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化宋 > 第328章 天下江山

化宋 第328章 天下江山

作者:九州月下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7 23:05:29 来源:就爱谈小说

盛夏, 东京城里繁华依旧。

在张克戬被调往燕京府,管理燕云,接手政务后, 在北边待了快五年的赵家大哥终于获得了阿弟的恩准,得以回到东京城。

他走时,那矿城周围的住户们扶老携幼, 十里相送虽然这位大宋王爷没有管理驻地, 但他在的时候,却实实在在庇护了数十万流民安居, 像定海神针一般守住了一方净土。

但赵士从却生生被吓出一身冷汗, 那些人给他送的万民伞送行礼什么的, 一个都没要,连夜走的后门,就差翻墙而出,从燕京一路回来也没敢靠岸,那模样,不像是有功之臣,反而像是逃难的流民。

以至于赵士程收到消息后, 忍不住向老爹老娘抱怨“大哥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都这么大摊子了,还能怕他功高震主咋的”

赵老爹优雅地吃着蒸羊肉,随意指点道“你大哥可不是怕功高震主, 是怕被你盯上, 再发去那蛮夷之地去住了年,他都四十多的人了, 还能有几个年啊”

种皇后也冷哼一声, 沉下脸来, 警告儿子“官家这是又在打家里什么主意,我可告诉你,这家里难得团聚,要是再弄出什么事来,别怪我寻死觅活给你看。”

赵士程一时无语,吃到嘴里的肉都不香了“娘啊,你好的不学,尽和爹爹学些无理取闹的招式做甚,儿子我何曾忤逆过您啊”

种氏冷笑一声“亏你说得出口,我算是看明白了,对付你,就不能和你讲理,没人能讲得过你,太阳打西边出来你都能找出理由,还是你爹爹这种无赖招对付你合适”

赵老爹没想到火还能烧到自己头上,不由得反对道“怎么是无赖,你二人还有没有谁知道纲常伦理”

种皇后捏了他一把“是说这个的时候么,还护不护着儿子了”

赵老爹这才作罢,两位老人唉声叹气,说起养育儿孙的不容易,又说起自家老了,受不得刺激,儿子在身边才是福气啊,没有儿孙没有福,无福这日子还怎么过云云。

赵士程忍住了白眼,轻易地转移了话题“说起来,咱们家的侄儿们,好像没有一个去宗选官,这是怎么回事”

宗室子弟,按远近亲疏,到了五岁就可以任一个闲职,领一份俸禄,当衣食无忧的米虫,而且每过十年,就能升一品,俸禄也能涨一级。赵士程当年五岁时就已经有官职了,等到十五岁时本来也可以涨的等他十五岁那一年,他已经是太子了,也暂时不需要升职了。

赵老爹轻嗤一声“当年你拉诸宗室入股,如今各家各户,哪个没有一份分红,也看不上那点俸禄。”

赵士程微微一笑,将询问的目光看向母亲。

这种话他可不会信,在大宋,钱再多,那也比不过一个正经官身,怎么可能说不要就不要了。

种太上皇后无奈,只能如实答道“前些日子,你不是说要在南洋海外立州府么,他们哪敢再索官职啊,要是被你封过去,寻谁哭去”

赵士程略有惊讶道“可这不是前些日子才提出的意见么,可他们从前几年,就未再领职啊。”

就是因为这事一直没有提,所以他一时疑惑,最近才发现,宗室的官职,居然大多都是去辽东前封的。最后封的,也是父亲在位时封过几个,结果这几个还悄悄卸任了,宗那边悄悄就给办了,都没知会他。

“这”太上皇与太上皇后对视一眼,用眼神相互推脱一番后,还是当母亲出来承认,“你大哥前些年说你有意将他封往海外,吩咐家里的孩子不要为官。”

赵士程恍然大悟“所以您感觉到不对,找大哥问缘由,大哥肯定不会瞒你,问明后,就吩咐家里的儿孙暂时不要领官,这些事就不再是秘密。”

难怪,他最近翻看宗室年轻人的官位时,居然别说五六品了,居然一个品的都没有。

老赵叹息道“所以,你大哥还真不是杞人忧天,你要不是有这个心,怎么会去过问宗室,这么久都没给你惹麻烦的宗室。”

赵士程不悦道“都是诽谤,这些都是我的血脉亲朋,我关心一下,又怎么了”

赵家父母一脸冷漠,目露鄙夷。

赵士程无奈道“行了,我几时强迫过别人,这事全凭自愿,我相信宗族之中,还是会有大志雄心之人。”

“谁心里没几个雄心大志了,”赵老爹哂道,“可你在上边,他们哪个敢冒头,躲都来不及呢。”

“明明我对宗室十分放任了,”赵士程觉得自己比窦娥还冤枉,“好了,这事我有分寸,等我选了人,你们若是不愿,我便收回,这总行了吧。”

夫妻俩这才松了一口气,种氏微笑道“我这也没什么意见,嫡兄家便罢了,你那些庶兄弟,我是没意见的。”

