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七零之佛系炮灰 > 第130章 结婚

七零之佛系炮灰 第130章 结婚

作者:人生若初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8 01:48:12 来源:就爱谈小说

大喜的日子, 金老五红光满面,显得分外精神,原本粗狂的模样也变得亮堂起来,倒是衬得身边的新媳妇越发娇小可人。

简单的仪式过后, 青年男女就结成了夫妻。

顾明东坐在席间, 目光落到了新娘子的身上,她模样清秀, 皮肤也很白, 与这时候乡下大部分姑娘都不同。

金老五的几个哥哥嫂子脸色平淡, 倒是金母一直挂着笑, 亲亲热热的招待客人们。

顾明南不知道去哪儿转了一圈回来,坐下就说“大哥,你听说没, 金老五的新媳妇是个知青。”

“看出来了。”顾明东淡淡说了一句。

顾明南惊讶道“没想到他居然会娶一个知青,我还以为金老五这样的,会喜欢泼辣爽利的。”

他说这话倒是没有看不起知青的意思,只是单纯的奇怪。

新媳妇乍一看, 明显跟泼辣爽利完全相反, 说话都温温柔柔和和气气的。

旁边的客人插嘴道“老金家以前穷, 这几年眼看着好起来了,这青砖大瓦房都能造出来, 谁知道金老五千挑万选了个知青当媳妇。”

顾明南笑问道“知青不好吗”

“这有啥好的, 中看不中用。”客人一句话,道出了农村人对知青的普遍看法。

“你瞧瞧新娘子的模样,是能下地干活的吗娶了这么个回家还不得哄着供着,以后家里家外都得老五自己操持,你看吧, 过不了多久他就得后悔了。”

“这女人就得下地干活洗衣做饭,不然娶回家当祖宗啊”

顾明南却说“出息的男人自己赚钱养家,媳妇要那么能干做什么”

客人听了,奇怪的看了他一眼“你是上河村顾家老二吧,哎,你现在是工人的,是不用在乎媳妇能不能下地干活。”

说完酸溜溜扭过头不搭理他了。

顾明南觉得他说话有些阴阳怪气,转身问道“大哥,我哪句话说错了”

顾明东还没回答,就瞧见金老五拉着新媳妇过来了。

“阿东,这就是我媳妇张媛媛,是个城里来的知青,媛媛,这就是我跟你提过的顾家老大顾明东,他可是有个有本事的人。”

张媛媛近看肤色偏白,眉清目秀,说话也带着一股子文化人的斯文气“顾大哥你好,谢谢你来喝我们的喜酒。”

她说话温柔,脸色瞧着也红润,嘴角一直带着微微的笑意,看着一点儿也不勉强。

夫妻俩个靠的很近,带着新人特有的拘谨和甜蜜,倒是相得益彰。

“恭喜,我们也想来沾沾喜气。”顾明东笑着说了一句。

金老五扫了一眼,除了顾老二没瞧见其他人,只能为自家侄子叹息,不过他今天可没功夫搭理失望透顶的大侄子,拉着媳妇又去见其他人了。

顾明南也跟着瞧了眼新娘子,压低声音说“大哥,我觉得他们俩挺好的,他们为啥都觉得新媳妇不好”

不只是方才的客人,席间许多下河村生产队的社员,都对这桩婚事不看好,觉得金老五娶媳妇看脸不行。

顾明东笑着说了一句“日子是自己过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别人怎么看不重要。”

顾明南听了,深以为然。

吃过简单的喜宴,顾明东就拉着弟弟告辞离开了。

还是金田耕送了他们出去,一路上犹犹豫豫的想开口。

顾明东瞥了他一眼,淡淡说了句“不用送了,我们俩个大男人还能不认识路”

金田耕脸一红,忽然将怀中的一个纸包拿出来“顾大哥,这,这是酒席上多余的点心,都是完整的没吃过,你带回去给孩子们吃。”

