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明新福王 > 第22章 讨论

大明新福王 第22章 讨论

作者:飞翔的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8 01:32:11 来源:就爱谈小说

到九月中旬第一次大员岛移民从人员、船只、物资等已经七七八八,常洵还要忙准备开会有什么事如此重要让他准备多时

让常洵准备多时的事确实重要,那就是在大员岛移民安置方案,行事准则等等。不过一般移民情况下这也不可能如此郑重或有决定性性质,常洵封地这三岛却不一样,大员岛例外灵山岛与中左所不算分茅裂土,也至少与大明之前亲王对封地无治权不同,他是有治权的。

到大员岛更可说为大明亲王封地与外国藩王的复合体,常洵对这岛有独占权却不可能显得独立性的。如此管理大员岛机构包括灵山岛、中左所要用什么名义采用什么管理模式

而且是这些东西还要为今后大明政治、经济之类改革积累经验,对文化、思想改良方向。因而这些比第一次移民的各项准备工作更重要太多,第一次移民只是规模大小时间早迟顺利与否,这些乃是常洵政治选择方向选择,没条件当然走一步看一步,但常洵这里有条件肯定要预先全面考虑,作出通盘安排。

当然常洵肯定早已考虑到这些,在记录后世知识之类时就考虑他的出路,考虑如果他真获得三岛为封地了怎么移民如何发展定什么规则等等。这几个月忙于各项具体产业产品实事之余或回到宫中主要是考虑与拟订方案。

这时间方案肯定已经完成并多次修改过,也让万历过了目认为没什么大问题。但这样的大事方方面面牵涉颇大而多,闭门造车有自以为是之嫌,集思广益才更具可行性。

此时又是常洵无法去大员岛,所有的工作都由先去的人负责,与他们通气并让他们一起讨论一方面他们可以熟悉在大员岛的发展计划与行事方针,二来他们也可以自己目光提出看法,有理可以修改不至于两地勾通困难误事。

万历这意见不错,其实常洵也是准备如此干的只是先让万历过过目把把关。开会讨论布置工作众人有参与感会提高积极性,还有集思广益性质常洵在后世早熟悉、习惯。不过应该这样的方式在朝堂几乎成党争就走上邪路,万历也是提醒。

常洵不会高高在上可这提醒早知道也不可能多说,万历那是真心教诲自己。因而常洵计划的会议在随后几天在福王府召开了,来的人有几度落第已经商四十左右的陆继兴郑贵妃堂侄二十七八的郑家全;宦官张子诚;千总马守义等十几个人。他们到了见每个人都有座位。开始都不敢坐,知为已成为王府惯例才小心坐下。

这十几个人都是这次移民的负责人,都将留住在大员岛上负责方方面面工作。当然这也是最初步的负责班子,但干好了水涨船高他们都有藩王下属中上层官员的份,所以这时参加会议的人都暗中比较兴奋。

可常洵一席话让他们中不少人欲戴上官帽的期骥落空了,因为常洵说大家参加大员岛移民管理有不少该是官吏干的事,可孤的王府有长史、典衣等官职却没有亲民官员,硬套一个**品甚至是未入流官员也没什么荣光。

若自己命名则太敏感又肯定会被文臣攻击,可机构不设不可能,要不敏感不误事如果成立如039039福兴实业039039之类名目,下设灵山岛、大员岛等分部,再下面可以设支部、乡部之类。

再设各组分管各事,如农业组管垦荒、商业组管商业、工业组管工业、财务组管财务等。若一组事多可设分组,而管事人员下为组长,上面称为管事、都管事、总管事等等。

至于大家待遇有官职与没有官职一样,计分为年资,年资即在孤这里干一年就是一年的辛苦可以增加一份钱;第二为级别,这根据每个人的能力与贡献而定;第三为职务补贴,每个职务甘苦及需要费钱的地方不一,职务补贴根据这些决定,另外兼职可以领一部分补贴兼职多逐步下降补贴比例。

听了常洵这番话在座之人才想到常洵的封地太特殊,这管理机构还真不好带官府色彩。只是之前大家不在其位不会细思这方面问题,这时听了知道这个不能碰,再听常洵的机构设计有的认为可以,有的人以为太别扭,只有不可带官府色彩是共识。

于是十几个人大多数提出自己的名字,争论半天互不相让常洵让他们投票,最后还是用了福兴实业。因为这名字一听就知道福王名下的产业,而大员岛、灵山岛等乃福王封地,移民垦荒与其他亲王名下耕地性质差不多。区别在于其他亲王土地朝廷给的租赁出去收租子,福王乃是组织移民加垦荒收租子。

就是福兴二字见而知意,后面二字一样见而知意,一共四字还是见而知意,却是这时没有人如此用过,有些不雅生硬却又想不出更好的只能先这样定了。

这样定了还包括了各级机构,十几人都觉得名字生硬纷纷出主意可改动的地方实在有限,因为也没有其它什么朗朗上口众意一致的名字,而且真有之后也可改的。只有在讨论分设小组时众人对设那么多有些众口相同认为多了,什么医疗医药防疫卫生组、商业组、交通组、安全组、、、朝廷才六部那里需要。

对此常洵回答那是预料,实际设不设根据事是否到了需设组时再设的,一开始没有专人管的事都由专设副职负责,一个方面事多了不设专人不行再设水到渠成。常洵此话一说众人再无意见,接下来乃是常洵对十几人的分工,委任他们为大员岛分部总部及几个组管事。

到这里讨论仍然未结束,下面常洵介绍在他名下移民垦荒后续如何处理,此乃是又一个讨论重点甚至是政治指向。这方面历史上有民屯、发给粮食畜力农具划地块让人垦荒后土地归农民,收税与垦荒投入的物资。那些办法有政权色彩常洵不能用。

这不可用那就是地主、现在大明藩王的办法,这办法很简单他们若出资招人垦荒,完成了土地归自己后收租。这听起来差不多实际上相差很大,如大明农税名义上这时只有百分之五,租子为四到六成,常洵的决定为土地归己收租四成。

对这个决定众人一点不意外甚至是觉得他宽厚,因为他的耕地都是自己出资开垦的,移民也是他出资运到大员岛的,其他亲王如果这样做不收六成租五成起码的。

可接下来常洵的话让他们更吃惊,他的计划这四成租子一成作为管理支出,支出项目为管理者薪酬、军队军饷、各种建设、救灾救济、文教卫生等等。如此一算常洵只收了三成,与其他亲王更不可能比了,其他亲王上面开支大部分不用出。

至此参加会议的人还只惊叹常洵的大方,那知他下面的话更让人吃惊。因为他说历朝初起无不分地,那时几乎都是自耕农,如此农民有充足食物朝廷也可以轻松收到足够用的税。可个体农民因灾因病会卖田卖地,兼并一起富者有钱可以千方百计逃税,穷人无力交税只能逃走。

现在他这里土地并非农民这方面暂时不成问题,但单户农民底子不厚力量有限,发展生产力实现农林牧富渔全面发展不可能,因而常洵决定并非将土地分给农民收租子就完事。而是将他们组织成一个个百户级合作社,下面分十个互助组,土地交给合作社经营。

如此才能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当然这方面需要试验,初步安排几个合作社为一村几村为一乡。这方面设置根据实际情形不硬性规定,另暂时人少设到乡、、、、、、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