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七零之佛系炮灰 > 第183章 选择

七零之佛系炮灰 第183章 选择

作者:人生若初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8 01:48:12 来源:就爱谈小说

钱知一的出逃失踪, 给留在上河村的知青们带来了大麻烦,以前跟大队长请个假就能外出,现在每次都要打报告, 但凡想去远一点的地方都难。

其中最倒霉的就是吴梦婷, 当时三天两头的被带走调查,整个人都憔悴了。

大概是同命相连,徐珍珍等几个女知青心生同情, 跟吴梦婷的关系反倒是好了一些。

这会儿见吴梦婷收拾东西,徐珍珍忍不住说“上河村的日子是清苦,但这里没有人欺负我们,每天干活也能养活自己。”

“过年的时候我听爸妈说了, 都说知青们闹得厉害, 都想着要回去,上头已经在考虑了,说不准过两年就让咱们回城了呢”

吴梦婷停下手中的动作,看向她“这话你自己信吗”

徐珍珍张了张嘴, 她想信,但又不敢信。

毕竟从第一届知青下乡到现在, 前后加起来都快八年了,他们来上河村也五年多了, 年年都说能回城, 可年年都没消息。

吴梦婷放下东西,拉住她的手说“珍珍,这样的日子我真的一天也过不下去了。”

“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下地干活, 一直到天黑才能回来休息,一天下来累得喘不过气来,一年到头分到手也没几个钱, 别说新衣服,连吃饱都成问题。”

徐珍珍抿了抿嘴,暗道是你三天两头生病不下地才这样,我们还是能养活自己的。

吴梦婷继续说“以前我们还想过去争工农兵大学的名额,可现在早就死心了,别说咱们,连当地的社员都没这个机会。”

工农兵大学的名额实在是太少了,镇上都不够分,这些年只有一个生产队的人拿到名额,听说还是个劳模。

吴梦婷虽然自视甚高,但也知道想抢到这名额可能性不大。

徐珍珍犹豫了一下,又说“我爸妈说,现在只要想办法,家里头能给办病退。”

吴梦婷自嘲的笑了下“知青病退是那么好办的吗再说了,我家里早就没人了,谁会帮我来弄这个,回去了我又吃什么”

要不是所有的路子都走不通,吴梦婷也不会走这条路。

徐珍珍叹了口气“可是,给人当后妈哪里是容易的”

听见后妈两个字,吴梦婷脸上露出几分难堪,但很快说道“这有什么,前头那个早就死了,我们也是名正言顺的谈对象,过了门我会好好对他,好好对孩子。”

徐珍珍一时不相信,这话是从一向心高气傲的吴梦婷口中说出来的。

吴梦婷又道“他答应过我,只要打了结婚证就会想办法把我的粮食关系转过去,到时候他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家里头的事情。”

她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手背,当初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白嫩手指,如今也已经变得粗糙起来。

“珍珍,如果你还是我的朋友,那就不要再劝我了,这是我自己的决定,我不想自己最美好的岁月,整天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

徐珍珍叹了口气“那好吧,梦婷,如果你想好了,那我祝你能够幸福。”

吴梦婷笑了起来,眼底带着对未来的野望“一定会的。”

只要能先离开上河村,她总会想办法把日子越过越好,总有一天能够回到过去那无忧无虑的生活。

既然吴梦婷已经下定了决心,徐珍珍便没有再劝。

老顾家欢声笑语的声音,顺着风飘到了知青所。

徐珍珍忍不住往外看了看,笑着说了句“那边今天可真热闹。”

另外一个女知青打趣道“他们说去了就发糖,要不咱们去蹭个喜气。”

“好啊,去看看新娘子吧。”倒不是真贪那一块糖,只是在村里头也没啥事儿,大家想去凑个热闹。

徐珍珍回头问道“梦婷,你要去吗”

“我就不去凑热闹了,免得遭人烦。”吴梦婷一口回绝,她瞧见老顾家过得越好,就想到自己过得越惨,哪里乐意过去。

徐珍珍被几个女知青拉出去,到了外头,便有人说“吴梦婷咋想的,就算要嫁人,好歹也找个头婚的,怎么找个二婚还带孩子的。”