赵老爹翻了个白眼,也懒得和老妻对台,只要儿子答应了,他还是放心,虎头做起事来虽然狠辣了些,答应人的事,倒是从来不打折。

解决问题后,这顿饭吃起来便更加和乐融融了。

虽然老赵偶尔要阴阳怪气一下,但这也是赵士程为数不多的乐趣了自从他继位后,已经没有人会直接怼他了,大多数人和他说一句话,要在心里构思半个时辰,他稍稍调侃一下,便能吓得人脸色煞白,毫无乐趣可言。

吃完饭,赵士程结束了和父母联络感情,继续去忙了。

赵家父母对视一眼,皆露出一丝苦笑。

“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老赵叹息一声,“官家如今是越发有威严了,我在他面前摆起父亲的架子,如今都有些心虚了。”

“孩儿本性聪慧,”种氏摇头道,“也没什么猜忌之心,只是他如今还未大婚,更无子嗣,才让周围越发担心,就该让他快去娶妻”

老赵冷淡道“要谈这话,怕是就谈不下去了。”

别说现在了,他们早在十年前就管不了儿子了

种氏当然也知道“但这总不是个事。”

“慈恩所的姑娘们怎么样了”老赵看着左右,低声道。

“还在做事,”种氏皱眉道,“怎么了”

“要我说,虎头这种一月两月才去一次慈恩所,能有个什么感情,”老赵道,“不如给她们一些官职,让她们去虎头身边,每日来来往往,才更有机会啊”

种氏脸色一变,担忧道“这、这女子为官,怕是要震惊朝野啊”

女子为官,在前朝武帝年间多见,但玄宗改弦拔正后,便再无此事了,慈恩所虽然是官府所建,却也无官无职,那些姑娘,不过是掌柜而已。

老赵道“这事急从权啊,只要咱们私下里给百官递个意思,他们不会反对的。”

事分轻重缓急,当务之急,是让皇帝快点立后,生下子嗣,以稳国本,其它的事情,都要靠边去。再说了,神龙年间的女祸,主因是遇到李旦这种废物皇帝,和他儿子能比么

朝臣又不是傻子,不可能会给多高的官职,八品七品顶天了,去的也大概率是讲义司,不占朝官职位,他们不但不会反对,还会支持。

种氏有些明悟“那便依你说的办,到时让谏官把慈恩所也立为官营,向个姑娘该提拔的提拔,该封官的封官,也名正言顺。”

老赵也点头,两人讨论了一会见那些臣子命妇,又要怎么说,便各忙各的了。

数日后,一艘大船靠近了陈留码头,从码头上缓缓走下一位满身贵气的中年文士,看着远方那繁华的街坊,长舒了一口气。

身边的亲随苦笑道“殿下啊,您只要递个条子,咱们就能从东京城外的船队里插队,何苦在这里上岸,走那回头路呢”

“你们不懂,我需得做些准备,”赵士从叹息道,“再者,从此地靠岸,正好搜集些消息,坐坐这名闻天下的铁道,养精蓄锐,再进城才好。”

他要打起十二倍的精神,去应付那个不好应付的弟弟。

亲随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退下了。

赵士从则甩开折扇,此时天色已近黄昏,暑气略退,他漫步在这码头,恍惚之间,居然感觉像在燕京那里的码头,也是如此繁华,船上载的多是碳石、布、盐、铁器

连码头上滑索也和燕京的一样新。

他随意在码头的一家酒楼吃了晚饭,不由笑道“以前只有京城的八大酒楼有炒菜,如今连这小镇之上,也能随便吃到炒菜了。”

“听说是南海如今多有棕油,油价颇廉,方才能让大户和酒楼都改以炒食。”待者低声道。

赵士从感慨道“润物细无声。”

然后便继续吃饭,还是家乡菜味道最好

享受了听说是从东京老饕报上传出的新菜谱,赵士从喝了口茶润润喉咙,便寻驿站歇息了一晚,顺便拿起了东京城最新的报纸。

如今东京城的报纸有十来家,有的主打朝廷政文,有的主打市井消息,还有的是各种奇谈诡事。

赵士从略略一看,发现这些报纸比起数年前,内容相差不大,标题倒是一个比一个惊悚。

明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能被他们当成惊天要闻,只有朝廷的邸报还是那么朴实无华,标题和内容都那么平淡,能看得人打瞌睡。

报上的头条是朝廷准备将招慈恩收为官营,所中的女子为官,还将李凝等做事十分妥帖的姑娘提拔进了讲义司。

这事在其它的报纸上一片争议,大儒们多是斥责的,也有一些官吏表示赞同,但大部分都对此表示中立,有些报纸上说这是悄悄开了一条女子为官的路子,希望等皇帝立后之后,便将此事封住。

