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化宋 > 第267章 队友不给力啊

化宋 第267章 队友不给力啊

作者:九州月下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7 23:05:29 来源:就爱谈小说

二月,赵士从自燕京发来消息,辽国在其它地区逃难过来的契丹人和奚人中间征集一支新军,每户招了一人,组成一支一万多人的军队,名为“瘦军”,用来守卫燕京,但这只军队在燕京附近到处抢掠,都抢到他头上了

还好刘琦反应快,及时组织部下阻挡,这才没有被抢,这事把他气得要死,萧德妃亲自来道歉,但都这种情况了,辽国还放任士卒抢掠,怕是没有多少气数了。

更让他生气的是,那瘦军抢完之后,还把抢到的财物存放在他这里,要换成金钞

这些人怎么能有那么厚的面皮。

另外,他觉得燕京情况复杂随时可能有变,刘琦这一千多人让他感觉不到安全,老弟你再送些人过来,不然别怪哥哥我自己卷铺盖回大宋哦

面对这样的消息,赵士程甚是无奈,但让他把兄长的安危交给河北诸路那些废物军卒,他也实在是不放心,左思右想,他决定把韩世忠和岳飞及其部下调到燕京与河东路。

如今辽东之围解了,金国和辽东暂时达成了不可言说的默契,压力大减,这样的一来,对新军的历练自然也少了,而如今,燕京与朔州的局面紧张起来,想要磨炼,必然就得在这种地方。

而且如今燕京毕竟还是辽国土地,大宋直接派大军过去,一千人的护卫队还没事,数量一多,必然会引起燕京小朝廷上下的紧张。

但从辽东派过去,这种防备感便会减轻很多,毕竟辽东虽然不听燕京府指挥,可名义上还是辽国的土地。

同时,岳韩二人手下的士卒到了大宋无数人心心念念“燕云十六州”,其战斗理由肯定比在辽东充分得多了,更利于收拢人心,凝聚军魂。

而且,韩世忠他们不用驻守在燕京城里,在门头沟煤矿附近驻扎着就好,到时他提拔起来也方便,还能让他在流民中招募军卒,真的是一举多得啊

岳飞既然已经展露才能,便直接调到山西朔州,那里如今还是辽人的地盘。

按如今宋辽的关系,岳飞过去问题不大,更重要的是,不像辽东与大宋还隔着渤海,大同城背后就是雁门关,更能让人体会到什么是御敌于国门之外。

还我河山这话也许不会有了,只要守住那里,就是护我河山嗯,不管是什么话,只要想像一下是岳元帅喊出来的,都感觉一样的气壮山河呢。

赵士程为自己的决定感到满意,当然,舟儿那里的也要安抚,不能让他有被大宋抛弃的感觉,嗯,张荣和他手下的水军可以暂时留给他,辽东那地方只要不是冬季,太利于水运了。

该给的钱也不能少,养军队那么花钱,怎么能让他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呢

计划通。

赵士程于是埋头给舟儿、岳飞、韩世忠都写了一封信,信中该慰问的慰问,该解释的解释,该哄的哄,虽然就算不添加这些细节这三位能很坚决地执行他的命令,但做事要仔细,得让属下知道目标,才能激发出更多的主观能动性。

三月,京城运河已经恢复通航,郊外草木复苏,而负责拆迁的小吏们则挨家挨户地通知动员起来。

如今黄河还没有改道,开封及其附近还没在黄泛区挣扎数百年,变成沙区,是上等的优秀土地,远离京城十余里后,这里都是大片大片的良田。

赵士程要求的铁路占据的面积并不大,按理,只要朝廷发一个文书,就能无条件获得这些土地,回头给上仨瓜俩枣的补偿就好,甚至补偿都没有先前画宗一朝,他们大建新的宫苑时,就是这么做的,每一次大拆大建,都是宫中太监们的一次盛宴。

