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化宋 > 第186章 办法是想出来的

化宋 第186章 办法是想出来的

作者:九州月下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7 23:05:29 来源:就爱谈小说

山水商行, 是如今大宋享誉海外的巨大商行,在杭州已经开了快八年的分铺,每日都是车水马龙, 生意兴旺。

这里的掌柜名为苏谦,他本是杭州的丝绸商人, 当年因为幸运, 遇到了刚刚山水姑娘,获得了羊毛线的代理权, 从此,苏家很快从一个家道中落的小商户变成了大户,他本以为靠这功劳, 能争一争家主之位,可后来父母偏心, 加上山水姑娘拉拢, 他一气之下, 分了家,自立门户,又入了山水商行的股,并将杭州的生意越做越大。

山水商行的卖货品,从来不愁销路,有多少便可以卖多少, 无数是灯油还是碱,又或者琉璃器, 皆是富户所需之物, 苏谦也积累了大量的人脉, 一心上赵家船, 如今他的财富威望, 已经远远超过了本家,可以说是混出头了,所以,接到山水姑娘要他招待公子的任务,他可是丝毫不敢懈怠的。

天还未亮,山水商行便专门派了管事,去码头等着,看能不能接到人。

冬季的杭州,依然富贵繁华。

水汽阴冷,流水潺潺,青石绿瓦,纵是冬季,许多田地里也有隐隐绿色,供养着耕牛的冬草,牧童会在天黑时将牛赶回圈里,免得走失。

这里市舶司虽大,却很是古旧,码头青石斑驳,书写着无数车马经历过的岁月。

吴越之地远离中原,似乎也远离战乱。

“真冷”赵家大哥没经历过南方的阴冷,总觉得身上衣物死沉死沉,靴子里的脚冷得僵硬,就很难受。

赵士程倒是体验良好,甚至生出一点如鱼得水的感觉“大哥你若是不习惯,大可回到家去。”

他们身边还跟着随行的十来个护卫。

赵士从轻哼一声,他能有什么不习惯的,区区天气罢了,这里再冷,也冻不死人,可怜五弟在辽东可是要经历比这冷得多的天气,唉,也不知孩儿们如今过得怎样了

“公子”旁边的马车上猛然跳下一名英武的汉子,笑容灿烂,如果不是看到旁边有人,估计就直接上去给个拥抱了。

“张荣”赵士程又惊又喜,“我不是给你信说,只要你二月前来便可么,这一路辛苦了吧”

张荣笑道“公子做的都是大事,哪能耽搁,一收到信,我便快马过来了,一路上都有商行,拿着山水姑娘的印鉴,这一路吃住都有报销呢。”

两人很热情地寒暄起来,赵家大哥忍不住叹了一口气,他家弟弟就是有这种天赋,只要他想,和谁都能聊到一起,和谁都能上一条船。

可明明老爹和其他兄弟都不喜应酬,看到人多就躲,也就小弟这么与众不同。

那边,两人知道这不是说话的地方,相视一笑后,赵士程将手拢进袖子,和大哥一起上了商行的马车。

没过多久,马车便停在了一处别致精美的宅院中,自有下人去准备吃食热水,缓解疲惫。

两人坐了快一个月的船,都很疲惫,但头一次出这么远远门的张荣却还在兴奋之中。

“到了这杭州,见了这大海可真是广阔无垠,相比之下我以前觉得梁山水泊极大,却真是井底之蛙,”张荣没有食不言的习惯,在桌上极是兴奋,“这里的海船太大了,我那些兄弟,一船就能放下。若是能如公子所说,远去海外,环绕这天地一周,回到原地,那该是何等幸事。”

赵士从勉强扯了下嘴角,体会不了这么高的境界,已经被海浪折腾一月他已经下定决心再也不走海路了。

赵士程则对他表示了充分的肯定“等天下平定时,我便给你十艘大船,让你远开万里海疆,去南海种香蕉,去东洲种甘蔗,天地之大,任你遨游。”

张荣以水为生,听到十分欣喜“谢公子,对了,公子,你先前说的吃菜魔教,我其实也知晓一二。他们当初也有人来京东路传教,只是咱们那地方都是打鱼的,哪有不吃肉的道理,便无人理会。”

赵士程笑道“那你还记得他们的教义么”

张荣摇头“那时候为谋生奔波,哪还能记得这些小事。但我早来两三日,倒是打听了一些消息。”

赵士程放下筷子,认真地听。

赵士从给自己倒一口酒,也当打发无聊地听了。

“这摩尼教供奉外神,传的教义是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觉得世上之人,生而不平等,若想人人平等,那只能靠自己的努力,教众之间,财物公有,一起享用,亲如一家,还会尽力周济其他教众”张荣早就不是当初只会捕鱼的汉子,他打听消息已经能找到重点,“我这些年,听说江浙一带税负极重,以前还觉得是谣言,哪里还能有比西城所更苛刻的,到了这里,才是开了眼界。”

