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化宋 > 第312章 亲情

化宋 第312章 亲情

作者:九州月下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7 23:05:29 来源:就爱谈小说

来到学校, 虞允文坐到前排,拿出课本,这长宽一丈半的房间里, 他是年纪最小的一个,其它大多已经十七, 甚至有看着二三十岁的人也落座其中。

翻开课本,趁着还没上课, 他将一本的番文书籍摆在了课桌上,兴致勃勃地生啃起来虽然书馆里有译本,但他总觉得这些书翻译得不是很不妥帖, 加上老爹在四方馆认识不少番国使者,他也就顺带学了大食文字。

不过, 相比于他的淡定, 周围到处都是哀叹气今天有月末小测。

虞允文是一点都不怕的,考试对于他来说只是应付老爹交差用的。

他的空闲多到能帮人算画零件图纸,算应力,然后用赚的零花钱去泽园玩骑马射箭,教头们都说他是块当将军的料呢。

这时, 廊下的铜钟被敲响,他收起番书, 从腰带里拿出自己的笔。

这种竹管的软头笔是仿的宫廷御笔, 但质量差上许多, 虞允文馋老爹腰带里的御笔很久了,可惜老爹对这东西太过爱惜,他尽力表现, 也就得了个等他考进士时把笔借他用三天的承诺。

这时, 师长已经让人收拾桌面, 同时转身,把考题抄在黑板上。

虞允文摊平白纸,一边写姓名,一边冷漠地想着,等我考上进士,我自然有机会向陛下讨要,哪还会稀罕你的

这节考的是数术,虞允文下笔如神,半个时辰不到,就把考题答完了,还把后边的一道附加题圆锥曲线也一起做了。

检查一番后,他满怀信心地提前交卷,这后边还有一个时辰,这就是属于他的空闲时间了

走出教室,少年伸了个懒腰,虽然天气还很炎热,却也掩盖不住那想要出去放肆的心。

廊下清风徐徐,他拿着手上书,想去鸿胪寺的怀远驿站,那里是交州、龟兹、占城、大食、注辇、于阗、甘州、沙州、宗歌这些远方小国使节的居所,常常可以淘到一些番文书籍,可开拓眼界。

在少年看来,皇帝陛下风华正盛,将来必是要如盛唐一般开疆扩土的,他虽年少,却也是有着封候拜相之志的,应早做准备,对外邦多有了解才是。

不过,在路过梁门时,他看到一队使节和人起了冲突。

嗯,看衣服,是西夏人。

虞允文好奇地问了一下路人发生了什么事情。

“听说是他们想退掉汴京的粮,去买杭州的粮食,然后汴京的粮行不给退定金,这便吵了起来。”有路人答道。

“原来如此,”虞允文瞬间就明白了前因后果。

今年三月时,西夏的兰州遭遇大震,山摇地裂,山下麦苗都到了山上,大宋在边境的许多堡寨都在这场大震中垮塌了,为这事,朝廷调拨了许多粮食去秦凤、泾原路救灾。

但西夏那边更不好,这次过来,想来前些日子就来京城购买粮食,只是这些日子过来运粮时,发现粮价跌了,便有了反悔的意思。

“这些人还闹着,要去找天家评理,说遇到奸商。”那路人笑道,“如今的天家圣人,可不惯着这些使节,他们怕是到哪里都说不出理来。”

虞允文也忍不住点头。

那是当然,当今的官家慧眼如炬,想尽办法为大宋朝廷的财政开源节流,凡是在朝廷里花钱不办事的,从宗室到大军到百官至于皇帝,哪个没有遭过他的铁拳

以前各地番国上贡,朝廷大多会加倍还回去,以示上国恩德,如今这些却是通通没有了,送来的东西折成钱币,直接发放,爱怎么用怎么用,如果不满意,就直接退回去,没有别的好处。

更惨的是各国使节只有十日的公费住宿,超过时间就得自负房租食水,绝不当冤大头。

虞允文超喜欢这样的陛下,早已成了

脑残粉,每日都数着日子去想早日为陛下效力,他老爹每次说陛下如此小气有失大国气度时,他都会想办法把父亲怼得哑口无言。

于是他又走近了些。

“杭州的粮价要比你们便宜一成,我夏国刚受大灾,这些钱是我朝陛下裁撤宫中用度省下来的。你们这是行骗”那使节大声高呼。

“粮价本就有波动,杭州来的粮食是因着他们有了拖船,运价少了,这才廉价许多,你们当时是急要,我行从各地调来,你们如今想毁约,定钱是必然不能退的。”那粮行行主淡定道,“但看在你们也是事出有因,我能再帮个忙,将粮食送到长安,若你们还是不愿,那只能做罢。”

反正定钱是不能退的。

那使者沉吟了数息,十分为难。

虞允文忍不住提醒道“行主已经让步了,黄河粮船有限,早就被行主定了,你若不接着,便是买了杭州的粮食,也送不到泾原去”

