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我盗了老公的墓 > 第67章 撩僧记09

我盗了老公的墓 第67章 撩僧记09

作者:鱼虾丸子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9:09:19 来源:就爱谈小说

青松背着一箩筐胡萝卜回寺, 经过吹雪村的时候, 见左右无人注意, 他快步拐向了村口一座不起眼的小院。

院中,一个黄衣少女正哼着歌儿晒着腊肉, 青松推门而入:“女郎真是心宽,到了这境地还有心情唱歌。”

“这境地怎么啦失恋还不让人活啦!”元臻臻瞟了他一眼,皱皱鼻子:“怎么又吃胡萝卜人都快吃成橘黄色了。”

青松不好意思地抓抓脑袋:“冬天村里头没啥菜, 就这个和木耳能吃。要不就是腌酸菜了, 可你不是不爱吃么。”

元臻臻撇撇嘴, 没有辣椒的冬天真难熬啊, 连个火锅都吃不到。

青松低声道:“元女郎, 小僧今天来是要告诉你件事:师父接到上雍来旨, 请他去九龙寺当国师, 师父决定带青澄一起去。”

什么!

元臻臻瞪大眼睛, 以为自己听错了, 观逸大师不是知道沈焕的事情么怎么还把他往虎穴里带

“怎……怎么会选择大师去当国师”大师的名声是怎么传到上雍去的难道是大秦皇帝发现了青澄的身份!

“小僧也不知道,圣旨是今早到的, 师父明日就会出发。所以小僧特地来通知女郎, 你要跟着进京吗”

见元臻臻沉思不语, 青松纠结了一会儿,终是忍不住道:“小僧不知道你和师弟到底发生了什么矛盾, 但我看师弟这几天郁郁寡欢,你也神思不属的,你说你们俩这样互相折磨有意思嘛和和美美的多好, 还能说服师父让师弟还俗。”

有意思啊!当然有意思了,小别胜新婚嘛!你这种大老粗怎么会懂呢。

青松自然不知内情,那日他路过吹雪村,看到元臻臻正在打听租房的事,便好奇地上前一问。

这才知道她和青澄闹矛盾了,因为暂时无法调和,彼此需要冷静,所以元臻臻离开了梵天寺,独自下山居住。她还要求青松发誓,决不告诉任何人她住在这里。

青松一边发誓一边想,男女之情可真是麻烦啊!他还是这辈子都守在寺里好了。

“去!当然要去!”元臻臻神情坚定地站起来:“就算是天涯海角碧落黄泉也得去啊!”

只是跟着他们到底不便,她决定自己先前往上雍,在城门口等大师他们。

未免景袖担心,元臻臻没有告诉姐姐自己要进京,只交待了守山门的弟子,若是同知夫妻来,就说她跟随观逸大师云游去了。

元臻臻把自己拾掇了一番,打扮成少年不说,还照着上一个世界的法子,用胭脂在脸上画了几块不算吓人但足以遮掩容貌的胎记,最后背个包袱,纶巾一戴,就出门了。

若是从前,经过各个地界还需要官府文书证明身份,出趟远门手续还挺复杂。但这些年,皇帝白鸿只知寻仙问道、长生不老,越发怠慢政务。上行下效,眼开眼闭,现在在大秦地界上行走就容易多了。

从盛州到上雍一般都走水路,景袖之前塞给元臻臻不少银两,她行事又低调,所以一路上过得还算安逸。

半个月后抵达上雍,这里到底曾是景臻生活过的地方,指不定就会遇到熟人把她认出来,未免节外生枝,元臻臻就不进城了,直接去了城外的九龙寺。

九龙寺是大秦皇家寺庙,供奉着历代帝后的牌位,各种宗庙祭祀活动也在这里举行。在皇帝专注于炼丹和长生之后,这里就变得尤为重要,三天两头要举办一场神神鬼鬼的活动,可白鸿的身体却还是每况愈下。

“嘿,我听说,之前的住持瞭凡大师,是炼丹的时候炉子炸了,给炸死的!”

“不是吧,我对门邻居的三婶的四丫头的小叔子就在庙里,他说瞭凡是因为炼丹不利,被上头给[哗——]了,放血祭炉子的!”

“唉,不管如何,真是谁摊上谁倒霉。”

“嘘!小声点,你也想被[哗——]了啊!”

