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都市 > 山河不夜天[穿越] > 第三十四章

山河不夜天[穿越] 第三十四章

作者:莫晨欢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13 19:24:18 来源:就爱谈小说

宣纸之上, 一手绝顶的馆阁体隽永秀雅, 字迹端正整齐。然而难以抑制的豪迈之情却透过这工工整整的小楷字, 喷薄于纸上, 翻涌成江河大海,惊涛骇浪。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堂屋中, 阅卷的讲习们不断念诵着短短四句诗。林祭酒拿着唐慎的这份卷子, 郑而重之地又看了一遍, 点评道:“这次的题目是星斗分明, 要写的是登山观星之诗。唐慎这首诗全篇无一个山字, 却句句陡峭,字字惊险。无山胜有山, 极妙啊”

有讲习道:“山之高, 星辰之浩瀚缥缈, 皆在这一首诗中。”

林祭酒又认认真真地看了三遍,不是为了检查唐慎的错字, 而是将这二十个字嚼碎了, 反复理解。他赞叹道:“方才我说, 本次馆课的第一名定然是那刘放, 如今看来是我老眼昏花,险些酿成大错。这唐慎的八股制艺本就写得极为优秀, 立意新颖,理据充足, 文辞艳美。如今再看他这首试帖诗,是当之无愧的本场第一诸位同僚,意下如何”

“唐慎第一,实至名归。”

“大善”

唐慎完全没想过,他这次哪怕不抄李太白的佳作,也能拿到馆课前三。写诗仙的佳作,只是为了板上钉钉地拿到前三,却不想弄巧成拙,直接成了第一。

第二日上朝,散朝后,林祭酒悄悄来到傅渭身旁。

“傅大人。”

傅渭扭头一看,见到是林祭酒,道:“林大人。”

林祭酒恭敬地行了一礼,傅渭如今和林祭酒同品,都是三品官员,他便也回了一礼。

林祭酒道:“昨日国子监馆课,傅大人的高徒唐慎唐景则,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傅大人教出一个王子丰王大人,便令我国子监的众多讲习无比钦佩。如今新收的学生,又有如此大才。不知傅大人何时有空,可到我们国子监来讲课,让我等都学习一下傅大人教书育人的方式,好教给国子监的学生。”

傅渭心想:唐慎完全不是我教的啊。但他并没表现出来,反而微微一笑。

做官,必须脸厚心黑。越大的官,脸就越厚,心就越黑。傅希如最得权势时曾经是中书省右相,权倾朝野,他脸皮厚的很。傅渭笑眯眯地说道:“林大人过誉了,是我家那唐景则做了什么事么”

林祭酒早就将唐慎的卷子找人誊抄了一份,专门等着今天上朝交给傅渭看。

傅渭接过一看。八股文写得不错,哪怕在人才济济的国子监,也能排上前三。一看试帖诗,傅渭眉头一挑,林祭酒正要说话,傅渭道:“我这学生,就是喜欢写诗作画。唉,所谓语出惊人,大抵便是如此。他这篇制艺写得还有待改善,便劳烦林大人代为教导了。”

林祭酒:“不敢不敢。”

两人打着官腔,傅渭便绕过了这件事。

等到回了傅府,他一进书房,就把唐慎那首试帖诗默写下来。

“我这学生,到底是藏拙,还是单纯的灵光一现”

与此同时,国子监讲堂内。

往常每月的馆课,学生们考了卷子,讲习们要花三天时间批阅。但这次不同。讲习们花了一夜就讲卷子批好,全力准备半个月后的天子临雍。

国子监的学生们从未像今日一样忐忑地等待馆课的结果。

清晨,只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讲习抱着一本厚厚的论语,走入讲堂。他将书放下,望着堂下的学生。正意堂坐着的学生有四十多人,唐慎和梅胜泽都在其中。老讲习道:“我也知道你们无比关心本次馆课的结果,所以上课前,先将考入甲等、乙等的学生名字告知你们罢”

学生中一片骚动。

当今圣上即位二十六年来的第一次天子临雍,谁不想亲眼见证

“乙等第二十六名,齐坚齐如山。”

“是我,是我”

“乙等,幽州府周功”