说完也不给顾明东拒绝的机会,转身撒丫子跑了。

顾明南朝着他的背影喊了一声“你咋回事儿啊,让你喊叔你喊哥,占我们家便宜是不是再这样我可找你叔告状去。”

可怜金田耕吓得脚下一个踉跄,差点没在心目中未来大舅子的面前摔了个狗吃屎。

“哎,你走路当心点啊。”顾明南瞧见了有喊,临了还对自家大哥说“现在的孩子太毛毛躁躁了,好好的走路都能摔着。”

顾明东笑了一声,将纸包扔给他“拿着吧。”

“客气倒是蛮客气的,就是说不听,他叫你哥,那你不得喊金老五叔,亏大了。”顾明南如此评价道,完全没意识到金田耕喊哥,那是想要占便宜吗,那是看上了他家四妹。

顾明东冷眼看着,心底都为钱晓茹感到担心,就顾老二这直肠子,可不得等到猴年马月才能懂女孩子的心思。

兄弟俩一回到家,顾三妹就好奇的问“大哥,听说金老五的新媳妇是知青,真的假的”

“你怎么也知道了”顾明南打开纸包,将里头的点心块分给三个孩子吃。

“生产队有下河村嫁过来的人,今天去河边洗衣服听她们在议论,说那个女知青干啥啥不行,自从下乡就跟金老五处上了。”

双胞胎跟顾芸捧着油果子吃,好奇的看着他们。

顾明东招呼了一句“小北,你也来尝一口。”

顾明北擦了擦手,笑道“我都大人了,哪儿能跟孩子抢吃的。”

“你也还是孩子。”顾明东不由分说的给她塞了一块,顾明北尝了一口,评价道“味道还不错,金家的手艺挺好。”

这油果子一看就知道是自家做的,应该是金老五亲妈或者哪个大嫂的手艺。

顾明南也跟着尝了一口,说“不如饼干厂的好吃。”

“那肯定啊,饼干厂放了好多油和糖,自家做哪里舍得。”顾明西也尝了一口,转而又问,“他媳妇真的是知青吗”

顾明东点头道“确实是个知青。”

顾三妹惊讶道“这还是附近第一个嫁给当地人的知青吧”

知青上山下乡已经持续了快四年,但上河村这边开始的晚,实际上第一批落到他们生产队的知青,满打满算也就两年时间。

金老五所在的下河村比他们还要晚一些,他们生产队最早的一批知青下乡至今,也就一年多。

这时候的知青知道下乡的苦和难,但心底都指望着还能回去,自然不会随随便便的与当地的农民结合。

而且此时的政策也还没开始鼓励知青和农民结婚,只提倡让知青下乡,晚婚,努力搞建设。

所以像是张媛媛这样自愿嫁给当地农民的婚姻,在这时候才是特例。

顾明东却知道,随着时间延长,知青会继续一批批的下乡,这种特例就会越来越多。

对于金老五娶了个知青当媳妇这件事,顾明东参加过婚礼就抛到了脑后。

附近生产队的人听说了知青跟农民结合的消息,倒是纷纷看了个稀奇,有些打光棍的大龄男青年,忍不住也把目光放到了女知青的身上。

就连上河村也是如此,生产队的大小伙子纷纷上门献殷勤。

因为之前出了刘大柱的事儿,原本要分配给上河村生产队的知青,最后临时调整去了别的地方,倒是让顾建国省事儿了。

周围几个生产队的知青,都知道上河村这边发生的“惨事”,如今都不太敢来他们生产队串门。

不过知青之间相互联系多,尤其是老乡时常会有走动,该知道的消息还是能知道。

上河村的知青们自然也听说了这桩婚事,但与生产队社员们的反应不同,他们反倒是看不上嫁给金老五的张媛媛。

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一听就知道这个女知青的思想觉悟不够,上头都说了,下乡的知青要提倡晚婚,先搞生产再想个人,争取当农村的劳模,她倒好,用结婚来逃避劳动。”