说话的茶客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对面的人吓得一缩脖子,声音小了许多。元臻臻如今在这家大茶馆当糕点师傅,因为包吃包住,离九龙寺又近,她对这份临时工作很满意。

茶馆是个八卦汇集地,诸如此类的对话她每天都能听到不少,也不知真真假假,但归结起来,有一些话题总没错:九龙寺上一代住持瞭凡大师死于非命,原因是辛密,众说纷纭。

皇帝不打算再设立一个新住持,而是在大臣黄驰的建议下,把著名的盛州梵天寺住持观逸大师请了过来,封他做国师。

至于为什么会选梵天寺,原因竟也出在那素斋上。不过因为盛州、上雍两地实在相距甚远,那名声就变了味,从梵天寺有“好吃的素斋”变成了有“延年益寿的好东西”,宫里那位大爷一听就心动了,立刻下旨把观逸招了过来。

观逸大师三日后才抵京,他让青澄和秋鹿先去九龙寺,自己跟着迎候的宦官进宫去拜见皇帝,接受国师的册封。在宫里浩浩荡荡做了一场法事之后,才来到九龙寺。

因是皇家寺庙,一些年老的达官贵人常年住在这里休养,所以寺中男女侍者络绎不绝,要插进一个秋鹿实在是容易得很。

元臻臻打听到观逸大师进寺了,便明白青澄和秋鹿一定也在寺里,她当然不敢进寺去,万一被秋鹿或者哪个贵人撞上就惨了。

绕着寺庙走了一圈,元臻臻终于发现一个绝妙之地:在寺庙后山有一丛俊逸挺拔的翠竹林,她站在山石上,能透过院墙上的雕花镂空看到庙里的情景。

青澄喜欢在林间打坐诵经,她相信他一定会来的。

于是在某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元臻臻爬上山石,踮着脚往寺庙里看,果然看到了一道长身鹤立的熟悉身影。青澄静静盘坐在蒲团上,山风飒飒,将深碧的竹叶撒在他纤尘不染的雪白僧袍上,唯美如画。

从元臻臻的方向,可以看到他四分之一的脸,青年颧骨微凸,下颌收紧,明显瘦削了许多。最让元臻臻难过的是,他整个人深沉而内敛,即便阳光泻落,也驱不散他浑身上下浓浓的阴霾。

是什么让他变得如此阴郁呢是她吗

元臻臻目不转睛地望着他,眼眶一点一点发红泛酸。一声哽咽从喉咙里不由自主地冒出,她连忙捂住嘴,死死咬住唇,不敢发出一丁点儿声音。

也不知那人是否已经释怀,现在还是不方便和他相认的吧……

正痴痴望着,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十几个侍卫簇拥着一位蓝袍青年朝这里走来,金相玉质,玉树临风,一看就是哪个世家的贵公子。

侍卫们自动散成一圈守在周围,大约是元臻臻这一面有墙又靠山,竟没有人警戒,倒是给了她一个偷听壁角的机会。

贵公子径直踱步到青澄面前,不说话,只细细盯着他看了许久,表情从疑惑到喜悦,又带着叹息和遗憾,直到青澄都被那目光压迫得受不了,才沉声道:“敢问施主是”

青年灿然一笑,眉目俊美如神:“阿焕还记得孤吗”

青澄悚然站起,惊疑了许久才道:“……三公子”

青年的笑容划开更大的弧度:“果然不愧是孤的阿焕。可惜你看不见,不然你就该知道,孤现在可比你长得高了哦!”

青澄比他大一岁,小时候长得比他高,他不服气,总喊着将来要超过他。如今得偿所愿,却也知道,对方这些年过得有多清苦。

青澄似也想起当年的玩笑话,无奈地摇摇头:“公子怎知我在此处”

青年说:“你大概不知道吧,黄太傅和你父亲沈大人是同年好友,而太傅和观逸大师又早有交情,不然大师当年怎会碰巧出现搭救你们。这回也是他向父皇举荐,才让大师进京来的。带你一起来,自然是为了你的家事。”

青澄听得怔在原地,原来自己死里逃生,还有这样的内情……

他苦笑一声:“就算沈家得以平反,也已经没人了。”

“怎么没人了,你不是人么”青年浓眉一挑,正色道:“当年孤年纪小,无法给沈家做主,如今孤已经监国,景裕也死了,阿焕你且耐心等着,孤和太傅一定会竭力为沈家翻案的。”

青年一双清澈黑眸中满是自信和笃定,那种骨子里透出的天潢贵胄气息愈发浓厚,仿佛天下很快就会被他尽在掌控。

青澄捻了捻手里的佛珠,沉默良久,才躬身肃拜:“沈焕多谢殿下,叫殿下和黄大人费心了。”

青年笑:“你我之间,还说什么谢不谢的。”

元臻臻听到这里终于能够确定,这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就是当朝太子白钧。

白钧是皇后所出,在皇子中序齿排行第三,所以青澄才会称他为“三公子”。

他虽从小被立为太子,储位却不是无懈可击的,什么皇后不受宠啊、几个兄弟夺嫡啊、朝臣的站队啊……也是乱七八糟焦头烂额。

元臻臻在茶馆里听到不少关于他的八卦,情节和小说里写的差不多。不过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太子已然监国,国本愈加稳固,登基应该是没有什么悬念的。

