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七零之佛系炮灰 > 第125章 尘埃落定

七零之佛系炮灰 第125章 尘埃落定

作者:人生若初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8 01:48:12 来源:就爱谈小说

派出所来人的时候, 顾建国正拉着大侄儿站在稻田边。

初夏时节,正是上河村最美丽的时候,从山野到田园都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绿色, 将山清水秀四个字镌刻在这个平凡的小山村里。

水稻田里, 嫩绿色的稻穗抽出了一朵朵乳白色小花,它们静静的黏在稻穗上, 偶尔微风拂过才微微摇摆。

即使凑近了仔细嗅, 也闻不到什么味道的小花, 看似平平淡淡,却孕育着劳动人民丰收的希望。

经过顾明东亲手异能培育的粮种,在足够的化肥和仔细的照料下, 焕发出勃勃生机。

顾明东无比确认,等到今年秋收的时候,这一批改良过的粮种一定会给他们带来惊喜。

顾建国没有大侄子的这份信心,但弯着腰,查看着一块块水稻田,临了也咧着笑说“长势都不错,只要灌浆的时候别出差错,咱们生产队今年肯定能丰收。”

都是老农民,看水稻的长势也能看出个大概来。

这都多亏了顾明东拿出“先进”的耕种技术来,顾建国力排众议, 每一步都亲自盯着不让人使唤,一步步才有今日的成果。

顾明东建议道“等稻子打苞了再追一次肥料, 收成能更好。”

看着郁郁葱葱的稻田, 因为生产队发生了杀人案,导致大队长被镇上臭骂一顿的顾建国,心情都好转了不少。

“灌浆是重头戏, 确实不能出差错。”不到最后,稻子没收到仓库里,顾建国是没法彻底安心的,毕竟年初他可是在王书记面前立下了军令状的。

顾建国知道,刘大柱的事情一出,王书记心底肯定已经后悔了。

不过化肥已经被领走了,大部分都用在了地里头,如今总不能让他们还回去的。

只有等到秋收,上河村的收成实实在在的摆在王书记面前,他就会知道年初的决定是对的。

看过了水稻田,顾建国又拉着顾明东去看了红薯地,除了水稻,上河村种的最多的粮食就是红薯和南瓜,除此之外也有芋艿土豆,但量少了许多。

比起两个亲儿子,顾建国更愿意拉着顾明东转悠,因为儿子愚笨,就知道说好好好,时常还嫌弃麻烦,但大侄子不一样,每次总能给出意见。

就像是眼前大片种着红薯的地,原本是生产队人家的自留地,后来按照上头的规矩,家家户户的自留地是有限制的,超过了就得铲掉。

可好好的地皮荒废着实在是浪费,顾明东就索性建议将这部分土地集合在一起,作为生产队的公共地皮。

虽然不适合种植水稻,但种红薯南瓜还是没问题的,到时候收获了怎么分,就是他们生产队自己的事情了。

顾建国一琢磨,觉得也不算违反政策,便答应了下来。

一开始倒是有人叽叽歪歪“整天有干不完的活儿,大队长还给咱们另外找事儿做,生怕我们多歇一天。”

顾建国听了,就问他“到时候收了红薯南瓜你们家要不要,不要的话你可以不干。”

一句话,成功的堵住了所有人的嘴。

没有什么比长势良好的庄稼更能安定人心,尤其是饥荒还没过去几年,生产队的社员心心念念着多攒点粮食,

红薯南瓜也管饱啊,虽说吃多了烧心,可总比没有好。

像是隔壁生产队,他们那个大队长是怕担责的,半点不肯多干,铲除的自留地全给空着长满了野草,变成了荒地,看着都让人觉得可惜。

这么一对比,顾建国为人严厉,但好歹是愿意干实事的。

顾建国弯着腰翻看红薯藤的时候,李铁柱急急忙忙的跑来报信了“大队长,村里头来了两个公安,估摸着是刘大柱的事儿有结果了,他们让喊生产队的人都去晒谷场。”

顾建国一听,也顾不得继续看庄稼了,赶紧擦了擦手往那边走。

顾明东也跟了上去。

村口的晒谷场上,两个公安脸色严肃的站着,周围赶过来看热闹的社员不敢靠近,就围在附近嘀嘀咕咕。

“大队长来了。”

社员们让开道儿,让顾建国进去。

顾建国连忙进去“两位公安同志辛苦了,你们今天特意过来,是不是刘大柱的事情有结果了”

