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化宋 > 第194章 自知之明

化宋 第194章 自知之明

作者:九州月下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7 23:05:29 来源:就爱谈小说

西兴镇里, 王洋亲自主持召开了一个村子的分地会议。

这村子里有七百多亩地,其中一百二十多亩是桑田,四百多亩是水田, 剩下的都是旱地。

村子里有一百多户人家,四个比较大的姓, 其中有的男丁多, 有的女丁多,原本整个庄子都是蔡氏一家的族田,如今这些管事已经都跑了, 庄子里不但有房子、土地,还有耕牛、铁犁, 各种农具、种子、而这些土地之外的东西, 都在乱起来时, 被四个大点的宗族悄悄瓜分藏匿起来。

所以,这些要不要分, 要怎么分,都是一个大的问题。

有的田离河沟近, 有太近很容易被水淹, 有的离水太远, 常常干旱,桑田有的在山上要走好几里地, 有的就在村边,只走一盏茶的时间,有的田是大桑树,有的只是小桑苗刚刚种下去

在他们吵得天翻地覆后, 王洋让他们闭嘴, 然后提出一个问题, 让徒弟做下记录。

首先是记录他们每家每户有多少成年的壮劳动力,然后把土地按远近水源分了等级,愿意拿远点地,那么,就可以补偿一部分桑田,把愿意退一步的家庭先剥离出去。

然后是好地好田,看有哪些人想要,这种就抽签来定,全看运气,还有一些剩下的牛羊、农具,这些不能分,但王洋做过类似的事情,把这些东西的价格计算一下,平均分给每家每户同等的价格券,让他们相互交易商讨,这个券可以转让,至于他们私下里怎么补偿,是他们的事情,等哪个家庭凑够了足够的券,就能去买看上的东西,谁先凑齐,就谁来买。

他这样的办法,不说不绝对公平,但也算是维护了大部分人的利益,所以,这个会议虽然很吵很热闹,但却也没有开得剑拔弩张。总得来说,还算和平,接下来的时间,便是签约新的田契,把农具和牛羊分发下去,然后去下一村子。

王洋身边的徒弟们都学得很认真,并且在随行的途中提出了很多建议。

这些年,王洋收了许多贫家子弟当弟子,这些人有的看到更大的天地后离开去找其它门路读书科举,但却有更多的人因为各种理由留在王洋身边,跟着他学新治世之法。

而这招来的人,除了这些贫家子外,还有一些慕名而来投奔的人,他们看到朝廷虚弱,苦思救国,专程来投,这其中,有三个人甚至学考取过太学生。

这个年代,有奸臣误国,但同样的,也有无数人想要寻找其他救国之法。

王洋的土地分配暂时还看不到效果,毕竟如今已经临近冬季,这一年又要过去了,东南大乱这半年来,江南百姓的新年,并不会太好过。

而方腊的扩张也遇到了麻烦,毕竟是乌合之众,一开始,能靠着朝廷,各地措手不及而生事,但随着大量贪官逃亡,畏战弃军的军官被正法,军队中那些真正有能力,有水平的将士,便开始崭头露角。

加上方腊的军队极速扩张后,军纪越加败坏,东南民众畏惧如虎,先前的群起响应发现他们比官军还不如后,果断开始组织民众,誓守乡土。

比如在杭州东南边的台州,和杭州一样,听说有人攻来了,知府通判都一起上船跑了,而台州三把手滕膺掌握大权后,先是找城中百姓们陈痛厉害,随后便备武器、粮糗、兵马,日夜巡视,亲上城墙鼓舞士气,以至于吕师囊的数万大军打了快四个月,还是没打进去,只能无奈退兵,去打旁边两个县城,但因为有台州城的优良示范,这两个县城如今到现在还是没打下来。

同样的,另外一位将领洪载带着数万大军,也攻不下越州的几个大村子,温州的俞道安,三万人打了快两个月,除了刚开始时拿下乐清小镇,到现在都没攻下一个叫瑞安的小县城。

江南人民平时唯唯诺诺,但在真的身家性命威胁下,终于重拳出击,让方腊发现自己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说穿了,他们发展的过于快,哪怕王洋暂时控制住了杭州一带的局面,但大将领兵马在外,又有多少人会约束手下,不去烧杀抢掠呢

这种情况下,方腊手下们豁然发现,对面的县城仿佛进化了一般,哪怕啃下一两个,也要废掉自己几颗牙,怎么打都不好打。

好在杭州这个后方还稳定,方腊便起了心思,想要在杭州征发百姓,补充前线损失。

这个举动立刻被王洋劝阻了,他苦口婆心地告诉方腊“圣公,如今咱们需要的不是士卒,各位大将手下,哪里的兵丁不是三万五万,可皆是普通黎民,甚至没有武器,只能棍棒攻敌,这样的大军,便是征发了民夫,也难以使用。”