不过,沈焕和太子竟是认识的,这倒有点出人意料。沈大人的案子发生在十二年前,那时沈焕才七八岁,和太子大约是幼时玩伴。分开这么久还能记得为玩伴抱不平,不管太子是看在当年情谊的份上、还是为了收买人心,沈家这次都极有可能会沉冤昭雪了。

只是那时候,她这位景女郎的身份就更尴尬了。

白钧环顾四周,笑道:“这地方倒是清雅。孤记得和你第一次相遇就是在颂春殿后面的竹林里。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阿焕的这一爱好还是没变。”

“竹君子品性高洁,正直谦逊,这也是我沈氏先祖传承之风。”

“翩翩君子,凌云有意,柔中有刚。”白钧拍拍青澄的肩膀,眼神满含希冀:“阿焕,孤很期待看到你展翅重飞的样子。”

青澄神色微黯:“我双目已盲,恐怕不能为殿下分忧了。”

白钧说:“先别急着放弃,下次孤带太医来给你诊治一下,说不定会有转机。你先安心待在此处陪伴观逸大师。”

两人聊了没多久,便有宦人来请太子。白钧皱了皱眉,对青澄歉声道:“阿焕,孤有事得先回宫了,日后再来看你。”

青澄念了一声佛号:“多谢殿下挂念。”

侍卫们跟着太子浩浩荡荡离开,喧嚣散去,竹林里又恢复了寂静。

青澄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元臻臻望着他,脑中忽然灵光一闪:已经到了大秦最发达的上雍城,那是不是可以打听一下千年烈阳参的下落呢

她立刻戴上草帽直奔上雍城,这时候也不在乎会不会被人认出来了,毕竟给青澄治眼睛更要紧。

上雍不愧是大秦都城,高楼商铺,车水马龙,繁华程度远非盛州可比。元臻臻找到城里最著名的几家医馆,挨个问过去,这里的大夫倒是都听说过“千年烈阳参”这味药,但却摇头表示已经许多年不曾在市面上见过了。

其中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大夫告诉元臻臻,他年轻时曾在他师父手里见过一盒品相极好的烈阳参,但是后来作为贡品送进宫里去了,此后几十年,他都没再见过那么好的参。

一圈寻下来一无所获,元臻臻懊丧地想,难道真的要进宫去找问题是,她怎么才能知道,宫里有没有呢

她没有进宫的门路,观逸大师现在是国师,倒是能常常进宫,只是他现在有侍卫贴身保护,她根本无法接近。思来想去,只能把主意打回青澄身上,太子不是说会带太医来给他医治么不如让他亲自问一问太医,便知道了。

第二天,元臻臻还是老时间来到后山,一墙之隔,青澄果然又在竹林里打坐,他轻轻念诵着经文,声音清冽如水,淌过元臻臻心头,叫她又是酸涩又是惦念。

确定附近无人后,她朝青澄扔了一块石子。啪嗒一声,他果然停止了诵经,脸朝这边侧转,耳尖疑惑地动了动。

元臻臻屏气凝神,轻轻唤道:“青澄……”

青澄整个人猛地一僵,不可置信地转过身来:“臻……臻!”

元臻臻没想到他会这样唤她,不由鼻子一酸:“是我。”

青澄脸上飞快地闪过惊讶、喜悦、悲伤等等情绪,他向前走了几步,迟疑道:“你……你不是在无定观么怎么进京了”

“谁说我去无定观了”元臻臻气哼哼地扒着雕窗:“我一直住在山下村子里陪你呢!”

青澄握着佛珠的手紧了紧,微垂下脸:“这里随时会有达官贵人来,被人看到你就危险了,还是快回去罢。”

元臻臻心酸委屈:“我跟着你千里迢迢过来,见一面你就赶我走青澄,你有心么你一点都不想我吗”

青年嘴角浮起一丝苦涩。想,怎么会不想。从她诀别离开、他再也听不到她的笑声开始,他漆黑世界里唯一的月亮就陨落了,从那以后,他就真的生活在了永夜里。

思念如蛆附骨,让人日思夜寐,辗转反侧。哪怕念一整夜的经文也无济于事,反而叫他被这绵绵的情丝越缠越紧,再也挣脱不得。

人若无绮思、无贪念,大约也不是人,是真的超脱成佛了。

他深吸一口气:“臻臻,我这次随师父进京,是要解决我家的旧事。你在我身边,多有不便。我……我并不是要赶你走,我只希望你一直无病无灾,平安喜乐。”

