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东宫美人 > 第 44 章

东宫美人 第 44 章

作者:荔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3 16:24:06 来源:就爱谈小说

宫里头,说皇帝是老大未来的皇帝是老二估计没什么问题。东宫不高兴了, 四处都要抖三抖。

于是周明去内务府替瑞嫔一要炭, 内务府那边就惊了, 管事的诚惶诚恐跑来东宫谢罪。

沈晰下午还有事要忙, 一时间没工夫料理这点鸡毛蒜皮的问题, 就说让他直接见楚怡去。楚怡一听可有点懵了,这她咋整?这怕是要实实在在地得罪太子妃吧!

但她脑子转得也还算快, 传话的人走后、内务府的人进来之前,她就想好怎么说了。

——怼人嘛,能怼到这边就行,想把话说漂亮点不得罪另一边还不容易?

是以当内务府大总管走进绿意阁卧房的时候, 这位太子身边炙手可热的楚宝林正仪态万千地喝茶。

大总管上前去见礼,楚宝林搁下茶盏笑了笑:“是为瑞嫔娘娘的炭,是吧?”

大总管点头哈腰:“是,娘子恕罪。内务府啊, 平日里事太多了, 一时没顾上,娘子海涵。”

他这么说,按道理楚怡该递台阶了。

可楚怡决定不给这个台阶。

她淡淡地笑道:“分内的事都不好好做,要靠旁人‘海涵’过关,要您内务府还有什么用呢?”

内务府大总管一僵。

宫里头的人为了日子好过,巴结他内务府的人多了去了, 漫说东宫, 就是皇上的后宫里的小嫔妃也不敢跟他这样讲话。

可话说来, 主仆之别就是主仆之别,楚怡底气一硬,他心里头再不痛快也得跪下。

“宝林娘子恕罪!”大总管磕了个头,楚怡心里其实有点毛。

她先前没跟内务府大总管打过交道,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单看宫斗剧也知道这人不是一般人。可她又觉得这事就是内务府不对!再说,她现在是在帮太子妃收拾烂摊子,不硬气到底,难道让太子在四皇子那边接着丢人?

她便又道:“这不是我恕不恕罪的问题。瑞嫔娘娘好歹也是宫里正经的主子,我们太子妃殿下当日跟你们说两句软话,不过是想两边面子上都过得去,你们借坡下驴把该送的炭送去这事也就了了,怎的还蹬鼻子上脸真把瑞嫔娘娘撂下不管了呢?”

大总管听得心里头咯噔一声。

怎么,太子妃其实是这个意思?那天是他手底下的人看走眼了?

楚怡见他不吭声,知道自己唬住他了!这招真好,既狐假虎威还帮太子妃长威风,不得罪人。

她以一种很大佬的姿态,风轻云淡地又啜了口茶:“有的事啊,公公您心里得有数,若不然真是平白给旁人添麻烦——就拿这一出来说,您当我愿意这样与您硬碰硬么?可您驳了太子妃的面子,难道还要堂堂太子妃再纡尊降贵地穿您过去解释?”

她一口一个“您”,把大总管“您”得心里头都瘆死了。

语中一顿,又说:“您可赶紧把这事办妥了吧,好好跟瑞嫔娘娘陪个不是。好在,我们太子妃殿下也不是个小肚鸡肠的人,这事了了就了了,您也不必太挂心。”

“……是。”大总管应得直颤,磕了个头,“太子妃殿下那边,还劳您多美言两句。这样的疏漏,日后再不会有了!”

行,认错态度良好。

楚怡满意地一点头:“那就行了,我也没打算为难您,您请回吧,我不多打扰您了。”

说罢她还递了个眼色,让青玉塞银子给大总管。大总管哪里敢收,一再推却,可青玉知道楚怡的意思,还是硬塞着让他收下了,以此表明楚怡真没打算找茬。

送走了诚惶诚恐的大总管,楚怡长松了一口气。但这事儿还没完,她必须主动跟太子妃报备,以防太子妃从其他渠道听说这件事看她更不顺眼。

她便把周明派了出去,要求周明“一五一十”、“详详细细”地把整个经过都知会太子妃,尤其是她以太子妃的名义办这事那几句一定不能少,她一定要让太子妃相信她真的没想僭越!

当然了,晚上太子过来的时候,她也又向太子好好汇报了一遍这件事。她从来没有处理这种事的经验,说心里不忐忑那是不可能的。

然后沈晰就把她按在了床上。

一边夸她一边上下其手:“我们楚怡真厉害!”

楚怡哭唧唧地被他按着:“你别哄我啊,万一出了问题你得帮我!”

“放心,我心里有数。”他说着,很“有数”地把她裙子上的系带一根根解了。

当天夜里,楚怡被折腾到起不来。在他放过她之后,她缩在他怀里任由他给她揉腰,声音懒得一分力气都没有:“你太欺负人了……”

“你把事情办漂亮了,我高兴嘛。”他理直气壮地说。

“……借口!”楚怡扯着哈欠瞪他,“我把事情办漂亮了,你不是应该奖励我吗?”

“?”沈晰不满地锁眉,“难道我这算罚你吗?”

“当然……”楚怡脱口而出,和他视线一触又虚了,“当然不算了。”

她撇着嘴拱了拱,视线斜斜地别开。他转而笑了,闷头又吻住她:“明天你好好休息,过几天设个宴,给你哥哥饯行。”

“饯行?”楚怡一愣,沈晰点头:“我给他在湖南谋了个官职。”

“他被贬了吗?!”楚怡惊然,沈晰扑哧一声,揽在她背后的手给她顺起了气:“没有没有,你听我说。”

这还没有?从中央到地方,可不是贬了官吗?