年纪大一些的公安点了点头,他看了眼跟在后头的顾明东,觉得有些眼熟。

猛地一想,这不是之前见义勇为抓人贩子的那个年轻人,后来还在路上捡到个哑巴丫头,带回家当女儿养了。

老公安咂摸一下,暗道一样米养百样人,都是一个生产队的,有这样见义勇为心地纯善的,也有杀人放火的。

顾明东也认出这位打过几次交道的老公安,微笑着点头示意。

老公安也对着顾明东微微点头,脸色倒是和缓了许多“顾大队长,人都到齐了吗,罪犯刘大柱的家人到了没有。”

顾建国一看,刘爱花拉着刘小柱已经在了,刘寡妇却没见人影。

“你去喊一声大柱他妈。”

没一会儿,刘寡妇就脸色惶惶的来了,一个多月的功夫,她看着便苍老了许多。

“公安同志,我家大柱怎么样了,是不是已经调查清楚可以放出来了”

这话一说,社员们都无语了。

“刘寡妇是不是疯了,他儿子都杀人了,怎么可能再放出来。”

“听说疯的不成样子了,在派出所连公安都敢打。”

“可千万别放回来,到时候再杀人怎么办”

一群知青更是义愤填膺,林爱国再有不是,也罪不至死,谁知道出门一趟就送了命。

这样的杀人犯不惩罚的话,他们以后哪儿还敢在上河村生活“公安同志,杀人偿命,你们可一定要为林知青讨回公道啊”

吴梦婷跟钱知一站在最后头,钱知一低声冷哼“林爱国大半夜的乱跑,活该被个神经病打死。”

他心底分外的惬意,之前上山摔下来受了伤,钱知一还以为家里头出了什么问题。

但如今林爱国一死,钱知一的信心都回来了。

从小到大都这样,敢跟他钱家对着干的必定会倒霉,林爱国敢跟他大小声,活该被打死。

杜家兄弟也站在后头,此刻瞧见了钱知一脸上的满满恶意,兄弟俩对视一眼,都忍不住离他远一些。

林爱国是得罪过钱知一,可也罪不至死,现在人都死了,还死的那么惨,钱知一却在这里说风凉话,可见心性凉薄,不是个能当朋友的。

吴梦婷也已经无心观察旁人的脸色,她正小心翼翼的打量着顾明东。

但站在顾建国身边的顾明东脸色淡然,看不出什么神色来。

吴梦婷捏紧了拳头,心底怀疑林爱国的事情跟顾明东有关系,又实在是找不到证据。

她抿了抿嘴,林爱国一死,她大大的松了口气,一直压在身上的枷锁消失了。

微微低着头的吴梦婷眼珠子乱转,这件事要是顾明东做的,那她是不是又拿住顾明东的把柄,那岂不是

“各位同志稍安勿躁,我们一定会秉公执法的。”老公安按了按手,示意大家安静。

“判决已经下来了,刘大柱虽然是神经病,但杀人的事实罪证确凿,杀害知青影响恶劣,将会在十天之后执行木仓决。”

木仓决

刘寡妇听见这两个字,直接两眼一翻,撅了过去。

刘爱花连忙扶住亲妈,双眼也有些茫然。

老公安扫了眼孤儿寡母,心底叹息,家里头出了个杀人犯,这老的老,小的小,以后日子怕是难了。

可怜归可怜,杀人还是要偿命的“顾大队长,这次的事情牵扯到知青,影响十分恶劣,到时候你们生产队需要派十个社员去刑场观看处刑。”

顾建国脸色微微一变“这为什么还得去看处刑。”

老公安解释道“刘大柱是你们上河村生产队的人,上头是担心你们生产队旁的社员有样学样,所以才下令必须去看处刑,起到警示和教育的作用。”

顾建国连忙解释道“公安同志,刘大柱是发了疯才会把人打死,我们生产队其他的社员没这个毛病啊。”

下头的社员也不同意了,嚷嚷道“是啊,刘家的人才有精神病,我们没病为什么要去看,跟我们没关系”

还有人喊道“刘大柱姓刘,让刘家的人去看。”

瘪老刘站在人群中,沉着脸伛偻着背。

顾建国一上位,生产队就出现了这种恶件,原本踢他下台的好机会,可偏偏打死人的是刘大柱

现在生产队都说刘大柱早就犯了疯病,之前就动手打过媳妇和亲妈,还开始怪瘪老刘保护侄子,当时没惩罚到位,才造成打人致死的恶件。

传言愈演愈烈,甚至还有人说刘家有遗传性的精神病,指不定哪天就会发疯。

幸亏刘家在上河村也是大族,人多势众,吵闹了好几趟才把这个留言压下去。

只是这么一来,瘪老刘别说利用这件事上位了,原本多年积攒下来的威信都一扫而空。

瘪老刘原本还想着三年后把大队长的位置抢回来,现在倒好,不可能了

老公安见社员们自己吵起来,朗声道“都别吵吵,刘家必须出五个人,其余社员也得出五个人,凑满十个人去观看行刑。”

