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科幻 > 七零之佛系炮灰 > 第51章 知青(二)

七零之佛系炮灰 第51章 知青(二)

作者:人生若初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9-18 01:48:12 来源:就爱谈小说

“哥, 咱生产队真的要来知青了”放学飞奔回家的顾二弟连声追问。

顾明东正在回忆原主关于知青的记忆,在原本的时间线中,顾二弟这憨驴已经死了, 双胞胎也没熬过去年冬天,因为家里头出了个小偷, 老顾家被打入了深渊。

但老顾家悲惨的命运却还没结束, 这只是刚刚开始。

顾三妹、顾四妹的悲剧接连上演,而妻子死后一直过得恍恍惚惚的顾明东,也在这十年中被消耗殆尽,最后成为一对知青男女回城的踏脚石。

顾明东分析着,隐约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以原主对妻子的深厚感情, 连弟弟妹妹的死活都顾不上了,为什么会对刚来生产队的知青照顾有加。

就算原主见异思迁了也说不通。

顾二弟见他不回答,跟小尾巴似的跟在他后头“哥, 是不是真的,我今天上学的时候听说的。”

顾明东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你是去上学还是去打听八卦”

顾二弟摸了摸鼻子,有些灰溜溜“就是下课的时候听大队长家孙子说的。”

“哥, 你快告诉我是不是真的。”

正好这时候顾三妹也到家了, 听见这话就说“知青跟你有什么关系”

顾二弟扯着嗓门喊“当然有关系,我可从没见过城里人来乡下支援,哥,你说他们来能干嘛, 难道跟前几年一样田里头放卫星”

顾三妹赶紧把门关上“你疯了,还敢说前两年的事情, 现在都说要搞大批判呢, 到时候让人抓住把柄你。”

顾二弟也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 拍着嘴说“看我这嘴没把门。”

“你们学校最近怎么样”顾明东忽然问道。

顾三妹若有所思的回答“我觉得怪怪的,虽然老师还在上课,但其他课程越来越少,革命教学越来越多。”

听见妹妹的话,顾明东有些意外,没想到三妹对政治的敏感性居然不错,这点可比老二老四强多了。

顾老二还在旁边嘀咕“课程少还不好,我就喜欢这样,越少越好。”

顾明东瞪了他一眼,暗骂乌鸦嘴。

算了算时间,顶多再两年大串联就要开始了,到时候全国学校都会直接停摆。

一直到大串联进行一年之后,国家铁路交通部门不堪重负,学生们才会重新回到学校。

可那时候学校的氛围也全毁了。

顾明东催着弟弟妹妹去上学,就是想在大串联开始之前,让几个孩子拿到毕业证,这样荒废的时间少,说不定还能赶上考大学那一波。

顾二弟见他眼神不对劲,下意识的反省自己“哥,我又说错什么了吗”

看了眼弟弟,顾明东站起身走进房间,将那本拿了出来,塞进弟弟手中“你拿着,每天背一段,到时候我要抽背。”

一听要背书,顾二弟顿时苦了脸“哥,这是为什么啊”

“以后能用得上。”顾明东说道。

顾二弟顿时沉浸在要背书的痛苦中无法自拔。

顾明东还交代道“三妹四妹也多看看,以后都能用得上。”

顾三妹心头一跳,看着那本红色的书皱起了眉头。

说完了这事儿,顾明东才跟弟弟妹妹说起知青“是有知青要来生产队,听说这次是五个,大队长喊我明天去接人。”

“真要来啊,你说这城里头的知青图什么,在城里头吃香喝辣不好,反倒是来咱乡下吃苦。”顾二弟说道。

“不一定是他们自愿的。”顾明东说了孙淑梅面临的事情,还道,“以后这样的事情只会越来越多,说不定再过两年就得强制下乡。”

