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陪太子读书 > 攻受互穿第二十六遭:

陪太子读书 攻受互穿第二十六遭:

作者:雾十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9:10:50 来源:就爱谈小说

“出阁”周叔辩在当天下了课后, 就听到了这个消息。

准确的说,是太子之前在宫中布下的眼线, 获悉了消息之后, 赶忙来禀报了顾乔版的太子。这对于太子开始, 是个再大不过的事了。

顾乔碍于三公主和十皇子刚刚出事, 怕太子这个时候出宫惹人话柄, 只能找人替他把这个消息设法传递给真正的太子。

本着一事不烦二主的习惯, 顾乔就在下课后把周叔辩一起带回了东宫。

虽然太子没有和顾乔明说, 但这么一来二去的几次,已经足够心思通透的顾乔看明白周叔辩这个太子表弟的正确用途。没能力多想, 执行能力强,还特别的忠心耿耿,在做某些无法与人言的事情时,真是再没有比周叔辩更让人放心的人选了。

如果一定要说周叔辩有什么缺点, 那大概就是

粗枝大叶, 有些时候说话根本不过脑子,好比此时此刻。

周叔辩对自己以为的表哥问倒“出阁是什么意思啊是女子嫁人的意思吗不是, 表哥,你是表哥吧真不是表姐”

狸猫换太子什么的。

周三公子的声音越来越小,越说越没底气,因为他自己也终于发现了这话里的荒唐。就他表哥这个英武冷峻的样子, 那必然是个爷们啊。而他姑丈武帝, 也不可能会突然失心疯一样,安排他太子表哥嫁人。这里面一定哪里出了问题。

“是出阁讲书, 在文渊阁外举行的一种典礼。”顾乔不是太子,实在是暴躁不起来,他不仅没有生气,还耐心的给周叔辩讲解了一下,免得他继续出去闹笑话。

太子出阁讲书是个天大的大事。

由前朝的前朝里一位当过宰相的名士,向当时的皇帝提出,本意是让已经接受过启蒙教育的太子正式出阁,开始跟随三少三师读书。那位宰相可以说是苦口婆心,努力劝诫了,但当时的昏君自己就不爱读书,由己度人也不想儿子早早吃苦,便直接驳回了宰相的申请。随后的悲惨故事可想而知。

再后来,太子出阁讲书这件事,就渐渐进行了一些演变,如今的意思已与最初设立的初衷截然不同了。

它由太子开始正式读书的标识,变成了太子读书小有所成的展示,再到预示着太子不再是个一门心思读书的孩子,可以在读书之余稍加参政了。

大启如今就是默认的就是最后面这个说法。

太子出阁的年纪也从一开始的八岁提到了后面的十岁、十二岁,逐步增大。

“参政”周叔辩终于抓到了他能够听得懂的重点,他是有什么就和太子说了什么,“这是个大好事啊天哪,这样的好消息,我爹他们听了一定会很高兴表哥你不是早就腻歪了读书嘛,恭喜如今终于能够得偿所愿”

“咳,”顾乔咳嗽了一声,周叔辩这话说的可就有点不妥了,他加重语气提点道,“孤从没有期望过,你明白吗”

周叔辩老老实实地摇了摇头“我不明白,明明是哥您和我说的啊,就在前年,您和我说您都十二了,却”

顾乔在明白了周叔辩正确通途的同时,也明白了为什么太子会忍不住时常的想吼周叔辩,他现在也有点忍无可忍了。连暗示都听不懂吗你真的是在宫里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的人吗你到底是依靠怎么样的勇气才能在宫中行走的

但最终,顾乔还是忍了下来,深吸了好几口气,才能继续心平气和的与周叔辩解释“我的意思是,你不能对外这么宣称,我已经期盼了许久能够参政。”

“为什么啊”

“没有为什么”好吧,顾乔也进一步认清了自己,他还是修炼的不够到家,有些时候像殿下那样直接发脾气,确实会省事许多,“总之,就是不许对外人说谁也不许说了你要害死我了,这回懂了吗”

