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睁睁看着那老者一手牵着一个送进去卖了, 活生生的两个孩子, 竟然只得了三两银子, 大的二两, 小的才卖了一两。
直到此时, 众人才明白, 那老者为什么要将一双女儿送到童婆子这里了。卖到别处或许价格会比这里高许多, 但也等于是将两个孩子推进了火坑, 反倒是童婆子这里, 虽然卖的价格不高,但大多是训练好了转卖给大户人家做正经仆役的, 吃的虽然是辛苦饭, 但好歹能过上安生日子,就像三丫的阿娘告诉她的那样, 只要手脚勤快,肯做事,起码吃穿不愁,比留在乡下日子要好过得多。
听到院子里的人一番感慨,猴哥原本阴沉的脸色也好了许多。
方才在院子外面,听到那老头竟然为了能让家里吃饱饭, 就要卖了一双亲生女儿的时候,要不是明瑜就在身边, 他差点忍不住冲上去, 将这可恶的老东西打杀了。
明瑜一直让他戒骄戒躁, 凡事不要冲动, 以前他不太懂,可是今天,亲眼见证了这一番反转之后,他才彻底明白了明瑜话中的意思。
如果不是听到院子里那些人对这老头的怜悯赞叹,他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原来,这老头卖了一对亲手女儿,并非是贪图钱财,而是再将她们留在家里,早晚也是饿死,即便迫于无奈要卖了她们,老头也是多方打听,宁可少卖几倍的钱财,也要给一双女儿找个在他看来可以“挣出一条活路”的地方。
他差点又一时冲动,把这个本分善良的老头给打杀了。
连续两次被反转打脸,不用明瑜再说,猴哥也知道,自己这容易冲动暴躁的脾气应该改一改了,别到时候好心办了坏事,反倒害了无辜之人。
明瑜不知道就这么短短半个时辰的功夫,原著里冲动易怒、无法无天的猴哥就决定要改一改自己的暴脾气了,如果知道的话,他一定要多带猴哥下山几次!
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有时候,苦口婆心念叨一万句,也不如亲眼所见来得震撼,尤其是猴哥这样坐不住的性子,口头教育真不如现场教学。
明瑜一行人虽然穿着普通,但一开口就要买二三十个人,也算是难得一见的大客户了,院子里帮忙的伙计进去请了童婆子出来亲自接待。
那童婆子年纪约莫四十多岁的样子,看着年纪并不算大,只是做的是牙婆的买卖,便依照姓氏,得了个童婆子的诨名。穿的倒是浆洗得很干净的旧绸袄子,脑后梳了一个大大的发髻,鬓边还戴了一朵山桃花,看着有些怪异,但明瑜一行人都是没什么审美概念的妖猴,只以为山下的凡人都是作这般打扮的,齐蜜几个母猴子还暗暗记下了童婆子的打扮,决定回去也给自己梳个发髻,再摘几朵山桃花戴上。
明瑜端起热茶抿了一口,对于这种加了各种佐料的茶真的接受无能,意思意思便放下了,慢慢向童婆子说明来意——
“我们兄弟几个乃是花果山的山民,侥幸猎杀了几样好东西,赚了些银钱,便想着买些人口回去,一来服侍家中长辈,二来,也要开垦些良田出来。因此还要烦请童家阿嬷替我们寻些手脚利索勤快,能做得来农活,也肯吃苦的。”
“咱们山里虽不比那些大户人家活计轻省,但我们兄弟都是好说话的,山中野物多,也能时常吃到肉,四时鲜果更是不缺,阿嬷若是不放心,也可先去问问那些人,有谁愿意到我们家来的。”
“小哥说的都是实在话,老身也不说那些客套话了,老身这里每日来的客人不知道多少,山民来买人的,倒是头一回,”顿了顿,童婆子慢慢抿紧了唇,一双明亮睿智的眼睛定定地看着明瑜,“老身没别的担忧,只冒昧问一句,诸位究竟做的是猎户买卖,还是做的是无本的买卖”
明瑜一挑眉,心里对这位童婆子的评价倒是又高了几分。一路走来,只听说这童婆子性情刚直,嫉恶如仇,虽然做的是人牙子的买卖,但从不会为了牟取暴利将买来的人送到那见不得人的地方去,平日往来的主顾也多是正经人家,现在看来,果然是所言不虚。
这番话的意思,是担心他们明面上做的是猎户买卖,暗地里却是打家劫舍、拦路剪径的绿林好汉也怕他们买了人去,说是买回去耕地服侍长辈的,实际上却是买回去做山贼入伙的
想到这里,明瑜噗嗤一笑:“童阿嬷尽管放心,我等确实是山中的猎户,只是山中路途艰难,下山采买不易,因此只能买些人手回去,寻个向阳肥沃的所在,开垦些良田出来,日常产出的粮食足够自己吃便可,也省得一年到头总要下山来运粮食上山。”
“阿嬷若是不信,尽管派人去燕来酒楼打听去,方才我们兄弟才在那边摆摊子,卖了一头灰熊和几头山鹿,我们若真是山中的绿林好汉,说句不客气的,又何须花费银钱到您这边采买人口只需点齐了人马,趁着大雪封山的时候,往那山下的村子里走一遭,多少人掳不走的不花一个铜板,还能搜刮些钱财粮食不是”
