的字画,他收到嫂嫂的红包,跟在身边的小弟收到哥哥代长辈给的压岁钱,也很快乐。

赵士程回想到到京城这一年的生活,颇有几分厌烦,因为身为宗室的原因,他的势力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无法再结交大臣,也不能明目张胆地控制军队,更不能经营自己的威望。

至于商业,也基本到了顶,如今的羊毛已经成为与麻、丝等同的织物,市场基本饱和,种麻的数量有些减少,农人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开垦新的土地、种更多的豆类来补贴家用。

药品的产量则受限于原材料和提取工艺,尤其是大蒜素,大蒜的产量感人,在没有化学合成的情况下,没办法就是没办法。

倒是治大肚病的酒石锑产量不错,和酒一起成为南方最畅销的产品,一瓶十二丸的酒石锑,就能换到一百石的占城稻,那是真的暴利,一盒外卖饭盒那么多的蒿丸,就能拖走上万石的稻米。

可惜的这青蒿丸的产量一样的上不去,工艺太复杂,一年能做上十几盒都算老天保佑了,这点量,对哪怕在新中国成立时都有三千万的疟疾病人的岭南一带来说,简直是少得像买彩票中奖。

按他们的说法,一丸一命,稻米可以种出来,人死了却不能复生。

如今新镇的稻米基本都是这么来的,山水甚至依靠这个在密州、广州都建立了储仓,陈行舟那边花的粮食,都是从这里出的。

其他的化学品,赵士程虽然脑子里有完成的制程,却找不到更多能将他们实现的人手了,因为有机物这东西,很容易出事,没有相关培训,随便招人就是草芥人命了。

真是恼火他每天在宗学里学的都是些琴棋书画,谈话也不能沾着军政。

唯一能让他开心一点的就是,他最近在京城的算科学校淘宝时,找到了一个叫韩公廉的图书管理员。

这位真的已经不年轻了,都是快六十的老人了,结果一问,他居然是苏颂的手下,当年和苏颂一起,做了一台水运仪象台,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有三层楼房高,依靠水力运行的巨大木齿轮钟表。

这个发现让赵士程欢欣不已,重金聘请他出来重新研究如何把这个水运仪像台缩小到一人高的样子,却被这小老头无情地拒绝,理由是老了,做不动了,而且做小了,如何运行,动力何来,难道要让人牛马那样随时推动么

但这可难不倒赵士程,他只提出一个很简单的构想用“发条”来蓄力。

在千年后,发条可不是什么新鲜玩意,甚至是小孩子玩具上随处可见的东西,但这东西对这位亲自算完了水运仪机里一百五十多种机械零件所有繁复的数学测算,还写出一本九章勾股测验浑天书的数学宝典来证明的大数学家来说,却是有如天地初开,混沌两分的巨大震动。

瞬间,他们俩的地位易转,韩公廉不但对赵士程的要求尽数答应,更是拍着胸脯保证,当年制造水运仪象台的所有工匠,凡是能联系的,他都会帮着找过来,唯一不能做的,就是水运仪像台上的天文浑仪,因为按大宋律法,不许民间有观星之术流传,这是大罪。

至于带徒弟啊,研究其他机器这些小事,那就更不必说了,只跟着赵公子说了那么一小会,他就已经感觉新世界的大门被打开,甚至叨念起了“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叹息。

赵士程对此非常满意,给老头准备了上好实验室,材料、甚至还虎口拔牙,从太原那些工匠手中调来产量稀少的锰钢条,给这位大佬做研究。

毕竟,这种数学和工程学都精通的人材,那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他准备等这位完全入坑后把蒸汽机的改进交给他,太原那里的蒸汽机改进速度太差了,效率不够,还是只能用来抽水。

解决了这件事后,赵士程便全心全意沉在机械改造的进度里。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三月,西北又传来消息,童贯认为军中已有利器,可制夏国人死命,于是命令刘法、刘仲武等人率兵深入西夏。