这时候上头的政策确实如此,把个人问题放到集体之后,下乡不想着伟大目标,反倒是沉湎于个人的卿卿我我,是该被批判的落后分子。

张媛媛嫁人,没有人觉得她自由恋爱,都觉得她想靠着嫁人逃避劳动。

再者她嫁入金家之后,金老五分外的疼媳妇,从来不让她下地干活,家里头婆婆年纪大了,也不大管媳妇的事情,生活过得十分轻松。

其余的女知青瞧了,心底羡慕的不行,嘴上却更是认定了她落后分子的身份,跟她划清了界限。

张媛媛自己倒是也不在意,每天就关起门来过日子,没过一年就给金老五生了个大胖小子,更是被金老五捧在了手心里。

而当几年之后,上头的口风从提倡晚婚先贡献,到扎根落户到农村,知青与农民的婚姻越来越多,张媛媛被知青们排挤的情况才好了起来。

知青们之间的那点小矛盾,本地的社员们并不放在心上,像是顾建国之类的大队长,压根懒得去管这点小事儿,一门心思盯生产。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上河村的双抢终于正式拉开序幕。

双抢时期,但凡能动的都要下地抢收,就连学校也直接给学生们放假,让他们能够回家帮忙。

天还蒙蒙亮的时候,生产队家家户户就热闹起来,就连孩子们也被大大小小的呼喊声唤醒,一个个睡眼惺忪也躲不开双抢的日子。

老顾家,顾明南与顾明西是工人,原本是可以不参加双抢的,但他们这两天还是请了假回来帮忙。

一大清早,顾明东就翻身起床,跟别家不同的是,不用他催促,双胞胎就一个咕噜爬起来,自己乖乖的上茅房解决问题,然后帮忙摆满早饭。

双抢是重体力活,顾明东早早的让弟弟妹妹在城里头买了肉,力求每天至少一顿肉,免得能量赶不上消耗,就连这两天家里头的早饭都特别的瓷实。

厚实的白粥加上鸡蛋,吃饱喝足之后,让全家人的体力能跟上。

水稻成熟的时间有早有晚,稻田里,顾建国凭着经验和一次次的检查,已经将水稻田划分成一块块,哪里先割稻,哪里晚割,前一天开动员大会的时候就说得一清二楚。

瞧见大侄子一家过来,顾建国摆了摆手“开始吧,好好干。”

