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山河不夜天[穿越] > 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河不夜天[穿越] 第一百三十六章

作者:莫晨欢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3 19:24:18 来源:就爱谈小说

纪翁集声音平缓地说着一句句大逆不道的诛心之话, 仿佛平静无波的水面, 微风不惊, 水面之下却藏着惊涛骇浪。他每说出一个字, 赵辅的表情就狰狞一分,他目呲欲裂, 用杀人般的目光瞪着站在殿中的纪翁集。

然而当纪翁集说到最后,赵辅却释然了。

他微微笑了声, 伸手拿起桌上的另一只茶盏, 砰的一声, 砸向了一旁的柱子。

青花瓷盏摔得粉身碎骨。

纪翁集看都未曾看那碎裂的茶盏一眼。

皇帝的话掷地有声, 不啻惊雷“重明, 你当真让朕心寒。在你心中,朕竟然是这样的帝王”

纪相抬头望他, 认真地说道“在臣看来, 陛下是大宋开国以来最圣明的帝王。”

赵辅“朕竟听不出, 你这话有几分真心。”

“十分真心。”

赵辅哑然,他叹息道“那你今日又为何入宫。”

纪翁集“不忍见悲剧重演一回。”

赵辅沉默良久“三十二年前, 朕记着重明并不在盛京。你那时在哪儿呢朕得好好想想”

“臣那时在西北, 与辽军对战。”

“哦对, 是, 你是在幽州,和太师一起。太师多次向先帝夸你, 说你是难得一见的将相之材。”赵辅露出不解的神色,“你又不在盛京, 你又非先、松清党那此事,与你何干呀”

纪翁集忽然闭了口,没有言语。他说起了另一件事“臣忽然有些懂陛下了。”

赵辅“哦,你懂什么了”

“您其实从未变过。是臣迂腐了,臣曾经不解,若三位皇子皆死于昭德门中,这大宋江山,您辛苦得来的江山,到底有何用。但臣此刻懂了,您在乎这江山,只因它是您的江山。若它不再是您的江山了,那无论是赵尚的、赵敬的、赵基的,又甚至是赵敖、赵琼的,这江山又与您有何干系呢。”

赵辅嘴唇动了动。

纪翁集“这宋辽合约,是开平皇帝的功绩。这盛世繁华,皆为开平皇帝的功劳。您不畏艰难,开三条官道,为天下百姓殚精竭虑,哪怕如今,除非重病难起,三十二年来从未落下过一次早朝。大宋从未有过像您一样励精图治的皇帝。您过得苦极了,三十二年如一日,好似苦行僧,远不如苦行僧。”

赵辅露出了难以形容的神情,他激动地板直了腰背,喊道“重明。”

纪翁集怅然道“以纸代币,多难啊,这些年您都这样了,却从未放弃。大宋有您,是百官之福,是苍生之福。臣这一生侍奉过两位皇帝,但臣这一生却只有一位君王,便是您。”

赵辅语重心长道“朝堂之上,朕从来都知道,你是最懂朕的。”

纪翁集抬头道“所以您想证明,哪怕是弑父杀兄而来的皇位,您也未有错。赵尚如您,赵基、赵敬如先太子,重演一遍,任何人都会如您一般抉择,如您一般作为。”

赵辅“朕有错吗”

纪翁集“您没有错。不需要重演,您从没有错。”

赵辅闭上了眼,止住了温热的眼眶。

“但先太子也未有错,赵尚、赵敬、赵基,谁又有错呢。”纪翁集缓慢地说道,“您是一位明君,您亦是一位自私自利、孤身行进的君王。陛下,这条路臣伴不得您了,您从来是一人而行。臣如今也想明白了另一件事。”

赵辅竟然没生气,他微笑着对纪翁集道“何事”

“若是放在一年前,您绝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您在怀疑自己,您迟疑了、害怕了。是太后的死,让您开始害怕起了来生,担忧起了死后下地狱吗”

赵辅脸上的笑意僵住。

不用他回答,纪翁集从帝王的表情中已经明白了一切,他恭恭敬敬地作揖行礼,道“陛下,既为胜者,何须再想无谓之人,无谓之事。您便是您,这天下还有诸多事,等着陛下破除迷障,开辟天地。”

福宁宫中,是久久的寂静。

许久后,赵辅道“你下去吧。”

“是。”

“等会儿。”

纪翁集停住脚步,回身看向这位孤独而圣明的帝王。

赵辅笑道“重明说错了一件事,赵敬、赵基如那赵璿,但朕,从来不是赵尚。”

纪翁集双目一缩。

赵辅“朕问的那件事,重明还没有给朕答案。三十二年前,一切与重明无关,今日朕想过许多人,哪怕是那王诠朕都想过,他会进宫,独独没有想到,是你来了。你怎的就来了,这又是何苦。”

纪翁集心中波澜起伏,他慎重郑然地望着眼前这位帝王。数十年来风风雨雨,他自认是最了解对方的人,却终究猜错了这人的心思。可这世上,真的有人能明白帝王心吗

想通后,纪翁集道“陛下说朕不是先,不是松清党。”

赵辅脸色微变,他故作平静“朕说错了”

纪翁集“陛下未曾说错。臣不过一个二甲同进士出身,如何能成为松清党,能入了先太子的眼只是那一年金榜题名琼林宴,臣出身贫寒,不堪酒醉,出尽了洋相,被同桌进士暗自取笑时,有一人扶了醉酒的臣一把,对臣说,天下英杰,莫问出处。”

赵辅已经知道了那人是谁,龙袍下,他的手指握紧成拳。

纪翁集深深看了他一眼,笑道“陛下,天下何人不喜欢赵璿啊”

