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化宋 > 第273章 我就不信

化宋 第273章 我就不信

作者:九州月下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7 23:05:29 来源:就爱谈小说

七月一日, 赵仲湜传位于太子的大典正式举行。

这是一套极为复杂的程序,由盛装太子殿下领头,在隆重的乐声之中带领百官跪拜上皇。

一整套的跪拜之后, 由礼部尚书宣读传位诏书,诏书里以皇帝口吻,回忆了自己前半生的蹉跎,后半生因为幸运继位等等,然后便开始讲起自己的儿子, 说他天资聪慧, 才华横竖都溢,你们现在能用的油灯、玻璃、药物、珊瑚都是我儿子为造福天下而做的, 能生这样的一个儿子是我幸运, 是大宋之福,如今我老了, 体力和才华都已经负担不起这个国家, 所以今天传位给儿子了, 以后有事找他,与我无关了

千字长文抑扬顿挫, 听的人头大, 跪的人腿麻,好在终于念完了,然后赵老爹起身,将代表皇权的玉玺交到儿子手中,将儿子扶起。

从这一刻起,皇权便正式移交。

然后老赵退场, 赵士程坐上皇位, 跪着的百官需要重新起身, 三叩九磕,传位大典至此便基本结束。

随后,会有官员出东华门,宣布新皇帝登基。

一番折腾下来,赵士程累得不行,但继位之后,他就不能再回他的太子东宫,而是要在大宋宫廷中住上几日,而老赵则早就已经收拾好行囊,按他的说法,是准备去杭州的市舶司去守珊瑚密州这地方离儿子太近了,他总觉得不安全。

赵士程懒得和他争,要去就去吧,但母亲是不能走的,后宫的事情还要她暂时管着呢。

种氏如今升职太后,极为不悦,按理该皇后执掌中宫,儿子如今都继位了,怎么可以还让中宫虚悬,让一个太后来管理后宫现在你继位了,不立中宫无有子嗣是为于国不忠,让老母劳累是为不孝,我造了什么孽生了你这个儿子这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我拿三尺白绫了结算了

赵士程被母亲骂得狗血淋头,正考虑要不要放宽一点条件,便见张叔夜一脸急色求见,说有紧急军情禀告。

国家大事紧要,赵士程被解救出苦海,但却没松口气,才出门便看了张丞相拿来的信件。

信件内容很短雁门被破,折可求兵败,大军折损近半,退守朔州。

“这可真是个大礼啊。”赵士程不由失笑。

“官家啊您怎么还笑得出来”张叔夜急道,“雁门关是我的朝西北门户,占了雁门关,便能直取太原,河北河东,都将在金军铁蹄之下,这是多少个朔州都换不回来的啊”

和朔州这些辽国土地不同,雁门关是实打实的大宋之地,占据这里,宋军的线路便极为被动,等于被分割成了两截,整个河北路都有危险、

“老张你可别急,这才哪到哪啊,”赵士程打趣道,“以后这样的军情只会多不会少,你可得摆正心态,你族弟觊觎你的位置很久了。”

张叔夜惊呆了“官家,你怎可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赵士程摇头道“志气和威风都是自己挣的,哪能由他人涨落,这不过是在还大宋百年来的军务废驰的债而已,行了,现在得处置这事。把人都召集起来吧。”

张叔夜只能应是。

赵士程则拿起书信,又反复看了数次,这才轻轻叹了口气。

大宋的军队如今装备并不差。

在他当政后,虽然很看不上这些旧军,但该给的军饷、能给的铠甲,是没有一样少过,这次派去北方的已经是大宋最能战的西军中的精锐。

他们是在西北与西夏人反复拉锯过的精兵,知道如何在战场上保命,有精良的装备,统军将领也是有勇有谋之辈。

那为什么还打不过呢,因为士气。

女真人这些年来势如破竹,原本底层女真人因为这些年的战争,形成了一大批的军功贵族,他们是极为优秀的基层指挥官,且悍不畏死。

每一次征战,立下的军功都可以使一个在北方生活困窘的女真儿郎获得大量的土地、奴隶、钱财,驱使着他们用性命挣一个未来。

对于他们来说,可以死,但不能输,即便死了,在猛安谋克制度下,他也能分一份功劳,但若输了,那便白死了。

这种百战百胜之中凝聚出来的军魂士气,在战场上是真正的摧敌心肝,甚至不用短兵相接,那种危险与杀气,就能让人本能战栗,胆小一点的,便直接逃亡了。

想要抵挡这样的敌人,需要的不只是武器,还有足够的基层军官,这些是需要战斗才能展现,要立功才能提拔。

一个优秀的基层军官有多重要呢,简单说,就是遇到强敌时“给我冲”和“跟我冲”的区别,这直接关系到军队会不会溃散。

所以,他早在建立新军时,就已经令河东河北路在各地招募良家子从军。

大宋并不是没有兵源,相反,因为土地兼并极为严重,失地无业的成年人极多,只要安家费给的足,良家子便会从军,这些军队大多只有最基础的训练,但做为古代的大军,一年多的训练也基本够了,剩下的,便是在战场上的优胜劣汰了。