元臻臻愣住了。她突然想起来,在第一个世界,冥府的判官告诉她,他问苏焕:被剖心,是否怨恨后悔

少年忍着剧痛摇头,说了和刚才一模一样的话:惟愿无病无灾,喜悦安康。

所以自始至终,无论身份环境如何改变,他都只有这样一个心愿吗

看不见也爱她,没有心也爱她。如果无法拥入怀中,那就尽自己所能地去成全和祝福。

眼泪不受控制地掉下来。明白了对方的心意,元臻臻也不在乎他的抗拒和冷淡了。

她飞快抹掉脸颊上的泪:“青澄,你别担心我,我没事的。我这次过来是想告诉你,我有千年烈阳参的消息了,但需要你帮忙确认一下。”

青澄一愣,不可思议道:“什么消息难道有人见过吗”

元臻臻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小声说:“上雍城里一位老大夫告诉我,他几十年前曾经见过一支烈阳参,但被送进宫里去了。这么多年,也不知用完没有。要不等下次太医过来,你试着问问”

“太医”青澄心思飞转,神色一肃:“那天太子过来,你也在这里”

“呃……”元臻臻不小心说漏嘴了,懊恼地拍了一记脑袋。

青澄见她不做声,叹了口气,柔声道:“臻臻,我说过,我并不怪你。你一直都陪在我身边,我很高兴。但是这里真的太危险了。你也看到了,太子已经找到了我,若让他发现你,只怕也会对你出手。所以你答应我,现在马上离开,回盛州去找你姐夫,让他们给你找个隐蔽的地方先躲一阵子,等我这边事情了结了,再回来找你,好吗”

说了半天还是要赶她走啊……元臻臻心下沮丧,虽然很高兴他担心自己,也知道他说的是最好的办法,但要她离开他,让他独自一人在黑暗中摸索、面对这个世界,她还是不放心。

“你别说了,我不会走的。”元臻臻坚定地望着墙内的年轻僧人:“你记得我说的事啊!下次太医来了,你问问他有没有。不需要很多,只要半两就行了。天色不早了,我先回去啦!”

说完不等他再反驳,她就跳下山石跑了。

独留青澄立在一片飒飒竹涛中,摩挲着飘落掌心的竹叶,心里酸涩辛甜,五味陈杂,说不清是什么心情。

还没等元臻臻得到太医的答案,宫里先传来了皇帝白鸿的死讯。

那天,她坐在茶楼角落里一边嗑瓜子,一边听客人们叽叽喳喳地闲聊。忽然,一记恢弘肃穆的钟声透过窗棂传进来,一下又一下,悠远而绵长,响彻了整片苍穹。

谈笑声渐渐止歇,所有人都愣住了,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直到这钟声敲过十八响还没有停止的迹象,人们才渐渐反应过来,一个接一个跪倒在地,低着头不敢言语。

足足一百零八响丧钟,皇帝驾崩的噩耗像一把巨大的刷子,给热闹喧哗的上雍城涂上了肃穆苍凉的灰白。为这本就凛冽难熬的严冬,增添了更为惊心的气氛。

要变天了。

所有人都知道先帝的儿子们内斗得厉害,太子虽然奉诏登基,但也极度谨慎,他宣布即刻进入国丧,宵禁十日,所有娱乐活动暂停。白天,大街小巷都是披坚执锐的巡逻士兵,天一黑,所有店铺必须关门,任何人不得在外逗留。

元臻臻所在的茶楼虽然在城外,但因为城内的人不能随意出城,她家的生意也冷情了许多。没有人敢在这种时候聚众嚼舌,偶尔有两个老客忍不住进来坐坐,也是喝一盏茶,没说几句话就散了。

虽然每天都想去看望心上人,但元臻臻也知道势态紧张,没敢出去乱跑。她头上还顶着一个“在逃朝廷钦犯”的红色名头呢,万一被逮住盘问,岂不是自寻死路。

就这么憋屈地蜗居在茶楼里,数日后,见城里气氛没那么紧张了,几个熟客又回来喝茶,忽然聊起了九龙寺的事。

“我就觉得这九龙寺邪门,瞭凡大师不明不白地走了,这位来了还不到半个月,就撞上国丧,可不是触霉头么。”

“是啊,也不知道国师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我姑姑的女婿的三弟的小连襟在宫里当差,他说那位弥留的时候,宫里头出现了黑龙!可邪气了,所以那位才坚持要把国师带走吧!”

“啧啧,真是可怜,以后谁还敢入主九龙寺啊……”

几人俱是一脸遗憾可惜的表情,元臻臻越听越冒冷汗,借着送茶点的机会走过去,假作随意地问:“几位老哥哥,你们刚才在说什么呀那位新来的国师他怎么了”

一中年客人说:“小哥你还不知道吗国师被先帝下旨殉葬啦!先帝宾天那天就跟着去了!”

什么!观逸大师!被殉葬了!!!

作者有话要说: 评论超过25字是可以送1点晋江币的,你们造吗请多多留言,给我一个送你们小钱钱的机会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