这时候就上赶着下乡的,要么是真的有理想有抱负,要么是迫于无奈,下乡避灾。

顾三妹忙道“那怎么办要不还是劝劝表姐赶紧嫁人吧,嫁人总比下乡好。”

顾明东笑着安抚道“这不是你们该操心的事儿,你们就好好上学,如果学校里不对劲就赶紧回家,别跟着那些人瞎折腾。”

“尤其是你,听见没有。”顾明东瞪了一眼二弟。

顾二弟只得哦了一声答应了。

顾三妹保证道“大哥你放心,我会好好看着他的。”

虽然兄妹俩差一岁,但因为中途退学,顾三妹的脑袋瓜子又更灵光,所以他俩现在都是初二。

“等城里头的知青来了,你们也离他们远一点,这些人迟早都是要回去的,跟咱们不是一路人。”

仔细嘱咐了弟弟妹妹,顾明东才微微放心了一些。

隔壁刘大柱家有个不安定因素白小花,现在大队里还得再来几个知青,这让顾明东的危机感再一次提升到最高。

如果不是他的异能需要靠近山林,现在进城又不是好时机,他都想带着弟弟妹妹远离大河村了。

第二天一大早,瘪老刘就带着人出发了。

“早点去把人接回来,咱们还能早点赶回来干活。”

顾明东笑了笑,转而问道“大队长,你知道分到咱们生产队的是什么人吗”

“还不知道,我这还没拿到名单。”瘪老刘想了想说,“王书记说咱们生产队去年收成好,愣是分了咱们五个人,”

“这么多”

“谁说不是呢,隔壁生产队才两个,咱们有五个,看来王书记特别满意咱们生产队。”瘪老刘还觉得挺高兴。

顾明东挑了挑眉,希望接到人,等知青们闹出乱子来之后,瘪老刘还能保持这份高兴。

“他们来了住哪儿”

“王麻子和吴老三不是去改造了,原本我打算让知青暂时住进去,但你三叔说这人是去改造,不是死了,万一回来扯不清。”

“大队里头就修了修那排老房子,他们统共才五个人,住也够了。”

顾明东想了想,才挖出那些老房子的记忆,老破漏风不说,每逢下雨还漏水。

他眯起眼睛,想起原主记忆中知青们刚到村子就闹了一出,最后是借住在村人的家里,就因为这个安排后续又闹出更多的事情。

他笑了笑没说话,等着看这出好戏。

瘪老刘带着顾明东和两个社员,一路走到了政府门口,一眼瞧见门口站着一排人。

瘪老刘连忙过去打招呼,跟办事员唠嗑了两句才问“分到我们上河村大队的是哪几个人”

他们说话的功夫,顾明东却已经看到了影响原主一生的那对男女。

下乡的知青年纪都不大,看着顶多十六七岁,脸上还带着青涩和对未来的憧憬。

这时候主动下乡的知识青年,大多都还是带着一定抱负的,只可惜很快他们就会遭受现实的毒打。

门口站着密密麻麻十几个知青,都是大包小包的,用好奇的神色看着他们。

而人群之中,有两个人分外显眼。

身材最高,剑眉星眸,打着布丁的衣服也挡不住那气质的,是钱知一。

皮肤雪白,梳着麻花辫,灰扑扑的穿戴也依旧掩不住出色容貌的是吴梦婷。

钱知一、吴梦婷。

站在钱知一身边的吴梦婷忽然打了个哆嗦,下意识的靠近了身边的男友一些。

钱知一立刻关心的问“梦婷,怎么了,是不是冷了”

吴梦婷摇了摇头,她朝着顾明东的方向看去,却见顾明东低着头并没有看自己。

她微微拧着眉头,自有一副让人怜惜的好模样。

心底却觉得奇怪,明明穿着都想乡下人,但那个高大的男人站得笔直,竟有一种要把钱知一比下去的错觉。

一定是我的错觉,吴梦婷想,一个乡下男人怎么比得上钱知一。

她抿了抿嘴角,柔声道“不知道我们会被分到哪里。”