两人都是反对的,因为天寒地冻,前路难行,被人以逸待劳打了,怕是会成为送宝童子。

但童贯却是忍不了,强命令两人出击,否则便是抗命。

结果两人各带两万兵马,一左一右攻击西夏统安城,刘法却中了埋伏,身受重伤,刘仲武也遇到阻击,皆大败,但好歹是突围出来了,这两场大战里,火炮基本都没有派上用场西夏人已经发现了,火炮在一轮发射后,会停止很久,这对擅长骑射的他们来说,足够发起下一波攻击了。

所以他们都提前以前军引诱宋军打完第一轮,再以重骑兵冲锋,如果开始第二轮射击,便及时退避或者冲入宋军之中。

更麻烦的是,这次大败,火炮有三门因为车辆损坏,落到西夏人手中,可把西军心疼坏了,好在火药配方在他们的手里,普通的黑火药效果十分感人,一时半会,倒也不怕出问题。

这次大败让童贯把责任全推到这种新式武器之上,说是两位将军依仗利器,擅自出击,才造成这样的局面,反正责任与他无关,并且,这场大败,没能递到皇帝手中,童贯向皇帝报的是“大捷”。

这件事情,严重地挫伤了西军士气,刘锜在信里满满都是愤恨,童贯这些年越来越嚣张自大,西北诸军明明是百战精锐,如今却越来越怯战,其因都是因为童贯。

不止刘锜,种彦崇也来信赵士程,说这次又是军机泄漏,当年种家二代里最有前途的种朴就是遇伏被杀,西夏这些年把大宋渗得如筛子一般,宋军对西夏却少有探知,也不知把钱都用到哪去了。

看到这种消息,赵士程心中生起了些许不安有大宋这套领导班子在,前途真的有么

再有钱,他们也能折腾出事情来,这根本不是敌人太厉害,而是我方太无能啊。

在这种担忧的踌躇的心情维持了许久后,过了一个多月,他又收到了陈行舟的消息。

陈行舟在信里告诉他,辽国这边为了对付女真,又在重新整兵准备粮草,而辽东作为前线,被横征暴敛一样的加税加役,凡交不出来的州县,州军直接派兵劫掠,如今除了他治下的几个州县,其他辽东城池已经出现了大量饥民,正在疯狂向他治下的州县涌过来。

按他推断,至少有十万饥民在路上,他现在很慌,朝廷的意思是把这些饥民中的青壮都招入军中,起名“怨军”,用来对付女真,但这简直是异想天开,别说十万人的武器了,这些人连衣服都不够,吓死徒儿了。

另外,原来的辽东留守萧保先直接被匪徒杀了,他陈行舟如今升任了这个辽东最高长官,已经是二品官了,估计也只有王朝末年才能升官这么快了,耶律雅里也很慌,我看他很想逃回中京的样子。

好在他父亲已经到了辽东,知道局面后,决定大力支持他,如今有父亲帮忙,他压力大减,暂时支持得住,请师尊放心。

看到这满纸的要钱,赵士程一边揉捏太阳穴,一边深吸了一口气,陷入深思。

辽国这么整,阿舟能做的事情也只是守住辽东了。

而内地,按如今的局面,江南山东河南肯定会糜烂,东南是花石纲,山东是西城所,两边都已经出现了流民,他需要一只真正能抗的军队,作为将来天下大乱时的骨干,而不是刘锜这种还要被节制的士卒。

陈行舟那边太远,远水救不了近火,江南他不熟悉,那么,只能是山东这里。

不如,就来一只盗匪军吧,宋江这些东西,就给我滚一边去,也算是提前保护密州那样有钱的地方,梁山泊那种好地方,他要了。

西城所那些贪官污吏,为了强占民田无所无用其极,拿来劫富济贫,替天行道,再好不过了,不就是根据地么,他相信在那里,有的是可以动员的群众。

希望当地的知州懂事一点,不要不识抬举。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