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明新福王 > 第66章 怪船

大明新福王 第66章 怪船

作者:飞翔的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8 01:32:11 来源:就爱谈小说

这时间没有大灾与大暴乱让常洵有些不知该乐还是该不快,幸灾乐祸当然不道德,可历史发生又是他不可能改变的乘机搞一些移民却不过分。

只是常洵对历史只知道个大概,那些几县一省暴乱一点记忆也没有多少有些郁闷。乘机弄一些移民实际上对各方面都是好事,如逃窜者本来无处落脚,被士绅赶走者不知去什么地方安身,官府对一些人放也不是关也不是,军队对一些人杀就杀了放了也无所谓。

上述这些人常询派人过去费点口舌与金钱,将人运到大员岛安置移民就有了。而且这些人并非天生有039039反骨039039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实属良民,被逼无奈才暴动的以后世之言属039039激情犯罪039039者多,且这样的人十之**被杀了。

漏网一二又混入去大员岛移民也不必担心,分散安置就将他们孤立起来,大员岛富裕的生活也让普通骨干再无闹事之愿。到那时真是有头生反骨之人没有一点安定之心,也不可能一个人干。

正是如此知道河南矿工暴乱规模不小常洵马上召集、调动人手,准备从两方面去将失败者尽可能多地弄到大员岛。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失败的逃跑逃亡者,另一方面就是有了一些经验的向官府、军队、士绅接触,用一点小钱将人弄出来送到大员岛去。

而且这时天津卫移民基地这个北风季正愁移民太少,如果多个五千六千就好了。就算是多出一万也根本不成问题,因为这时船多了一些外还多了一条更适宜运输移民的船。

更适宜运输移民的船就是努力了一年多的长江口造船厂第一条大船,一千吨左右的三体船。造了一年多乃是这船先是造了小船试验后常洵修改设计,又因结构复杂船舱多。

结构复杂船舱多会增加许多工作量,如货轮与客轮就差一个量级。好在设计确定只剩下半年时间了,但前期准备工作也完成了。

前期准备工作包括风力锯板机,风力锯板机虽因风力不稳速度不稳,可比双人锯木力量大而不知疲倦,在时间单位上可以代替四到八人工作。加上二十四小时不休息替代的人力可观,而风扇塔加风扇造价肯定比可代替的人力便宜。

即便是一日节省十几个人工,一个月可以省下十几到二十多两,每个锯板工都是熟练工还需要力气大。就是这一条也造风塔合算了,因为风力锯板机节省了不容易找到的工匠。

不仅如此风力锯板机有轨道固定木头沿固定方向前进,如此锯板不必先弹墨线,精度反而好于人工锯板,出料率高,计算一下整个投资不过节省人工费一年左右,那还不计质量、出料的好处。

风力锯板机有了,木头为提高性能还要进行高温加工,如后世木地板一样如此加工才不挠曲变型并确保干燥度。所以烘房也成为其它造船厂没有的设备之一了,如急于造船这烘房也来不及建的。

好在一开始建造的都是小船或试验船,有点问题也不大。小船修修简单,试验船也不大还经常在造船厂,不可能出现大问题,只有正式运用的大船出了问题才麻烦。

不仅有烘房因为常洵设计的船曲线大而复杂,本来这只能将木头或锯或砍修出形状,木头不够大还要镶嵌接上另一块木头继续如此加工。

可那样做木头浪费大而牢度不高,改用薄板多层技术,薄木板可以用水浸高温加压让其改变形状并在干燥后不再回复。而且是大部分曲线只要高温就可以让之变形固化,实际上弯曲小强力固定一段时间木头就不再恢复,如这时造船那样的小弧形就是强制变形形成的。

有了风力锯板机、高温烘房、高温加压烘房外造大船还缺一个船坞。船坞其实并非必须船台也是可以的,只是三体船结构复杂又宽下水麻烦,如此一来用船坞最好又确实有时间。

这样船坞就赶在建造三体船前完成了,不过那时工匠们还担心这船复杂一年也完成不了。那知按常洵办法,先将龙肋骨在地上放样,如此一个大匠负责一片肋骨完成一片再接手一片这工作比预计快多了。

就是龙肋骨合拢速度慢一些,不过龙肋骨一合拢那船就出来了。接下来关键部位需要大匠,其它部位只要木匠不曾参加过造船一样可以。

还有薄木板轻巧一二三人就可以独立干活,不似之前十几个人抬一块又厚又重的板放上去不合适处还要修整一下,最后硬生生一点一点将之固定在船上,一块板十几个人要忙不短时间。

现在薄板又都锯成直线合上一点也不必担心缝大,主要是先看板合不合适,合适就划上拼钉线取下来两边钻孔,插上两头尖的拼钉后在合缝处涂上厚防水胶,再把板敲实后钉在肋骨上就完成了。

第二三层为左右斜钉愈加简单,而且是钉板工作量虽大了几倍,可是之前只能所有的人一块块木板从船底向上建造上去,这时工匠分别开工这速度最后一算只有快。

而且之前木头之间的缝要用麻丝、石灰、桐油等打成麻饼用钝凿一点一点将缝填实。这填实可真需要填实,不然震动大掉出来就漏水了。

而且厚板最怕木头中间有腐朽、霉烂、虫蛀、树枝硬节疤块等隐患,这样的隐患没发现出远海比较危险。薄板不大可能存在这样的隐患的,真有也不是它一层保证不漏水,有另几层板一块有小洞也成。

船在四个月就下水舾装了,本来这时造船没有舾装这一说的。原因简单那船壳完成也差不多造好了,抢那点儿时间干什么又没有吊机下了水将材料运上未完工的船也麻烦大了。

那么这船为什么要舾装原因在于船坞急于造第二条船,下水的船外壳全部完成了,只因船舱多下水后继续主要是重复工程量大,材料上没什么笨重不堪的,这一点与这时其它船完全不同。

随后船完工开始了一次试航,结果随船工匠发现他们五个多月造出这样量级的船是个奇迹,这船速度之快更为奇迹。

那是因为这时的船方头,长宽比约三比一。这样的船兴波阻力非常大,也亏得速度不快也就是正帆情形下轻载五六海里而已。而这时西方大帆船长宽比在五比一左右头也尖,同样条件速度在十海里左右,当然它们的船帆面积比也大于大明的船,帆也轻。

但三体船主要浮力由中间船体占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长宽比超过十比一,左右船体为v型一样瘦长,正常情形下阻力比与主体差不多。

船艏尖而外飘劈水前进又防上浪,水下有尖刺突出可以平波。同样轻质布帆不过与西方大帆船不同,西方大帆船桅杆生出衍条帆实际上由衍条收放并不整体。

三体船衍用竹子帆由桅杆顶葫芦吊着可以整体迅速升降,整体上效率不输西式帆却用人少升降自如又迅速。加桅杆非原木乃加工合成质轻,由粗到细过渡一致,长度也大使得三体船纵帆效果更突出不少。

所以这条船配员才一百人已经操纵自如,速度同等条件却跑出十四五海里。这让那些老船匠,与帮助来试船的一部分老船工,当然也加上常洵这里已经派过来接船的人对这个速度不敢相信。

当然这不意外,因为之前试验船速度也快。只是试验船上只有几个人操纵,也没有声张,知道的人不多体验过的人更少。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