“你还不知道她,瞧不上生产队那些人呗,虽然是二婚,可人家是工人,听说还是个小干部呢,要是头婚还瞧不上她。”

徐珍珍皱了皱眉“咱别提这个了,不是要去吃喜糖吗,赶紧走,不然待会儿发光了。”

“走走走,顺道儿去看看新娘子,听他们说长得可好看了。”

“顾明南长得也好,他们老顾家的人都长得好看。”

“那倒是。”

屋里头,说笑的声音远去,吴梦婷抬头看向窗外,依稀只看见漫山遍野的枯叶。

眼泪忽然就落了下来,原本她不想哭,但不知为何怎么都忍不住,索性趴在被子上狠狠哭了一顿。

许久,哭得累了,吴梦婷抹了抹自己的脸颊,将方才的狼狈和崩溃掩藏起来。

洗了把脸,吴梦婷就像是没事儿人似的开始继续收拾,路已经先好了,就算走得脚底下都是泡,她也得坚持走下去,没什么好委屈的。

委屈和眼泪没什么用,这是吴梦婷这几年才明白的道理。

她看了眼老顾家的方向,忽然想着,自己结婚怕是一个娘家人都不会有了。

老顾家来者不拒,但凡是愿意上门贺喜的,顾明东都抓一把糖果塞给人家。

乡里乡亲也都没空着手过来,留下吃席的礼重一些,那些只来看一个热闹的,进门也得搭一把菜。

就连几个知青过来看热闹,手里头也提着家里头寄过来的东西,东西不多,好歹是个意思。

一直到晚上,这场热闹才结束。

顾明南唏哩呼噜了一大碗面,吃饱了还说“幸亏现在不兴喝酒,光喝茶都让我肚子快撑爆了,全是水还饿得发慌。”

说完还催钱晓茹“晓茹,你快吃啊,我妹手艺好着呢。”

钱晓茹下意识的踩了他一脚。

顾明南惊呼一声“哎,你踩我干什么”

原本留下来收拾残局的顾家兄妹都看懂了,顾三妹扑哧一笑“老二,我们忙完就先回去了,你俩以后好好过日子。”

顾四妹也笑“二嫂,那我们先回去了,厨房里东西都齐全,要是没吃饱就再去盛点。”

等从新房子出来,依稀听见里头钱晓茹在教训顾明南“你干嘛使唤小西小北给我做饭”

“我们俩不忙吗,让她们做个饭怎么啦”

“我今天才刚进门,哪有人刚进门就使唤小姑子的”

“她们也没说什么呀”

走出去好远,顾三妹忍不住笑起来“一物降一物,以后终于有人管着老二了。”

顾四妹也说“有晓茹姐看着,我都觉得放心了好多。”

顾亮星却跃跃欲试的问“爸,我们不去闹洞房吗”

“小虎小宝他们说,结婚的晚上要去听墙角,闹洞房,这样二叔跟二婶才能早点生出小宝宝来。”

顾明东给了他一个板栗“哪来的馊主意,别去添乱。”

他是大伯,偷听墙角那也太猥琐了,像样吗

顾三妹揉捏了一顿大侄子的脸,笑着问“大哥,白天我瞧着谢南山的样儿,八成他跟淑梅姐的事儿也成了。”

“姑姑都把他带过来喝喜酒了,肯定能成。”顾四妹也表示道。

顾明东点头道“八成过段时间,咱们就能喝喜酒了。”

“最近生产队办喜事的人可不少。”