“这十个人看完了回来,得把行刑的场面讲给其他社员听,教育警示整个生产队。”

顾建国一听他的口气,就知道这事儿铁板钉钉,已经没法改了“公安同志,那我们商量一下再决定人选。”

老公安点了点头“现在刘大柱是按精神病发致人死亡定性的,人选你们自己定,但一定要到场,不然上头会觉得你们生产队故意包庇纵容,那性质可就不一样了。”

因为上河村这事儿,他们派出所也吃了挂落,幸好刘大柱是神经病,虽然打死了人性质恶劣,但还能往发神经病上头靠。

顾建国自然连连答应。

通知了这事儿,两个公安就打算离开了。

顾明东顺势送他们出村子,路上开口问道“公安同志,刘大柱有交代打人的原因吗”

老公安叹气道“刘大柱精神不正常,他觉得全天下的人都瞧不起他。”

普通人被关进了局子,不说直接交待,但也总害怕的,但刘大柱不一样,屡次企图袭警不说,完全无法正常沟通。

见四下无人,老公安透露了一句“我们走访了知青所,这林知青出门前跟其他知青闹了不愉快,他怀疑自己的东西被偷了。”

“大晚上的他出现在小树林那头,说不准是跟着刘大柱去的,但他们俩一个死了,一个疯了,我们也没找到其他的证据,就只能以精神病发病打死人结案了。”

当时找到了这条线索,派出所是怀疑林爱国丢了东西,怀疑到了刘大柱头上,两个人才爆发冲突,导致最后的恶件。

但知青们都说不知道林爱国丢了什么,从刘大柱家也没找到任何线索,所以最后还是早早结案。

毕竟刘大柱把人打死认证物证都是在的,毋庸置疑。

顾明东倒是不怕刘大柱将真相说出来,那两张纸片早就化为灰烬,即使刘大柱说了,公安也只会以为他疯得更厉害,出现了幻觉。

见他脸色沉凝,老公安还拍了拍他的肩头,安慰道“你们生产队出了这事儿,今年怕是没办法评先进了,幸好刘大柱是个神经病,这事儿影响不了多久。”

刘大柱定性为神经病发病打人致死,对上河村生产队而言反倒是好事。

顾明东又问了一句“林知青家里人不过来吗”

提起这事儿,老公安也感叹道“局里通知了他家里,那头一听是被个精神病打死,刘家也拿不出什么钱来,就说不费事过来了,让这边帮忙处理。”

接电话的是林爱国的亲哥哥,开口先问能不能有赔偿,能赔偿多少,一听刘家孤儿寡母的情况就转了口风。

从北京过来是远,路费就得不少,可儿子死了连面都不露,也让人十分唏嘘。

送走了公安,顾明东回到晒谷场。

原以为去刑场观刑的事情,是社员们避之不及的,谁知道等他送了人回来,倒是看见意外的场面。

社员们争着抢着要去。

弄得顾建国都很无奈“你们想清楚了这是去看木仓毙,不是去看唱戏。”

“大队长,我们想清楚了。”

“我还没看过木仓毙,就想瞧瞧到底咋样的。”

“反正得有人去,我就当为大伙儿做贡献了。”

顾建国原本怕社员都不肯去,还得一家一户去动员,现在倒好,反倒是成了名额不够。

“既然想去的人多,那就直接抓阄吧,愿意去的过来抓,谁抓到就谁去。”

女人们纷纷往后退,她们可不想去看那血糊糊的场面,倒是有几个男人跃跃欲试。

顾建国一看,自家大侄子也排队等着抓阄,顿时奇怪道“阿东,你也想去看”

“毕竟是邻居,我想送他最后一程。”顾明东想知道,如果刘大柱死了,白小花残存下来的那一缕黑雾会怎么样。

虽说按照郑通的说法,黑雾继续作乱的可能性极低,但谁知道有没有万一,万一黑雾继续害人的话怎么办

不亲眼看看,他不放心。

抓阄的迅速很快,顾明东轻而易举的抓中了,这种作弊对他而言毫无难度。

社员们好选,到了刘家却难了,一个个都推脱不肯去。

顾建国拧着眉头说“你们刚才也该听见了,公安同志说了,刘家至少去五个人,少一个都不行。”

