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化宋 > 第232章 一点插曲

化宋 第232章 一点插曲

作者:九州月下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7 23:05:29 来源:就爱谈小说

赵士程的行动力从来就不缺乏, 在确定了要支援王洋后,立刻便提前开启了新一次的军演大会。

话说在第一次因为轻敌败给岳飞后, 李韩二人暗自厉兵秣马, 终于在第二次军演后,由李彦仙依靠着埋伏和拉拢等计策拔得头筹,补上了军马, 而这次提前举行的第三次演习,让新军众人都感觉出了一点不同寻常。

而赵士程也没有卖什么关子, 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们, 这次的头筹将会南下江南, 助王洋处理南方无主土地。

这件事情况瞬间点燃了三将心中火焰, 相视的目光之间, 都带着浓浓的杀气。

有任务好啊有事情棒啊

有仗打才有功立,有功立才能被提拔,才能挣得不世功业。

于是, 这一场军演习中,三人用尽了所有手段, 让原本还算和平的演练第一次有了伤亡。

结果居然是岳飞再次拔得头筹。

话说本来应该是韩世忠的, 不过他运气不太好, 潜伏因为一场大雨泄露了行踪, 被岳飞及时发现,最后的结果就是后方被反包抄, 但老韩没有输不起,骂了两句贼老天后,便愿赌服输。

顺便在事后还抱怨要李彦仙, 明明可以一起联手先打败岳飞, 怎么每次第一个找他麻烦, 不就是多喝了几次他的酒么

既然已经决定了由谁去,赵士程没有耽误,立刻便让岳飞领五百将士,带好补给,顺着大运河,下江南而去。

不过听说南边最近挺热的,希望岳飞和麾下那些北方汉子能习惯才好。

当年金兀术下江南抓赵构,本可以多抓些日子,但没多久就热得征民夫在南京挖避暑洞。

另外一边,王洋正在房里看望一位伤员。

这位伤者是一名年岁正好的女子,十七八岁,生得眉目俊俏,左手正包着薄薄的布卷。

“这是回春丹,对伤势愈合有些效果,”王洋拿着药物表示感谢,“这次还要多谢姑娘,若不是你及时抓住那剑刃,怕是我便要命尽于此了。”

那姑娘爽朗一笑“大人严重了,您来到江南,清查土地,不知救了多少贫家子弟,江南之地,哪里感念您的恩德,能帮上你,是我的福气。”

王洋微微一笑,拿出一张文书“这是放良书,我已有妻室,姑娘的好意,在下只能心领了。”

说这话时,他有些恍惚,做为官员之子,十八岁时,他就已经成亲,二十岁时,就已经当了父亲,只是后来父亲失势去了岭南,妻子便在老家登州照顾子女与老人,他这些年忙于诸事,回家的次数并不多。

但在这一点上,有个更惨的对比,陈行舟因为被当成死了,家里对他老婆早就放妻改嫁了,留下两个孩子估计都十年没见过了,还不知要再等几年呢。

心思电转间,他已经将那张盖着官府大印的放良书放在女子面前,温和道“梁姑娘,你身手矫健,又心思敏捷,这些日子,便先随在我身边护卫,待到回京,我再为请功,宽赦你家女眷,你看如何”

梁姑娘父亲的事情他已经看过了,方腊之乱时,他们的确是吃了大量空,以至兵力不足,又在敌这到来时畏敌而逃,至使府城陷落,这种铁案,便是太子来了,也翻不了。

但以梁姑娘这次通风报信加救他功劳,倒也不是不能请得法外开恩,赦免梁家一从沦落教坊的女眷。

“谢大人”那姑娘一时间眼中盈起泪意,翻身拜倒在地,“大人再造之恩,红玉永世难忘”

王洋扶起她“对了,你不是喜欢我卫队中的火枪么,这次有一名卫士殉职,你便先拿他的武器,这次东南之地,咱们还有硬仗要打。”

虽然方腊之乱一平,朝廷就立刻派他出来清查土地,但江南本就是各大家族官员的圈田之所,方腊之乱,百姓流离,许多从躲避兵灾回到家乡时,土地已经被其它大族圈占,一开始时,大族忙着四处圈地,倒也没给他什么麻烦。

但随着时间流逝,能占的地基本都被占光,王洋继续清查,便开始伤害到他们的利益,这种情况下,当然没什么好说的,当劝说和拉拢都失效,各种意外便接踵而来,从一开始的山匪,到现在的聚会下毒刺客,堪称五花八门。

而这次针对他的大族,他已经有了隐隐的猜测。

王氏一族,由王珪而兴,这人在神宗、哲宗年间为相十六年,然没有什么建树,时人称“三旨相公”,上殿只做三件事“取圣旨”、“领圣旨”、和高唱“已得圣旨”。

但在那些年里,他身居高位,在朝廷里有无数门生,更是在京东路置办了无数产业,可惜太子殿下当年也在京东路发家,京东路大族大多入了太子麾下,于是便转到于老家徽州办置家业,这次江南圈地,蔡京的大量田地,都被他们家的瓜分,而这些土地,正是他即将要查的东西。

