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老公死了我登基 > 第306章 渗透7月22日第一更

老公死了我登基 第306章 渗透7月22日第一更

作者:潇湘碧影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9:23:51 来源:就爱谈小说

第103章 103渗透

在通讯基本靠吼, 交通基本靠走的时代,不单梁朝各地反应迟缓, 炎朝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正月中得知管平波称帝、决定趁乱攻打梁朝,至二月底,旨意才正式发到前线各郡。杨来来的消息, 亦几经辗转,艰难的传到了管平波手中。

把玩着手里的信件, 管平波懒洋洋的对雪雁道:“你妹子可比你出息多了。”

雪雁笑的一脸恬淡:“陛下说的是。”

管平波:“……”要不是跟着她出生入死多年的丫头, 绝对要损的她后悔投胎做人!

雪雁替管平波整理着头发,悠然道:“现你嫌我日日清闲, 待你生了孩子,只怕要求我替你带呢。我万千不好,多少是识得字管过事的人,比寻常的仆妇强的多。你将来就知道了。”

管平波没好气的道:“你还有理了?我堂堂皇帝, 缺带孩子的人了怎地?甘临的乳母不识字, 她是不会骑射还是不会读书?”

雪雁撇嘴道:“你就知足吧。史上不知多少帝王, 登基后看着满朝功臣愁断了肠子。有我这等带头退休的, 你笑都笑不过来。”

管平波冷笑:“姜戎未灭,卸磨杀驴早了点。”

雪雁把管平波的头发挽到了头顶, 用簪子固定住,才好脾气的对着镜子道:“虽然你权威日盛, 但有没有考虑将来?尤其是将军们。”

管平波淡淡的道:“人要眼光长远, 却也不能只顾着长远。当下才是最重要的。刀剑无眼, 人生无常。我费尽心思防备, 他们不定能活到王师北定的那日。如今梁炎两朝南北对峙,伊德尔必定想趁我们根基不稳,迎头棒喝。省的我们成了气候,直接把他们拖死。论经济,北方远不如南方;论建设,姜戎远不如华夏。我们不怕打持久战,他们怕。”

雪雁皱眉道:“如此说来,他们只怕要大举兴兵。”

管平波没兴趣与雪雁谈军国大事,雪雁既退出了管理体系,甘愿在宫中过清闲日子,外朝的事便不好与她多提。雪雁本就不算敏锐,脱离了环境,更难看清事态。有俗语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可事实上如若当局者都迷,旁观者如何能清?管平波能尽情嘲讽陈朝官员,盖因她不在局中,选了另外的路来重整天地。倘或她命不好,投胎做了陈朝首辅的闺女,便是明知道朝堂诸多弊端,恐怕连阻止端悫羞辱孔彰这等小事都做不到,更遑论其它。

于是管平波站起身来,抬脚往外走去。她登基后,把处理政务的地点搬到了福宁宫,与居所只有一墙之隔,十分便利。大殿留着开大朝会的时候用,日常都在南边采光好的书房里。到了古代,管平波才知道,为什么康熙批折子的地方叫南书房,可不就是“南”书房么?纯字面意思,南边采光好,拿来做书房合适。朝臣散落在各个部门,使了太监去请,管平波便拿手撑着下巴,打量起了新换的玻璃窗来。

技术革新并不容易,古代的玻璃是铅玻璃,杂质多,透亮的少,因此玻璃是真当宝石使用的。管平波在北矿营命人研发后世的硅玻璃,透明度大大提升,与后世几乎无二。但她前世完全不熟悉玻璃制造工艺,光凭借“硅玻璃”三个字,能造出灯罩已然要赞叹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了。平板玻璃依旧在研发中,不知何时才能出世帮她赚外快。于是太极宫内的窗户,亦是文雅隽秀的“冰裂纹”。因有木制支架阻隔,采光远不如大块的平板玻璃,但比窗户纸强百倍不止。书房本就朝南,管平波在西面支了桌子,把南墙做成了个巨大的玻璃墙,总算有了些许记忆中窗明几净的效果。

入住太极宫后,管平波不止把宫内的窗户换成了玻璃,还在后宫弄出了块试验田。当初修建太极宫时,就没修完。朴实的窦向东想着,横竖只是个临时首都,将来至多做成行宫,修那么好干嘛?因此虽圈了不少地,房子却没盖多少。到了窦宏朗,他妃嫔不少,却是内忧外患,没功夫操心。

再到管平波,后宫……她就没后宫,孔彰直接住在福宁宫……索性把空地上的石板掀了,从四处甄选对农业感兴趣的学生,预备宫廷内研发玻璃大棚技术与农作物杂交。除此之外,宫里叮叮当当的挖起了沼气池,想必不久之后,太极宫内就可以点沼气灯,顺便利用沼气肥造本朝第一个生态立体养殖实验室。