“懂懂懂”周叔辩忙不迭的点头,一点也没有因为他表哥和他突然发脾气而生气,还有点沾沾自喜,他表哥今天竟然和他说了这么久的话才开始生气,还没有骂他

周叔辩感觉自己已经离人生巅峰很近、很近了。

这一刻,他傲人站立在所有伴读的头顶,他们都是弟弟

周叔辩说完,又习惯性接话茬,嘴欠的嘟囔了一句“您早和我这么直接下命令不就完了嘛,绕那么大一个圈子,我哪里能听懂啊,您又不是不知道我脑子笨。”

顾乔“”高估了你的理解能力,还真是对不起啊。

莫名的,就觉得周叔辩好欠揍。

但一辈子都没和人发生过肢体冲突的顾乔,最终也还是不打算把这个破格待遇给周叔辩,他只是尽了自己最后的一丝善意,在周叔辩离开东宫之前,提醒了周叔辩一句“这种出阁等同于女子嫁人的话,也就你和我说了,千万、千万不能再和卿卿说了,明白吗”

周叔辩点头点的倒是很快,但却转眼就给忘了。也不算是忘了吧,而是他根本没把平日里看上去和善可爱的顾世子当做一个威胁。

传递了出阁的消息到国公府后,周叔辩就直接坐下牛饮了一大壶茶水,然后大大咧咧的问道“你说我哥为啥不让我说啊”

真太子,假世子的闻道成,在心里挤出笑容当然是怕你死在我手上啊,白痴你才嫁人呢,你才女子呢,等我换回去了,呵。

周三公子在经历过一系列并不那么辛苦的角逐后,凭一己之力,成功稳坐了太子仇恨榜的榜首。

让其名单下面的谢涟和苏肃只能自愧佛如。

一直到周叔辩走了,闻道成屏退了众人,才一个人偷偷在房间里开心了起来。参政啊,这真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了。作为一个很有进取心又对自己的能力十分自信的太子,闻道成不可能不向往着加入真正的“战场”,去做一些成年人该做的事情。

只不过,再真性情,闻道成也明白,参政这种话是绝不能主动和他父皇说的,也不能让外人看出他的这份企图之心。

哪怕他本意只是想得到别人对于他长大成人的认可,但他的敌人不会信,一般大臣不会信,乃至扭曲了意思的传到最后,他的父皇也很可能不会信。太子之位,看上去风光无限,实则危机四伏,是最不能有“进取心”,但又不能太过窝囊的一个头衔。

太子想要进取,能进取到哪里去龙椅上吗

皇位之争,不死不休。

闻道成不能打开武帝还没有打开的有关于“天家无父子”的大门,他想要成事,就只能缓慢图之,缓慢到让闻道成时常感觉到挫败与暴躁。

因为他可以说是对此事无从下手。

自己暗示父皇肯定是不行的,让其他大臣提醒更是不行。

跪请太子参政,放在历朝历代都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一般只有在皇帝接二连三的暗示了,以太子的老师为首的大臣们才会开始试探性的上奏。

武帝却不知道是真的忘了,还是始终把太子看做是一个宝宝,迟迟没有提起过这件事,其他人也只能干着急。

前朝太子可是十二就出阁了。

当然,更多的是幸灾乐祸,好比太子那些生就如豺狼虎豹的兄弟姐妹们。

现在太子恨不能把如今的结果甩在所有人的脸上。

他,终究是最优秀的

当然,也这也离不了顾乔的帮忙。虽然顾乔在传递消息的时候,没提自己的努力半句,但闻道成也不是个傻子,对比了一下之前的毫无希望,到现在的火速转变,唯一的不同就是他和顾乔灵魂互换。很显然只可能是因为顾乔,才有了今时今日。

一个激动过剩,闻道成就再次招来了暗卫,命令对方鹦鹉学舌再一次复述起了顾乔过往的吹捧。

听着顾乔对自己的喜欢,真是一件心旷神怡的美事

又几日,武帝等的有点不耐烦了,再次招来了苏师傅等人,直言不讳的问他们,怎么还没看到奏请太子出阁的奏折。

苏师傅几人面面相觑,又不能直接和武帝说,按照一般的习惯,您得多暗示我们几回,我们才能上奏啊。就像是乞骸骨,得大臣三辞三不允,最后才能允许啊。这都是基本客套潜规则,您、您怎么能不按照套路出牌,还指责我们不用心办事

