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历史 > 大明新福王 > 第93章 视察

大明新福王 第93章 视察

作者:飞翔的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18 01:32:11 来源:就爱谈小说

自离开京城常洵一直盼着到灵山岛,上了船却一点也不觉得时间慢了。在三体船上全方位看了一遍主要是为了解结构与舱室布局是否合理,这方面大家都没什么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如常洵当时给长江口造船厂只有一张三体船外形图,让他们自己先造一条小船试验一下。在试验效果比较理想后根据试验作一些修改,就放大成千吨左右造出了实用船。

可是那三体船如有两翼这结构大家都没有经验,造船工匠没有常洵也没有,于是求助建造房子的木匠。只是那造房子的木匠一样没有这样的经验,只能多方讨论试验着办,而后面常洵就不可能参与了。

因为这时的图纸不是三视图,画出来常洵也看不大懂。还有专业的还是让专业的人解决,他隔得远就不硬参与进去了。

不过这时在船上看实物更直观,可以让常洵用他的几何知识判断一下这结构是否合理,是否应该简化或加强某些部分。特别是这时他的数学方面知识通过阅读西方人著作编辑教材,有了不少提高看这样的问题水平也大有进步。

不仅船体结构方面他要看看,舱室布置也一样要看看。因为之前的船就一个长形船舱分布也就是做一下隔断十分简单的,三体船比较复杂所以舱室布置也麻烦了。

为此常洵让工匠可以在地上用薄板实搭一下试试,如此才将三体船的舱室布置完成的。只是合理与有效利用空间方面如何常洵也不清楚,这时看看他自己的船虽说布置不是一个类型大体也可以看出水平。

除了三体船护卫舰常洵一样要去看看上面炮架、缓冲、复位结构,及船体加强结构设计如何。还有看看它火炮射击效果等等,就这样时间飞快不知不觉已经到了灵山岛。

船到灵山岛进入了防波堤围住水面小一些的口子里,靠上了刚完工的水泥桩柱形码头。这里与另一处不同,另一处防波堤围着水面大乃是一个小造船厂加仓储所在,及进出货的码头。

而灵山岛西南角的位置只供人员上下,此时也就主要是常洵及内部人员乘船用。此乃是大码头会有一些外人过来,即便是不大可能允许他们上岸也比较杂。

还有这码头上去就是灵山岛最大的五层大厦,常洵将住所就设在这幢大厦的第五层。而这时候三百护卫队就住在大厦其它四层,就不必另找地方了。

而且这幢大厦平面面积达五百平方米左右,不比一个宫殿小了。顶上有同样宽大的平整露台及玻璃廊亭,上去不论天气如何都可以眺望休息。

仅这个条件就比在京城好太多了,还有吊桥可以直接走到山上。也就是有了水泥加不计成本才能在这时代建造成这样一幢大楼,仅是那些铜制如后世铝合金玻璃移窗就让护卫队,及随常洵过来的宦官、宫女惊叹不已。

他们之前觉得自己在皇宫还有什么没有见过,分配给常洵他还成为了藩王,一时间都觉得前途无亮。后来那些宦官有不少出去干事了,于是觉得常洵这里不如跟皇帝可以爬上司礼监、御马监、东厂之类高位,可也可以出去管理一方,比跟其他藩王强多了。

宦官终究还有点儿男性,觉得主子不是太子将来爬不上大明最高的几人,可常洵这里机会多又在眼前也是不错。还有大员岛小一些毕竟完全属常洵039039私有039039,他们今后也会有不少机会与权力,与分在其他藩王那里不同,至少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

