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七零之佛系炮灰 > 第143章 新居

七零之佛系炮灰 第143章 新居

作者:人生若初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8 01:48:12 来源:就爱谈小说

新落座的青砖瓦房就在老房子间隔不到十米的地方, 因为宅基地是以顾二弟的名义批下来的,顾建国觉得兄弟俩住得近也好相互照顾,特意选了这位置。

比起原本老顾家的屋子, 新房子距离山脚下的竹林更远一些,反倒是靠近生产队通往镇上的路口, 可见顾三叔也是花了心思的。

顾明东拉着顾亮晨,抬头看崭新的房子。

乡下所谓的青砖, 其实并不是青色, 而是一种干燥时偏灰黑色, 湿润时偏青黑色的砖头。

溪源镇并没有专门烧制青砖的窑炉,这批青砖还是顾老二找了关系, 从隔壁菱乡运回来的, 为此借了花钱借了运输队的车。

虽说为了这批砖头多费了不少心思,如今一看却都是值得的, 青砖比泥砖干净整洁, 带着一种天然的古朴美感, 而且抗湿热, 透气性和吸水性都极好, 人住在里面冬暖夏凉。

上头用的也不是红瓦,而是这边常见的黑色瓦片, 造房子的手艺粗糙,但最后成效不错, 看着浑然一体。

等再过几年,烧制起来更方便的红砖流行起来,颜色亮丽的红砖就会迅速侵占青砖的时常,一直到很多年后被钢筋水泥彻底取代。

到那个时候,再想要建造这么古色古香的青砖房子, 可得花大价钱。

新房子才刚刚落成,这会儿走进屋里头空荡荡的,温度却比外头暖和不少。

顾明东转了一圈,唯一可惜的是现在没有二层楼,乡下的泥工只会建单层,所以老顾家这青砖瓦房也是大三间,后头跟着一个厨房,并没有挑高。

“喜欢吗”顾明东摸着儿子的小脑袋问。

顾亮晨点了点头,却又问道“爸,这边也有三间房,隔开后就是六间,那我以后是不是不能跟你一起睡了”

自从搬出两个姑姑的屋子,除非顾老二不在家,不然双胞胎都是跟着顾明东一起睡。

顾明东笑了一声“你想跟爸睡还不容易,直接过来就是。”

“让大哥自己睡,他睡相可差了,老踢我。”顾亮晨偷笑道。

顾明东摸着下巴笑道“等打好家具,让老二带着阿星过来住,帮大家暖房子。”

说曹操曹操到,外头探进来一个人头“你俩是不是在说我”

顾明东笑着招呼道“在说你啥时候能住进来。”

顾二弟也挺喜欢新房子,乐呵呵的转了一圈“如果咱们愿意用旧床旧柜子,那年前就能搬进来。”

顾明东手里头其实还有钱,但刚造好了新房子,他立刻拿出大笔钱来打家具太引人关注,便说“倒也行,等后头再慢慢替换。”

一听这话,顾二弟就更高兴了“大哥,到时候你还住中间这间,让老三她们住东边那屋,我住西边,反正我爱睡懒觉,正好早晨晒不到太阳。”

顾明东故意挑眉问道“这宅基地可是你的,我搬过来算什么”

顾二弟一听不干了“大哥,你跟我生分了是不是,咱家好不容易造了新房子,我要是自己住新房子让你住旧的,那我成什么人了”

顾亮晨仰起头,也说“二叔,可你马上就要娶媳妇了,我爸总不能跟弟媳妇住一起。”

顾二弟脸都垮了“晓茹可喜欢你们了,住一起她肯定很乐意。”

“再说了,我现在不还没娶媳妇吗”

顾明东完全不觉得跟弟弟弟媳妇住在一起是好事儿,不过瞧顾老二那架势,如果他说一声不的话,这新房子宁愿空着。

再一想,宅基地虽然是弟弟的,但造房子的钱却全家有份儿,再者顾明南结婚怎么样也得再等两年。

顾明东便说“我们搬过来住倒也行,到时候攒一攒钱,把老房子也推了重建。”

顾二弟听了果然高兴起来“哥,我一定会好好赚钱,让全家都住上新房子。”

瞧着弟弟信心满满的架势,顾明东沉吟了一会儿,暗道自己连巡讲都只觉得麻烦,是不是太佛系了,直接躺平不太好。

心思一转,顾明东又乐呵呵的放下了,既然弟弟妹妹有心赚钱养家,他这个当大哥的含辛茹苦的将他们养大,享福也是应该的。

“等过几天请三叔家好好吃一顿饭,这次造房子我到处走没工夫盯着,你又得上班,能造成这样可见他们没少花心思。”