乙等共有二十六人,正意堂中坐着的四十多个学生中,共有五人获得乙等。这些获得乙等的学生面露喜色,难以自制。而其余没能获得乙等的学生,自知不可能成为甲等,面如稿灰,脸色煞白,悔恨自己平时该更加勤奋向学,竟然错失此等良机。

这其中,唯有梅胜泽和唐慎还怀揣希望。

往常每次馆课,唐慎都在乙等前列。他八股制艺向来写得不错,一手馆阁体也挑不出毛病,只是试帖诗略显平庸,匠气稍重。梅胜泽发现这次唐慎不在乙等,为他捏了把汗。可他看到唐慎充满希冀的表情,惊讶道:“景则,可有把握”

唐慎也不瞒他:“我已倾尽全力。”

梅胜泽:“好我们便一起见证那天子临雍的盛事”

国子监的馆课甲等一共就六人,老讲习道:“甲等第三名,山西梅胜泽。”

梅胜泽狂喜,同窗学子们纷纷向他道喜。

接着,老讲习又道:“甲等第一名,姑苏府唐慎唐景则”

讲堂中哗然一片。

在这次以前,甲等第一不是刘放,就是梅胜泽。唐慎虽然才学出众,但实在年轻,岁数小底蕴不够,从未获得过甲等。不过众人却也没怀疑,唐慎的八股文写得着实好,他们有目共睹。

梅胜泽恭贺道:“景则,恭喜恭喜,你学问又有长进了。”

唐慎毕竟还没当官,脸皮还不够厚,听了这话不禁害臊起来。

这时老讲习道:“唐慎这次写了首极佳的试帖诗,尔等都来品阅品阅。”说着,就把唐慎的试帖诗大声朗诵出来。讲堂中又是一阵惊哗。梅胜泽擅长写诗,也十分爱诗,听了这首“手可摘星辰”后,他用惊奇的眼光看着唐慎,仿佛发现了一个大宝贝。

“景则,这等佳作,写得实在太妙了”

唐慎面皮薄得就差当场表演一个脸红了,他拱手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我这只是灵感一现,和胜泽兄你比差得远了。”

国子监讨论了一整个上午唐慎的这首试帖诗,等到了第二天,大家才开始准备半个月后的天子临雍。

唐慎如同往常一样来到尚书府。这次他拎了一篮姑苏白肉,这是前几日唐璜托人从江南捎带过来的。毫无疑问,王溱又不在家,唐慎在花厅里等他到天黑。王溱刚回府,也没换官服就来见这个小师弟。

唐慎立刻起身,道:“子丰师兄。”

王溱看着他,过了会儿,道:“今日在府上用晚饭吧。”

“好。”

两人用完饭后,王溱让唐慎写一张字给他看看。他道:“便写你那首恐惊天上人看看吧。”

唐慎:“”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古人诚不我欺

离开尚书府时,唐慎认真道:“子丰师兄,我试帖诗写得如何你也知晓,难得写出一篇佳作,我这几日一直担心下次写不出那般好的作品,你说该如何是好。”

唐慎上辈子就是个普通理工生,学的那些诗词歌赋高考一结束,就还给了语文老师。他能记着的诗词并不多。唐慎从没想过永远拿这些诗词在这个时代谋便利,他没这个条件,也没这个念头。

王溱定定地看着唐慎,微笑道:“小师弟才学出众,又在担心何事呢。”

唐慎抬头看向王溱。

王溱静静地望他,嘴唇翘着,但笑不语。

唐慎恍然大悟。

是,他在这个时代倚靠的本来就不是那些古人的作品。他的八股文得到了国子监讲习、梁诵、傅渭,甚至是王子丰的承认。煌煌华夏五千年,一共就出了几个诗仙诗圣。唐慎并非无才,科举考试只是他进入官场的手段,不是他的立身之本

“多谢子丰师兄。”

王子丰其人,果然通透圆润,如梁先生所说,可稍加信之。

唐慎想通了,转身就要走,王溱又喊住他。王溱对管家道:“今日从采祁斋买来的点心,拿给小师弟吧。”

唐慎:“”

王子丰还是这个莫名其妙的王子丰

半月时间很快过去。六月既望,唐慎在家中穿上自己崭新的秀才儒服,换上湖蓝色长衫,戴上方巾。来到国子监后,只见偌大国子监,所有学生都穿上了簇新的秀才儒服。哪怕只有三十二人可以进辟雍宫,听天子讲课,其余不能听的学生也不甘心。

