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化宋 > 第348章 一视同仁

化宋 第348章 一视同仁

作者:九州月下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7 23:05:29 来源:就爱谈小说

大宋与完颜娄室的初次接触, 在朔州张俊部接应辽国旧部萧干途中的遭遇战。

这一战,虽然张俊部及时救援出萧干,但也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带出的七千士卒只回来了五千余人 。

随后沿途边关烽燧都进入了战争状态,西军的顶流将领并不是新军, 而是刘家、种家、折家等多年攻打金国的精锐。

他们在河东路、泾原路、秦凤路这三块占据山西、陕西、陇右的边关重地树大根深, 虽然官场上尊重张克戬,但在指挥上, 却是不怎么看得上张克戬的安排, 觉得这人一介文臣, 不懂军法, 应该按他们意见来。

这些老将这些年其实是憋了一口气。这些年,看着陛下的新军在北方与金人反复交手, 立下无数功劳, 名传天下,而他们却龟缩西北一隅,虚度岁月, 很多人觉得只要有了那些火炮枪械,让他们上, 他们也行

而皇帝给他们的火炮数量虽然有,但相比新军, 却并不算多。

这次难得有让他们一展身手的机会,当然不会错过。

于是, 泾原刘仲武、河东路的折可求、秦凤路的种师中等人在与张克戬商议后, 决定以三路大军, 围攻盘踞在东胜州的完颜娄室。

其中, 因为泾原路位于黄河“几”字的左下方, 而东胜州却是黄河那个“几”字的右上方,距离过于远,所以,刘仲武部会做为后方策应,主要作用是防备一下西夏,免得被占便宜。

至于攻打娄室部的主力,还得是种师中、折可求等老牌将领的带领。

连驻守在大同府的徐徽言、吴玠等新军部众都被要求先防守本部,避免娄室西逃。

想法是好的,但

效果却是相反。

西北虽然比原本的河北路禁军要好上些许,但做为旧军,其中问题已经积累了上百年,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解决的。

折可求的两万府州军在出关迎击娄室时,大军刚出宁边州二十里,便遭遇娄室部的前锋,而带兵的正是先前在太原被俘过的大将银术可。

然后,这两万折家军,几乎是在第一个照面,就被银术可大军一番冲杀后,溃得七零八落,按在地上摩擦折可求的火炮根本没有时间推出来,就已经被银术可看到破绽,金国遇到火炮时第一反应就是冲入敌军,撕开侧翼,杀入敌阵中,让对手一时半会无法开炮。

凭何这个时间,只要冲到火炮附近,那对骑兵威胁甚大火器就是只是个笨靶子,只要及时杀掉就好,至于火枪手,这里的火枪手上药也太慢了,一看就是没经常训练的,只要顶过第一波,就能撕开防备。

折家军第一次遇到这般悍勇的大军,人数虽然占优,心态却是完全落在下风,尤其是看到金军带着刀伤箭支,也悍不畏死地反复攻杀后,很快,军心溃散,出现了溃败。

这一次出征,立刻便损兵折将,狼狈不堪地退回了关内。

而种家军则从麟州出发,不顺着黄河,准备沿着边境绕到后方,与折可求合围娄室部。

于是,接下来的一个月,赵士程便收到连绵不绝的战报,内容大同小异,基本都是打输的消息。这并不让赵士程意外,大宋的军备就是这个样子,送去的军饷,从上到下,每个军官都要过一手。

不仅如此,很多士卒都像是将领的私兵,加上西北是边州,许多士卒都是犯人,有贼配军一说,就知道这些士兵的素质了。

但是,直接处理西军是不可能的,比如折家军,折家本身就是府州大族,不是汉人,而是投奔大宋的外族,他家世袭府州知府,如果说裁撤,那么他们很可能立刻就投奔金国或者西夏了。

就算在边军中,西军的勋贵也是最多的因为这里是百年来大宋唯一有军功可挣的地方。

所以,输了赢了,在赵士程看来,都是各有利弊的。

只有西军的勋贵们确定以他们实力,真不是金国的对手,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把这次战役的主动权让给张克戬和他指挥下的新军,而不是在后边拖后腿。

“但是呢,也不是完全没有立功的机会,”赵士程拿着军情对宗泽解释道,“这才一个月,西夏还有存粮,但过此日了,天寒地冻,粮食紧缺,西夏必然会坐不住。”

“您的意思是,让他等阻拦西夏犯边”宗泽问道。

“当然,不要求他们出兵,只要坚壁清野,守住关口便可,”赵士程随意道,“这个要求,不算高吧”

宗泽道“自然,西夏与西军交手多年,不敢言战必胜,但防守边关,还是可堪一用。”