但这次,赵士程给出了硬性的补偿标准,并且要求官吏去一一解释征地原因,解决一些对方解决不了的困难。

倒是不用问这些人愿不愿意交出土地,毕竟在这种封建王朝,很少有人会反对朝廷的大计,那是真的会死

由他所知,很多大户私下收购这些粮田,因为他们觉得,以太子殿下的能力,将来这条“铁路”,必然是个赚钱的玩意,所以纷纷看涨。

赵士程敲打禁止后,这些行为有所收敛,但却没有消失,只是变得更隐蔽了。

三月底,在东京城西南之地,在离河岸码头不远处,一营厢军扎起了营寨,挽起了袖子,开始分工,他们有的运石,有的凿石,还有的架起了绞盘。

几队合力,将碎石夹杂着烧过黄土,用巨木将地基夯平,这样可以让地面紧实,不生杂草。

“兄弟们认真点,弄好了有一贯的工钱呢”矮小的营将大声吆喝。

得到大多数弟兄们的嘲笑。

怎么可能不认真啊,他们赶工赶力地修好城墙,不就是为了出来挣点活计,补贴家用嘛。

宜兴来的李家人也跟着这队厢军一起来到陈留,熟练地支起锅灶,准备五百人的饭食是一个大活,好在军汉们都不挑剔,麦饼不必发酵,一点小小咸菜就能生活,还有一匹精悍的青驴,不必他们一桶桶地挑水,一筐筐地挑面。

“你们确定受的了啊,”矮小的营将吃午饭时对着李家人道,“不够的话,我便再分些人手过来,只是这钱财,必然会少些。”

“营头放心,老头我绝不会有丁点差错”李家老汉拍着胸脯保证。

当然要保证,虽然他们一家五口做那么多吃食,是累了些,可是钱多啊,再存些日子,便够他们自己在郊野处建一个自家的宅院了。只要有了宅子,那女儿更能出嫁,儿子也能娶妻,否则这连片瓦安身之地都无,又哪里成得了家。

等军汉们吃完,李老头和儿女们一起收拾着锅碗,还哼着曲儿。

谁能想到他们几个月前还是流民呢这小日子真有盼头。

等收拾好了,在少许闲暇的时间,李老头歇在马扎上,道“娃儿,再把今天那小报上的消息给我讲讲。”

他家长女笑了笑,回忆着今天买菜时听人读的消息“报上说,陈留和东京城几十里地上,会建一条铁做的大道,以后车马在这条道上跑起来,能拉十倍的货。将来两地之间,一定会有很长的商铺,到时东京城便能更大了,还说到时候,东京城的城墙,没准会把陈留也圈进去呢。”

“那是好事啊”李家老汉感慨道,“如此,你们就是东京的户籍了,将来你们的孩儿也能入东京城的学斋大好事啊。”

在大宋朝,没有什么事情,是比读书更重要的了。

哪怕再穷,只要有一丝可能,他们都会举全家之力,供养一个读书人出来。

他的小儿子闻言翻了个白眼,暗自腹谤他们这些地里刨食的还敢想和京城的贵人们争读书,真是想得太多。

“对了,我还听读报的人说,外城的神霄院有小学学斋,不要求背多少东西,却要求懂得数术,”李家长女又道,“而且,不花钱,只要考过了,便由学斋来供吃住。不只是小学斋,那书院也是一样。”

李老汉露出喜色,用期盼的眼神看向小儿子。

小儿子卑微摇头“我的数术您不是知道,还没有阿姐好呢,至少她买菜不会出错。”

李老汉拿烧火棍生气地敲了儿子的脑袋,失望地走了。

他的任务是其实是守卫营门,过来作饭只是帮衬,现在正好眼不见心不烦。

这时,营门处已经摆了好几个摊子,有的是缝补衣服,有的是帮着洗衣,还有目光闪烁的汉子,看到有人出来,便悄悄问要水不他们是卖些廉价的私酿,分量少价格低,打一枪换个地方,只要小心些,也不会被抓到。