老顾家的新房子落成,生产队的社员们纷纷过来参观,伸手一摸那青砖,一个个也看着眼馋。

生产队能有青砖房子的,之前也就瘪老刘一家,其余都是泥砖居多,再差一些的,连泥砖都用不上,墙上都能拔出稻草来。

李铁柱就羡慕不已,私底下问顾明东“阿东,你们造房子统共花了多少钱”

顾明东比了个手势。

李铁柱倒吸一口气,苦着脸摇头“这么多,我家怕是要再攒两年。”

“就为了这房子,我二弟三妹攒下来的工资都花得一干二净,秋后分粮食的时候,我一斤粮食没要,工分全换成票子了,这才勉强补上虚空。”

“三叔和我姑那边还欠了一些,只能等老二老三发了工资再慢慢还。”

得益于第一年种植两季水稻,上河村生产队秋收之后还能分一波粮食。

这一次顾建国提前申明,上头发了话,等明年就得两次收成全部结束,交完公粮之后才能统一分粮食,没有分两次的说法了。

所以即使大部分人家第一次分到的粮食还没吃完,这一次工分也都是换成了粮食。

大家伙儿都饿怕了,心底也想要钱,但到底没有粮食重要,有粮食在仓库里头放着,他们心底就觉得安稳。

可顾明东不同,他大手一挥,直接把大部分工分都换成了钱。

当时生产队议论纷纷,暗道顾明东这是钻到了钱眼里,来年他们家的粮食肯定不够吃,到时候还不得挨饿。

等老顾家造房子的消息放出去,社员们才恍然大悟,不是顾明东不想要粮食,是花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顾老二的自行车太招人,为了掩人耳目,顾明东还问顾三叔和顾秀秀稍稍借了一些,别人不知道他们家的情况,顾秀秀却是明白的。

要是不开这个口,顾明东怕她琢磨出来,老顾家的钱只多不少。

李铁柱也是知道这情况的,叹了口气说“苦是一时的,能换来这么大一座房子也值了。”

新房子是常见的大三间,但有小小的不同,听了顾明东的意见,每间屋子的面积更大,中间用可以拆卸的青砖作为阻挡,前后分割成两个房间,乍一看足足有六个房间可以用,这还不算后头加建的仓库和厨房。

这样一来单个的房间比农村常见的小,但房间多,私密感也强。

老顾家才几口人,住着足够了。

李铁柱瞧着,夸赞道“你这法子好,中间隔一道不费事儿,孩子也能有个单独的屋子,临了分家了把这一道墙拆了,又是一个大屋子完全不耽误。”

“等我攒够了钱,我们家也这么干。”

比李铁柱更羡慕的是顾三婶。

前两年老顾家还过得凄凄惨惨,还得他们家扒拉,谁知道这才几年就起来了,新房子都已经盖上了。

顾三婶心底也为他们高兴,可偶尔也有些不是滋味。

如今回想起来,她几乎已经忘记顾明东以前的样子了,只知道这大侄子有本事,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稳如泰山,还能代替自家男人去巡讲,被上面的大领导点名夸奖。

再对比自家的两个棒槌儿子,顾三婶心底更不是滋味。

看完了新房子,顾三婶回家就拎着儿子的耳朵教训“你说你白长个子不长脑子,你还比阿东大了那么多,下头的儿子眼瞧着就长大了,怎么就不知道攒点钱造新房子”

顾保家十分委屈“这能怪我吗,阿东下头两个工人呢,我也没个当工人还愿意填补家里的弟妹啊。”

顾保家无语的看着大哥“哥,我哪儿对不住你了”

眼看兄弟俩都要吵起来,顾建国咳嗽道“行了,你自己生的儿子自己没点数吗,从小就是猪脑子笨脑袋,现在你骂他们做什么”

顾三婶被气了个仰倒,狠狠的瞪了眼两个儿子。

转身却又问“咱家也攒了一些钱,要不把老房子修一修”

他们现在住的房子,跟老顾家的老房子差不多年头,平时住着还好,但一到刮风下雨就容易漏水不说,屋子也不够大了。

“何必废这功夫,修一修费钱不说,也就面子光。”

顾建国教训完妻子,又看向两个儿子“你们以为阿东能造新房子都是阿南小西的功劳”

这一次顾保家也同意哥哥的观点“那肯定的,他们一个在运输队,一个在回收站,而且都是正式的工人,一个月工资拿到手都有大几十,一年攒下来可不得好几百。”