“不管分到哪里,只要有我在,一定会照顾好你的。”钱知一保证道。

吴梦婷听了,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钱知一,吴梦婷,杜涛,杜明,徐珍珍。你们五个跟上河村生产队走。”办事员点名道。

被叫道名字的五个人站出来。

瘪老刘一看,眼睛落到吴梦婷身上就皱眉头,这女娃长得太好看了,怕是会惹事。

但他什么都没说,只挥手道“把行礼放车上,咱先出发吧。”

五个知青手忙脚乱的把行礼往车上放。

吴梦婷下意识的又多看了顾明东一眼,却见他袖手旁观,一点要伸手帮忙的意思都没有。

钱知一注意到她的眼神,再一看顾明东的模样,心底浮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敌意。

知青们带着的行礼不少,幸亏瘪老刘带着三个村里头的壮小伙,拉着两辆车,正好够放。

除了顾明东之外,另外两人瞧见吴梦婷脸都红了,还想帮着她拿行李,结果被吴梦婷拒绝了,还被钱知一瞪了两眼。

等上了路,瘪老刘简单说了一下村里头的情况。

钱知一提议道“要不大伙儿做个自我介绍,以后我们就是共同奋斗的革命同志了,得认识认识。”

说完还瞧了一眼顾明东,结果后者已经转过身拉车,压根没看他。

这个建议自然没有人反对。

“那我先来,我叫钱知一,来自北京,是家里头老大,我们家是红色家庭,这一次我也是主动报名下乡的。”

听见是红色家庭,瘪老刘忍不住看了他一眼。

钱知一得意的挺起胸膛,一脸光荣的模样,又往顾明东的方向看了一眼,只看到一个黑色的后脑勺,顿时皱了皱眉头。

吴梦婷看了眼钱知一,在他鼓励的眼神下,也开口道“我叫吴梦婷,也来自北京,我跟钱知一是发小。”

却没说自家的情况。

杜涛杜明是两兄弟,也是北方人,这俩话不多,说话憨声憨气的。

倒是徐珍珍像一只快活的小鸟,一轮到她就叽叽喳喳的开口,恨不得将自家的情况全倒出来。

一会儿功夫,大家伙儿就全知道她爸是当兵的,她妈是街道积极分子,家里头还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一个妹妹,是个实打实的大家庭。

徐珍珍长得不如吴梦婷好看,但也是个清秀的小姑娘,她涨红了脸道“我就想为祖国事业做贡献。”

瘪老刘听了笑道“好好好,等到了地方你们好好干活,就是为国家添砖加瓦。”

顾明东在旁听着,也将一个知青的性子摸透了,徐珍珍就是个一眼能见底的小姑娘,没啥心眼。

杜涛杜明看着憨厚老实,但兄弟俩挺聪明,一路上都在观察他们,做的不算隐秘。

钱知一和吴梦婷身上的问题可就大了,在这时候提前下乡,家庭背景说的十分含糊,却在强调红色家庭,话里话外带着隐约的高傲。

顾明东心底嗤笑一声,年纪不大,心思不小,骗人倒是手到擒来。

瘪老刘有心跟几个知青拉近关系,开口介绍起几个人来,说到顾明东的时候,他特意强调道“阿东是我们生产队的除害英雄,之前还帮助公安局抓住了人贩子,拿了见义勇为奖,是实打实的红色积极分子。”

这话让几个知青都惊讶的看向他。

徐珍珍更是喊道“这位大哥,没想到你这么厉害,我以后要向你好好学习。”

顾明东谦虚了一句“都是小事,不值得拿出来说。”

