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化宋 > 第299章 反正我信

化宋 第299章 反正我信

作者:九州月下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7 23:05:29 来源:就爱谈小说

古往今来, 纵观历史,都没什么新鲜事。

无论这些航海者将他们的目的说得多么高尚, 但赵士程对他们会做的事情, 却是心知肚明。

最简单的一个道理,这些人冒着败血病、大浪、孤独、死亡远去万里之外,如果不是为了利益, 难道还能是为了他们说的宣扬教化

正是因为海洋贸易巨大的利润,才能供应起整个欧洲在十七十八世纪的蜕变。

美洲的黄金固然重要,可真正改变历史的, 却是那美洲无处不在的种植园。

廉价的蔗糖、渔场的鳕鱼、潘帕斯草原上的牛羊,当廉价的工人能用微薄的薪资摄取到足够的热量,才会有源源不断地生产力爆发。

农牧业的产值虽然不高, 却是一切生产的基本。

赵士程很清楚,以中国如今的土地,能供应粮食, 不饿死人,但想再进一步,拥有脂肪和蔗糖摄入,那么就要诉诸海外。

东南亚的地域本就在他的打算之中,那里有向西而去航道,万万没有让拱手让人的道理。

那里可太关键了,咽喉要道, 早点占了, 后世要有什么反复,也能说个自古以来。

所以, 看着面前的航海者大汗淋漓地下跪请罪, 赵士程自然也不会有问罪的意思。

不过, 指点还是要有的。

“何必畏惧,你们能大爪哇扩大油料种植,我高兴还来不及呢,”赵士程笑了笑,“再者,你们远在海外,我也管不了尔等,不过”

万事最怕这“不过”二字,冼辰良两股战战,又连连磕头,直说不敢。

“事不可做尽,这世上之事,给别人生路,便是给自己生路。”赵士程垂眸看他,轻声笑道,“行了,退下吧,我可不想下次再见,是让水师去给你等平乱收尸。”

冼辰良叩首谢恩,起身时才发现腿已经软得站不起来,几乎是用尽力气,才跄踉着退出殿外。

赵士程看他那吓成鹌鹑的样子,撑着头,自我反省了一下,没觉得自己有多吓人啊。

为了不让自己有皇帝那种唯我独尊的幻觉,他接见人物时,都十分温和体贴,从不自称“朕”,还会为别人着想,属下有疑惑也不会故做高深,该指点就给指点,那叫一个赏罚分明

甚至上次新军里有营将犯了错,按律挨了十棍,他都没有再追究,直接让他第二天继续上任,将功补过了。

有他这样的老板,这些人到底在怕什么

真是搞不懂。

赵士程感慨了一会自己的仁慈,又左右环视一圈,这才发现给自己写起居注的陈东,本想和他聊两句,但看他使劲缩小自己存在感,谨慎到大气都不敢出的模样,还是算了。

金国,都城,会宁府。

会宁府并不是什么大城,能当国都只因为这是阿骨打的老家,以厚土的夯成房子居多,这样的房屋不但防火,也能在冬季阻隔严寒。

会宁府这座“府城”没有城墙,各部大军一回来,便化整为零,零散地回到各自的村落,皇帝吴乞买的房子也就是一个独栋土屋,周围栽着柳树做禁围。

当然,这样的房子也是皇帝的房子,叫乾元殿,诸王来这里议事时,都是坐在炕上一起说,没什么尊卑之位。

但这样的房屋,采光显然是不好的。

在冬季,需要做些针线活计时,朴实的完颜部妇人们便会坐在门口,身边放一个火盆,取暖制衣。

二月的天气,已经回暖不少,趁着天气不错,如今的金国皇后唐括氏正戴着皮帽,给她家皇帝织着一件厚毛衣。毛线团不停转动着,衣服的领子渐渐出现,她速度很快,只是当她开始织袖子时,发现毛线团已经用光。

问题不大,唐括氏收起毛衣,放下帘子回到屋里,从大柜子里拿出一条毛线卷,敲了敲桌子“别喝了,帮我挽一下毛线。”

金国皇帝面色有些红,拿着酒壶,见正妻进来,顿时眉头一皱“不是让你在门口帮我看着人么”

“怎么,敢偷动国库的钱买酒,就不敢挨棍子了”唐括氏调侃了一句,“别废话了,伸手否则我可喊人了。”

吴乞买本想说不能喊婢女么,然后才想起周围的待从都已经被他遣走了。

于是只是伸手,但才一伸手,便感觉到剧痛。

“我的肩”他缩回手,按住肩膀。

唐括氏看着他的肩膀,才发现是肩上的疮还没好,那疮看着不大,只是周围有拳头大轻微红肿,不由生气道“大夫让人少饮酒,好好将养,怎么就不听劝”