因为顾明东得巡讲,所以建房子的时候,大部分时间还是他们俩帮忙盯着,兄弟俩自然是知道底细的。

更难得的是,顾明南顾明西出息了,赚了钱还知道补贴家里,往常时不时瞧见顾明南拎着肉回家,他们赚到的工资恐怕全给了家里。

以前他暗地里还在想,这弟弟妹妹太出息了,指不定就要瞧不起在乡下种田的大哥,谁知道老顾家完全没出现。

也不知道顾明东怎么养弟妹的,就算是亲儿子亲女儿,也没这么帮扶爹妈的。

顾保家心底也酸的不行,但谁让他没这样的弟妹呢

顾建国心底失望,觉得这俩儿子傻就算了,看见兄弟发达了还会嫉妒,光盯着人家的好处,没看见人家的付出。

他沉着脸道“一位工人,一个月工资顶了天也就二十多,一年下来顶多两百,回收站的工资又是出了名的低,而且他们在镇上怎么样也得吃喝,这不都得花钱,你觉得他们一年能攒下多少”

“那,那不也有两百。”顾保家还挺不服气。

顾建国冷哼道“他们身上的新衣裳,脚下的新鞋子,平时用的饭盒手电筒,这要不要花钱,他们俩上班用的自行车,连自行车票都是问人买的,光是那张票就得一百,买车足足花了两百五,这钱哪儿来的”

“你们俩光惦记着阿南小西能赚钱,却忘了他们俩花钱也厉害,就说这自行车,阿东一直在生产队,他要什么自行车,还不是心疼弟弟妹妹起早摸黑的上班,鞋子都走坏了好几双,脚底板上都是老茧子,这才买的。”

顾家兄弟掰着手指计算,这么零零碎碎的算下来,顾明南兄妹俩确实是赚钱的大户,可两个人花钱的地方也多。

顾建国瞥了他们一眼,继续说道“你们俩光想着阿南小西孝顺,也不想想阿东怎么对他们的。”

“大家都饿得吃不上饭的时候,阿东咬着牙供弟弟妹妹读书,愣是让俩孩子读到了初中毕业,后来又想着法子送他们进城当了工人。”

“你们扪心自问,你俩要是有这么好的门路,会想着给下面的弟弟妹妹,而不是自己先占着吗”

不是顾建国瞧不起自己亲儿子,而是同样的事儿放在他们俩身上,他们或许也能给弟妹一口饭吃,把人拉扯大了,但像顾明东这么尽心尽力肯定做不到。

顾明东若是知道顾三叔这么看好自己,拔高他对家庭的“无私奉献”,肯定会笑一声他想太多。

他压根不是无私奉献的人,之所以做这些,也不过是觉得这样对弟妹的前途而言更好,而弟弟妹妹都有好的前途,将来他才更能省心。

事实证明他的策略也是对的,若是只把人拉扯大就丢出去,弟妹过得不好,难道他能独善其身。

如今这样,顾明东才是真正的省心。

顾家兄弟面色发白,都有些羞愧的低下头。

如果能进城当工人,兄弟俩都会争破头,怎么可能会让给别人。

顾建国冷哼一声,继续说道“年底算工分的时候,阿东一天能拿十二工分,还有养猪的工分补贴,一年下来换成钱得近百,靠他一个人就能养活一大家子,你俩呢,拿到了多少,够养活老婆孩子没有”

“别整天老盯着别人的那点东西,好好干活儿才是正经。”

“阿东能有今天,那是靠他自己干出来的,你俩要羡慕这福气,别的不提,好好养下面的儿子女儿,把孩子养好了,那不比弟妹更孝顺”

一番连敲带打的,让两个儿子都乖乖安分下来。

顾建国心底叹气,自家这俩臭小子,到底是没法跟阿东比,就算是平时看着不着调的阿南,脑子也比他们灵活多了。

儿子是亲生的,还能怎么办呢

顾建国叹了口气,打一巴掌给颗甜枣“不过你们说的也有道理,如今几个孩子越来越大了,老跟你们住一个屋也不方便。”

说完转头看向顾三婶“这样吧,你把家里头攒下的钱拿出来,看看有多少,两孩子分一分,不够盖青砖瓦房的,泥砖瓦房总还是够的吧”

“我知道你们俩也有私房钱,到时候我给批宅基地,能造多大,能造什么样的房子,我也不管,都看你们自己的。”

顾三婶脸色微微一变,有些不乐意的说“父母在不分家,我们都还活得好好的呢,他们搬出去住算什么样子。”

顾建国却已经下定了决心“树挪死人挪活,孩子越来越多,总不能老这么糊弄着住。”

又补充了一句“分家不分户,宅基地选近一些的,有啥事咱们喊一声他们也能听见。”

顾三婶还是很不乐意,这儿子媳妇分开住之后,还能听他们二老的话

顾家兄弟却各有所思,顾保家皱眉道“爸,我是长子,合该给你们养老送终的,你把钱给二弟盖房子吧,我不走。”

顾保家看了眼大哥,闷声说“爸,你要不在,我也不安心。”