方腊起义做的很缺德,很多将领为了拉人从军,直接将别人的财产抢去,房屋烧毁,以此胁迫良民入军,这样的士兵人数当然会显得多,但又有几个会真心战斗,顺风抢钱能维持士气,只要稍微受挫,便要做鸟兽散了。

“那你说,应如何”方腊也这些日子也有些焦虑,本来,按一开始起义军的声势,如今应该是能打到江西去了,可是如今却是处处受挫,让他划江而治的梦想开始动摇。

王洋缓缓道“草民看来,当然应收拢兵力,将无用的老弱清退军中,然后北上,拿下两镇,阻了北方来援的大军,同时,约束军纪圣公莫要怪吾多言,这攻城之后抢掠,古已有之,我不言,但攻后焚城,以此聚众,实在是有些过了,会失民心啊。”

方腊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但轻叹一声“我已经传令诸军,严管军纪,只是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且再等等吧。”

等个鬼,王洋心中不屑,行礼后告辞,回到海船上,把这些事情告诉赵士程。

赵士程叹息一声“果然是有局限啊,行了,你继续主持杭州土地之事,方腊这群废物,暂时还要用来当挡箭牌,不过,很快局面就会教他做人,差不多是时候,开展咱们的计划了。”

王洋期待地看着师尊。

“等张荣过来,一起说。”赵士程微笑着应他。

王洋立刻起身“他最近沉迷火枪,来汇报都特别晚,我去找他过来。”

说完就一阵小跑,消失在大船上。

赵士程不由地摇头“这么大人了,怎么如此没有城府。”

他又有些怅然,十多年了,王洋都已经从二十五岁的小年轻长到三十几的中年人了,这日子过得可真快了。

胡思乱想之中,没到半个时辰,王洋已经带着一头汗水,把张荣拖了过来。

“师尊,您、您可以说了。”王洋上气不接下气地坐下,给自己倒了水。

赵士程等他把气喘匀了,这才微笑对坐着的哼哈二将道“接下来的日子,必然是方腊处处惨败的消息,咱们要做好准备。”

对面的两位手下目光闪闪发光,来这快一年了,终于要来大戏了么

“朝廷的大军已经开始围剿方腊手下,”赵士程也不卖关子,直截了当道,“咱们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北伐。”

“北伐”张荣疑惑道,“当初他们士气正盛时,都不愿意北伐,只想划江而治,如今遭遇挫折,如何还会再北上呢”

赵士程给他们添上茶水,缓缓道“正因为没有退路,才要孤注一掷。你们看,只要等大军围攻杭州时,堵住他们南下的路,在危机之时,他们便只能退去湖州,到时,你们再提议北上。”

“他们必然也不会理解,但你们可以告诉他,如今大宋已经将能派遣的官兵都南下大河,只要派出一只百战精锐老兵,渡过长江,然后就可以借着漕运大船,大半个月,就能从扬州直上开封,围困东京。”

当年太平军北伐就是这样的搞的事情,一个月从南京打到河南,如今皇帝特怕被围困,只要有一点开封被围的苗头,必然是要立刻逃跑的。

只要他出了京城,赵士程有一百种办法,把皇帝御驾拖住,补上他命定的旅游团。

“而东京一旦被围,江南宋军必然返回京城勤王,至此,江南之围立解。”赵士程挑眉道,“然后,你们要重点强调这次北伐,必然有去无回需要做好心理准备。”

“为何要如此说”王洋面露不解,“如此,他们怎么还会北伐啊”

“方腊手下方七佛,方百花等人皆是教众,愿为教而死,”赵士程笑道,“而且,他们手下还有从洞源乡起事的老兵,他们身经百战,信仰坚定而狂热,这样的老兵被杀了太过可惜,不如发挥一把,物尽其用。”

这种狂信徒要是不处理,将来放在江南,必然会起大麻烦。

“再者,方腊虽然差了些,却也是有决断之人,除非他们愿意认输,否则,我指的这条路,是他们唯一可以翻盘的办法。说出结果,反而能让他们下定决心,破釜沉舟。”

“可是”王洋小声地问道,“若是他们还是不去怎么办”

赵士程笑道“那更容易,这次小舅舅种彦崇也过来了,你和他勾结一下,把杭州和方腊都打出去呗,算是给他升官发财。”

王洋心悦诚服,点头。

赵士程则想着,若他们还是不去,东京城里那位,就只能另外想办法了,希望他们识趣一点,死得英勇些,别给他添麻烦。

随后又有些无奈,他如今,可越来越像幕后黑手了。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