一望无际的水稻田,此刻都变成了璀璨的金色。

稻田里的水早些日子就放干了,顾明东踩在半干的田里头,手持着一把铮亮的镰刀,一弯腰,咔嚓一声,几茬水稻齐齐隔断,他顺手放在旁边。

随着镰刀的咔嚓咔嚓声音,金色的稻穗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截截整齐的稻桩。

早两年的时候,顾明东干这活儿还很生疏,但经过两年的历练,如今他力气大,手快,是生产队里出了名的割稻好手,每次都能拿满工分。

在他身后,一条只剩下稻桩的道路显露出来。

双胞胎和顾芸年纪小,顾明东没让他们去割稻,只让跟在兄妹四个人的身后,将他们割好的稻子整理好,捆起来。

社员们闷头干活,大家伙儿都想趁着日头还没升起来多干点,连说话的空档都没有。

顾明东像是不知疲倦似的,干得久了,他甚至觉得咔嚓咔嚓的收获声音十分治愈。

偶尔直起腰来歇歇气,抬头一看周围的稻田,那金灿灿的颜色也总能让他觉得高兴。

这一次,从催化粮种,到想办法弄来化肥,以及之后每一步的耕种,都有顾明东参与的痕迹在内,连带着丰收时节,他心底也充满了收获的喜悦。

临近中午的时候,头顶的太阳就分外的毒辣,就算顾建国急着秋收,这时候也不敢让社员们继续干下去了,要是中暑了就得不偿失。

忙了一早上的社员们,得以在田间地头上歇一歇。

留守在家里头的人掐着点,这边顾建国刚喊歇息,下一刻他们便一个个提着篮子出现在田间。

老顾家来送饭的是顾三妹和顾四妹,日头高起来之后,顾明东就让两个妹妹回去做饭了。

双胞胎跟顾芸却不肯回去,依旧带着小帽子在田里头忙活,别看他们小,踏踏实实的双抢干下来,也能赚到不少的工分。

就连生产队再小一点的小孩,这几天也拎着个竹篮子,跟在大人的屁股后头捡掉落的稻穗,勤快些的,一天能捡到满满当当的一篮子。

这会儿顾三妹跟顾四妹一人拎着一个大竹篓,一打开,里头放着一个大水壶,旁边就是为顾明东几人准备的饭菜。

有些人家为了省事儿,通常吃早上剩下的稀饭,但老顾家不一样,都是新鲜做的。

顾明东扯下草帽歇了口气,先喝了一碗水才开始吃饭。

白花花的米饭上压着几片肉和满满的菜,顾四妹特意做得咸了些,让人的胃口也一下子被钓起来。

顾二弟一口气吃了大半碗,才笑着说“干累了吃饭最好吃。”

李铁柱正吃着稀饭咸菜,瞧见他们家的伙食也眼热,听见这话就说“不是干累了好吃,是你家的伙食好。”

旁边的人一看,都纷纷羡慕“可不是,你家还有肉呢。”

顾明东笑道“这时节谁家不吃点肉,不吃饱哪有力气干活。”

话是这么说,但大部分人家都只少少的买一些,跟菜一起炒了尝尝味儿,而且都是晚上才能吃上一口,哪儿像老顾家中午晚上都能吃,还这么大口。

再一想,谁让人家家里头两个工人,他们自然是吃得起的。

迎着周围人羡慕的视线,老顾家迅速的将午饭吃了个精光。

顾芸一边吃,一边朝着四周张望,很快就瞧见坐在不远处田埂上吃饭的郑通。

郑老头年纪太大,顾建国怕他太累有个好歹,只让他干孩子们才干的活儿。

即使如此,郑通也累得够呛,再者他们不比社员们还能吃到肉,这会儿四个人坐在一起,碗里头只有红薯和咸菜。

双抢几天下来,原本就痩的四个人,看着更黑更瘦了。

社员们还能带上草帽,但他们四个人需要改造,连帽子都不能带,连一直被爸妈照顾着的吴萱萱,这会儿也晒得跟小黑人似的。

郑通长着一把白头发白胡子,衬托得肤色更黑。

顾芸低头看了看自己碗里头的红烧肉和白米饭,一时有些食不下咽,但田间有这么多的社员,她不敢违背外公的嘱咐。

如果她过去,只会给外公带去更大的麻烦,顾芸已经认清楚这一点。

顾明东吃完最后一口,也注意到顾芸的心思,低声说了句“先吃吧,我晚上去看看。”