李老汉摸了摸怀里铜钱,有些心动,但一想到那一大家子,踌躇了一下,还是摇头。

那卖私酒的贩子小声道“只要两文钱一碗,你要买的话,我多送你半碗。”

“这么便宜”李老汉心动更剧烈,但还是拒绝,“谁知道这酒里掺了多少水。”

“莫要诬人清白”那贩子生气地小声道,“我这是自家酿的葡萄酒,不需酒曲,才能这么便宜,凡喝过的,没有不称赞”

李老汉终于心动,悄悄和他去一僻静处,尝了一碗酒,不由得眯起眼睛“还不错。”

“那是,这可是从密州弄来的葡萄藤,”那贩子嘿嘿笑道,“自从葡萄酿酒之术传开,悄悄酿酒的是越来越多,依我看,要不了多久,朝廷便不会再征酒税了。”

李老汉一边喝酒一边和他闲聊起来。

朝廷的酒税是加在酒曲上的,葡萄酒不需要酒曲,又便宜易得,如今已经大规模占据了底层市场。

他就是在家中院子里种了几株葡萄,每年收获着酿好了,过了冬季,酒里还会沉淀出极少的酒石,这玩意在药材市场上非常贵,还能拿来做染料,如果真的不征酒曲税了,他准备再存些钱,买一片山林,专种葡萄。

李老汉十分羡慕,要是他也有土地,也能学着种葡萄、酿酒了。

那贩子还聊起最近的大事,就是在这正在修建的仓库附近,会修一条铁路,将来这里必然能像泽园那样修筑起大量商铺,如果在附近有地,万万不可贱价卖出,得给子孙留下才是。

李老汉肃然起敬“没想到您还有这样的见识。”

这可不是一般人能说出来的。

酒贩子笑了笑“不是我说的,是报上说的,如今茶楼里的说书人,每天都会念些报纸上的消息,听说也是从泽园传来的手法,我就喜欢听这个。不爱听他们讲那些才子佳人要怎么勾搭。”

他们家也有块地要被征,但听到会补偿一个铺子后,他就完全没有当年听到征地时那样恐惧,反而高兴极了,周围邻居则嫉妒得眼红。

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啊。

时间匆忙过去,时隔一年,到了四月,京城又到了商品展览会的季节,原本隔两年的大型活动,因为成果太好,每次获得的税收都让户部开心地嗷嗷叫,朝野一致上书,将展会改成每年一次。

赵士程自然是不想的,物以稀为贵,年年开就没有特别惊艳的产出了,但大家对此都非常坚持,于是他折中了一下,大型展会改成四年一次,平时每年弄一个小展会,限制规模,只做各家商户互通有无之用。

这消息传得十分快,几乎是他做下决定的瞬间,泽园的各种铺面租赁价格应声而涨。

而这时,辽国那边又传来消息,大辽的西京道中极重要的蔚州已经失陷,大军准备围攻西京首府大同城。

一旦这里失陷,大宋这边的半个山西便都有危险,尤其是太原城。

要知道如今的太原城附近巨大的工业区是没城墙的,万一落到金国手里,后果难料。

真的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知道辽国孱弱,但真没想到这么废物。

两地距离遥远,也不知他们能不能撑到大宋的援军到达

赵士程又给辽国去信,要求北宋的岢岚军北上,与朔州之民共同防御西京道的首府大同城,他需要与辽国的西京留守耶律习泥烈同意。

同时去信给与西京接壤的河东路招讨使,要求他们帮助西京留守,务必要守住西京大同。

只要西京还在,大宋就能在北方依托阴山燕山建立起一条防线,若失了,那将来压力便要全给到太原城、汾州,一旦金军顺汾河而下堵住了潼关,那怕是又要有一次靖康之变想想就可怕。

赵士程又看了看地图,摸了摸下巴。

半晌,他叹了口气。

如果按他的计划,过不了一个月,可怜的大宋军队,就要第一次正面硬怼金军了。

也不知这次大战,会送掉多少儿郎性命。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