吴乞买分辨,说他生平不爱财不爱色,就这一点小爱好,改不了。

“那国库呢,”唐括氏无奈道,“当年二哥起兵时,为了军中不学辽国奢靡之风,立下铁律,所有征伐所得,都归国库,除非是打仗,否则任何人不允许动用国库。违者一律打二十大棍。”

“我已经是大金皇帝,他们岂会打我”吴乞买傲然道。

唐括氏面露忧虑,想说那些骄兵悍将,可都不服你啊

她的忧虑很快成为现实,没过几日,发现国库失窃的完颜斜也调查了皇帝私用国库这事,一时间,议论纷纷,很多人觉得先帝已经死了,那么新帝改改规定也是合理的。

再说打了这么多年,大家也是该分些财物了,以前都只有土地和奴隶能分下来,普通士卒只能收刮点平民家的金银,那些辽国宫廷和大臣的宝物,也该拿出来用用了。

六位主事诸王知道这事后,立刻合计了一下,商量出来的意见,就是此风不可长

如今辽国未灭,大宋还在虎视眈眈,怎么可以轻易改动先帝立下的规矩

于是他们在上朝时,果断把皇帝从炕上的金椅拉下来,当众打了二十棍,再把痛得龇牙咧嘴的皇帝又重新放回椅子上。

虽然皇帝颜面扫地,可六王们动手却很有分寸,相比那种会打得人皮开肉绽的真正军棍,打在吴乞买屁股上的棍子只是中等力度,会红会肿,走路不自然、但痛两天便没事了。

吴乞买见他们六人都达成一致,也无话可说,只能把事情揭过去,继续议事。

即将开春,如今他们讨论的事情,自然还是如何攻辽。

燕京府有三条路,走居庸关那条路,山险林密,十分麻烦,后勤难以补给。

从渤海沿海那条路去打平州,是最近也最好补给的路,但却要过辽东,那里如今固若金汤,也是硬骨头。

那么剩下一条,便是绕路中京,去西北的奉圣州,走抚州那条路,攻打燕京。

大家的意见,是选第一条和第三条,第二条会和辽东硬碰硬的路大家都自然地忽略掉了平州的那沿山靠海的天下第一关凶险也就罢了,辽东还可以随时出兵从海上支援,极容易被辽东常胜军包了饺子。

讨论下来,结果就是,先由宗望带大军攻打居庸关,吸引兵力,同时,娄室带兵攻打抚州,同出击。宗望这路由东枢密院负责,而娄室那边,则由西枢密院负责。

基本达成一致后,他们便各自退去,接下来,就是召集大军,准备粮草,征发民夫等,这些事情关乎出征成败,不能有一点放松。

但,意外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他们的皇帝在当晚,便发起了高烧,烧得非常厉害,带着抽搐。

金国的大夫曾是辽国的国手,下了虎狠之药,又用人参吊住性命,又辅以回春丹。

但折腾到第二天正

午,还是没有效果。

大夫叹息,表示皇帝本来已经快五十的人,去岁因为疾伤了元气,今岁又发疮,已是强弩之末,如今被这样一打,身体便受不了。看这情况,怕是,怕是不一定能熬过去了。

完颜斜也等人呆立当场,他们是真没想到,就一顿做做样子的军棍,居然就会让他们的第二任皇帝病危

这也未免太过于、过于文化程度并太高的他们,一时间无语至极,搜肠刮肚,也找不到一个可以形容的词汇。

他们只能要求大夫们想办法,无论如何,要尽力救回皇帝陛下。

但人命之事,又岂是一个普通大夫可以改变的。

在他们无尽的焦虑与祈祷之中,完颜家的第二位皇帝在位六个月,便宣不治,连烧三天的他甚至没有办法清醒过来交代后事,便渐渐停止了呼吸。

金国地位最高的六位勃极烈在吴乞买的床前面面相觑。

最后,其中五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完颜斜也身上。

他是皇帝的亲弟弟,也是谙班勃极烈,按规矩,应该由他继位。

只是,看着这位谙班勃极烈参谋苍白的和鬼一样的脸色,还有他那一步三咳,没事就裹紧那件披风的模样,其它五位勃极烈心中都充满了纠结。

这位要是继位,看起来,也不像能活太长的样子啊

因为当时金国皇帝是被六位勃极烈以一种“规矩不可改”示威目的杖责的,再加上金国没什么消息管控机构,于是,皇帝被大臣当廷打死的消息传像北风一样,迅速席卷了辽宋,传到高丽、西夏、甚至东瀛。

原本依附金国的西京诸道也又开始反叛,连中京道都蠢蠢欲动,毕竟这事太过离奇,离奇到让他们对金国内部产生怀疑这分明是一场叛乱啊,金国内部争端太激烈了,你们这才刚刚建国就这么玩,吓死人了,咱们这些小鱼小虾可玩不起这个。

赵士程自然也很快收到消息,反应很平淡,他早已经做好准备,军队半年前就调动完成了。

不过面对下臣们惊惧的目光时,他已经懒得解释了。

反正他们也不会信的。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