“你们要是不愿意去,到时候上头追究下来,咱们生产队都得跟着一起倒霉。”

刘家的人一个个苦了脸,心底将刘大柱骂了个狗血淋头。

刘三婶更是嚷嚷道“我们家虽然姓刘,但跟他们家都出了五服了,怎么样也轮不到我家吧,大队长,我看就让刘大柱他妈和弟弟妹妹去,再从老瘪家挑两个人,那五个人不就齐了他们才是真亲戚。”

这话一说,得到了刘家人的支持“对对对,他们关系最亲近,合该让他们去接受教育。”

刘寡妇幽幽醒来,就听见了这话,差点没又晕过去。

顾建国也为难,看向了瘪老刘“老哥,你说怎么办”

瘪老刘恨不得没这个侄子,冷着脸说“就按他们说的办。”

顾建国倒是有些不忍心“爱花和小柱年岁还小,这不大合适吧”

这么点大的年纪,看了还不得被吓坏。

刘寡妇哭着喊道“你们这群黑了心的玩意儿,不想着救救自家侄子,反倒是要去看笑话,老头子啊,你为什么走的这么早,让我们孤儿寡母没了依靠。”

往常只要她来这一套,老刘家的人总会看不过去。

可惜这一次,刘寡妇失算了,如今老刘家恨不得跟他们撇清关系,哪里还会同情。

“行了行了,哭什么哭,怎么的,你对派出所的决定有意见”刘三婶嚷嚷道,“我看最该接受教育的就是你,要是你好好教孩子,大柱能打死人吗”

刘家的人纷纷赞同

“大柱小时候多懂事啊,就是被她养坏了。”

“她还有脸哭,我要是她就赶紧找根绳子吊死,到底下跟男人去磕头认错。”

刘寡妇的哭声堵在了嗓子眼,恶狠狠的瞪着他们。

刘爱花抿了抿嘴,知道自家是逃不过的,虽然已经分家,但到底是亲兄妹。

她站出来说“大队长,我可以跟妈去,但小柱还小,他能不能不去”

没等顾建国说话,刘小柱却紧紧拉住姐姐的手“姐,我不怕,我要跟你一起去。”

“你们三都得去,一个都逃不了。”刘三婶冷哼道。

人群中,王麻子死死拧着眉头,忽然喊了一声“我看小柱年纪太小了,到时候吓坏了可不好,要不我替他去。”

他说的突兀,其他社员都是一愣,随即眼神古怪的看向他。

王麻子脸色一僵,讪讪道“我就是见不得你们欺负俩孩子。”

“呦,王麻子,你啥时候这么好心了。”

“别是瞧上刘寡妇了,想给这俩孩子当便宜爹吧。”

“你倒是敢想,可惜不姓刘,你替的了吗”

刘寡妇张着嘴看着他,忽然开始掉眼泪,这幅可怜的模样,倒是看得心软的女人叹气。

殊不知在刘寡妇心底,这会儿不是心疼女儿和小儿子,而是懊悔自己那天睡得太熟。

要是她早点发现大柱不小心打死了人,就能想办法顶罪,可现在一切都晚了。

女人哭得提泪横流,无人知道她心底的主意。

顾建国听了王麻子的话,也多看了他一眼,还是摇头说道“你是好心,但这事儿不成。”

刘爱花眼神微闪,她下意识的拽紧了弟弟的手,开口道“王叔,谢谢你的好意,但不用了,我跟弟弟一起去。”

王麻子意外的看了她一眼,嘴唇哆嗦了一下,到底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最后到底是让刘家三口一起去,瘪老刘家商量了一番,由瘪老刘带着大儿子去,总算是凑满了十个人。

刘大柱行刑这一天,上河村其他社员都兴冲冲的,一副要去赶集的架势,刘家几个人却都低着头,面无表情的走在最后头。

瘪老刘跟儿子黑沉着脸,闷不吭声,跟刘寡妇三人泾渭分明。

自从刘大柱惹出大麻烦,瘪老刘在家里也没少被儿子媳妇抱怨,这会儿不想管也不敢管。

顾明东看了眼跟在最后头的三个人,刘寡妇脸色麻木,像是一具行尸走肉。

刘爱花姐弟俩手拉着手,脸上也没有什么多余的表情。

等上河村生产队的社员到了地方,才知道这一次行刑的不只是刘大柱一个人,是所有溪源镇的死刑犯一起。

刑场在溪源镇往西的一个空地上,四面高中间低,此刻四面站满了人,都是附近过来看热闹的。

但凡是出了死刑犯的生产队,这会儿都得派人来观刑,以起到警示教育的作用。

上河村的社员到了之后,还得去签字画押,证明他们确实是到场了。

围观的人群多,顾明东看了眼刘爱花姐弟,低声嘱咐了一句“你们跟在我身后。”

