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化宋 > 第243章 就很慌

化宋 第243章 就很慌

作者:九州月下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7 23:05:29 来源:就爱谈小说

耶律大石心中一惊, 但脸上却是立刻换上诚惶诚恐的神情,低眉敛目,向太子殿下表达昨日冒犯的愧疚与忏悔。

他本不是什么长于雄辩的人, 其实也不明白为什么辽东那位会举荐他过来担这重任。

赵士程却是微微一笑, 主动上前,拿起了耶律大石送来的国书。

翻开一看,内容无非就是辽国和大宋是百年盟友, 大家都是兄弟,如今兄弟有难了, 希望大哥能伸手拉一把,如果兄弟过了这次大劫, 也不是不能把你想要幽云之地给你,可你若是不帮,这地落到金国手中, 兄弟你也讨不了好。

“这倒是又追述起兄弟盟约了,”赵士程感慨道, “前几年,你们收刮大宋府库时,可是连铜钱都带走了。”

耶律大石温和道“回禀殿下, 先前我大辽与贵国有些摩擦,也是事出有因, 以做自保,还望殿下不要放在心上。”

当时明明是大宋先动手的, 他们当时也是很慌,派了好几个使臣想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但最后的结局却是他们怎么也不可能想到的。

赵士程微笑道“自然不会, 话说回来, 我这一脉能够上位,还得感谢了贵国才是。”

他没有自称“孤”,是为了拉近距离。

不过这话实在是不好接,以至于耶律大石只能道“不敢。”

赵士程放下国书,看着面前人那堆得极高的戒心,微微勾了勾唇“这条件倒是很有新意,但若依其而行,我朝未免太过吃亏了些,不知是哪位高人想出来的”

耶律大石也没隐瞒,直接说是陈行舟提出的意见,他甚至还悄悄撇了一眼这位大宋太子,思考着难道不是两人已经沟通过才有这条款么

赵士程笑了笑“原来是舟儿啊。”

耶律大石的脸一时有些扭曲,险些以为自己耳朵出了问题,有些茫然地看着赵士程,无论从年纪还是才情,这位的叫法,未免都太过古怪了吧

再者,无论那位如今精心保养,如今外貌也是二十七八,怎么能叫得如此肉麻

赵士程也轻弹指尖“贵国不是一向奇怪,支持辽东的幕后人物到底是谁么如今差不多也算尘埃落定,那我也不妨直说,这幕后之人,一直是我。”

耶律大石微微皱眉“殿下,您说的贵国陛下”

十年前这位才七八岁,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做主的人物,那必然是他家长辈了。

“你要如此想,也可,”赵士程并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听闻你是辽国的大石林牙,文采斐然,这次过来,可有想好,如何说服我若按贵国的要求,我朝每年给辽军数百万钱粮,辽以幽云之地税收抵扣,且不说能否收上如此多的税赋,若中途贵国反悔,我朝再兴兵,岂不就是资敌了”

耶律大石低头,平静地道“回禀殿下,如今之势,合则两利,若殿下真看不清金国之人那狼子野心,也不会一上任便停了联金之盟,反而相助辽东了。”

“联金之盟,并没有停下,只是暂时不帮忙罢了,两国回易从来不少。”赵士程凝视着他,“不过,你说的对,若不是担忧心金国势大,我亦不会去助辽东,然而,贵使要明白,辽东有能稳住局面的人,才能让人安心相助,但这样的人物,燕京并没有。”

耶律大石不由分辨道“吾大辽皇帝王尚在,大局稳重,请太子殿下莫要看轻。”

赵士程笑道“吾刚刚收到消息,贵国皇帝正被困黄龙府,下召书让诸地勤王,只是他先前能带走的,已经是大辽最后的军卒,如今大辽诸地,都抽不出兵丁来了。”

耶律大石虽然早有预料,但还是被这消息冲得晕头转向,但他很快定下神来,如今快到冬季,金国的围困长久不了,还有转机,局面并没有到最坏的地步

于是他又道“燕京有魏王耶律淳主持,他素有威望,连陈留守也要让他三分,岂会稳不住局面”

赵士程摇头“他如今已经是强弩之末,快要油尽灯枯,不行。”

耶律大石微微皱眉,有些明白对方的意思,知道他想干预辽国权力斗争,便问道“那依阁下看,谁能当此大任”

赵士程凝视他数息,看得耶律大石心中不安升起,才缓缓道“能当此重任的,自然是大石林牙。”

耶律大石只觉得荒谬,不由肃色道“还请殿下莫要说笑,下官深受国恩,未有丝毫不臣之心”

赵士程微笑道“我何曾要你不臣了,我只是要你稳住大局罢了。”

他说到这,他脸上的微笑缓缓撤下“辽国之乱,在于根,你这几日也看了些书本,应该知晓,如今的辽国,已经失去了当年纵横天下的能力。”

耶律大石黯然,他当然知道如今的辽军早就不是当年的辽军,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似乎看出他的心思,赵士程认真道“大石林牙可知,如今的大辽唯一的生机,不在南,而在西。”

耶律大石低头道“请殿下指点。”