其实王洋不但不反对这些人的刺杀,甚至有点想支持他们。

等太子殿下给他援军到了,他便能凭借手中搜集到的证据,再次于江南,大杀四方。

有宋一朝,水运无疑是最便利的,有时江南的蔬果,只需要几日,便能送到京城,五百人的人流量,对于繁华的大河来说,不值一提。

六月底时,十艘大船停靠在镇江府,得到了王洋的亲自迎接。

虽然对于领兵将领的年纪有些惊讶,但王洋还是礼数周全,毕竟太子麾下的奇人异士太多子,不可以只看年纪来确定厉害与否。

而这只军队就更让王洋满意了,全甲配马,放到哪里都是精锐,相比之下,江南那些新建的团练,就是土鸡瓦狗,不值一提。

有了军队,王洋收拾起江南来,便很顺畅,那些大族做事,手尾太多,强抢都是最低端的,有时候,直接通过官府,将土地划了过去,甚至还会圈占官田,他们依靠的从来不是法,而是权。

但当他们的权力遇到更大的铁拳时,便不值一提了。

江南的税户是被剥削的最狠的地方,方腊起义能有百万拥护,不是没有原因。

面对这样的压榨,江南各地都有“不举子”的风气,也就是只养育两个孩子,多了的孩子便直接弃杀,那些狠不下心的父母,会将初生的小孩子放入大户人家或者寺庙的“婴箱”,让别人收养,将来就算是官府,也不能判长大的孩子归父母。

而这次方腊之乱虽然已经过去了快两年,江南却依然一片凋敝之色,就是因为这次大乱中,死去的青壮太多。

分发土地,是最快稳定局面、恢复消费市场、增加税赋的办法。

他的第一个目标,当然就是王氏一族,王氏家主王仲嶷是江西路镇守使,却私自调兵,将手下乡兵送到王家做奴仆,甚至有一次冒充山匪,在路上袭杀于他。

这种事情当然不可能做天衣无缝,找证据不要太容易。

让王洋高兴的是,这个叫岳飞的小将十分敏锐,就是有点过于自我,让他去找证据,结果人家把有牵连此事的士卒抓来就罢了,还顺便清理了太湖里的盗匪,他们知不知道自己是骑兵啊

而且这事不该给他打个招呼么

但这都是小事。

袭击钦差,私自调兵,大宋都是大罪,再加上王家走的是荫官,没有什么不杀士大夫的保护伞其实王洋觉得,看太子清算蔡京诸党的手段,也不像是遵守祖训的人。

所以,王洋在简单审判后,便直接将王氏一族中的主犯收监,家产查封,等着朝廷的审判文书过来,就可以该斩的斩,该流放的流放。

至于朝廷里,他是不担心的。

他江南的举措,虽然伤害了不少大族的利益,得到的民心却是不可以车载斗量,朝廷中不是没有其它人眼红江南的上品土地,但见到太子这种把江南当自留地的架势,有眼色的,便不会掺和这事。

那些没眼色的,死了自然也就死了,没有人会给他们抱屈,毕竟大家说是有门生之情,但老大人都死了,这种旧情,也差不多死了,没有好处,谁给你念旧情啊。

太子殿下收到王洋写了上万字的工作报告后,发刑部审核。

刑部一开始是轻判,但在太子打回去重审后,刑部的主官果断予以顶格重罚,没办法,大宋的法条就是那么灵活。

不过,这事对官城的震动还是极大,朝廷都有些畏惧太子,这位要杀起人来,那是真杀啊

江南府城中,一名正在府邸外巡视的年轻将领有些受不得酷暑,不得不将水壶中最后一口水喝干。

他的思绪有些飞远,想到这些日子江南百姓拿到地契里痛哭叩首的模样,给了他在吃饭赚钱外,更多从军的理由。

从军这一年来,他看到的,和上一次守卫京城时看到的,完全是天上地下。

这么点时间,太子殿下,是如何做到的

就在他思考之时,街头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喊吸引他的注意。

那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妇人,钗发散乱,正扯着一名青年的衣角哭喊“秦会之你个狼心狗肺的东西,当年若是我下嫁给你,用嫁妆为你疏通,你以为你当的上太学学正么,如今我家有难,你居然置之不理,我当初瞎了眼”

“悍妇胡言”那青年气得眉头都扭曲起来,“你父大罪,谁能救得了,你不休你,已经念在夫妻之情了,快跟我回去”

“休想你不帮我,我就让天下人知道你忘恩负义”

原来是那王氏的姻亲。

岳飞毫无兴趣,继续巡视其它地方了。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