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老公死了我登基 > 第184章 将才

老公死了我登基 第184章 将才

作者:潇湘碧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9:23:51 来源:就爱谈小说

第136章将才

孔彰亦早看明白管平波的用意, 他自来了虎贲军, 诸如此类的战争分析课不知上了多少。他比韦高义几个都年长,经验更丰富, 欲先让小辈畅所欲言。被当众点名, 就知道韦高义几个人的争论不合管平波的心意。遂笑道:“打江淮。”

管平波挑眉:“理由。”

孔彰无奈笑道:“三国里头说, 吴国据长江天险, 守得三分天下。可诸位仔细想想, 长江中下游水流平缓, 渡江之地颇多。我不知曹操怎么想, 横竖换成我,是不会那般打赤壁之战的。既不擅长水军,绕过去建立据点,打陆战不就结了。”

管平波登时泪流满面,终于有个人知道从战略战术上分析了。

孔彰开了口,懒得打哑谜, 接着道:“既然能绕过, 我们便不用再考虑太多的天险。”孔彰走到舆图前,指着应天道,“窦家老爷子想要的, 是应天。你们看应天的位置。”手沿着长江向西划过,指到江城,“顺水而下, 运多少兵力都可。方才说怕被赵猛算计的, 有长江, 他怎么样都能算计你。况且,”

孔彰又把手往东移了一点,而后向上一划:“打仗不能只考虑横向,还得有纵向。窦家的敌人不止赵猛,不止新造反的那什么江南王,还有朝廷。江南,天下赋税半数之地,休说朝廷,北边山头土匪起义军,哪个不想要?

只有长江做屏障,如同没有。而拿下江淮,在长江以北建立据点,一旦敌军过淮河,我们能以逸待劳打他个措手不及。淮河为界,北面是平原,南面是丘陵。有江淮做缓冲,不单卡的骑兵处处憋屈,倘或一并夺了吴郡,还可以从吴郡调兵,威胁其侧翼,甚至断他后路补给。

因此,先打江南也好,先打江淮也罢,只不过是看现今实力做出判断而已。归根到底,吴郡与江淮郡同气连枝,从战略上来说,是一个整体。分开看,可是要吃亏的。”

谭元洲眼睛一亮,原来如此!受教!不由出声赞道:“孔将军从西到北,又从北到南。见识多广,胸中自有丘壑,我等不及。”

孔彰笑看管平波:“将军只怕比我想到的更早。”

那不废话么?管平波系统的学过战争史和军事理论的。守江必守淮都不知道,她好去吊死了。所谓科班出身,翻译一下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理论结合实际,不知省多少弯路。孔彰二十几岁,可以说天生敏锐,她隐隐察觉自己打仗上的天赋,是不如孔彰的。然而纵然孔彰天赋卓绝,在战略眼光上不也与她打平手么?这便是知识的力量。

管平波微笑道:“孔将军大致说清楚了。我补充一条。应天,乃为孙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古都。当然,这个陈是指五代十国的陈,不是我们现在的陈。”

韦高义惊讶道:“朝代还有重名的?”

管平波笑道:“自然。朝代命名,多以龙兴之地或封号为名。譬如隋朝,杨坚是隋国公。唐朝,李渊是唐国公。”

这个时空没有出现明清两个以吉祥期盼为朝代名的奇葩,正好不必解释了。接着道,“都城与朝代一样,皆有含义。要么是经济中心,要么具有战略意义。本朝定都京师,正是季风气候的边缘地带。春风不过玉门关,过了这道线,往北便是游牧活动的地盘。

京师镇在此地,资源便会朝此地倾斜,有助于抵御外敌。正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也。”说着用粉笔在洛阳的位置轻轻一点,“隋炀帝杨广,唐武后,皆有迁都洛阳。为的是实行新政,与旧势力割裂,正是所谓的政治意义。了解这些后,我们再来说应天。”

管平波顿了顿,让众人稍微消化一下内容,才道:“应天周围有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太湖平原。水路交错,经济繁盛。且东晋定都应天,喊出了收复北方的口号。

因此,从经济上,应天足够繁荣。从政治上,应天有象征。在南北对峙的情况下,此地为首选。然而,应天的经济依托于周边的繁盛。

如果从北方来袭,便是不打下应天,只消把周边吞了,应天能直接被困死。纵然凭借坚固城墙,也不过是苟延残喘。当都城被围困,没落是早晚的事。

而只要守住淮河附近,长江水系便依旧能航运,能催生经济,且更好统筹南方丘陵割裂的各个地带。我说过很多次,打仗打的是后勤,有坚实的后方基础,凭敌军怎生强大,总有翻身的本钱。

至于江南郡,浔阳、江淮、吴郡都打下之后,江南郡已是囊中物,何必特特去打他?”

谭元洲想了一回,道:“老爷子会这么想么?”