不只是顾明南娶媳妇了,这几年上河村过得不错,愿意嫁过来的姑娘就多,陆陆续续适应的男青年都结婚了。

就年底这一阵儿,顾明东都去喝了三场喜酒,都是沾亲带故的人家。

一直到年初,顾明东才从顾三叔那边听说,吴梦婷居然嫁给了镇上饼干厂的一个小干部。

那头还想把吴梦婷的粮食关系迁过去,但嫁娶容易,迁户口却难。

粮食关系涉及到口粮,城市户口每个月都能按月领,所以对这一块限制的特别厉害。

顾秀秀当年嫁过去能迁户口,还是因为时间早,那时候还没那么严格,后来就难上加难了。

折腾了一段时间,吴梦婷的户口到底是没能迁过去,不过人却嫁过去了。

顾三叔跟她说了,结婚打证明他不拦着,但左右这边是按照生产队的规矩来,下地干活就有工分有口粮,不下地那是分配不到。

吴梦婷一口答应下来,以小干部的工资,养活她还不是问题。

她这一走,就没打算再回来。

顾明东听说了这事儿也只是一笑置之,比起吴梦婷,他更关心钱知一的下落。

不过现在原书男女主的人生,已经跟书里头天差地别,两个人分别结婚生子,白小花的记忆已经不再具有参考性了。

孙淑梅跟谢南山的婚事果然很快就定了下来,就放在年后二月份。

顾秀秀到底是熬不过俩孩子,时间久了,谢南山殷勤备至得到了回报,丈母娘总算不用冷眼看他了,半推半就答应了婚事。

至此,谢南山终于松了口气,抱得美人归。

顾明东也为他高兴,但私底下还是拽着他放了话“以后你俩好好过日子,要是让我知道你对淑梅不好。”

他做了个杀头的手势“当心你的小命。”

谢南山拍着胸脯保证“表哥放心,我娶淑梅是因为喜欢她,这辈子我就喜欢她一个,就像对她好,让她每天都高兴。”

“我要是违背自己的诺言,就让老天爷把我这条命收回去。”

顾明东姑且信了。

老顾家多了一个人,日子似乎也没啥变化。

一家分成两家,最不习惯反倒是顾明南,听说刚开始差点没把媳妇从床上踹下去,最后被钱晓茹按在床上一顿暴打,才总算改了习惯。

钱晓茹性格开朗,跟顾家的人也熟悉,嫁进门之后很快速融入了这个大家庭。

如今一日三餐,顾明东偶尔便能吃到新菜色,不用猜就知道肯定是钱晓茹下厨了。

钱晓茹的手艺继承于钱母,她不太擅长做南方菜色,却能在家里头蒸馒头,做包子面条,做出来的大锅菜特别好吃。

顾明东很喜欢这一口,觉得傻弟弟走了大运,这媳妇娶得不错。

孩子们显然也很喜欢这个新婶子,偶尔顾明东回家,还会瞧见双胞胎跟顾芸去新房子了,钱晓茹跟顾四妹两个人说话,三孩子就在旁边做作业。

顾明东不知道的是,嫁进门之前,钱晓茹还很是惴惴不安的一段时间。

商定了婚事,钱母就开始对女儿进行婚前辅导,抓着她学做菜,学缝缝补补,甚至还把自己当人媳妇,当人妯娌的经验全传授给她。

钱晓茹哪儿见过这些,顿时吓得够呛。

“妈,不至于吧,我瞧着阿南家一个哥哥,两个妹妹都挺好相处的。”

钱母却说“你知道什么,未过门的嫂子,跟已经过门的嫂子能一样吗”

“你想想看,以前你两个嫂子过门之前,你们相处起来没问题吧,结果呢”

钱晓茹很是不服气“那是我俩嫂子都特别小心眼,见不得别人好。”

钱母却拍着她说“你啊,妈跟你说,嫁过去就是别人家的人了,跟婆家相处跟还在娘家时候可不一样。”

“你嫁过去之后记得手脚勤快点,嘴巴也甜一点,对两个小姑子好一些,左右她们都是要嫁出去的,别因为一点小事情闹得不愉快,最后反倒是坏了你们夫妻俩的感情。”

钱母还说“幸亏你大嫂早没了,你嫁过去只有小姑子,没有妯娌,肯定轻松许多。”