还未进入国子监,整条巷子便被封严禁入。

唐慎和其他学生从后巷进入国子监,林祭酒和其他讲习早已等候多时。

卯时一到,国子监正门大开,两旁的侧门也全部打开。两边侧门中,身穿正红官服的官员们鱼贯而入,声势浩荡。盛京四品以上所有官员,此时此刻都捧着玉笏,走入国子监,沿中央的官道,走到辟雍宫殿前。

他们分站两侧,两侧的汉白玉官道上,早已放置好了蒲团。

辟雍宫殿门大开,一个面白尖瘦的老太监捏细了嗓子,高声道:“跪”

刹那间,所有官员通通面朝辟雍宫,跪坐在蒲团上,微微俯首,手举玉笏。

卯时三刻,林祭酒带着三十二名学生走正中央的正门。官道两侧,是跪坐了一地的当朝大官。今日之前,这些学生哪里想到自己竟然会从这么多权臣大官中间走过胆小的早已吓得面色发白,双腿瑟瑟发抖。唐慎心中也大惊,但他稳住心绪,低着头一声不吭地跟在林祭酒身后,走进辟雍宫殿门。

快要进门时,唐慎在左侧官员的第二排中看到了王溱。

日光潋滟中,王子丰身穿簇新的正红色官袍,淡然平和地跪坐在蒲团上。他左侧是个大络腮胡子的中年汉子,右侧是个大腹便便的老头。王溱本就长得好,这一对比,更显他风采俊雅,卓然众人。

学生们进了辟雍宫。辟雍宫的冰冷地砖上,也早已放好了三十二个蒲团。

林祭酒走到正前方,高声道:“臣国子监祭酒林伦,率三十二天子门生,入辟雍宫,听天子教诲”

他话音落下,老太监道:“跪”

林祭酒立刻跪下,三十二个学生也像下饺子似的,扑通跪坐了一地。蒲团共放了五排,第一排三个蒲团,第二排三个,第三排六个。第四排、第五排都是十个蒲团。

唐慎双手横放,举于面前,行周礼。

烈日炎炎,百官跪于辟雍宫外,学子跪于辟雍宫中。

殿门内外,一片寂静,无人敢大声喧哗,连呼吸声都仿佛消失不见。

不知等了多久,一道平稳缓慢的脚步声从殿后传来。唐慎瞬间绷直了背。辟雍宫中,所有国子监学生也都身体僵直,大气不敢喘一口。只听到那人缓缓地走上辟雍宫的御座上,他轻轻坐下。

唐慎听到,天子苍老却平稳的声音:“开始吧。”

老太监高声道:“开平二十六年六月十六,天子于国子监辟雍宫,传课授道”

话音落下,站在辟雍宫殿门两侧的两个太监一起高声喊道:“开平二十六年六月十六,天子于国子监辟雍宫,传课授道”

接着又是四道声音:“开平二十六年”

这声音一道道传下去,响彻整个国子监,恢弘壮阔,气势磅礴。

辟雍宫中,天子传音,百官听阅。

天子言:“余尝闻,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

老太监高声重复:“余尝闻,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

两个小太监再高声念一遍。

依次下去。

从卯时到午时,学生们跪了整整三个时辰。殿门外,盛京重官们也跪了三个时辰。风吹日晒,百官高举玉笏,不辞言语。

当天子说完最后一个字,太监们传声念完。老太监高声道:“天子临雍,百官听言。”

当朝皇帝赵辅双手搭在御座上,他头发花白,脸上却没什么皱纹,只在眼角有一圈细细的微纹。年过花甲,赵辅的双眼却如同鹰隼,炯炯有神。他望着堂下的三十二个国子监学生,又透过他们,看向了跪在门外,那属于自己的当朝文武百官。

老太监扯长了嗓子:“学子侧耳,天子批言。”

国子监的学生们纷纷坐直了身体,等待天子给他们的批语。

只听赵辅轻飘飘地说了一个字:“善。”

林祭酒整个人松了口气,若不是皇帝还在,他不敢造次,他现在恨不得赶紧躺下去好好睡一觉,睡上三天三夜不睁眼

如此,天子临雍算是结束了。

至始至终,唐慎都没看见赵辅一面。他不敢抬头,他也不被允许抬头。等赵辅走了后,殿外的文武百官按照品级,依次离开。到最后,才轮到殿内的学生们。

林祭酒道:“唐慎,刘放,梅胜泽,你们与我来。”