钱知一皱了皱眉头,心生不满,尤其是在看见吴梦婷时不时看向顾明东的时候,心底的不满达到了极点。

他却不知道,吴梦婷此刻心底是震惊的,她早就知道顾明东在上河村,却不知道顾明东居然是这幅模样。

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事情,吴梦婷拧起了眉头。

瘪老刘还有心跟他们唠唠嗑,结果没走多远,五个知青就上气不接下气,一个个喘的没工夫跟他套近乎了。

要为国家做贡献的徐珍珍更是擦着汗问“叔,这还得走多远啊”

“你们脚程太慢了,平时我们走一个半小时就到了,看你们这样得走俩小时。”

“啊,得两个小时”徐珍珍脸都白了,“这么远啊。”

瘪老刘道“我们生产队不算远,还有那住在山里头的,走一天一夜都到不了。”

看着知青们这么不顶事儿,瘪老刘已经暗暗察觉事情不大好。

“哎,我还想着早上就能回去下地干活,现在看是到不了喽。”

徐珍珍的脸更白了,倒是杜涛杜明兄弟俩闷不吭声的,这会儿看着还好。

钱知一也有些吃不消,他心疼的看了眼吴梦婷,提议道“叔,我们是第一次下乡,实在是有些走不动了,你看这样行不行,让女孩儿们上车坐着,这样速度快一些也不耽误功夫。”

才走到半路,钱知一已经一副知青代表的模样了。

“这”瘪老刘朝着拉车的人看去。

顾明东正拉着行礼往前走呢,听见这话站起身来,问了一句“知青同志,你瞧见拉车的是什么了吗”

钱知一愣了一下“是几位大哥,怎么了”

顾明东便说“你瞧我拉着这么多行礼已经够吃力了,还让我拉人,我又不是旧社会的黄包车夫。”

这话一出,知青们脸皮再厚也不能说坐车了,不然就是犯了错误。

吴梦婷更是冷哼一声“不拉就不拉,稀罕什么,知一你别说了,我自己走就是。”

说完吭哧吭哧的往前走了。

顾明东笑着说道“你们瞧瞧,这不是还能走吗”

“人的潜力都是逼出来的,你们要早点习惯乡下的工作强度。”

瘪老刘见闹得不大好看,劝道“阿东,你少说几句。”

顾明东却想听不懂似的,继续说“我怎么了”

“他们是来下乡的,又不是来享福的,这段路才多远,我家妹妹都能一天走几个来回。”

“大队长,我知道你是好心,但可不能惯着他们,以后这样的日子多了去了,难不成每次都让人拉着走不成。”

瘪老刘一听这话,觉得也有一定道理。

钱知一忍不住骂了一句“难不成村里头连牛车都没有吗”

瘪老刘一听脸色更不好看了“钱同志,可不能想着使唤生产队的牛,那都是生产队宝贵的财产,这时节正在春耕呢,难能使唤它干别的,可不得累着。”

钱知一见他噼里啪啦说了一堆,脸色更难看。

杜家兄弟对视一眼,都没说话。

徐珍珍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不敢说话。

倒是顾明东心情挺好,还有心思去看大石头周围的那块油菜地,那地方重新种上了油菜,这会儿一片片的油菜花开得正好。

知青们却没心思欣赏路边的美景,不用背行李走路,等回到上河村生产队的时候,他们也觉得自己的双腿快要废了。

结果瘪老刘带着他们继续走,来到一栋破旧的土房子旁,开口就说“这就是安排给你们住的地方,你们把行礼放下歇一歇吧。”

顾明东双手环抱站在后头,等着看热闹。

果然吴梦婷看着那脏兮兮的土房子,黑乎乎的屋子,脸黑了。

杜涛杜明和徐珍珍脸色也不好看,纷纷望着钱知一。

钱知一眉头一皱,开口道“大队长,这地方太破了哪能住人,这样,我们都是拿着补贴的,能不能出点钱,问生产队的同志们借一下屋子住。”

顾明东微微挑眉,一切的发展跟原主记忆一样,看来钱知一和吴梦婷还是原装货。

,无防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