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我靠吃火遍全网 > 第111章 第 111 章

我靠吃火遍全网 第111章 第 111 章

作者:暮七七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8 01:26:42 来源:就爱谈小说

参加完婚礼回去的路上,丁兴海几番欲言又止,快开到家的时候,终于开口说“灵灵啊,那个捧花”

“怎么了,爸”

丁兴海深吸一口气,开始说“那个捧花,做不得准的啊,这种活动也就是图个好彩头,咱可不能拿它当真,不一定拿了捧花就意味着要下一个结婚,你懂得吧”

丁灵有些愕然。

要不是她爸说出口,她还真的从没有想过“结婚”这两个字。

侧头看去,丁兴海的脸紧绷着,神情格外严肃,好像在面对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丁灵不禁有些哭笑不得。

“爸,您想得太远啦。”

“太远了”丁兴海悄悄松了口气,但还是继续说“灵灵啊,你现在年纪还小,爸爸知道你谈恋爱了,但感情这个事情还是要多经历磨合一下,通过长久的相处,才能知道对方到底是不是自己将要相伴一生的人。爸爸希望你享受恋爱的过程,其他的事,咱不急。”

“爸,我知道的,我不急。”丁灵乖巧地点头,见丁兴海还是神情严肃,轻声劝了一句,“您也别想太多呀,我心里都有数的。”

丁兴海这才将紧拧的眉头逐渐松缓。

到家时也才下午,丁兴海换了身休闲一点的衣服,就准备出门去食品厂,今天厂里生产出一批新包装的便携装桂花酱,他要去亲自检查一下。

临出门前,问丁灵,“你出门不,中午没吃饱吧等下要不要给你捎点吃的回来,我们厂旁边有一家小鸡炖榛蘑做的不错,给你打包一份”

丁灵确实没吃饱,毕竟婚宴每桌的菜都是定量的,她总不好在那种场合敞开肚子吃,每样菜就适当尝了一些,这会儿连半饱都没到。

但她还是摇摇头说,“爸,您不用给我带,要不您肯定想着赶早回来,您开车慢点,办事也甭着急,我自己在家弄点吃的就行。”

“那也行,冰箱里还有酱牛肉和猪耳朵,你自己切点。”丁兴海交代一句,就换好鞋,夹上公文包,匆匆走了。

丁灵打开冰箱门,中间一层并排放着几只保鲜盒,里面都是丁兴海做的熟食。

有酱牛肉、猪耳朵,还有一点酱好的蹄筋。特别适合配面条吃,就像宋熙和给她发的图片那样,下一把挂面,再往里烫几根蔬菜,最后放进去一些酱牛肉片,和筋头巴脑的蹄筋,这不就是一碗好吃的牛肉面

丁灵正准备动手,电话就响了起来。

几秒钟前,她才刚想到宋熙和,宋熙和这就给她打来了电话。

“出去吃饭吧,你中午参加婚礼,一定没吃饱。”宋熙和真不愧是除了丁兴海以外,这世上最了解丁灵的男人,一猜一个准。

“我正准备下个面条呢”丁灵说。

“那我去打包一点菜,过来找你,你想吃什么”宋熙和问。

丁兴海前脚刚走,后脚她就让宋熙和上门,属实是有点挑衅老父亲的权威了。

丁灵想了想,还是说,“那还是出去吃吧。”

也不知是不是受到丁兴海出门前推荐的“小鸡炖蘑菇”影响,上车后,讨论去吃什么的时候,丁灵一下就想到了东北菜。

宋熙和“我知道记一家口碑不错的,就在驻京办,离咱们这也不远,就去那吃”

这会儿已经过了饭点,但好在这家餐厅下午也是营业的,这个时间点来,店里的客人已经不多了,只有零星几桌客人。

丁灵点了店里的招牌菜,第一道就是她刚才想了一路的小鸡炖蘑菇。

服务员介绍说,他们这儿用的蘑菇,都是野生榛蘑,是东北特有的山珍,味道鲜美,而且营养特别丰富。

接着又点了,“铁板酸菜煎肉,雪衣豆沙,大拉皮。”

