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化宋 > 第379章 地府番外

化宋 第379章 地府番外

作者:九州月下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7 23:05:29 来源:就爱谈小说

黄泉阴冷, 忘川蜿蜒。

凄凄的蒿草蔓延在无尽荒土,稀稀落落的幽魂立于其间,不肯轮回。

不过, 在这广阔的幽冥之中,却有几名大将守在阴阳交接之处, 日夜驻守, 似乎在等待着谁。

苏辙活到了九十二岁, 无论在哪个朝代, 这个年纪算是活得足够了, 所以来到地府时,十分洒脱,手里还拎着子孙烧来的酒肉,路过幽冥路时, 不少幽魂认出了他, 恭敬地打了招呼。

“苏学正啊,不知道碑林刻的如何了”有好事者问道。

“我走之时,还在雕刻,因着有人以泥灰铸碑, 碑文速度大增。”苏辙微笑道,“如今陛下的墓前已经不再是碑林了,而是修成了一座碑宫, 大大小小,重叠的碑文, 任人拓印。”

“不知有哪些著作”

“我那兄长、王荆公、司马相公、等我朝名篇, 都在其上, 还有隋唐、北朝十六国、汉唐典籍, ”苏辙略微算了算, “如今已经六千余卷,数百万字,且还有各地捐献的古碑。”

他走时,听说陛下正在准备把自己的陵墓建设一个博物院,搜集天下奇物,任人参观赏玩,只是要收取一些费用。

这事引来朝臣的强烈反对,他们觉得可以修博物院,但帝陵绝不能少,不过当时因为被陛下大婚惊到了,这事便就此搁置了。

他又走了一会,居然见到了自己兄长。

草芦之中,有人席地而坐,正饮得尽兴,他定睛一看,居然是自己的兄长

一时间,他惊喜之情无与伦比:“大兄”

对面那人惊讶抬头,顿时喜得拍腿而起:“子由,为兄可等到你了”

苏辙与他相拥:“三十多年了,大哥何苦等我”

对面的文士洒然一笑:“前两日小孙儿于坟前烧文,知子由也魂归九泉,方才在此等候。”

两人立刻坐在草席之上,叙起多年兄弟之情。

苏轼这才告诉弟弟,当初他心灰意冷,来到黄泉之时,本想早日上桥投胎,结果遇到不少旧友,耽误了时辰,需要等上十二年。后来听说人间出了不少事物,一时惊奇,想多了解些,随后,便看到了那位陛下纵横当世,威加四海,收拾山河的手段。

一时间,他不由有些感慨生得太早,死得太早,未能在这位陛下身前一展长才。

于是便又留下来,想看看这位治下的山河会是何等模样。

事实也没让他失望,正好神宗陛下的冥土还在,能庇护他几分,又有从前旧友相随,便安心住下,听着新鬼们带来的消息,听着人间日新月异的模样,畅想着来世人生。

“慢”苏辙听得有些不对,迟疑道,“神宗陛下也未轮回么”

神宗陛下可是已经死了六十年,还在幽冥有冥土,这是什么的意思

苏轼笑道:“子由有所不知,这国土过了一万里、执政过了十年的皇帝,其一生功过,便是地府也难以算清。往往要其王朝衰败之后,方能盖棺而论,是以皇帝大多滞留冥土,久而久之,曾经的丞相、将帅,有些也会随待其侧。”

苏辙恍然大悟:“这些丞相、将帅的功过,一时半会,也难以清算吧”

苏轼点头笑道:“正是如此。”

苏辙又好奇道:“如此说来,那荒宗一朝,也尚在冥土,未能轮回”

苏轼顿时哈哈大笑:“要如此说,也不算错,那时真是好一场大戏,且听为兄你慢慢道来”