他忍不住给公子讲起这些天的见闻,这里官吏最近不知中了什么毒,变着花样催收税赋,朝廷的税款里有一项,叫“支移”,也就是把粮食布帛送到指定的地点交税,如果不愿意自己送过去,可以折成一笔钱,让朝廷送过去。

“可是以前,支移,也最多是送到县城,最远也不过州府,如今这支移,竟要支移到京城,”张荣简直无法理解,“且若只是支移钱粮便罢,还要付给支移花石纲的费用。这几个月来,破家拆家无数,倒是许多大户,又多了千百顷的田产。”

赵士程和兄长对视一眼,兄长移开眼神“朱勔这次也是应官家的要求,如今国库空虚,朝廷需要重建西军,还要重整河北诸路,自然要拼命搜刮,你早知道了不是。”

赵士程长叹一声“张荣,你也出身贫家,你觉得,这东南百姓,还能忍多久”

张荣略一思索,摇头道“东南富庶,稻作一年两熟,许多贫家还能撑上几月,但若如此维持下去,到夏收时还如此收刮,怕是有变。”

也就是能安稳到陈粮吃尽,新借的钱粮还不了为止,人不到走投无路,是不会选择造反的。

“那,你觉得摩尼教的教义如何”赵士程微笑问道。

张荣忍不住露出一丝微笑,但又很快收敛,保持在老师面前的恭敬,温声道“太过天真”

“如何说”赵士程问。

张荣这一年早就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自信道“平等之事,目标太大,难以完成,不过口号而已,他们没有浅近的目标,平时都是相互拆借,能帮的有限,不过是一起过苦日子,等到起事时,再一起吃大户罢了,充其量也就是悍匪一流,纵然能借苛政而起浪,但终是成不了大气候。”

“真要起事,还得看你的办法,”张荣侃侃而谈,“先建立一块培养人才的土地,让他们见识好的生活,然后再拉拢的同道之人,静待时机,保证纪律,赏罚分明,分配土地”

赵士程很满意地点头“那这次,我让你过来的原因,你应该想到了吧”

张荣肯定一笑,露出牙齿,仿佛一只鲨鱼“若没有诸王北狩之事,我肯定会以为您是让我再找一块水泽潜伏,但既然已有此事,那当然是,想当官,杀人放火受招安了。”

赵士程轻笑一声,为这位徒弟鼓掌,随后才道“东南这边,怕是很难阻止,摩尼教只是一个引子,一旦他们起事,东南诸地民众,怕是会立刻响应,那才是真的大难。”

历史上,方腊十一月起事,只用了一个月就攻下杭州,起事的六个月里占领了浙江、安徽和江西,把杭州城烧成白地。南方的军队面对这些拿锄头的农民军跑得飞快,而起义军们也因为胜利飘了,一路烧杀抢掠,大失民心,各地村落自募乡勇保家,拖延了扩军的脚步,这才短短六个月灭亡。

张荣不知道未来,但他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不过,我一个外乡人,怕是很难接触到摩尼教众啊。”

赵士程撑起头,看着这位勤奋学习的徒弟,微笑道“不,很容易,只要你值提拉拢,他们啊,会主动找上门来。”

张荣眨了眨眼睛“值得拉拢,您是说”

赵士程点点头“朝廷虽然管制铁器,但对于锄头、柴刀之类的兵器,其它管控并不严格,不许流通的,是铠甲、之类的东西,你若是个卖镰刀的商户,又愿意请贫民做活,再有一点好的名声,那么,我想,很快便会有人来寻你。”

张荣懂了“到时若有人起事,我可以在杭州响应”

赵士程道“不错,你要占据此地,杭州是东南中枢,不能有失,这场东南大难,咱们能护多少,就护多少吧。”

张荣似乎也明白了,忍不住皱眉道“公子,为何要如此迂回,以你的本事,大可直接推翻了这天下,一统江山啊”

“我怕被北方蛮人捡了便宜,”赵士程叹息道,“若是五代十国,我还能努力,如今,北方金人崛起,辽国节节败退,咱们的大宋的士卒在辽人面前都不堪一击,更别提打败金军了,当然要的找些取巧的法子,保存咱们汉人的元气。”

阶级矛盾他能慢慢来,可眼看民族矛盾要取代阶级矛盾了,这不是要分个轻重缓急么。

而且,其实金人这也不算太难,要是穿到崖山那蒙古时代,才是地狱模式。

张荣钦佩地点头,大力夸奖师父的远见卓识。

赵士从翻了个白眼,埋头吃饭。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