但武帝可不管这个,听也不听解释,直接就下了死命令,他要尽快见到奏折。

回去之后,苏师傅等人就开始彻夜的奋笔疾书了,终于完成了用词精准又不容易刺激让说奏折。还在等候早朝之前,安排好了上折叙事的顺序。虽然武帝不讲究,他们却还是要走程序的。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就在这日早朝时,三少三师已经把奏折写好,揣在大袖里,就等着一会儿找个时机开口了,结果

噩耗传来,举朝震惊。

十皇子,殇。

十皇子死了,死的仓促又不可思议。这就不能用三公主和十皇子在演苦肉计来理解了,毕竟没有哪一种苦肉计会把自己的小命搭上,特别是死的是有继承权的十皇子,而不是三公主。

不过据说三公主情况也不好,几度濒死,恐太医也是无力回天。

李淑妃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不管不顾的闯入了宣政殿,与匆匆下朝、满脸悲戚的武帝迎面对上。她哐一下就跪下了。把头都要磕出血,曾经那张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脸,早已经没了那种妖冶的美感,只剩下了一股子惊人的意志。

她不求其他,只求能够亲自去照看女儿,再迎儿子回家。

当李淑妃放弃了继续稳在皇宫,只一心为了孩子时,也就说明了一件事,这事真不是他们自导自演的。至少后面十皇子的死不是。她的哀恸不是假的,她的癫狂也不是假的,那是她唯一的儿子,还没有长大成人,甚至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

他就这么去了。

李淑妃连报仇都顾不上了,因为她女儿还在抢救,她只想陪在他们身边,什么宫斗,什么权势,都得在她的孩子面前让步。

周皇后再世时,虽多与李淑妃有争斗,却也是欣赏过她对孩子的真心喜爱的。

那不是妃子看公主皇子的眼神,而是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拳拳之心,她真的很爱她的孩子,这点毋庸置疑。

武帝哪还有什么不肯的,当下就点了头,若不是三公主生命垂危,他甚至会直接下达让他们回京的旨意。

谁弱谁有理,再一次让武帝心中的天平倾斜了。

这种时候,顾乔纵有千般心思,万般手段,也没有办法了,活人是争不过死人的,他只能尽量替殿下低调下来,防范着所有有可能借题发挥,在武帝面前乱嚼舌根的人作祟。

闻道成的布置,也就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在国公府里对暗卫点了点头,终于要开始了。

李淑妃匆忙上路,连行礼都没有怎么收拾,只先随便让宫人准备了些应急的东西,就乘上了离京的马车,母心似箭,想要赶赴祈宁庵下。她在心中一遍遍的想着女儿有可能遭受的痛苦与折磨,感觉自己的心就像是被锥子捶打了千百遍。

她甚至没有办法因为儿子的死而昏过去。她不能昏,她还有女儿需要她坚强。

但是车队却还是在离京之后的十里亭,被人拦了下来,李淑妃本就不是什么好相与的性子,又兼之心急如焚,神色一狠,直接就下命让亲卫踏马碾过

车队不能停谁也不能耽误她去见她的孩子

这人死了,她负责

幸好,来人身子灵活,又早有准备,轻松一跃而起就躲过了高头大马,并传音到了李淑妃的耳中“我们为娘娘准备了神医。”

“能有多神”李淑妃嗤之以鼻,这种时候想要利用她的人太多了,她根本连分辨都懒得去做,只会一棒子打死全部。

“活死人,肉白骨的那种。”

这话只有李淑妃一人听到了。

“”哪怕对方这话里只有十分之一的可信,李淑妃还是不可能不心动,这招实在是太准了,她根本拒绝不了,“进来说话,我们边走边说。”