之所以他现在能不慌,是因为他如今有充盈的国库,能支持得起至少年的长期战斗而不影响国内民生。

只有钱能撑住,大宋就能用足够人力将战争维持在阴山燕山一带,唯有如此,等火枪等物大规模装备,才能把金军打回老家去。

很快朝臣汇聚,大宋国已经承平百年,以前偶有战事,也是大宋去攻打西夏、西南夷等软柿子,北方的辽国是从来不碰的,如今骤然遇事,都十分慌乱。

部分朝臣的意思是尽快和金国和谈,要岁币要钱都可,战事能不轻启就不要轻启。

当然,有主和派自然有主战派,主战派的意思是要打出大宋军威,当年澶渊之盟不是谁也打不过谁,这才有了百年和平么

两方人马在朝廷上吵的不可开交。

最后还是赵士程发下话来,无论如何,雁门关是必须拿回来的,否则河北路危矣。

这次争吵的结果,就是由种师闵带四万兵马前去河东路,务必夺回太原。

但赵士程对此并不看好,因为他刚刚得到的消息,那位一听说宋军助辽,就带兵直下雁门关,打中大宋七寸的人是完颜娄室。

他可是在历史上的太原之战里连败大宋援军,取河东、河中诸州府。将兵两万打下整个陕西,随后与其它大将一起,在富平之战大败宋军十八万,把北宋最后残军完全剿灭的人。

不得不说,完颜家的名将天团,在1130年之前,简直和成吉思汗诸子一样,是开了无敌挂一样的存在,不说百战百胜,也相差无几了。

好在这一切是暂时的,大约就在灭辽后的十年里,这些名将便很快死了,阿骨打几乎和灭辽同时去世,粘罕娄室宗望银术可等人也在灭辽后的七八年里去世,到韩世忠岳飞等人崛起时,金国上下能打的,居然只剩下一个常败将军金兀术了。

而后来的金国为了把兄死弟继的游牧继承制改成父死子继的嫡长子继承制,开始内斗,这个急速崛起的国度,又很快以让人瞠目的速度衰落下去。

简单说,差的话,只需要坚持个十年,就能来一波战略反攻,要是边疆军队成长的快,把这个时间缩短到年,也不是没可能。

赵士程揉了揉额头,按历史,阿骨打去世是明年,金国当初是因为阿骨打长子宗干带着弟弟们及时低头,把国主之位让给了阿骨打的弟弟,这才平息这场会让金国分裂的争端。

如果要用这事做文章的话,今年就要开始做准备了。

如今金国建立,阿骨打按部族的规矩,把弟弟吴乞买封为储嗣,在去年时,他的弟弟就已经开始处置金朝国政,但是如今阿骨打的几个儿子,都战功赫赫,远在其上,这种情况,是很危险。

如果这位吴乞买有什么病痛在储位一事上,必然会发生动荡,能拖延个一年半载。

可是,阴谋诡计终是下乘,上不了台面。

我的大将们啊,你们可得快点给我一支上得了台面的大军啊

辽国西京,大同府。

金将粘罕的脸色极为难看,他已经围攻大同府快两月了,却只是用尸体填平了护城河,手下士卒至今却连墙头也未碰到。

更让他生气的是,那名镇守大同的敌将,动辄领轻骑出城,执大刀骑战马冲入他的军阵,杀得首级数百,等到他调动大军围杀时,又回到城中。

这种事情到如今已经发生了七八次,严重损伤了他治下军卒的士气。

他曾经设下埋伏,想与那将领大战一场,却不想还是被那二十出头的小子射伤了胳膊,若不是身边的亲兵主动抵挡,他身上必然是少不了一箭的。

真是可恨的小子,等城破时,必要将他大卸八块,剥皮充草,以泄他心头之恨。

还有一件烦心事,便是不远处娄室的大军两次大败宋军,又得了战功,他手下的猛安们都有些沉不住气,说周围城池那么多,为什么一定要在这浪费时间,啃这难啃的硬骨头换其它城池去抢掠一番,不好么

这些蠢货懂什么,大同府是西京首府,一旦拿下,整个西京道都不会再抵抗,更重要的是,不能让西京被大宋救下,否则大辽西京甚至南京道的城池,怕是都要约降于大宋。

尤其是南京道,是辽国的膏腴之地,若不拿下那里与辽东,这十年征战,岂不是都让大宋得了利去

他就不信了,常胜如他,会拿不下如此一座孤城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