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陪太子读书 > 攻受互穿第十六遭:

陪太子读书 攻受互穿第十六遭:

作者:雾十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9:10:50 来源:就爱谈小说

大启开国尚短,一切规章制度其实都还在摸索阶段。

就好比科举。

事实上,科举诞生的时间也不算长,是前朝末帝为了对抗世家和九品中正制,才好不容易想出来的。这位末帝是个挺有想法的年轻人,颁布了很多他觉得会于国有益的政策。

可惜,理想有多丰满,现实就有多残酷,他和一帮富有抱负的寒门学子,搞出来的壬戌改革,最终还是惨败在了盘根纠错的保守派手上。那些行将就木的**与苛政,在风雨飘摇的反扑中愈加高涨了起来。

前朝大厦将倾,少帝已无力回天。

然后末帝脑袋里的某根弦,在穷途末路中就崩掉了。好好一个有为青年,在百年沉苛的合力围剿之下,就变成了一个百无禁忌的疯子。破罐子破摔,以一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决绝方式,和朝臣世家对立到底,进行了极其疯狂的报复。

这两边就像是即将和离、但无论如何都离不了的怨偶般,动不动就拿孩子来威胁对方,时常要打上一顿好出气。

这个“孩子”,在这里代表的自然是前朝受苦受难的普通百姓。

闻家太祖正是其中之一,村子遭灾,饿殍遍野,朝廷派来的赈灾御史却贪了赈银、害死清官,根本不给人活路。村里唯一的读书人只能咬牙进京告御状,却不想朝廷解决不了问题,就要解决了提出问题的人。

闻家太祖当时也是个血气少年,一咬牙一跺脚,就领着全村还活着的人落草为寇,窝在了莫寻山上当土匪,与朝廷对峙。

后来天灾不断蔓延,朝廷再无力遮掩,各地不断涌出起义军,闻家太祖作为第一个和朝廷对着干的朝廷被立了典型,誓要弄死他来以儆效尤。闻太祖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和军师对坐沉思良久,一拍桌子,就扯起了自立为王的大旗。

加入了那场为了争取活下去的权利而不得不进行的战争。

结局就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末帝**,世家残存,两边把彼此打废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个过去他们根本不屑一顾的闻家草莽入京,坐上了龙椅。

以五族七望为代表的世家虽伤了根本,却还在妄图忽悠太祖,继续前面几朝“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皇帝”的格局。

闻太祖是个大老粗,什么政治宫斗都不懂,但知道老子的寨子只能老子一个人横。

拉着儿子、军师并几个聪明人,又对坐合计了一夜,就从前朝的种种之中,巴拉出来了那么几个其实很有利的改革政策,换了个说辞,摇身一变,成了本国的立国根本。

科举就是这么应运而生。

目前来说,科举制度的运转还算顺利,给出朝廷输送的人才相对稳定,世家们的式微成为定局,恶性循环,再没了和皇帝对抗的资本。

但科举毕竟是个初出茅庐的愣头青,在很多细节方面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小问题,有待完善。

好比

有人在贡院重地,当场炝锅,这就很不能忍。

都不用其他考生举报,就有差役提着捅,领着水,循着浓烟按图索骥的跑过来,准备救火。贡院走水已经不是一回两回了,毕竟考生们需要点灯,天干物燥,号舍又是木质结构,一阵风吹过,各种防不胜防。

但是等一众差役并巡考官带队赶到,却发现并没有预想之中的大火,有的只是一股子从鼻子吸入能呛到头皮发麻的辛辣。

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巡考官当下就不能忍了,骂骂咧咧的冲入灰色的浓雾,想要去看看是哪个逼在作死,他非要让他终生悔恨不该在考场炝锅不可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讯考官的骂声戛然而止,就像是被谁突然掐住了嗓子。不一会儿后,他就恭恭敬敬的退了出来,还很舔狗的不断指挥差役赶紧着把浓烟给扇散了,别影响了里面那位大爷吃饭。

这就很嚣张了。

但也让一直在暗中观察事态发展的考生们明白了一件事,炝锅的这位来头不小,至少是寻常的巡考官所招惹不起的。

而且,贡院是让带米带锅进来的,本身又有炉子可以点火,煮饭热菜都在允许范围内。只是此前一直没人想过炝锅这么神奇的操作,如今仔细想想,也没有明文规定不可以。考官惩罚不惩罚的,都在合理的规则范围内。在这种时候,个人家族的权利地位就有很大的作用了。

隔壁的闻道成忍辱负重,还在低头耐心模仿着顾乔的笔迹,给小世子誊抄考卷。一边写,一边在心里恨恨的想着,下回就有这个规定了

别等他考完他倒是要看看谁特么敢在他面前做饭

只要一换到了顾乔身体里,闻道成就莫名的不厌食了,这本是一件值得开心的好事,但是如今它却显得如此凄苦。

顾乔一向善于忍耐,他想着只是考一天一夜,又不太习惯在这种场合用恭桶,就没有带什么吃的来,连水都很少喝,想要尽可能的避免上厕所的尴尬。他把一切都考虑的很完善,独独没有想到,他会在考到一半的时候,和太子殿下再次互换。