赵士从看到这消息,却是万分欣喜,要是皇帝能成亲,说不准便能温和些,他手下那些看宗室们谁都像想篡位的臣子们,也能对他们好一点了。

好事,大好事啊

赵士从笑得嘴角都平不下来,再看到什么要在南洋立州治之类的话,也不那么焦虑了。

虎头和他的兄弟情虽然不多,但还是有的,不会那么快再把他和儿子派出去。

次日,赵士从睡了个安稳觉,满足起身,收拾出门,坐上了铁路上的车厢。

清晨的车厢并不闷热,两匹健马以十分稳定的速度拉动车辆,枕木间隔的长度听说是按马匹的步幅算出来的,所以速度才会那么均匀。

长长的车厢上,赵士从一会看窗外风景,一会坐着喝茶,一会看书,十分惬意,感觉要是这铁路能修遍大江南北,让他这样悠闲地游历山水,岂不美哉

铁路并不长,中途换了一次跑累的挽马,中午时,便到东京城外了,这里的繁华胜陈留镇百倍,目之所及,人流无数。

赵士从看了行人的衣着,发现他们的衣服上居然没有几个补丁,不由感慨大宋真是越来越富庶了。

再回到京城家宅,家中妻子早就收到消息,出门迎他,一时间整个府上,都是惊喜的笑意。

刘氏问道“老爷,跟着你的那两个孩儿呢”

“他们”赵士从冷哼一声,脸色立刻就沉了下来,“他们说东京城虽然好,却太不得自由,要跟着陈行舟干一番大事,悄悄溜掉了”

刘氏长叹一声“罢了罢了,随他们去吧,真要被封去海外,就当他们去辽东回不来。”

赵士从脸色更难看了。

东京城里,慈恩所内,正在办理交接手续。

李凝姑娘提拔了所里几位管事接替她们的位置,又说好这些日子有拿不准的事情可以来问他们,还要对清账目,把正在进行的计划讲解清楚。

所里的产业要归公,一些资金紧缺的项目,她们会再找朝廷审批,那些在建的小学,推进起来应该会更容易。

白姐姐准备去燕京府开新的慈恩所,也不知道能不能继续,她们还要和朝廷沟通。

忙完之后,李凝在自己小房间里瘫了一会,灌了一壶水,便去寻闺蜜。

朱姑娘也累得不行,不过她正在收拾衣装,看起来像是要赴约的样子。

“你这是要去哪家啊”李凝捏了捏好友那光滑的脸蛋。

“唐家姐姐多年未育,如今终于有喜,邀请我们几个旧友去庆贺一番,我得陆府去一趟。”朱家姑娘轻笑道。

“这才怀上,就开始庆祝了。”李凝笑了笑,“好,你去罢,这里有我看着呢。”

朱家姑娘点点头,正要离开,突然道“悠娘,你真要去讲义司么,那里,那么多外男以后怕是会被指指点点。”

“为什么不去呢”李凝轻声道,“能跟在官家身边,看他兴盛江山,与他名留青史,哪怕不嫁给他,也是值得怀念一世的事啊。”

“可是”朱姑娘想说子嗣,想说依靠,想说下半生,但话未出口,便已经哑然。

她是有些畏惧那位官家的,只有接触过他的人,才知道他何等厉害人物,知道那灿若星辰的眸光里,是埋葬过多少生灵的幽暗。

他如烈日一样照耀着江山,可靠他越近,却越让人觉得阴寒。

“我不怕啊,”李凝仿佛知道她要问什么,笑了笑,“其实,我们怕不怕,官家都不在乎,只要不耽误他做事,他不会在意谁,我很、很羡慕他。”

“羡慕”朱家姑娘疑惑地眨了眨眼。

“是啊,羡慕他可以看清的这天下动荡,可以拿捏信青史兴亡,”李凝微微扬起唇,“能跟随这样的人物,是极幸运之事。这般人物,不知多少年才能出一个,你看张相等人,哪个舍得离开”

“你总是有道理。”朱家姑娘轻哼一声,“我走了,你自己小心些。少看那些个什么师说,从你去建那些小学开始,我总觉得你脑子想得和我们越来越不一样了。”

说到这,她不由得后悔道“当时就该让那周兰儿去做,反正她是流民出身来着。”

李凝用手指戳她额头“再说我坏话,我可要收拾你了。”

朱家姑娘嬉笑着躲开了。

送走了朱家姑娘,李凝又回到小屋,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小箱子,里边放着许多小物件,有铜钱,有绣帕,还有小孩的草蚱蜢,都是别人送她的礼物。

钱财地位,她都不缺,但她很喜欢帮助别人的成就感,所以,她能懂得官家治理天下那种自信从容。

别的不说,这几年来,慈恩所救助的老幼已经多了起来,不像前两年,做的最多的,便是帮着收敛无人管顾的尸首那些活不下去的人,许多已经有能力,撑到他们救助了。

东京城里做活的机会是越来越多了,能供养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穷人不怕辛苦,怕是没地方辛苦。

她喜欢这样的世间 ,喜欢这种,可以给人活路的皇帝。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