最主要还没有婆婆,钱母觉得没婆婆这一样就省心太多了。

钱晓茹不太信这话“我觉得小西小北都挺好的,瞧着不像是双面人。”

钱母无奈道“她们就算是再好,你一个新嫂子进门也会多少有矛盾,有时候饭桌上谁多吃一口,谁少吃一口都能干起来。”

“就说阿南那个三妹吧,人机灵,脑子灵活,听说还是个暴脾气,到时候她要是说话不好听,你可千万别往心里头去,也别跟她吵吵。”

钱晓茹听亲妈这么说,一时也是心里头没底,忍不住问“妈,真的会这样吗”

“哎,新媳妇最难当,以后你就明白了。”

钱晓茹噘起嘴巴“我觉得你在吓唬我。”

钱母瞪了她一眼“你啊,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临了又说“不过妈这话是让你让着小姑子一些,可他们要是太过分了,那你回家跟妈说,到时候妈替你出头。”

钱晓茹一时不知道是感动,还是无奈,最后搂住她撒娇道“妈,你真好。”

因为亲妈的婚前辅导,再想到自家两个嫂子确实是很难相处,以至于钱晓茹刚嫁进门的,心里头也惴惴不安,生怕得罪了小姑子。

可等真的进了门,相处了一段时间,钱晓茹就知道她妈想错了。

对比婚前,两个小姑子只有变得更好相处,根本没有对她挑三拣四。

家里头大伯不爱管事儿,大大小小基本都是两姐妹管,但她们却从来不对二哥家的事情插嘴。

倒是有啥好吃的,好喝的,她们从来不背着自己,都是拿出来大家一起吃。

时间久了,钱晓茹一颗心彻底放下来,甚至觉得自己不是多了两个小姑子,而是多了两个亲妹妹。

三个孩子正是猫嫌狗厌的年纪,却被教导的很好,也爱玩爱闹,但很有分寸,从来不像她娘家的几个侄子,闹起来谁说都没用。

出嫁之前,钱母还特意叮嘱过女儿“老顾家毕竟在乡下,吃的没有咱家精细,他们家有什么你就吃什么,要是真馋了就回来,妈给你炖肉吃。”