马车继续上路,在官道上拼了命的疾驰。

来人行如鬼魅,武艺高强,哪怕马车跑的再快,他上来时也毫无压力。一身灰底银纹劲装,窄袖附带,方便自如,脸上带了张恶鬼面具,让人看不清楚虚实“淑妃娘娘。”

“藏头露尾,如何取信于人”李淑妃的胆子也是很大的。

来人点点头“您说的极是。”然后,就毫无负担的摘下了自己的恶鬼面具,露出了那下面平平无奇的长相,没有任何容易让人印象深刻的记忆点,若人群之中萍水相逢,与他擦肩而过后,就肯定再也想不起他的长相了。

这人正是闻道成手下最优秀的暗卫之一,性格并不像其他暗卫那么死板,有时候还带着点促狭,好比觉得顾世子哪里坏掉了。

如今他也乐于和李淑妃挖坑“我摘下来了就是我的诚意,您呢”

李淑妃“”

当然,时间紧迫,两人也并没有太过的聊这些与正事无关的东西,很快就进入了主题,由暗卫为李淑妃讲了一些她应该知道的真相。

车内李淑妃的心仿佛要比马车还要颠簸了“你此言可当真”

“自然。”

“若发现你胆敢骗本宫,我会让你的全族都不得好死”

“不敢。”

李淑妃不自觉的捏紧了帕子,心脏砰砰直跳,一方面她觉得对方说的是假的,一方面又忍不住希望此人所言非虚,这样的阳谋,若是真的,若是真的

“说吧,你的主人想要什么”李淑妃在冷静下来之后,终于像个成熟的大人了。

“怎么能说要求呢这只是一种互帮互助的提议而已。”暗卫尽职尽责,传达了太子殿下的意思,“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不是吗揪出幕后真凶,还陛下一个真相。”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由于十皇子的暴毙,宫中开始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风声鹤唳,噤若寒蝉。所有的管弦丝竹之乐都已经全部消失,朝中很多本来准备提议的事情也都压后暂缓,因为所有人都能明显感觉到武帝的情绪十分的不稳。

如果说太子平日里的样子算是脾气火爆,那武帝真正有脾气的时候,就是比太子恐怖十倍的易燃易爆危险品。

最可怕的是,这个危险品掌握着所有人的生杀大权,一言不合这辈子就到头了。

武帝这么生气,倒不是他有多重视十皇子,而是他已经很久没有再死过儿子了。武帝也不知道为什么,儿子缘在早年间特别特别的差。明明娶了那么多妃嫔,生了好些个孩子,却总是生一个死一个,保也保不住。在大年龄的孩子里,只有公主们更多的活了下来。

如今十王阁里的皇子们都是和太子年岁差不多,乃至比太子年岁还要小的儿子。

而之所以没有人造谣是周皇后佛口蛇心,杀死了排序较前的皇子,是因为皇后自己就死过两个孩子,都是儿子。闻道成其实是武帝和周皇后的三子,也是唯一成功立起来的嫡子,正也是因为这么频繁的生孩子、死孩子,周皇后才会伤了身体的根本。

后来也不知道怎么的,这股留不住儿子的风气就像是它来时一样,毫无征兆的又没了。

这也是武帝为什么会显得比过往的皇帝更加溺爱孩子一些的原因,只有他知道保住他们的来之不易。

随着皇子一个个健康长大,武帝终于敢稍稍放下了一些心,没想到十皇子就这么突兀的没了。武帝都不敢用“夭折”、“死”一类的字眼,生怕的是这会再次成为一个什么不断失去孩子的预兆。

有人趁机想要挑拨,说此事不是意外,而是人为。

再一次剑指太子。

武帝紧绷的神经却脑回路清奇,在看完秘奏后,石破天惊的觉得,是的,这是人为,他所有的孩子都暴露在了危险之中不行,他得做些什么

于是,一夜之间,所有皇子公主的护卫就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大,十王阁和公主苑外重兵把守,知道的是保护,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软禁呢。然后,武帝又命太医院把对皇子公主们每三天一次的请安脉,换成一天三次,这些龙子凤女们每日去文华堂的第一件事,就从习字变成了看诊,还要时不时的喝补药,远离一切危险的刀枪剑戟。