纪翁集转身离去。

他一走,福宁宫中传来瓷器碎落的声音,响了许久,迟迟不断。

左相离开福宁宫时,恰巧遇见了进宫面圣的刑部尚书耿少云。耿少云见到他,大为吃惊,行礼道“见过纪相。”

纪翁集回了一礼,却没有开口回应。

耿少云在福宁宫外等了许久,终于,赵辅传他进殿。耿少云见到满地的碎片,心中震惊,他冷静地走到内殿,恭敬地作揖行礼。赵辅没有力气地看了他一眼,然后痛心疾首地说道“望青,朕心寒啊”

正月初九,这场浩浩荡荡的逼宫闹剧终于落幕。

妖僧善听迷惑圣听,惑乱朝堂,于天子病重时伺机作乱,押入天牢,听候处决。左相纪翁集暗通妖僧,为非作歹,伺机逼宫,念其为国操劳多年,劳苦功高,剥其官位,安度晚年。

四皇子赵敬、五皇子赵基误信贼人,致使盛京兵乱,撤其官职,闭门静思己过。

擢升右丞徐毖为左相,刑部尚书耿少云为右丞,吏部右侍郎余潮生为刑部尚书。

这一连串的升官贬谪,看得群臣眼花缭乱。然而让人最没想到的是,皇帝调秦州府尹赵靖回京,任吏部右侍郎,官居三品。

赵靖是纪翁集的得意门生,纪翁集被褫夺官位,赵靖却终于苦尽甘来,回京做官。

正月十六,开平三十二年的第一次大早朝,群臣聚集于紫宸殿中,唐慎也看见了从秦州千里迢迢赶回来的赵靖。

皇帝的身体似乎依旧不大好,经历了一场稀里糊涂的宫变后,他更加苍老了几分,但眼神却愈发凌厉。这时候,哪有人还敢认为皇帝大限将至。一个大限将至的皇帝,能在那场混乱的宫变中突然醒来,掌控大权

一些臣子已然猜到了些许真相,还有不明真相的官员胆战心惊,更加敬畏皇帝。

早朝时,赵辅轻声说了几句话,一语带过了正月时的那场宫变。

徐毖站在群臣文官之首,率领百官,贺开平三十二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等到散了早朝,唐慎才真正看清楚赵靖。

四年前,赵靖因为督办度支司不利,被赵辅贬到秦州,从二品大员变成一个小小的四品府尹。如今他回京,做了三品吏部右侍郎,但朝中纪党大势已去,赵靖也头发花白,明明才四十多岁,却仿若花甲老人。

唐慎感到自己好似一叶扁舟,漂流于波涛汹涌的汪洋之上。

次日,唐慎刚刚下衙回到家中,右相府的管事又来接他。唐慎惊讶道“右相大人在府上等我”

管事笑道“大人去了便知。”

唐慎一头雾水,但是很快他发现,这辆马车去的不是城东右相府,而是一路往南,直接出了盛京城

马车晃晃悠悠地来到城外十里亭,唐慎下了马车,只见右相王诠穿着一身乌衣,早在亭中等着了。唐慎立即走上去“见过叔祖。叔祖是有何事”

王诠没回答,而是上下看了他一眼“倒是我疏忽了,只想着要你快些来,没想到你还穿着官袍。今日带你来此,是私事,应当给你也备上一件乌衣的。王氏子弟,喜穿乌衣,你可知道”

唐慎“知道。”

王诠正要开口,忽然见到一辆马车从盛京方向驶来,他道“人已经来了。”说着,他大步走到官道旁,唐慎也跟了上去。

马车悠悠停下,车上的人掀开车帘,看见是王诠后,略微吃惊“王相”

王诠作揖道“纪相。”

纪翁集从马车中下来,他也回了一礼,道“罪官之身,哪来的纪相。”说着,他看了一旁的唐慎一眼。

唐慎立即给他行了一礼。

王诠悠然道“既然如此,那乌衣之身,何来的王相”

两人相视一眼,皆是笑了起来。

朝堂之上,纪党、王党相争多年,并非死敌,可却是实实在在的敌党。谁能想到,如今纪翁集和王诠竟然在城郊十里亭外,畅谈言欢,笑声不断。

唐慎不明所以,他不知道王诠为什么要把自己带到这儿,但他镇定地站在一旁听着,不说一字。

纪翁集“天色渐晚,不便再留,老夫该走了。”

王诠拱手道“一路平安。”

纪翁集望了唐慎一眼,又忽然道“倒是想起一件事来。”

王诠“哦,何事”

纪翁集“除夕皇宫家宴上,三位皇子,选谁皆可,但圣上独独选了二皇子赵尚。”

唐慎心头一震,他不动声色地凝聚精神,听纪翁集继续说了下去。

纪翁集感慨道“是随意为之,从中任意挑了一个,做那最无辜之人。还是说,因为他是长子,长子啊,让圣上想起某个人,某个令他有愧疚之心的人,所以才选了他呢”

纪翁集声音顿住,他错愕道“咦,老夫方才可是又胡言乱语了德占兄莫要见怪,自从被那妖僧迷惑后,我总是会说些奇怪的话,你可别放在心上。”

王诠“自然不会,方才重明兄说了什么”

唐慎道“纪大人未曾说什么。”

纪翁集和王诠齐齐看了唐慎一眼,目露赞赏。唐慎垂目看地,神色平静。

纪翁集笑了,他抬起手,指着唐慎身上的官袍道“本以为唐大人也该穿乌衣。”

唐慎眼皮一抽。

王诠“哈哈哈,小辈自有小辈的福分。重明兄,定有再会之时。就此告辞”

“告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