点到这里,服务员就建议他们不用再点了,“其实一般两个人吃的话,一道小鸡炖蘑菇再加一道凉拌大拉皮,就差不多够了,我们家的小鸡炖蘑菇量很大,两三个人吃都是足够的。”

“没事的,我们可以吃完,如果吃不完也会打包带走,不会浪费。”丁灵简单解释一句,又往后翻了翻菜单,再加了一道锅包肉,一道排骨焖黄金钩豆角,还有一份拔丝红薯和作为主食的米饭、韭菜盒子。

这差不多是五六个人吃饭的量了。

服务员下完单,又体贴地多问了一句,需不需要做完单独打包一部分,得知不用后,面露几分惊讶。

这会儿饭店没几桌客人,店里服务员大部分都在休息。

负责丁灵这桌的服务员,叫张萍,刚走到取菜处旁等候,就听同事问,“张萍,你不认得刚才你点菜的那桌客人吗”

她愣了一下,“我应该认识”

“那个女生是一名美食博主啊,粉丝过千万那种,很火的”同事说。

“这样啊”

张萍有些恍然,难怪他们点了那么多菜,一般那些网红吃播,都是一下子点好多。

她在餐厅里看见过几次,有那种特意拍完照以后,又让她们换小盘子装,刻意凸显菜量多,自己吃得多的。还有那种来做测评探店,点满满一大桌菜,最后一样只尝几口的。

早几年对吃播限制不严的时候,她甚至还见到过,在包间里录视频,上面在吃,下面腿上放着个盆,刚放进嘴里就低头吐出来的。那回那个网红,怕她说出去,还威胁她要是敢出去瞎说,就来餐厅投诉她。

经过那次以后,张萍对这些所谓的吃播、美食博主,都没什么好感,平时在网上刷到,也都是快快划过,眼不见为净。

“六号桌的大拉皮和拔丝红薯好了,快端过去吧。”取餐口里面的人招呼了一声。

张萍赶忙回过神,拿托盘端着两盘菜和一碗清水,送了过去。

菜上桌时,丁灵轻声说了句,“谢谢。”

宋熙和也对服务员点了下头。

张萍退到一旁,心里想着,这对年轻人倒是挺有礼貌的,希望不要像她先前见过的吃播那样行为离谱。

丁灵和宋熙和,根本没打算拍这顿饭,出来的匆忙,两人没带相机,丁灵只在每道菜刚上来时,拿手机拍了张图,打算等会儿凑个九宫格,一起发条d站动态。

刚出锅的拔丝红薯挂着晶莹的外衣,糖丝黏腻,向上一拉,就能拉出长长的细丝,再往旁边的清水碗里轻轻一蘸,糖丝断开,就能吃了。

厨师应当很有做这道菜的经验,火候把握a303记40刚好,红薯上的糖衣没有一点发焦,入口时也是甜蜜的,没有温度过高产生的焦苦味。

一口咬下去,外表是冰糖外壳的清脆甜美,内里则是红薯的软糯香甜。

这菜得趁热吃,要是吃得慢了,多放几分钟,糖衣完全凝固,就不好再拉出丝了。

丁灵和宋熙和一口接着一口,很快就将这一盘拔丝红薯消灭了大半。

凉拌大拉皮上桌时是还没有拌开的,拉皮在下面,上面码着五颜六色的菜码,有胡萝卜丝、黄瓜丝、紫甘蓝丝和豆腐丝,还撒了些香菜和炸好的花生米,乍一看挺漂亮的。

拌和均匀,下面晶莹剔透的拉皮就显露出来,拉皮很宽厚,吃起来筋道弹牙,口感很厚实,调味却很清爽,用于当作大菜上桌前的开胃凉菜,再合适不过。

紧接着上来的是锅包肉和黄金钩豆角焖排骨,这家店的锅包肉和刚才的拔丝红薯同样优秀,看得出来厨师非常会做炸食。

黄金钩炖得入味软烂,却烂而不散,夹起一根,吃的时候在嘴里一抿,几乎能化在嘴里。

肉汁已经完全吸进去了,如果让丁灵来点评,她觉得这道菜里的黄金钩豆角,比排骨更加好吃。

吸饱汤汁的豆角,要是拌饭吃,一定也很美味。

这么想着,丁灵朝服务员招了招手,“您好,帮我们催一下这桌的米饭。”