那使者瞬间恍然,忙不迭地应了。

虞允文哼着小曲,继续往怀远驿那边走去。

路上又见到一队敲锣打鼓,吸引人来看的的游街示众队伍,当头的白幡写明了他们是为什么被游街这十个人,去扒了陈留到汴京十多丈的铁轨。导致铁路少运行了一天,造成了数万贯的损失,还影响了后续车的行程。

按律,这是要杖责、游街、赔偿、流放的,虞允文不理解为什么有人敢这么大胆,陈留的铁路是官家亲自拨款修筑的,通车那日还亲自前去视察乘坐。

后来为了保护这条路,每隔一里都安排有人巡逻护路,再说了,根本铁匠铺敢回收这些铁,那可是重罪。

虞允文也曾经去坐过,他非常喜欢,马匹拉着铁轮车飞快奔跑在路上,比什么车船都要稳当,他在那铁轮车上甚至可以看书写字。

他甚至会想,要是这铁路可以通到他的老家蜀中仁寿县,那他回老家该是多幸福。

看着游街的队伍要走远了,虞允文环视周围,没发现一个大点的石头,只能在墙角抠了个土疙瘩,比划了一下,手指用力,便精准地命中目标。

我真是太厉害了。

少年继续去怀远驿,中途遇到一处卖汤饮子的,搽了下头上的汗水,要了一杯糖水。

“咦,不是三文一杯么怎么涨到五文了”虞允文是老客,听摊主说价格涨了,不由惊讶。

“还不是燕京府,”卖甜水的老妇叹息道,“如今许多大船,都去了燕京,说是那边青苗被毁,要平抑粮价,不少糖船都直接去了燕京,这京城糖价便涨了。”

“不应该啊,”虞允文奇怪道,“燕京府又不富,能买得起多少糖那些糖船也就帮着运送粮食,肯定会在京城卸货才对。”

“你有所不知,”老妇无奈道,“这次糖船没送多少糖,送的是油。”

“油”虞允文好奇地问,“南方也产豆油么”

“不是豆油,叫什么棕油,”老妇道,“没豆油香醇,却比豆油价廉,贫家也能买得起一升半升,能尝点荤腥。”

“那是好事啊,”虞允文笑道,“吃了油,人才有精神。牛脂豚膏都那么贵,这棕油若多了,大家都能吃上才是大事。”

“这倒也是,”老妇感慨,“我家那孙儿,久未食油,昨日趁着家中无人,悄悄喝了小半瓶,被打得惨啊”

这虞允文就接不上话了,他家从不少油腥,实在理解不了什么人能直接把油喝下去,不腻吗

喝完糖水,虞允文继续上路。

走了约莫小半个时辰,他终于到了偏远的怀远驿,这里是一条有些冷清的胡同,有些使者的随从会在这里摆些摊子,卖一些远方国度的物件。

虞允文买了一枚西方的钱币,听

说是海西国的钱币,他和这些随从聊了一会,知道他们那里有一只叫十字军的部队在十几年前东征,他们绿衣大食的圣城被可恨的异教徒占据,去年又在海战里被可恨的威尼斯人偷袭,舰队覆灭,丢掉了大量港口。

他们希望能在东方的国度带回更多的财宝,重新组建海军。

虞允文当成故事听,觉得这些小国打来打去,挺复杂,但也挺有趣的。

他在这里淘了几本书,又去拜见了教他的大食文字的朋友,过了一个多时辰,才离开。

只是,走到御街时,这里的路被堵住了。

有客船从京城的汴河水道进入,从御街旁的码头上岸。

似乎半条街几乎都是哭声。

哦,失策,他忘记今天是辽东的宗室们回京的日子了。

啧,听说他们去辽东住了八年,在那里卖画写字种田为生虞允文忍不住思考那位陛下突然让这些人回来,是不是又看中了他们身上什么值钱的地方。

但他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这些宗室回京城有什么用。

难道真的念起了旧情

不应该啊虞允文伸长了脖子,但十四岁的他还太矮,实在是看不到那些宗室的样子,只能遗憾地绕路过去。

就在他后退时,就见一名三十多岁,黝黑如庄稼汉,身着亲王衣袍,眉宇间都是忧愁的汉子,坐在一头驴上,顺着御街,缓缓向皇宫走去。

那头驴虞允文忍不住咋舌,一步三晃,走得颤颤微微,似乎下一秒就会跪地归西,这么老的驴,这位亲王坐上去,心里就不打颤吗

才走两步,那位亲王似乎也发现了不妥,便下了驴,牵着驴前行。

虞允文更困惑了,你是亲王啊,万里归来,怎么能像个农夫一般,牵驴进宫呢

再看那亲王,似乎也明白这一点,眉头皱得更深了。

这时,听到旁人窃窃私语,他听说这驴是陛下送来接自家五哥的。

虞允文瞬间悟了

这分明是皇帝陛下给这宗室的下马威啊让他们知道就算回来了,也得在这京城知趣些

这才是他家陛下啊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