顾建国被他们逗笑了“老子还活着又不是死了,我是让你们建新房子,等将来我们老了,你们要敢不给养老,看我不直接抽死你们。”

自小挨着打长大的兄弟俩,同时瑟缩了一下。

顾三婶还是不想答应,但顾建国已经起身道“行了,就这么定了。”

顾建国已经决定的事情,顾三婶也没法反驳,只得摔摔打打的进了屋,到底是拿出了这些年积攒的钱来。

相比起婆婆的不情不愿,顾三叔的两个儿媳妇却兴高采烈。

平心而论,顾三婶这个婆婆不算坏,至少比起生产队那些不把儿媳妇当人看的,她对儿媳妇还算是可以,怀孕坐月子的时候也总能吃到鸡蛋。

可跟婆婆住在一起,不提平时样样事情都得听她的,偶尔做错事情就得挨骂,就是不吵架也是自在。

现在有机会能当家做主,虽说不分家,可她们心底也是乐意的,甚至催着男人赶紧张罗起来。

于是顾明东惊讶的发现,临近年底,自家两个堂哥倒是忙活起盖房子了。

堂哥上门问买瓦片的门路,顾明东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尽量帮忙。

甚至没等顾三婶开口,连忙把之前借过来的那些钱先还了,免得他们家用钱不趁手。

顾家两兄弟忙得热火朝天,以至于其他社员看了也眼馋。

社员们看了看老顾家的青砖大瓦房,再看顾家兄弟刚开始建造的泥砖房,心底也活络起来。

青砖买不起,这泥砖的房子使使劲,问娘家婆家再借一些,还是能凑出来这份钱的。

而且泥砖房造起来更简单,速度也更快,屋子不断的话指不定年前就能弄完。

再有一个,买泥砖的人多了,泥砖的价格还能打下来一些,泥砖炉窑那边还能给送上门

一时间社员们纷纷拿出家底来打算造新房子,毕竟随着孩子年龄变大,夫妻俩跟孩子总不能一直住一起。

生产队不流行分家,一大家子的妯娌兄弟住在一起,麻烦事儿也实在是不少。

能单独住,自己当家做主,对于年轻夫妻的诱惑力是无穷的。

这原本是好事儿,奈何生产队像顾建国这么开明的长辈少,顽固不化的更多。

顾三婶这般还算是好的,虽说心底不乐意,到底没拦着,许多当爹妈的不想着子女能自立,住的舒坦,只想着把人留在身边牢牢保持着。

眼看别人家都开始建起新房子,自家却还得一大群兄弟姐妹住在一个屋,甚至半大的小子还得跟爸妈睡一张床,这些人心底自然不乐意。

一边拼着劲想建房子,一边可着劲阻着拦着,两代人的矛盾被激发。

就像是瘪老刘家,以前他当大队长,管着一个生产队的事情,对自家那点鸡毛蒜皮的懒得搭理。

去年败给了顾建国,原本还等着想看顾建国笑话,谁知道上河村在他的带领下越来越好,社员们都觉得新队长更厉害,哪里还记得他这个前队长。

瘪老刘对此毫无办法,一腔官腔只得放在了家里。

习惯了在家一言九鼎,上上下下只能听自己的话,瘪老刘哪里舍得让儿子出去住,真让他们出去了,他说话还顶个球用。

于是在两个儿子支支吾吾开口时,瘪老刘一口回绝。

刘大山讨好的说“爸,我们不是想分家,这不是眼看着孩子们都大了,过几年不得谈婚论嫁,如果有个新房子,到时候也能找到好人家。”

瘪老刘眯着眼睛,淡淡的敲了一下烟杆儿“你们想造房子,我也不反对,但要钱没有,老子把你们养到这么大,给你们娶媳妇生娃,钱早就花光了。”

刘大山兄弟俩脸一黑,别人不知道,他们俩还能不知道瘪老刘有没有钱

再说了,他们家上一次办婚事,那还是小妹出嫁,当时带出去的嫁妆都是用彩礼买的,根本没花什么钱。

如今家里头最大的孩子都十五了,怎么可能没钱。

瘪老刘却像是没看到他们的脸色,继续说道“你们自己要是能拿出这钱来,那就造房子,要是没这本事就赶紧给我打消了念头。”

扔下这话,瘪老刘起身就进了屋。

刘大山刘小山对视一眼,都泄气的蹲下来不说话了,不满却在心底蔓延。

自然也不是家家户户的儿子,都跟刘家兄弟一样害怕亲爸,不给钱就闹,连带着过年这几天都热闹的很。

过年这么几天,顾建国没少处理这种鸡毛蒜皮的事情。

这边顾建国被烦的直掉头发,那头始作俑者顾明东,却欢欢喜喜的带着孩子们搬新家了。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