张萍应了声“好的”,连忙去后厨催米饭,正好刚蒸出一锅,热气腾腾的东北大米,颗粒饱满,带着一股浓浓的米香。

一上桌,闻着味儿,丁灵就感叹道,“这米真不错。”

张萍连忙介绍“这用的是我们餐厅特供的大米,您要是吃着好,也可以在我们这单独购买。”

丁灵循着服务员指的方向看了一眼,收银台旁有个摆放商品的货架,卖的是这家店的一些特色食材。

她点点头说,“等下吃完我们看看。”

张萍上完菜,便退到一旁,现在餐厅的客人少,她要负责的就只有这一桌。很快她就注意到,这桌的客人说的真没错,胃口真的很好,那么大一盘的黄金钩闷排骨,没一会儿就拌着米饭吃完了。

还有大拉皮也吃得见了底。

这还是她第一次见到胃口这么好的女生,光是这么远远看着,仿佛都能感受到对方吃饭时那种满足的情绪。

张萍不禁为自己一开始的偏见感到惭愧,如果网上都是这样的美食博主,她想,她也是愿意去看美食视频的

注意到拔丝地瓜的盘子已经空了,锅包肉也吃得没剩几块,她赶紧去后厨催菜。

“六号桌的小鸡炖蘑菇还没好吗”

“快了快了,这个菜费时间,你等一下,再过两分钟就好。”

小鸡炖蘑菇没好,雪衣豆沙倒是先好了。

与其说这是一道菜,倒不如说是道甜品。

“这个我还是第一次吃。”丁灵好奇地夹起一个,雪衣豆沙的外表恰如其名,外表雪白的如同云朵一样,真a303记40像是穿上了一层白雪做的衣裳。

咬开这层蓬松的雪衣,里面是豆沙馅,用的应该是餐厅自己熬的豆沙,不是外面现成买的那种,甜度不高,吃起来还有一些大颗粒,口感和味道都远胜那种半成品豆沙。

她又咬了一口,细品味道,“这个是用鸡蛋清做的吧”

宋熙和点头“没错,雪衣豆沙的雪衣,就是用蛋清打发做的。别看这道菜听起来不难,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挺考验厨师功力,现在京市还做这个菜的餐厅已经不多了。”

虽然不是特别甜,但甜品吃多了还是容易腻,这家的菜量又格外大,那满满一盘子雪衣豆沙足有三十来个。

吃到一半,宋熙和和丁灵就放下筷子,静静等候最后一道菜上桌。

好在没有等太久,小鸡炖蘑菇菜还没有上桌,香味就已经先飘了过来。

那是一种浓厚的榛蘑香味。

鸡肉、榛蘑和粉条,装了满满一大盆,这菜量真如服务员介绍时说的,足够好几个人吃了。

丁灵先夹了一块蘑菇,味道很鲜美,菌盖的部分口感厚实,像是在吃肉一样。

鸡肉用的是土鸡,鸡肉里也浸入了蘑菇的鲜味儿,炖得软嫩的鸡肉,用筷子戳一戳就能脱骨,然后连鸡带饭,浇上一勺汤汁,一口送进嘴里,滋味妙不可言。

这道菜最灵魂的地方,还不鸡肉,而是顺滑香浓的粉条。明明是作为配菜出现,却吸饱了两种主要食材的味道,嗦上一口,好吃得能让人眯起眼。

宋熙和用盆里的小漏勺,挑了几块肥厚的榛蘑,送入丁灵碗中,“多吃榛蘑,这个很有营养,还能保护视力。”

丁灵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宋熙和便多解释了几句,介绍了一下榛蘑的营养价值,这些还是他大学期间去东北拍一部大山里的公益短片时了解到的。

丁灵听后,感兴趣道“那我们等下吃完,也买一点这里的榛蘑和大米吧,我可以趁着还没出发这几天时间,出一期视频,专门拍一些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食材。”