“我没兴趣拦着人犯蠢。”管平波严肃的扫过全场,缓缓的道,“我寻了那多史上大战要你们分析、思考。为的是你们指挥的时候不要犯蠢。尤其是战略上,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反之,战略无大错,战斗哪怕惨败,终有东山再起之日。制定计划时,经济、政治、军事三个维度缺一不可。望诸位多多留心,并在传授理论时,思虑更周全。”

管平波继续道:“这些知识,光我们懂是不成的。虎贲军必须形成人才梯队,随时随地有储备军官、后补人员。我日常与你们上小课,你们也该时不时的与手下上小课。光凭着我写的一本教材,远远不够。

打仗的事,你们不能指望着大家伙在战场上拿命去学。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句话不单是对战兵,对你们亦是。”

众人纷纷应诺。

将领皆是带出来的。管平波说完守江必守淮,又捡了几个史上经典战役来讲。上完课,谭元洲就要去探望陆观颐。陆观颐怕过了病气给管平波,死活不肯住正屋,跑去客房居住。

军营里最是讲究等级,最初盖房子时,条件最好的便是管平波三人的居所。客院又如何比得了?但管平波的确病不起,遂孔彰索性把屋子让了出来,自己跑去骑兵营跟莫日根挤了两日,待到山上把客房重新布置过,他才搬了回北矿营,住到后头客房里去了。

谭元洲一边走,一边对孔彰笑道:“何苦那般麻烦,我那屋子空着也是空着,你住我屋里得了。”

孔彰但笑不语,住哪不是住,横竖无需他自己动手,去谭元洲屋里住更折腾。韦高义李玉娇几个常常去瞧,怕人多了陆观颐不耐烦,便不跟着凑热闹,几个人凑在一处,与刚回来的石茂勋、张金培一齐讨论兵书兵法去了。

管平波三人走到陆观颐屋前,打起帘子,一股药味迎面扑来。特特拨过来照看陆观颐的张嫂摆手轻声道:“才吃了药,睡着了。太太回头再来瞧吧。”

管平波关切的问:“还烧么?”

张嫂道:“断断续续的,吃了药好一会子,过会子又烧。”

谭元洲皱眉道:“病多久了?”

孔彰道:“半个多月了,还不见好。”

管平波嘱咐道:“注意时常通风,别闷着。只别吹着她就行。”

张嫂子应了。此时的医疗条件,病了只有看老天爷的,就算空降一个资深专家,没有相应的药物也是白搭。管平波等人不愿打搅病人休息,只得退出屋外。迎头就撞见了提着个篮子来的侯玉凤。

侯玉凤见了管平波,先绽出个笑脸:“将军好。”

侯玉凤是管平波才打下石竹盐井时,解救出来的被拐妇女。她跟土匪生了儿子,次后杨红之父串通土匪,在管平波生育的当口点燃屋子报信,逼的杨红上吊自杀,撇下的儿子也给她养着。

她素来有些精明,在石竹管食堂的时候就井井有条,被陆观颐带到了飞水,接着管了北矿营的食堂。两个孩子都是土匪种,姓还不一样,统计户口时,她麻溜把孩子改成自己的姓,算是跟土匪一刀两断。

精乖的人自是哪里都精乖,她原就是善于做饭才去的食堂。听闻陆观颐病了,日日做些爽口的清粥小菜送来。陆观颐病着胃口极差,她做的倒能吃上几口。

为此,管平波特特交代下去,专招了个妇人给她打下手,叫她好腾出功夫专给陆观颐做吃的。侯玉凤自觉脸上有光,做的越发尽心。

虚不受补,陆观颐暂沾不得太多荤腥,一应以清淡为主。今日侯玉凤就拿嫩豌豆剥了筋,只留下嫩嫩的豆子,配上鲜百合清炒,最是清甜开胃。撞见管平波,是极好的表忠心的机会。忙打开篮子给管平波看。

管平波看了一回,笑道:“你这道菜再放些坚果调味就更好了。回头我叫人送一盒坚果去你那处,碾碎了撒一点子到菜里,或是就放在她的粥里头。也能补些营养。”

侯玉凤忙道:“那我去军医院问问,看坚果哪样配着最好。”

管平波满意的点点头,夸她心细,又叮嘱了几句,方把人打发走了。孔彰的目光顺着侯玉凤进了屋,才收回来闷闷的道:“她平日里爱吃甜的,病了就连红枣都不吃了。口不壮,如何好的起来?”

孔彰这倒霉孩子!就剩陆观颐个姐姐了。管平波安抚他,亦是安抚自己道:“心性坚定之人不易被疾病击垮,六月里天气平稳,想是容易好些。”

孔彰忧心的道:“六月里天热,我又怕她中暑了。可惜不是京中,没有冰窖,不然买些冰回来放屋里,只怕更舒服些。”

管平波听得此言,没有说话。南边可以用硝石制冰,但陆观颐那身体状况,又怕她反而受凉,才没放冰块。微微叹口气,又十分抱歉的看着谭元洲道:“是我没照顾好她。”

谭元洲早就被管平波坚定的误会闹的没了脾气,只道:“人吃五谷杂粮难免生病,却是不该瞒着我,不然我也好从潭州带些用得着的东西回来。”说完就觉得好像又有什么不对……

管平波道:“她不让说,也不知道她别扭个什么,我实不敢招惹她,只好依着她性子行事,不是故意瞒你。”

听着二人对话的孔彰:“……”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孔彰又不能替了陆观颐去,只得吐出一口浊气,暂把担忧压下,扭头对管平波道:“将军近来忙碌,更要保重身体。走吧,骑马去。”

管平波点点头,邀上谭元洲,一齐往校场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