她到底是担心老顾家家底跟不上,逢年过节看着菜色还好,平日里肯定跟不上。

他们家女儿又是个爱吃的,到时候新媳妇进门挑三拣四的,可不得把全家人都得罪了。

钱晓茹听了,进门之后很是克制。

但是慢慢的,她就发现不对劲了。

老顾家不是吃的不好,而是吃的太好了,这天天大米饭炒鸡蛋,每顿饭都得起油锅,隔三差五就能吃到肉不少,顾明西顾明北姐妹俩,最喜欢的就是变着法子做吃的。

家里头时不时还有水果,有时候是自家菜园子种的,有时候是工厂里发的,有时候不知道哪儿来的,反正顾明南就塞给她吃,许多新奇的她都没吃过。

甚至她还见过一次大伯子下厨,做出来的饭菜居然很不错。

他们家在镇上还算是条件好的,因为家里头负累少,她妈也舍得吃,可现在对比起来还是差了一些。

有顾家人打样儿,钱晓茹鼓起勇气,试着蒸了一锅萝卜丝夹肉的大包子。

钱晓茹原本想试探一下,看看顾家人会不会觉得她太浪费了,毕竟在娘家她妈肯定不舍得大白面一顿造了那么多。

谁知道端出来后,老顾家谁也没多问一句,直接上嘴吃。

吃完了,顾明东表达了自己的高度赞赏,从此之后,老顾家隔三差五就蒸一锅包子吃。

钱晓茹也彻底放开了拘束,等她回家一说,钱母也啧啧称奇,转身就跟钱师傅说自家女儿眼光好,一眼就瞧中了顾明南。

男人出息的不少,上进的也不缺,但家里头还这么清净,上上下下都好相处的,那可实在是太难得了。

家里头相处没矛盾,夫妻两个的感情就更好了。

顾明南现在算是明白,为什么人人都想着娶媳妇了,媳妇可不只是用来暖被窝的。

自家媳妇说话好听,脾气也软和,连打他都是轻飘飘的,如今他在外再苦再累,回到家也是有人疼的男人了。

娇妻在怀,顾明南每天都是精神抖擞的。

如今他每天载着钱晓茹上下班,夫妻俩同进同出,就跟连体人似的,黏糊的整个上河村都知道小夫妻感情好。

顾明西已经不肯跟他们一块儿上班了,她宁愿骑着顾老二淘汰的旧自行车,比他们晚一些出门,省得一路上都得听他们亲亲热热。

顾明南可不管她,他才不怕别人说,甚至觉得被人说妻管严是一种光荣。

就像是现在,家里头大南瓜结的太多,顾明东让他跑一趟,往顾三叔家挑一筐去。

顾明南答应了一声,临走却把钱晓茹一块儿拉走了。

小夫妻一走,顾明西忍不住打趣道“大哥,你瞧老二那样儿,一分钟都不肯离开嫂子。”

顾明东倒是乐见其成“他们俩感情好还不好”

“是挺好的,终于不会有人老烦我了。”顾明西笑道。

一手拎着大箩筐,一手拉着小媳妇,顾明南走路生风。

钱晓茹忍不住说“我帮你一起抬吧”

“不用,很轻的。”顾明南笑道,她可舍不得钱晓茹干活。

钱晓茹笑了,又说“可我想帮你一起拿。”

顾明南犹豫了一下,想起大哥说过有事儿最好都听媳妇的,于是就从大箩筐里挑出一个最小的递给她“那你帮我拿这个。”

钱晓茹看着那巴掌大的小南瓜,笑得更开心了。

夫妻俩去顾三叔家兜了一圈,愣是让他们也吃饱了狗粮。

钱晓茹性格好,虽说跟顾三叔家相处的不多,感情倒是也还算不错,偶尔还会来逗一逗养在这边的顾小妹。

这天也是,逗完了孩子离开,钱晓茹忍不住问了句“阿南,卫国嫂子还是不肯养小妹吗”

孩子放在公婆这边一养就是一年多,如今都能跑能说话了,王凤也不提接回去的话。

顾卫国还知道隔三差五来看看孩子,当亲妈的却一次都不来,逢年过节见了,也只当是陌生人。

顾明南无奈道“每次卫国哥一提这话茬她就犯病,三叔三婶都说就这么着吧,他们也不是养不活孩子,卫国哥也偷偷给钱了。”

钱晓茹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抿嘴道“万一将来我也生不出儿子怎么办”

顾明南一听这话,立刻拉响了警报器。

他竖着手指说道“生男生女都一样,儿子女儿我都喜欢,别说能生,就算你不能生也没事儿,我不在意。”

“晓茹,你可千万别学卫国嫂子,她那就是自己想不开,好好的日子过成了这样。”

“咱能生就生,不能生也没事,万事不强求,反正我侄子侄女都有了,姓顾的也不会绝后。”

钱晓茹先是感动,随后又是好笑“你瞎说什么呢,我怎么就不能生了。”

娶了媳妇之后,顾明南的脑壳已经没那么硬了,他已经用血泪的教训学会,跟媳妇绝对不能吵。

大哥都说了,在家听媳妇就没错。

顾明南立刻拍了拍嘴“我又说错话了,你肯定能生,想生几个生几个,十七八个我都养得起。”

钱晓茹翻了个白眼“还十七八个,你把我当母猪了吗”

“那一个两个也行,反正你想生就生,不想生就不生。”

“哼,就说得好听。”

“绝对是真心话,男子汉大丈夫,我绝不撒谎。”

钱晓茹哼哼道“怎么,你是不是还想跟我拜把子”

“咱俩都成亲了,肯定拜月老啊。”

新婚的小夫妻,连吵嘴都是甜的。

顾明东的心思却不在儿女情长上,充满戾气的青铜鼎,后山无影无踪的蓝宝石湖泊,末世的秘密,都让他不能完全放心。

可越是想找,偏偏越是找不到。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