她会有这个想法,还是因为她的粉丝里,有不少学生,据说即将高考的高三生也不少。

这个时期,是该多吃一点有营养的食品。

丁灵和宋熙和一边讨论着,这部视频应该怎么拍,一边满满消灭着盆里的小鸡炖蘑菇,最后两人基本确定下来了拍摄内容,盆里的小鸡炖蘑菇,也快吃干净了。

丁灵用筷子捞起最后几根粉条,拌进饭里,陪着滑嫩的粉条,将碗底这口米饭也扒拉干净。

这是她这顿饭吃的第三碗米饭。

除了米饭,她还吃了四个韭菜盒子,这家饭店的韭菜盒子用料非常实诚,每一只韭菜盒子都有成年人一只手那么大,里面的馅料放得也满满当当的,除了韭菜和鸡蛋外,还加了一些小虾仁,为馅料增添了几分鲜味。

整整一桌菜,除了那半份雪衣豆沙,其他全解决干净了。

剩下这半份雪衣豆沙也没浪费,要了个打包盒装回去,晚上还能接着吃。

结完账,丁灵走到货架旁。

“我们店里售卖a记30340食材,和店里菜肴所用的食材,是完全相同的,品质如何您刚才吃饭时也品尝到了,都是货真价实的好食材。”服务员悉心一样样介绍道。

丁灵最感兴趣的就是肥厚鲜美的榛蘑,和喷香的东北大米,“这个野生榛蘑和大米,我各要四袋吧。”

除了大米和野生榛蘑外,这家店还有红肠、风干肠、黑木耳和榛子卖。

丁灵又要了两袋红肠和风干肠和两罐干黑木耳,正好到时候自己家留一份,给舅爷爷家送一份。

宋熙和也照着丁灵选的,买了相同的一份,他自己不在家做这么复杂的,打算回头直接拎回老宅,老爷子好像挺爱吃东北这种野生榛蘑。

要送走的东西,也不用再拎回家。

送完丁灵回家,宋熙和便直接开车回了老宅。

挺赶巧,宋爷爷昨天刚参加完一位老友在海市举办的字画展,今天中午的航班,下午才刚回家。

他爸妈依旧不在,小叔小婶倒是难得在家,可惜宋嘉乐前不久刚接了个参加极限运动的综艺,据说这两天正在练跳伞,一时半会儿是回不来了。

宋爷爷见他回来手里还提着不少东西,不禁疑惑,“这不年不节的,你怎么买这些回来”

“今天和女朋友去吃东北菜,那家餐厅味道不错,正好也卖食材,我就买了点回来。”宋熙和把手上的东西,交给过来的保姆阿姨,然后坐到宋爷爷身旁,接着说“回头您让厨师给您做小鸡炖蘑菇,我觉得这个榛蘑,不比上回别人送的那个差。”

宋爷爷不是第一次听宋熙和提起女朋友了。

先前过年的时候,他们全家一起看过人家小姑娘录的视频,后来宋爷爷自己也上网搜过,几乎每一条都看了,看完的结果就是他这段时间胃口好了不少,脸庞肉眼可见的圆润了一些。

昨天去参加老友的书画展,对方还夸他气色好,看着比以前年轻,悄悄向他打听,最近是不是吃什么补品了。

他哪有吃什么特殊的补品呢

不过就是心情好、胃口好罢了

“熙和啊,我听嘉乐说,你经常上人家小姑娘家蹭饭”

见宋熙和点头,宋爷爷语重心长地说“这是不是不太合适,你老上人家家吃饭,但还没领过人家来咱们家呢。”

“要不,你什么时候喊她来家里玩她都爱吃什么,爷爷让厨房提早准备好。”

宋熙和微微皱眉,“是不是有点早”

倒不是他不想让丁灵来家里,只是他怕她会感到拘束。

见家长这种事,也不是该是他强制邀请丁灵,而是得看丁灵自己的意愿。

而且,老爷子这热情劲儿,实在让他有点担忧,生怕到时候语出惊人,突然冒出一句什么时候考虑结婚、要小孩,再把丁灵吓到

“这有啥早的,你见人家家长的时候怎么没觉着早”