可宫女们觉得跟着常洵亏了,在皇宫多好什么地方比皇宫好。可常洵成了藩王还要了海外三岛,那地方可是比其他藩王也不如,只不过分给常洵了想换也不可能了只能自怨自叹。

那知这次来避暑出京城时心不甘情不愿的,乘了三体船体验相当新奇,不过也仅此而已。可住进这大厦第四层心里只有震叹,如此大房子还可以如此高

还有她们的住房都有玻璃窗,想看外面就看连风也吹不到外室内亮堂堂,实在在皇宫也没有如此好条件。而且山就在一旁轮到休息可以上去玩一会儿,比宫殿里更舒畅。

还有这时玻璃镜子正在试验生产,很快常洵这里有了几面大镜子,宫女们也陆续分到了小镜子,虽不大可是比铜镜清晰多了,让她们十分兴奋。

而且这里还真凉爽多了,特别是傍晚吹过来的风特别舒畅。又没有蚊蝇让人可以不必为此烦恼,不必挂蚊帐拍蚊子点蚊香。就是不知道冬天如何,如果每年夏天住这里宫女们觉得还是比在京城宫中还好。

宫女们心理变化常洵不大在意,他除了处理鸽子送来的各种文件有闲就去各处看看。比如军工生产就是重点,因为军工生产要开始进一步扩大产能了,比如火枪在五年内年产量要达到三千以上,火炮不仅年产达好几百架,还要生产更多类型火炮及重炮。

虽说这时护卫舰上的舰炮对付武装商船已经足够用了,可是守卫港口,特别是攻打重城堡垒还是力不从心。何况西方人还有战列舰,还有六十四磅炮,在十年内就会开始需要这样的火炮了,所以军工生产会逐年扩大。

还有火药与弹药生产扩能会更大,如这时一年就需要万计训练用子弹,五年后就是十万计了。所以今后可能火药放灵山岛生产,子弹炮弹会在大员岛装配,灵山岛容不下如此多工人,连火枪也可能被迫分散生产来这里装配的。

还有常洵询问了硝甘油及雷汞之类的试验情况,其中硝甘油试验早成功了,这时要解决的是钝化问题,还有与火药合用试验等。这方面军事上压力不大,反而在开采矿石中确实是更急一些。

用上了火药让采矿效率增加不小,但也让矿工们不爽炮孔打许久却崩下来太少。还有火药因爆破消耗也大一些,此后矿山开发规模更大这方面确实要抓紧一点。

当然这时光采购硫磺不行,还要考虑从硫化铁工业化硫酸的路子,马鞍山钢铁基地有一定生产规模,那废气处理制成硫酸也一样提前考虑进去,这方面后世可是有不小产量的,就算是用以生产磷肥也是好的。

军工方面为常洵注意重点,此时在灵山岛的瓷器研制项目也要抓紧了。因为洁白的骨瓷华夏人并不可能太喜欢,可西方人却是比较喜欢,这时可以推出作为外贸主打产品之一。

同时也要有更广泛试验,比如虽然牛骨经历史经验证明最好,但鲸骨也可以试试,包括釉料也要大胆试验。而且这方面也有些成绩只是文字有些说不清楚,常洵这时在现场才可以边看与听各种试验效果,边拍板下面如何办。

骨瓷外常洵还布置研制瓷砖、地砖、外墙砖,这时厨房没有瓷砖新时尚好日子一久到处都是油腻腻、黑糊糊的。好在君子远庖厨见不到,当然见到了也没有办法。

后世用了瓷砖厨房光洁明亮,看着眼目清亮,还卫生。不过这东西这时代实际上完全具备了生产条件,却没有人为厨房动脑筋。还有没有水泥这瓷砖也不好粘住,或背面需要特殊处理。

而且西方人肯定吃这一套的,将瓷砖与水泥卖给他们也是可以作为一个产品。地砖也一样这时的粘土大方砖每一块都是要经过几个月工夫才能制成,不仅成本大新时地上干燥,日子一久潮湿了看着不大舒服。

这时需要将方砖撬起,将下面的黄沙换成干燥的,大方砖也要晾干剔去破碎的重新铺好。所以这时代室内地面的砖代价极大,还需维护。因为太重更不合适砖混楼房楼板铺设,色彩也太单调。

包括外墙砖,现在常洵这幢大楼地面铺了木板比较合适,可外墙只是混凝土灰色有些太难看了。当然这并非不可以粉上传统的白色或代表皇家的黄色,而是常洵在等外墙砖。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