此时农业生产效率低的令人发指。别看流民乱窜,人多地少的矛盾频频爆发,好似弄个工厂把他们养起来便万无一失。事实上如若不加限制,商人逐利下,田地抛荒过了临界点,同样会因缺粮而暴动。后世国家能够允许农民潇洒的出门打工,是有杂交水稻、水利工程、三酸两碱工程以及庞大的物流进口体系共同支撑的。现在?以上几点全没有,还是老老实实以农为本吧。千百年来重农抑商不是没道理的,皇帝不知道商贸赚钱么?知道。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重工商不是一句话的事,而是需要足够的口粮才玩的起。管平波暂弄不清现在是西历多少年,也没接触过洋人,不知道他们发展到了什么水平。光从辗转获得的武器来看,大概是相当于她前世的明末清初的样子。想想远方虎视眈眈的姜戎,摸摸鼻子,她好像是把清太.祖的工作抢了哈。然既然抢了,便不能走历史的老路。工商业是要发展的,工业革命的便宜是要占的,所以提高粮食产量,是重中之重了。

隔着玻璃窗,远远的看着朝臣们相携走来。文臣高官管平波保留了不少,兵部尚书肖铁英自尽后,为了安抚窦家旧部,启用了肖铁英的族侄肖康桂接任了此职。

肖康桂乃肖家长房长孙,与肖铁英血缘颇远。窦向东娶妻时尚且年轻,在巴州旧家里算不得顶好的人选,且是个带了孩子的鳏夫,更要打个折扣。因此,肖金桃家世寻常,家底远逊于本家。奈何窦向东太凶猛,短短几十年翻了几十倍的家产,最后竟是做到了皇帝,肖铁英一系自然水涨船高,把本家压的喘不过气来。

待到管平波横空出世,肖铁英被迫自尽,其子孙只好夹着尾巴做人。管平波不欲石竹系一手遮天,身为巴州人,亦不想把家乡父老得罪个死,便扶持了肖氏长房。一则表明自己不想穷追到底,大家大可安心;二则长房与肖铁英矛盾已久,想要拿回族中的话语权,必须死抱着管平波的大腿。

姜戎异动乃大事,内阁六部并要紧的武将来了个齐全。南书房颇为宽阔,外间是管平波批折子的地方,书架上堆满了各色各样的书籍档案。里间仿虎贲军旧制,有个大大的会议室。长条的会议桌可以把舆图摊在上面,便于军事作战的讨论。

管平波领着朝臣进了会议室,自捡了主位坐了,余下的朝臣磨磨蹭蹭的按着朝堂排位依次坐下,却是不敢坐实,屁股只落了半边,战战兢兢的掏出笔记本和笔,浑身别扭的开会。

要从皇帝算起,似林望舒这等老臣,足足历经了五朝。从没见过管平波这般放荡不羁的帝王。听闻上古时期,皇帝与士大夫坐而论道,可那毕竟只是传说。真让他们跟皇帝一张桌子坐下,心里是既惶恐又欣喜。

惶恐不消多说,伴君如伴虎;欣喜则是,哪个做文臣的不向往能对着皇帝呲牙的好日子?当然,对着管平波呲牙是不现实的,然能在皇帝跟前捞了座儿,那是三公才有的待遇!于是这帮文臣与姜戎降臣的嘴炮又多了个论据,他们主上虽是女人,但人家心胸宽广,有上古君子遗风啊!君子不分男女,华夏却有内外。还是你们投降姜戎的更无耻,更不要脸!

早已习惯了虎贲军开会方式的方坚没那么多千回百转的心思,率先开口道:“陛下,姜戎将要南下,可有调兵详情?”

情报自然先过夜不收,张金培替管平波答道:“太子布日古德领兵,贺赖乌孤、出连叶延协助,莫葫芦源赫出兵苍梧,牵制我军兵力。大军取道海右郡,应是沿前次贺赖乌孤出兵的线路,便于沿途补给。”

兵部侍郎莫日根道:“吴郡北面羁縻,臣以为须得调兵驻守,尽量避免在应天作战,以免耽误京城周围之农时。臣愿带兵北上为先锋。”

兵部尚书肖康桂缩缩脖子,没敢说话。兵部调兵不掌兵,莫日根竟能以兵部侍郎兼骑兵营参将,可见其江湖地位。事实上六部尚书在南书房会议室就没有敢乱说话的。

尚书听着风光,可看看他们的下属,除了礼部没人搭理之外,吏部侍郎为方坚,兼任内阁大学士;户部侍郎白莲;刑部侍郎原虎贲军稽查部副部长许思文;工部侍郎则是被姜老德连累贬斥岭南,又特特调回京城做官的郭守彪。哪个不是管平波的心腹?哪个不比他们的上司凶残?能保住品级,已是看在从龙之功的份上了。

管平波手指敲着桌子,问白莲道:“国库有多少余钱,点出来了么?”

白莲苦笑:“陛下竟是休指望国库,才浔阳上报,水利年久失修,请调民夫修缮,以备春汛。江淮去岁大战,百姓流离失所,国库府库的粮食一则赈灾,二则需要预留种子。东四郡能维持自身已是勉强,后勤还得从西三郡走。另,前日战报,李将军距离播州不远,想必不日即可攻克。黔安土司世代盘剥,积累的财富蔚为可观。想必可助前线一臂之力,顺道为他攻打巴蜀提供后勤,不消中枢操心。”

管平波知道白莲说的是实情,东四郡豪强林立,真正能收税的是打了土豪后,现还没动手,自然是发不了财的。于是掉头问工部侍郎郭守彪:“你在岭东呆了一阵子,岭东粮草入京,可走海运否?”

听到海运二字,林望舒心下一紧,想想自己如今空担着的首辅地位,终究是闭嘴不言。罢了,他们不过是两朝过度时的牌坊,万事随新皇去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