“燕京也好,上京也罢,都是大辽权贵聚集之地,他们养尊处优多年,早就失去了进取之心,自然也没有了与金人相争到底的勇气,”赵士程凝视着他,“而我观辽国上下,唯一还有忠勇之气者,唯大石林牙一人而已。”

耶律大石猛然抬头。

因为他也是这样想的这些年,辽国上下已经不觉得能胜过金国,所见所闻,都是哀叹忧愁,得过且过,但他却想要相争,想要打败金国,当大辽的柱石,只是这话他从不诉诸于口,不想让人觉得他是在夸夸其谈。

“你若有在燕京,不过是蹉跎时光,”赵士程的声音平缓,清朗悠然,却仿佛有一种奇异的魔力,“南京道的旧贵势力交错复杂,你身份、资历都不够与萧干、耶律余睹等人相争,若想真带领一只强军,你得去西边寻觅。”

“西边”耶律大石若有所思,“你是说,建安军,镇州城”

“不错,镇州有辽西北路招讨司,远离西京千里之遥,统御室韦蒙古诸部,临近西域,并未受金国所扰,平时两万余骑,数十万战马,”赵士程的声音清楚地灌入对方心底,“那是大辽最后的兵卒,没有繁杂的诸贵势力,又有漠北丰美水草,那才是大辽最后的机会。”

耶律大石只觉得呼吸有些艰难,他低声道“可是,陛下、陛下还在等着诸部救援”

“镇州离此地四千里,你便是快马赶去,也要半年时间,这一来一回,救得到辽国陛下么”赵士程轻声问。

当然不可能,远水哪里救得了近火

“可是这事,应该当是诸皇子们前去,方才名正言顺”耶律大石还在挣扎。

他如今还是辽国重臣,为国家殚精竭虑,想要与众臣一起挽得天倾。

“那,你想让哪位皇子前去”赵士程低声问他。

“应该”耶律大石话一出口,便怔住了。

他真的要把机会送给那几个养尊处优的皇子么

梁王早就有了陈行舟,晋王遇事只知忠孝,秦王更是只有十五岁,成日只知打猎游乐,至于其它皇子,都未成年,他能指望谁

至于其它臣子,既然他也是重臣,为什么又要把机会让给其它人

镇州物产丰盛,且有大漠阻隔,是大辽最后的一点积蓄了,他在燕京束手束脚,很多战策,萧干并不支持,而手上的八千士卒,也并不全听他的,而是朝廷兵丁,他只能看着江河日下,急在心上。

如果,如果他真的能出镇镇州,那他就还有机会夺回辽国故土,可他若放弃,大辽会如何,家人会如何,他都不敢深想。

想到这,耶律大石抬起头,看着面前比清雅如竹的少年,许久,才深吸了一口气“那么,殿下,我要付出什么代价”

赵士程笑了起来,不再是刚刚那礼貌的微笑,而是从心底而生,璀璨如骄阳的笑意“不需要你付出代价,你只许需要结盟西夏、统帅,西域,等时机到了,西南两路,共同出兵抗金而已。我都没找舟儿要回报代价,又岂会找你要。”

耶律大石神色一怔“仅此而已”

“仅此而已,”赵士程淡然道,“大石林牙这一身忠勇能用在拒金之上,便是最好的回报了。行了,时候差不多了,大石林牙不妨回去细细思考,等想好了,可以在咱们上次约定的地方,坐下谈。”

耶律大石有许多话想问想说,但对方都这样说了,便只能低头告辞。

他一路心事重重地回到驿馆,脑子里一片混乱,在院中静坐,努力让自己的思绪平静下来,开始梳理着这位太子殿下与辽国的关系,他怎么敢直接说任命他为镇州招讨史的

从哪开始呢

嗯,他说,从一开始,他就是支持辽东的幕后人物。

陈行舟这些年的人事轨迹早就被人挖出来反复揣摩,十年多年前,他前往王帐,那时是想在萧奉先手下盘一个头下城,结果偶遇了梁王,然后在辽东白手起家,挣下一片基业,但在他之前,他的消息是一片空白。

很多人揣测他是宋人,应是大宋怀才不遇,才来到辽国这事很常见,比如助李元昊称帝的西夏丞相张元便是如此,而且宋人投奔异国,都会改名换姓,以免牵连故族。

所以,那时,陈行舟是带着任务来的,所以,一开始,他们就在辽东做了布置

对了,当时他们攻宋时,萧干和他都没想过要围困皇帝,是陈行舟提出计划围攻大名府。

而那时,也是郭药师提意见带走宗室

后来,方腊之乱,皇帝又一次被俘虏这次大宋上下,都不再营救皇帝,而立了新帝。

如今,他还说,可以让自己去漠北。

想到这里,耶律大石一时间不寒而栗。

这是什么阴狠辣、算无遗策的人物,居然不动声色,拿下大位,还让众人无所察觉,只觉得理所应当

更让他胆寒的是,那太子殿下,说的是真的

因为一个这样的人物,不可能将国家托付于他人,那位皇帝必然只是个幌子

七八岁的年纪,就能布局到十年之后

这样的人物,如今,竟盯上自己

他一时寒毛倒竖,忍不住摸了摸脖子,仿佛已经被黑暗里的猛兽盯住了喉咙。

他、他真的逃的掉么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