三人立刻跟上林祭酒。

林祭酒带他们走出辟雍宫,朝国子监后院的孔庙走去。走到一半,便见一个面含笑意的老太监手持拂尘,在庙外等候。见到林祭酒,他看了眼唐慎三人,笑道:“林大人,这便是本次国子监馆课的前三甲”

“回季公公的话,正是。”

“底下就由洒家带他们面圣去罢。”

“这”

季公公微笑着看着林祭酒,林祭酒不敢再言。

“一切听季公公的便是。”

季公公鼻子里溢出一道轻哼声,他扭身道:“你们三人,跟着洒家。”

“是。”

梅胜泽心中忐忑,他跟在季公公身后,偷偷地看向唐慎,给他使眼色:你可知这是怎么回事

唐慎心里也发懵。

他哪里知道

王溱半个月前说的那个天大的好处,竟然是三甲面圣

辟雍宫外,百官们被仆从扶着离开国子监。

能做到四品以上的官员,大多过了三十岁,少有三十岁以下的。天子临雍持续了整整三个时辰,皇帝是坐在御座上,念翰林院早给他写好的稿子。可他们却是在殿外活活跪了三个时辰。

百官大军中,唯有王溱没让书童扶着,他步履轻松。

礼部侍郎见状,又嫉妒又羡慕,感慨道:“王大人果然年轻啊”

王溱微微一笑,朝他拱手:“李大人。”

礼部侍郎朝他拱手,一瘸一拐地让侍从扶着自己离开国子监,上了马车。

王溱走出国子监的巷口,正要上尚书马车,却听有人在身后喊自己的名字。他转过身,只见一个身穿太极八卦官袍、头插五彩锦鸡尾的官员快步走过来,道:“王大人。”

王溱道:“李大人。”

此李非彼李,礼部侍郎也姓李,但眼前的这位李大人乃是深得帝宠的钦天监监正李肖仁。

李肖仁道:“王大人倒是爽利,也不需旁人搀扶。下官方才在辟雍宫外跪了三个时辰,如今只觉得双腿好似灌了铅水,寸步难行啊”

王溱:“李大人要回府休息”

李肖仁:“不了,我得在国子监,等圣上召见学子后,再随圣上一起回宫。”

两人寒暄一番。

李肖仁微微凑近,悄声道:“此次天子临雍,多谢王大人出的妙招。那钟泰生死后,圣上便心情不悦,觉察天下士子的人心都偏向了那些叛党逆贼。若无王大人此次的妙招,天子怎会龙颜大悦,亲临辟雍宫。”他也省得在宫中整日看皇帝喜怒无常的脸色,日日担惊受怕,害怕惹火上身

王溱惊异道:“李大人何出此言,子丰从未与圣上谈论过临雍一事。难道不是李大人担忧龙体,忠心进言”

李肖仁愣了一瞬,连连笑道:“王大人说的是。”

王溱拱手道:“户部事忙,就此别过。”

李肖仁:“王大人慢走。”

王溱上了马车,向户部而去。

等他走了,一直跟在李肖仁身后的徒弟小声说道:“师父,那王溱虽说是个二品尚书,但您连征西大元帅都不放在眼里,怎的对他如此另眼相看。”

李肖仁一巴掌抽了过去。

徒弟捂着脸:“师父”

“不懂事的东西,以后怎么死的都不知道那征西大元帅就是个莽夫,空有一身蛮力,却是匹夫之勇。与王子丰这种奸官比起来,十个征西大元帅都不够人家算计的。”

“徒儿知错了。”这徒弟嘴上认错,心里却委屈。

那王子丰再老奸巨猾又如何,只要李肖仁说上一句话,圣上连钟泰生都能秘密弄死在天牢中。

李肖仁知道徒弟心里的不忿,但他懒得多说。

如果赵辅真是个昏庸无道的皇帝,那他李肖仁说什么,赵辅便会听什么,他又何须像现在这般伴君如伴虎,整日担心脑袋搬家。如果他敢在赵辅面前进谗言,要赵辅杀了王子丰,只怕赵辅第一个就会要了他的脑袋

看来这个愚笨的徒弟该早早舍弃了,免得哪日被他拖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