那年,宋国虽然继位了个书画皇帝,但辽国也是个打猎天子,两方一时不相伯仲,冥界的君王们虽然都不太开心,但也不算过于忧心。

但两个天子到后来越演越烈,一个以花石纲祸乱天下,一个以海东青逼反女真。

当是时,金国崛起,辽国起祸,大宋这边的皇帝确实是幸灾乐祸的,赵太宗还在串门时嘲笑了敌人萧太后,说辽国念佛没念好,否则怎么这皇帝不爱惜生灵。

但萧太后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立刻反问当年你骑驴车一夜之间跑数百里外,可爱惜过那驴的性命

话虽然如此,随后的辽国却是越发不堪,两三年里,失去了大半国土,让大宋这边吃饱了瓜,连西夏的三位太后也私下嘲笑不已。

直到朝廷北方糜烂,辽国以两万兵马,俘虏皇帝,又迁走宗室,赔款于辽,一时间,地府这边的宋辽局势也瞬间攻守之势易也。从赵大赵二,到神宗哲宗,无不气得捶胸顿足,神宗更是觉得生出这样的孩儿无颜面见祖宗,险些跳了忘川河。

而到后来,方腊起事,大宋臣子君王弃守王都,却被叛军一锅端走,皇帝让剥皮充草,点了天灯时,大宋诸先祖不但没有心痛,反而个个觉得大快人心。

“子由你是没看到那场面”苏轼大灌了一口美酒,只是回忆一次,他也觉得快乐无比,抚掌道,“当时,太祖太宗、真宗仁宗、神宗哲宗,全守在冥土入口,等着那不肖子孙。等那赵佶来了,本想跪在父兄面前求些安慰,却被先祖齐齐暴打,险些魂飞魄散”

他大笑道:“这还不算完,事后,那赵佶被先祖押着,跪拜在宫廷之间,到现在都不曾起来,每次他想逃走,却被反复抓住,吊在树上受了黄泉刀风之苦。等将来地府清算时,想来也照样要还。”

苏辙也感觉到了快乐,但又问道:“那蔡京童贯等人呢”

“他们岂跑得了”苏轼感慨道,“天下人几个没受到他等荼毒,东南之乱,死者盈野,听闻这些奸臣贼子伏诸,连投胎都顾不得,早早等着,待他们一来,连魂都没留几分,鬼差来时,剩下几分残魂,怕是只能去畜生道了。”

“正当如此”苏辙只恨当时没能加入其中,但他又揣摩起来,“我当年老朽,不能在今上身边听用,这入了黄泉,不知可否在冥土等那一席之地”

“可,”苏轼笑道,“只是今上春秋正盛,怕不是要等上十年。”

“那又何妨”苏辙微笑道,“尚且还想再看看,今上治下那大好河山。”

“为兄亦然”苏轼抚掌感慨,“自三皇起,为兄观尽史书,也未曾见过如此大好山河,安得广厦千万间若杜子美见此天下,不知做何所想。”

如今的江山,每年建立的不知多少城厦,南方的油糖,北方的米面,海中鱼获,身上羊毛,得此温饱盛世,不多看看,那是何等可惜啊

“对了,先前见到不少将士,似乎在等谁”

“他们啊,那是大宋先祖的将士,探听消息,若是哪天有今上的消息,他们便会亲自前去迎接。”苏轼低声道,“到时,为兄也是要去见识一番。”

生平未能见到如此帝王,实为憾事。不只是他,神宗手下那拔新党旧党,也纷纷想要一见这位陛下。

尤其是王荆公,在和神宗讨论变法失败之缘由时,都感慨未能遇到这位宗室。

神宗更是觉得遗憾,不止一次觉得这位赵家虎头分明该投生于他的子嗣,若有这样的子嗣,他又怎会早逝,当太上皇也是好事。

哲宗也觉得可惜,他儿子早早夭折,当时要能像仁宗一般将那赵虎头收为养子,便没有那么多波折了。

“对了,子由,你是那位天子亲自任命,给我讲讲,这是怎样的一位陛下”

“这可不是三言两语便能说清,”苏辙微笑着给兄长斟酒,“且听我慢慢道来。”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