沈晰便慢慢地给她解释了起来,楚怡听了听,哦,原来真没有。

这里面的道理很简单。太子说,想在仕途上做出一番成就的,大多得到地方上干个几年,熟悉熟悉民情,不然干什么都是纸上谈兵。

——他说到这儿的时候楚怡就已经明白了,搁现代这就叫下基层嘛,她懂!

不过他还是又耐心地给楚怡举了不少例子,什么如今的丞相、前任丞相(也就是楚怡她爹)、还有户部尚书(太子妃他爹),就都是这样从基层做起的。

楚怡诚恳地点头:“懂了!”

沈晰叹气:“原是想把太子妃的兄长赵源派出去的。如今……缓两个月吧。”

“就为内务府的事?”楚怡有点错愕,想劝他说这样把朝中之事和宫中争端搅在一起是不是不大好?

但沈晰苦笑着摇头:“不,是因为我今日下午把赵源叫进来骂了一顿。”

当然,若追根溯源,那也确实是为内务府的事。

他实在气不过,把赵源叫进来破口大骂,你们赵家会不会教女儿?

娶妻是没法提前知悉具体的品性学识的,无论是皇子们娶妻、还是皇帝本人选妃,大多都是看看家世如何、看看父兄品行怎么样,再看看上数几代有没有恶疾便罢。

一切基本定下来之后,虽然皇后会叫进来见一见,但几句闲谈其实也了解不了什么,许多大大小小的问题,注定会在夫妻一起过日子之后才会显现。

所以不论在皇室还是民间,夫妻成婚后发现过不到一起去都十分常见。

——但饶是如此,沈晰也还是觉得太子妃实在有点过分了。

他就骂赵源说:“你们赵家几代簪缨,在朝中为官的男人不在少数,嫁出阁的女眷就这个样子?若都这样,你们日后少往宗亲府里嫁人!”

这话说得很重了,赵源被他骂得不敢吭声,好一会儿,才瑟缩地解释了句:“殿下恕罪……臣家中长辈们教女一向当心,德容言功皆不敢懈怠,《女诫》更是识字起便要读的。太子妃殿下若这回有什么做得不得当的地方,殿下您……”

“人都不会做,只会读《女诫》有什么用?”太子冷冷地打断了他的话,赵源的面色一下子惨白得丁点血色都没了。

太子直斥太子妃不会做人,那下一步呢?

赵源跪在地上不敢吭声,但很快,太子又自己冷静了下来:“罢了。”

沈晰烦乱地摇着头:“你不必跟你家中说什么,也不比差人跟太子妃多言,退下吧。”

赵源隐隐觉得,太子似乎也意识到自己的话说过头了,这令他稍稍地松了口气,但告退时依旧忐忑得很。

他也觉得家里教女儿的法子不对。妹妹小时候挺聪明的,真让她学持家、让她交际,她不是学不会。

可他们赵家的女儿,十岁以后就不出闺房了。平日都在深闺里待着,顶多在自己所住小院的院子里走走,也还有年长的嬷嬷跟着。

嬷嬷跟她们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姑娘家得自重,不能不爱惜颜面,所以妹妹不合太子的意他一点都不觉得稀奇——一个读过许多书、学识够广的人,和这样的人注定是说不到一起去的。

别说太子,就是他赵源也不想娶这样一个妻子啊!.

宜春殿里,赵瑾月辗转反侧,一整夜都没有哪怕一刻的工夫得以入睡。

楚氏着人来回的话她仔仔细细地听了,她知道楚氏没有冒犯她,至少在这事上没有。可是,这事仍是令她很不安生。

太子把这事交给楚氏了,但这原该是她这个正妻的分内之职。

她也不怪太子,因为确实是她把事情办砸了。楚氏着人回了话后,她恍悟了太子的意思,恍悟了她原本想都没想的意思。

她原本觉得,太子让她去关照瑞嫔,不过是在兄弟之间博个贤名。同时她也顾虑到,她若真做得太多可能反倒对太子不好,毕竟太子在这个位子上,结党传出去可不好听。

她完全没想过,太子可能真的只是想关照四皇子,想关照弟弟。

而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与太子想法相左了。

这令她恐惧而无措,她觉着这样下去,她太子妃的位子早晚要不保,孩子或许也会受牵连,可她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因为当她在料理事情的时候,她并不知道哪些想法是错的。

赵瑾月感觉到了一种深深的挫败,她甚至觉得,如果她能像某位堂姐姐一样,偷着读一读男孩子们的书就好了。

那位堂姐对权谋之术兴趣颇深,总变着法地读男孩子才会读的书,每一次被发现了都要挨罚。到了十四岁的时候,她又一次被发现了,被大伯打得半死,后来就离家出走,再也未归。

赵瑾月那年十二,心里只觉得这个堂姐奇怪,觉得她为什么要那样呢?乖乖地做一个女孩子不好吗?

现在她觉得,如果她也读上一点儿,可能就不会惹出这么多事了。因为那些书太子必定都读过,她也读,或许就能跟太子的想法接近一些。

可现在身在东宫,想读那些书大概只会更难。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就放在那儿,她这个当太子正妃的人去读那些,多半会比那个堂姐更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