宋爷爷不满地瞪了孙子一眼,“就当是来家里吃个便饭,你怎么去人家家的,就怎么把人家请来咱家就行”

“那恐怕不行。”

宋熙和无情戳破现实“灵灵她爸有一手好手艺,我爸不行,连煎鸡蛋都煎不明白。”

宋爷爷无语,“那不是有厨师吗”

宋熙和眉头一挑“厨师做的哪有家里的温度再说,我爸妈一年到头也回不来几次,真要请灵灵来家,也得家里人齐的时候,要不显得不够尊重。”

宋熙和说的有道理,宋爷爷自己也说不准,家里人什么时候有空聚在一起,无奈地叹了口气,郁闷道“那你倒是说说,什么时候能让我见着我这大孙媳妇”

“其实也快了。”

宋爷爷眼前一亮。

接着便见宋熙和拿手指向电视,“明晚六点,中央台纪录频道,两集连播,能一口气看好几个小时呢”

宋爷爷“”

第二天,就是“食在华夏”前两集播出的时间。

中央台官方v博,放出了一条“食在华夏”的预告片。预告也是丁灵和宋熙和剪辑的,只有短短二十秒,却包含了前两集许多精彩镜头,很能勾起人对这部纪录片的好奇心。

丁灵转发了这条v博,并配字,“今晚六点,不见不散。”

粉丝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纳闷儿她怎么转发了一条官v,点进去一看,纷纷傻眼。

忍不住使劲揉揉眼睛。

没看错,这条短小却精湛的预告片里,唯一的主人公正是他们关注的美食博主“铃铛吃不饱”。

再仔细看看左上角官v的名字。

嗯,还是没看错,中央台

评论区立马炸开了锅。

我的天啊,出息了,我的博主

中央台啊,铃铛的视频竟然要在中央台播出吗我想过铃铛会越来越优秀,却没想到直接优秀到超出我的预期这也太惊喜了

今晚六点整,中央台纪录频道对吧,记住了,今晚一定看,不光我要看,我还要让我爸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七大姑八大姨都去看

快去粉丝群转发,六点可没几个小时了,提醒大家晚上一起看啊,万一错过了肯定后悔死

震惊过后,便有人反应过来。

原来铃铛之前豆腐宴那次直播时说的,在拍美食纪录片,说的就是这个。

铃铛可真是太谦虚了,她只说了要拍纪录片,没告诉我们要拍的是能在中央台播的纪录片啊我还以为就是那种网络长视频呢。呜呜呜,是我小瞧了博主,我忏悔。

一名同时关注了丁灵和宋熙和的c粉,后知后觉评论道

所以铃铛先前去徽省那么长时间,就是为了拍这个“食在华夏”我还以为

还以为什么

我还以为是和宋导度蜜月呢qq

众多关注中,“食在华夏”话题,迅速被顶上了热搜。

有粉丝注意到热搜,急忙打开电视,还有听说过“铃铛吃不饱”的网友,也对这位博主究竟能拍出怎样的纪录片感到好奇。

六点钟,刚好是大部分人家开始晚餐的时间。

许多准备观看纪录片的人家,索性将晚餐挪到了客厅,把菜摆在茶几上,打算边吃边看。

六点整,纪录片的片头音乐响起,祖国山河的景色在屏幕中出现,紧接着,苍劲有力的“食在华夏”四个大字,出现在这片大好山河上。记

字体逐渐淡去,随之画面一转。

白胖胖的毛豆腐在煎锅上逐渐减少绒毛,变得金黄焦脆。栩栩如生的菊花豆腐,在清澈的汤汁里摇曳生姿。一勺酱色浓厚的汤汁洒在煎好的鱼身上,一到臭鳜鱼变端上了桌。

这些画面一闪而过,随之闪过的,还有丁灵品尝这些菜肴的镜头,这些画面共同组成了“食在华夏”第一章的片头。

“食在徽省”,就此拉开篇章。

正片还没开始,电视机前的观众,已经被勾起馋虫,纷纷咽着口水。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