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明新福王 > 第86章 小结

大明新福王 第86章 小结

作者:飞翔的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8 01:32:11 来源:就爱谈小说

大员岛瓦达雄心勃勃,自觉抓住了好机会想一口吃成胖子却噎死了,带来的后果却是便宜了常洵这里。

那是因为北部土著最多也不过二三万青壮,让瓦达一下葬送的人不少其他人胆子吓破了,自此再不可能有第二次。连南部还有种种激进想法的大肚王知道了,只在考虑今后怎么办。

还有在四千多土著的劳动下淡水到鸡笼的陆上通道很快开辟出来,虽说用船两地也不远只有六十公里左右,至少用船运输量大,可是用船只有大宗运输才有优势。

陆上通了路只有三十多公里马车一天可以一个来回,骑马只要一小时有什么事多简单。如在鸡笼的人可以乘四轮马车来淡水购物,两地成为一体而非似未通路前必须用船来往。

还有到今年底移民超过十万,本来向山区方向拓垦存在一些顾忌。这顾忌一直是担心土著袭击移民村,这时不必担心了。

连土著融入计划也顺利起来,之前他们虽对扩大交换物资比较积极,让他们种茶之类更深融入计划反应冷淡。此时不少村寨表示愿意从低山区搬到半山区,还有邀请移民中专家指导他们的农耕、农林发展计划。

可说是真坏事变好事,瓦达这么一来让本来十分低调的常洵移民一下被人发现乃是巨人,在气势上已经与之前完全不同。

不过眼睛一眨又是一年,常洵盘点一年收获还是不小。如黄河移民今年刚启动却也多了几千人外冬季无法用船运,明年开春一波才是每年大头。

延长石油这时有两台钻机,每月增加三四口井月增产有数十吨。只是木桶生产也来不及,主要是石油加工后副产品大多仍然只能用木桶装,还有火油蒸馏加工出来因黄河冬季封冻大部分只能装木桶存储起来,加运输、销售周转那木桶成了一次性产品了。

不过这一年收入增长幅度极大,大员岛移民有大半在创造效益,除了用于移民安置已经有不少赢余。如此常洵移民进入了完全可以自己支撑,并养一部分军队了。

明年在大员岛也要开始组建水军了,而且这里才是他的水军最主要基地。为什么如此中左所成为市场后那里三教九流、中外商船什么都有,将水军主力与造船基地放那里并不合适了。

从成本讲那里肯定会高出一些,毕竟地方小自产有限,可商人加船员一多消费就容易走上畸形。为什么如此乃是商人不仅自己有钱高消费,还要请客之类。

更多的船员虽不比商人有钱可他们中老光棍多、失去成家立业希望者多。还有海上讨生活风险大让他们往往有今日有钱今日用的及时享乐思想,所以港口城市酒馆、赌馆与色情场所十分发达,因酒因争女人发生斗殴十分普遍。

所以水军处在中左所这样高消费加畸形消费环境并不好,因此就是唯一警备用水军基地,常洵第一个要求就是远离贸易港口,并建立自己的商业体系满足军人需求。

可中左所又不大,水军基地越大越不好控制外,在这里也不必要也无合适港口驻扎主力水军。因为执行剿灭海盗任务从大员岛出发也可以,反而可以直插需要到达的地点海盗根本无法通过监视可以预警。

还有中左所人来人往,水军在那里什么秘密也难藏住。如果兵力太多肯定会引人注目甚至是各种话都出来了,即便是这些话无法对常洵造成实质伤害能避免还是避免好。

所以中左所就是高消费、畸形消费、各种消极思想混杂地,对军人影响并不好。还有一切都无法保密,以及这里的使命不会长久,水军基地建大了只是浪费,所以此时常洵也准备水军基地放在大员岛,放灵山岛太小。