顾乔一边担忧着殿下受苦,一边还要抓紧时间查看殿下的答题情况。

太子的进度和顾乔差不多,马上就要写完全部的草稿,只有最后一道题欠了个收尾。倒不是太子答题比顾乔慢多少,而是他把一部分时间,都用来在草稿上疯狂吐槽了。

顾乔甚至能脑补出来,太子殿下是怎么一边答题一边骂的,真的是很暴躁了。

但太子还是坚持答完了卷子,甚至写的还不错。只要把握好了诀窍,找到思维视角转换的关键,就能一窍通百窍。要面子的太子,永远是不会输的

就是有些句子里的措辞,还是带着无法掩去的棱角,那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命令习惯,很难改变。顾乔斟酌着给殿下的草稿又润色了一番,顺便把殿下写错的字也给改了,超强纠错,一个顶俩。

顾乔在太子生龙活虎的身体里,就仿佛重新拥有了用不完的力量与精神,他终于也开始学着搞事了。

在改底稿的途中,顾乔招来了福来,试着开口“贡院那边”

结果不等顾世子把自己的想法说完,福来已经很懂的接上了话“您放心,都打点好了,保证亏待不了世子爷。”

“”顾乔有点懵,打点什么了哪个世子爷我吗

还真是。

闻太子是个领地意识极强的人,在还没学会说话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了“我的人,只有我可以教训”的意识。小小的太子,就敢当着武帝的面伸开手,护在奶娘面前,与比山还要高的父皇僵着。仰头,一副无所畏惧的样子

这也是太子殿下脾气都那么暴躁了,东宫的宫人仍对他忠心耿耿的原因。他们对太子,不只有惧怕,还有敬畏。所有人都知道,只要没有做错事,就一定不会在太子这里丢了命。

而一旦被太子认在了自己人的范围内,他就会保护到底。

决不食言

顾乔是最融入太子保护核心的一个。

连闻道成自己都说不上来,他为什么会对顾乔这么另眼相待,大概就是他表弟说的,他真的很喜欢顾乔吧。

难得有个什么喜欢的东西,闻道成接受良好,他觉得新鲜又有趣。

在照顾顾乔方面,闻道成可以说是做到了无微不至,从对号舍的选择,到打点巡考的差役,连闻道成自己都没想到他可以考虑的这么全面。这里面自然也包括了让贡院送饭服务。

贡院自开考开始,大门就会是紧锁的状态,除非考完,天王老子来了也不会开。

但是在内部,监考楼上的考官、差役都是要吃饭的,他们肯定有食堂,提前送个厨子进去,给一二考生开个小灶,还是在基础权利范围内的。

闻道成誊写到第三道题时,就吃到了自己送给自己的饭。

热气腾腾,香气扑鼻,至少不比他左右差。

来送饭的巡考官还小声解释了一下为什么会送来的这么晚。白天的时候不好张扬,毕竟是开小灶,路过一排排考生,很容易制造矛盾,被有人传他们有作弊的嫌疑,只能等夜深了再送。哪成想正要送,就出了隔壁炝锅的事,考生和考官都被惊动了,只能再等机会。

待一切平息了,他就马不停蹄的过来了,还附赠了一条薄毯,以防感冒“世子若有什么吩咐,可以随时让找巡逻的差役来找小人。一般不太出格的要求,都能尽量满足。”

“哦,对了,这是太子殿下的吩咐,他真的很重视您啊。”

最后这句是幼稚的太子殿下,当初点名要求对方必须说的。毕竟他闻道成从不是一个做好事不留名的人,他想要对顾乔好,更想让顾乔知道他的好,他可不要做无用功。

如今自己面对这一幕,闻同学内心可以说是极其的复杂了。

一夜过后,到了昨天对应的时辰,收卷锣就准点敲响了。每一排号舍,都会对应一个差役,他们步调一致,整齐划一,在差不多的时间收走了全部的考卷和草稿。

考生们得以从狭小的格子间里脱身而出,却不见多少人有放松的神情。

这次的考试真的太偏了。

大部分人都在号舍外面活动了一下筋骨,等待着叫号,排队离开贡院。太子殿下不太熟悉这一套流程,但是他有脑子,观察一下附近的人,也就明白了自己该怎么随大流。

太子殿下左右号舍的邻居,那两个厨艺达人,也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

一左一右,都是熟人。

左边那个做饭的,是阁老的外甥,已经靠科举当了外放官。这次来参加制科,应该是想更进一步,因为有了相关的考试经验,准备万全,想要吃上一口热乎饭,好像也在情理之中。

右边这个炝锅的,太子就更熟了,不是别人,正是他的伴读之一,祖籍四川的苏肃。

“哟,小世子,考的怎么样呀”

太子殿下谁能想到呢,这位明面上是个正经伴读,背地里还藏着厨子的手艺

“炝锅炝的很好啊。”太子只能这么咬牙切齿的暗示。

苏肃真以为世子在夸他,还不好意思的红了脸“好嗦,好嗦,吃饭有辣子,巴适得很。古有东坡肉,今有我西坡辣豆干。小世子,来点”

太子殿下不你死了我告诉你,你在我这里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