刘爱花连忙点头,拉着弟弟死死的跟在他后头。

李铁柱也抓到了围观的签,这会儿意外的看了眼顾明东,倒是也侧身走过去,帮姐弟俩挡住了人群。

顾明东看了他一眼。

李铁柱笑了笑“刘大柱是刘大柱,他弟妹是弟妹。”

顾明东拍了拍他的肩膀。

很快,围观的人群发出一声轰然。

几个五花大绑的男人被押着走进了刑场,每个人的胸口都挂着一个硬纸板,上面写着他们的罪名。

刘大柱站在死刑犯中,胸口的牌子写着刘大柱,男,二十五岁,溪源镇上河村生产队村民,因精神疾病,发病时暴打人致死,影响恶劣

“大柱啊”刘寡妇发出一声哀嚎,整个人瘫软下来。

“妈”刘爱花死死的掐住她的人中。

李铁柱皱眉道“这还没开始呢,她就晕了,到时候不会算咱们没观刑吧。”

旁边的社员连忙跑过去帮忙,愣是把她掐醒了。

刘寡妇醒来后,只瘫坐着傻傻的往前看。

刘爱花想安慰,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搂住弟弟,把他的脑袋按在怀里,免得他看见血腥的画面。

“哎,那个就是你们队的杀人犯吧”旁边有个人搭讪道。

李铁柱黑着脸说“他是犯了神经病。”

不用他说,围观的人也看出来刘大柱精神不正常了,其他的死刑犯死到临头,要么是吓得双腿发软,被拖拽着进场,要么是强作镇定,抬头挺胸保持最后那点体面。

就刘大柱被五花大绑着,路上还要朝着身边的人撕咬,手脚动弹不得就张嘴,愣是差点咬下他右边死刑犯的耳朵。

看守的人没办法,只得把他的嘴也给堵上了。

李铁柱见状,朝着身边的人解释道“瞧见了吧,他是自己发了神经病,跟我们生产队的风气没关系。”

方才搭话的人说了句“既然有病,你们怎么不关起来。”

李铁柱没法回答了,只哼哼道“那谁想能想到他忽然发病,还打死人了。”

顾明东无心去听旁边的话,他的注意力都在刘大柱身上。

几日不见,顾明东已经完全无法看到黑雾的踪影,反倒是刘大柱似乎已经完全失去理智,怪不得派出所会以精神病来结案。

行刑的过程比他预料的快,几声枪响后,死刑犯们一个个扑倒在地。

枪声响起的那一刻,刘爱花猛地捂住弟弟的眼睛,自己却咬牙坚持着。

忽然,一只厚实的手掌挡住了她的视线,帮她隔绝了外界的一切。

刘寡妇却无心照顾儿女,又是哀嚎一声,再一次晕了过去。

依稀的,顾明东听见人群其他地方也传来几声惊呼,除了刘寡妇之外也有人直接晕过去,大约是其余死刑犯被迫来围观行刑的家属。

刘大柱荒唐的一生彻底结束。

顾明东一遍遍扫过那具了无生息的尸体,确定黑雾也跟着彻底消失,他才收回视线。

白小花与刘大柱的纠缠,也到此为止了。

“走吧。”顾明东将两个孩子转过身,没让他们看刑场的画面。

回去的路上,刘寡妇双腿发软几乎走不了路,全靠儿女撑着才勉强能走。

其余社员却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方才的刑场来,分明带着几分兴奋,只有顾明东脸色平静,就像是刚去了一次菜市场回来。

李铁柱转头问道“阿东,方才血糊糊的,你就不怕吗”

“人死如灯灭,有什么好怕的。”顾明东淡淡说了一句。

不等李铁柱再说话,顾明东就说“人都死了,也没什么好说的,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多想想地里头的事情。”

李铁柱摸了摸脑袋,嘿了一声“也是,死人哪有粮食重要。”

刘大柱的死闹得轰轰烈烈,死了之后却消失的无影无踪,生产队少了两个人,社员们的日子却毫无变化。

因为刑场的震慑,生产队的风气一时大盛,以前吵吵到上火还有人敢动手,现在对骂到嘴巴起皮子了,两家人都不敢动手,倒是让顾建国很是省心。

顾明东回到生产队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了吴梦婷,拿到了那封信。

作者有话要说 解决完毕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