赵士程轻叹一声“一鼓作气,若我所料不差,今年也是冷冬,如此大规模用兵,牲口消耗必然不少,明年,西夏怕是要闹饥荒了。”

从前几年起,大宋的冬季就越来越冷,煤炭消耗也越发巨大,西夏本就地小民寡,为将娄室这祸水东引,西夏不可能不给存粮。

而就他所知,西夏这些年卖盐的钱大多都用于消费大宋的各种商品,粮食保有量一直在一个很危险的范围这太好知道了,粮食不会凭空产生,只要看到西夏与大宋的商品税单就能推算出来。

冬季牲口过冬,只要温度适合,不四处乱跑,煤炭也可以减少粮草消耗。

而冬季出兵,在大雪纷飞的草原上,马匹士卒的消耗会非常恐怖,这个时候,大军长期征战,粮草肯定不够,娄室部必然会在西夏这只瘦羊上找补。

只要坚壁清野,不让西夏在大宋身上找回损失,那这个年节,西夏就算过去了,也会元气大伤。

“可是”宗泽还是有些担心,“若西军损失严重,我等要如何应付娄室大军呢”

“拖,”赵士程笃定道,“娄室大军与金国断去联系,他在西北没有根基,需要草原各部支持,只要时间够久,西北贫瘠,支撑不起他的三万重甲骑兵,必然生乱”

西北草原可不像东边的草原那么肥美,自唐朝后,河西一带的降水量一年不如一年,耕作区少得可怜,支持西夏这么一个小国已经很勉强了,骑兵烧起钱粮来,可是一个无底洞。

除非西夏倾尽举国之力,不经营他们自己的兵马,全力支持娄室,否则,娄室的大军无法长久存在。

宗泽也是明白这一点的,他神色有些复杂“所以,您一开始就没有打算直接攻打娄室么”

赵士程可不认这话“怎么没有我一开始对西军也是十分期待的,只是老宗啊”

他拖长语调,起身拍了拍宗泽肩膀“这天下局势不是一成不变,有时候,意料之外的变化,不一定是害处,也有可能是另一个契机,我们要善用这种机会,并将他们,变成我等的优势”

宗泽十分佩服,连称官家英明。

当然,他心中却不以为然,官家素来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人物,他会有这个计划,肯定是早就看穿了西军与西夏的虚实,否则安能坐得这么稳早就调动朔州的大军了

“而且,也不是全然没有收获啊,”赵士程在厚厚的军报里好一番寻找,拿出其中一份,“你看这韩世忠,虽然被削了职,编回了种师中治下,却还是打得有声有色,西军里唯一的捷报就是他传来你看,他们大军被围困在金肃城,是韩世中趁着夜里天降大雪,领治下精兵五百人,出城突袭金军营帐,烧毁粮草,这才让金军溃散,解了困境。”

宗泽叹息道“是啊,两万种家军,被七千金军围困住”

赵士程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这能回来,已经是幸事了,好在军心还未完全溃散,否则这样输上几次,怕是要望风而逃了。”

宗泽无奈道“官家,你如何还笑得出来。”

赵士程挑眉头道“我还要为他们痛哭流涕不成金军本就强悍,新军能打得有来有回,还是依仗了兵器之利,西军不熟练,总得给他们机会,否则岂不是让人说我偏心”

宗泽只能赞同“官家你素来都是公正无私,从不曾将人分个三六九等。”

赵士程觉得老宗似乎在阴阳怪气他,但看老宗那一脸严肃坚定,也懒得争论“正是如此,我信西军能挽回颜面,为人君者,岂能不能臣子机会,老宗你说是吧”

宗泽自然称是,然后便依着皇帝的安排,去做他的工作了,他的事情不比皇帝少。

看着老宗离开,赵士程微微叹了一口气。

这话也就忽悠一下老宗罢了,历史上,这些大将遇到金军,有一个算一个,都成了人家功绩薄上的名单,几乎是来一个死一个。无论是逃亡、投降,还是死战不退,都全送光了,反而是这些将领死光了之后,原本其中基层军官,开始大发光芒。

李彦仙、韩世忠、刘琦、吴家兄弟这些人物在乱世中开始崭露头角,并在接下来的时间成为抗金中坚力量。

连岳飞认真算的话,也算是西军出身,他第一次投军攻辽是在西军主力中当小兵,第二次是去河东路当偏将,都是西军。只是前两次从军,一次输给辽,溃败回家,第二次平州被金军攻陷,岳飞又一次回家,第三次才兜兜转转几次,去了宗泽手下,正式开始传奇人生。

所以,他当然要等机会,找好理由,正大光明地把那些不能做事的将领,一起收拾掉。

可不是我这皇帝针对你们,是你们不争气啊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