太子就更夸张了,哪怕只是在宫中随意的走一走,身边都不会少于三十人。而在前呼后拥的人员配置里,除了武艺高强的侍卫以外,还硬是被武帝强塞了两个太医,全天候的跟着。

也就是顾乔了,能体恤武帝惊弓之鸟的心态,换做闻道成,那肯定是要受不了这种束缚而发脾气的。

事实上,闻道成此时此刻就在和顾乔抱怨。

顾乔在这种环境下没有办法出宫,但最近宫里发生了这么多大事,他必须要和太子通一下气了。最终的结果就是在又一次休沐日,由周叔辩去国公府把人接进宫。

“卿卿的身体好些了吗”顾乔对于让太子待他受罪的事情,特别的过意不去。

闻道成其实就是在马车上颠簸了这么一会儿,又从宫门口走到东宫耗费了些体力,身体却已经虚的要罢工,开始喘粗气了。但在看到顾乔关切焦急的眼神时,他连一句抱怨都没有了,反而调动起了最大的意志力逞强道“这才哪儿到哪儿啊,想当年孤、我随父皇狩猎,意外受伤,胸前碗大的一个伤口都没有让我动容。”

“哇”顾乔的佩服之言感觉都不够用了,各种溢美之词从口中自然说出,他真的觉得这个世界上再没有比太子殿下更厉害的人了,满心满眼的都是太子。

趁着顾乔转身去拿什么的时候,闻道成悄悄擦去了额头上渐渐渗出来的豆大虚汗,心里也在想着,这糟糕的病情反复,也就是我了,换做顾乔还不得哭死他

幸好,他们之前互换到了彼此身体里,由他替顾乔扛了下来。

“陛下最近没有心情,大概制科的殿试也要延后了,这对身体的恢复是个再好不过的事情。”顾乔之前甚至想过,如果殿试的时候他还没和殿下各归各位,那这殿试不考也罢。站在御前一天,还要耗神答卷写字,哪怕殿下能撑得住,顾乔也不愿意让殿下遭这个罪。

贡院一场,顾乔已经得到了他一直渴求的肯定,其他的功名利禄与他就没有那么重要了。如果他自己承担这份难受,他自然还是愿意拼一把的,可问题是现在受罪的是太子。

幸好,也不能说是幸好吧,十皇子的意外,为殿试和出阁都带来了更多的准备时间。

“出阁讲书的事情也暂缓了。”顾乔不知道该如何说,才能安慰道太子,毕竟太子是那么渴望这件事。

闻道成却反而没多么在意,反正等了这么多年,再多等一段时间也没什么。真正的问题是

“十皇子这事太巧了,明显是有人不想让太子参政。”顾乔已经说出了他推断。

闻道成点头,他和顾乔的猜测差不离。他大略的把自己的一些准备,给顾乔讲了一下,让顾乔不要太过担心,这事他会解决。

顾乔也把他的打算和太子殿下说了一下,想让太子给参详参详,看看有没有哪里不合适的。

闻道成听后却只有一个想法顾乔若为女子,整个皇宫都不够他斗的。

近日有人再一次在武帝耳边嘀嘀咕咕,锲而不舍的说起了太子的坏话,未免武帝理解错了,这一回更加**、直接。

说的是太子在东宫私设祭坛,行踪诡谲。

就差指着太子的鼻子说他在大行巫蛊之术,是他诅咒了自己的兄弟。

宫里对祭祀一类的东西是十分忌讳的,怕的就是巫蛊之祸,除了皇帝,没有谁有权利搞神神鬼鬼的东西。哪怕是宫人想要祭祀先人都是不可以的,除非出宫。

太子这边神神秘秘,烟雾缭绕,确实很成问题。

趁着武帝终于不堪谣言所扰,有点动摇之际,用心险恶之辈终于说动了武帝秘密前往东宫,一探究竟。

顾乔跪在蒲团之上,虔诚闭眼,今天就给那些个蹦跶的欢的魑魅魍魉都上一课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