童婆子听了他这番话,暗暗点了点头,看明瑜他们一行人这身板,若真是那绿林好汉,倒是真不必耗费这般心思特意下山采买人口,而且还露了真容,真是强盗的话,难道不怕被官府缉拿了去
“唉!老身也是被这世道给吓怕了,这些人相信老婆子,老婆子也不能将他们往火坑里推不是小哥莫怪,是老身糊涂了!”童婆子慢慢站了起来,给明瑜等人行了一礼。
“童阿嬷无须多礼,早听说阿嬷为人刚直正义,果然名不虚传,说实话,我们兄弟也是头一回下山买人,也怕遇到那不干净的地方,还特意找人打听了,这才找到您这里的。”明瑜连忙站起来,走过去扶起童婆子,看着她重新落座,这才言归正传,“只是请阿嬷见谅,我们兄弟赚的也都是卖命的辛苦钱,并不想买些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娇小姐回去当摆设,还请阿嬷为我们多费心,顶好是挑些从乡下出来,能做活的,不拘是农活、针线活还是木匠泥瓦匠什么的,总要有一门手艺,买回去才得用,咱们也不算是花了冤枉钱。”
听明瑜这么说,那童婆子有些严肃的脸上方才缓缓露出一丝真诚的笑容来,她也看得出来明瑜是真心想来买些人回去做活的,既然如此,倒是比卖到大户人家还好些,毕竟乡民淳朴,让他们卖苦力做活可以,做伺候人的细致活就很难适应了,因此,她这里买了人来,大多要先留下来教养一段时日,正一正规矩,学些细致手艺才好卖出去。
既然明瑜要的是能做活肯吃苦的,那就不必教养,直接将近日刚买回来的叫出来让他们挑就是了。
当下便让人去后院,先按照明瑜他们的要求粗粗挑了一遍,一共叫了四五十人出来,满满当当站了一院子人。
明瑜他们来之前,一路上早就商量好了,要买十来个会耕田种地的,还要买几个能做饭料理家务能照料老人的,以后就留在山下,帮着做做饭,照顾一下老猴王和其他下山定居的老猴子们,做针线和其他活儿的,能买到的话也最好一并买回来,哪怕手艺不够好呢,反正他们也不挑,有得用就行了,手艺还不是慢慢打磨出来的
此时便按照童婆子念的花名册,一个一个挑了人出来,沦落到卖身这一步的,基本上很少有家里的壮劳力,只勉强挑出了七、八个半大小伙子,两个年纪大些会做饭做针线活计的妇人,此外大多都像先前刚被卖进来的姐妹俩一样,都是尚未长成的小姑娘。
价钱倒也便宜,未成年的小子们,按照年龄和块头大小,一般都是35两银子一个,两个妇人也是五两银子一个,女孩子小一点的2两一个,大一点的3两,挑挑拣拣买了三十多号人,拢共也才花了不到一百两。
这么多条活生生的人命,加在一起竟然还不如一头灰熊值钱,实在是令人叹息!
童婆子拿了卖身契去官府办手续了,见这些人实在瘦得可怜,猴哥拿了一锭银子出去,就近找了个卖杂粮馒头的铺子,让人送了几笼屉的杂粮馒头,并一大木桶的麦面糊糊过来,让这些人先吃饱了肚子,不然接下来进山,这些人怕是走不了多少路就走不动了。
这些人原本心里还有些不安,没想到刚转到新主家手里就能吃到一顿饱饭,顿时一颗心便放下了一半。
看来这新主家是心地慈和善良的,想来今后日子也不会难过,除了住在山里之外,每日种地砍柴,倒是和从前在家里过日子没甚么差别。
买了这么多人,既然要开垦良田,那光有人手也不行,接下来,明瑜让金毛他们带着其他人先去客栈安顿,自己点了两个据说以前养过牲口的,让他们跟着去牛马市,又买了两头耕地的骡子和三头驴子。
本来他是想买牛的,但是据说买耕牛还要去官府登记,没有户籍册子也不行,只能退而求其次,买了骡子和毛驴代替。
“主家若真想要耕牛,倒也不必到这集市上买,乡间多有养了耕牛生下小牛的,到时候咱们可以去农家买这样的小牛,养大了,凑齐公母,今后自己慢慢繁衍了,便不需下山来买了。”毕竟是有经验的,一个在家养过耕牛的立刻便想到了解决办法。
“好,那回头我让人去打听打听,有合适的便买几头小的回来慢慢养着。”
猴哥张了张嘴,本来想说何必买去山里抓几只野牛崽子不就行了后来突然想到,这些养牛的都是凡人,别到时候制不住野牛,反倒被野牛给踩死就麻烦了,幸好开口之前先思考了一下,不然就丢人了。
默默擦了一把冷汗,猴哥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今后说话做事之前,必须得先动动脑子考虑一番才行,他今后可是猴王,万一说错话办错事,那就是在整个猴群的猴子面前丢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