而且放这里水军家人也可以在此安家,这里港口好物资供应也不缺。保密方面也不用说反正没什么外人会来,来了见了一时也传不出去。

因而常洵综合考虑准备大员岛成为他夺取大位前的造船与水军主力基地,只不过之前在大员岛毫无基础,这才在灵山岛、长江口、中左所建了造船厂。

当然这三处造船厂也是必须的,灵山岛面向北方在今后会迁往胶州即青岛,虽有点浪费也没什么办法,他不可能此时将青岛也要了。

长江口造船厂必然成为大明主要造船基地之一,此时建造一点也不会浪费。中左所造船厂要为商船维修,今后仍然可以使用也不算浪费。

当然这时大员岛可以办常洵此时最大的造船厂了,因为这里人口足够招工了。木头也储存了许多山上仍然可以大量砍伐,只要现有各造船厂抽一些人过来建设明年就可以造出不少船了。

而且常洵想上马钢龙肋骨木船,这里有冶炼厂,再上马个大型锻造厂设备、材料方面就不缺了。如果钢龙肋骨系统成功,常洵的船质量上也与这时代的船拉开了代差。

当然这一年如捕鲸通过设立临时基地捕获量大增;灵山岛的武器生产进入了小批量阶段;玻璃生产出了平板又全透明的小批量产品,加大量生产火油灯;铜泊轧制与风灯生产成功;整套纺纱机设备加大员岛纺纱厂建成等等不仅让常洵今年利润接近百万两,除去一切投入还多余了六十万两。

今年能积余六十万两主要是财政拨款还有,不过这时财政拨款断了常洵也已经足够自我发展了。而且一年年增加的收入会远少于他可以用于投资的项目。

还有他这时投入产出比大,投入大产出更多,实际上成为不怕投钱而是怕没机会投资。只是他欲投资有些受限于移民,有些受限时间,有些受限于他还未离京。

不过到这时他手上有了近百万两积存,有些事逼迫他提前干起来了。不然这银子如这时代山西老财主一样铸成银冬瓜毫无意义,而且正是这时的财主普遍各种积累造成投资与消费不足,让大明经济缺乏活力。

准备提前启动的项目主要是马鞍山钢铁基地,常洵经过考虑觉得在马鞍山可以先将钢铁基地场地清理出来,高标准铁矿办起来,铁矿石粉碎、烧结等先按二十万吨年产建设起来,这些别人看不明白还以为自己有钱无处花。

还有淮煤也可按百万吨年产先将煤井挖出来,焦炭也是一样,如此建设别人只以为自己疯了,但银子可以用去不少,也没人会阻拦。那知这时采出的矿石与煤还有焦炭、铁精粉等积压再多,其实到大规模生产时这点儿量也真不多的。

那为什么常洵这时不公开自己在马鞍山建设钢铁基地,那乃这里是南直隶的地方。南直隶包括江南士绅对皇家在这里伸手肯定会极力反对,所以常洵要有准备动用武力保卫钢铁基地的准备才能真正公开建设。

还有在大员岛十二月初第一台高炉试产成功了,第一次开炉就放出了二吨多铁水。望着真是如水一样流动又炽白的铁水,在场冶炼工匠都是兴高采烈又有些不敢相信,特别是自以为这一行已经摸透的刘百福看着铁水不禁想起小王爷的话。

在那时他对常洵所说无法反驳又不可能反驳,但心里总有些不服。到这时他觉得小王爷所说的还真是差不多,就看下面试验质量了。

结果等铁水铸出铁锭冷却了一下让几个铁匠试验质量,这几个铁匠当然为老资格了,拿到还非常烫的铁锭就在铁匠炉子加热成火红,按之前经验缎打起来,结果真比苏钢还好了几分。

到这时大员岛冶炼厂正式投产了,接下来试验的平炉炼钢。这个炼钢只是将铁水放进钢包抄成熟铁难度不大,就是劳动强度大又艰苦,还有稳定生产中、高碳钢就不好掌握。

不过高炉加焦炭直接生产高质量生铁第一步已经成功,生产钢上面只要摸索普通钢不会困难,常洵的事业此时又前进了一步。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