顾芸一听,立刻露出一个感激的笑容来,低着头努力咽饭,不敢让周围的社员看见自己脸上的眼泪,便连着米饭一起咽了下去。

当天晚上,顾明东果然往那边走了一趟,没送肉,只送了一些扎实的粮食过去,免得他们连秋收都撑不过。

等到第二天,顾明东又去找了一趟顾建国,建议让四个人带上草帽,免得他们直接晒死在稻田里,到时候影响生产进度。

一提到生产的进度,顾建国果然没反对。

虽说还得下地,但戴上了草帽,郑通立刻觉得日子好过了很多,吴巍一家三口知道这样的转变是因为什么,心底也十分感激。

一块块稻田里金色的稻穗被割下来,一捆捆稻穗又被运送到打谷机旁边。

社员们脚踩打谷机,随着嗡嗡嗡的声响,金色的稻穗脱离了稻杆,落到了打谷机的谷仓里。

知了叫得声嘶力竭,夏日的炎热带走社员们的汗水,持续大半个月的抢收临近尾声,就连一贯不怎么干活的吴梦婷也黑了不止一个色号。

看着自己晒出断层的手臂,吴梦婷心底说不出的懊恼。

美貌是她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本钱,但继续这么下去的话,她的美貌还能维持多久

偏偏顾建国为人铁面无私,双抢期间只要能动的都得下地,上至八十岁老人,下至三岁孩童,都得干力所能及的活儿,无一例外。

要是平时,吴梦婷玩玩小花招,撒撒娇,自然有小伙子上赶着帮忙。

可双抢时间谁有功夫,但凡有冒头的都被家里头老娘揪着耳朵拉回去,哪有时间顾得了她。

钱知一就更不能指望了,这几日干活儿太重,他那条断腿又开始疼起来。

一开始知青们还以为他故意装病想偷懒,等晚上一看,钱知一的断腿都红肿起来了,这才连忙送医院。

可惜医生只说当初没养好,如今只能好好养着不能干重体力活,其他就得自己恢复。

钱知一得了这个便利,倒是不用下地割稻,只用跟孩子似的去捆稻子,相比起来轻松很多,但是同样的,到时候拿到的工分也会少。

吴梦婷看着自己布满小伤口的双手,心底忽然恐惧起来,一瞬间她想到嫁给了金老五的张媛媛,被人孤立和唾弃又如何,至少她不用下地干活

与懊恼恐惧的吴梦婷不同,同样黑了很多的生产队社员们,累归累,但看到晒谷场哗啦啦的脱谷声音,看到的是丰收的喜悦。

第一天割下的水稻已经脱完晒干,装进了麻袋塞进了仓库里,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原本空空荡荡的仓库变得丰满起来。

挥洒着汗水,生产队的社员却一个个兴高采烈。

如今上河村生产队的社员们一见面,不是问你吃了吗,反倒是说你看过仓库没

一搭话,另一个立刻就会回答“当然看过了,早知道今年收成肯定好,没想到能好到这样的程度。”

“也不知道咱们生产队的仓库够不够大,你说要是放不下可怎么办”

“还是大队长领导的好,他上位才一年,咱们生产队就大丰收了。”

曾几何时,上河村生产队的社员哪里会想到,自己居然会担心收获太大,仓库放不下的苦恼。

如今不只是晒谷场派上了用场,生产队但凡是平整一些,能摊晒粮食的地方,都已经被金灿灿的稻谷占领。

瘪老刘瞧在眼里,心底很不是滋味。

他自觉为了生产队也是踏踏实实的干活,结果他干了许多年都干不出成绩来,顾建国上来却立刻出成绩了。

一时间瘪老刘唉声叹气,不得不开始服老,断了再竞争大队长的心思。

顾建国却与他完全相反,乐得整日合不拢嘴,用力拍着顾明东的肩头说“阿东,咱生产队今年的收成比去年提高了至少一倍,这都是多亏了你啊”

足足一倍啊,那是顾建国之前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年初的时候,顾建国为了自己在王书记面前立下的军令状发愁,当时他拍着胸脯保证,只要有化肥,在保证去年收成的基础上提高至少三层。

当时他说得掷地有声,其实心虚的很,毕竟提高粮食产量是个大难题。

等到年中,看到水稻田长得好,顾建国就松了口气,暗道三成保住了,他还能想一想提高个五成。

谁知道最后一收成,即使还未最后称重,但顾建国估摸着能超过一倍,兴奋的这几天晚上都没怎么睡,第二天一瞧见晒谷的场面就精神抖擞。

“这是大伙儿一起努力的成果。”顾明东笑了笑,多管齐下,收成不提升才怪。

丰收原本是大好事儿,谁知道没几天,顾建国却被叫去了镇上,被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顿。

作者有话要说 顾三叔为什么挨骂的都是我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