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一个锅里吃过饭的主家少爷, 突然拜了老神仙为师,还修炼了了不得的法术怎么办
方家几个老人家一路恍惚着陪着下了山, 回过神来,便一脸激动地招呼着家里的妇人们赶紧烧水煮茶,方家娘子虽然有些诧异,也以为是不是两位少爷许久没来了, 公公高兴, 所以才激动了些,没想到转身去灶下烧火的时候, 才被告知, 他们家大少爷竟然拜了山中隐居的老神仙为师,还学了一身的本事。
“那满山的柴火,少说也有数千斤,大少爷只轻轻一挥手, 便将那些柴火统统收了, 实在是厉害得紧!不说了,你们快些烧茶, 我带大少爷去放柴火去。”说罢,方老头便亲自去引着明瑜去了屋后堆放柴火的院子。
这院子修建得倒也别致,下半部分用的是造房子摔破了的泥砖堆砌起来的, 上半部分却是从山上砍了些枸杞枝条,错落着插在堆了淤泥的墙头上,春日的暖风一吹,如今都已经发芽了, 养个两三年,带刺的枸杞枝条可以挡住小型野兽闯入院子里,每年还可引来蜜蜂,酿些枸杞蜜,等到秋日的时候,还能收获不少的枸杞,实在是非常有智慧的生活经验了。
明瑜几乎已经可以想象得到,将来这一圈墙头上挂满红彤彤的枸杞的样子了。
他决定了,等他和猴哥的新宅子造好之后,他也要将房前屋后的墙头利用起来,坚决不整那些花里胡哨没什么卵用的墙头瓦,就这么堆上一层肥沃的塘泥,栽种些枸杞啊仙人掌啊之类的,枸杞就不必说了,仙人掌开花也很好看啊,而且仙人掌的果实味道也很不错,关键是防贼效果一级棒!
明瑜看了看院子大小,又估摸了一下冬日里太阳能照到的地方,在院子东南角找了一块空地,将放在储物戒子里的柴火都倒了出来,没一会儿就在院子里堆了一个柴火山。
看这体量,应该足够庄子上的人用上大半年的了。
“老丈,我家师尊还要在村中住上几日,不过他老人家素来喜洁,不爱住旁人住过的屋子,平日里出门都带得有道观,还要烦请您给指个宽敞些的空地,我也许久不曾来庄子上了,如今都快认不出来了。”
“大少爷说的这是哪里话您虽然不常来,但咱们这些人可没少吃山上送下来的野味,家里人都吃胖了,这都是大少爷的恩典,您就算不来,咱们也定替您将这庄子打理得整整齐齐,只要老天爷赏饭吃,风调雨顺的,四季时令菜蔬瓜果再不会少的。”
“如此我便放心了,走吧!”明瑜也不能让太上老君久等,便催着方老丈快点陪自己去找地方。
没想到刚出门,便看到太上老君正弯着腰,带着两个弟子,饶有兴致地在那儿围观方家两个丫头做酱。
酱这种调味料的使用,在人族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一开始只是贵人们闲着无聊拿来给食材调味的,后来逐渐传入民间,百姓们发现这种酱料在冬日里可以替代蔬菜甚至盐之后,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一些常年备着。
明瑜一直以为古代的酱也是黄豆、蚕豆或者麦饼做的,因为以前师娘也会做酱,主要有黄豆酱、蚕豆酱和甜面酱,来到这里之后,平时烧菜用的黑酱,他也一直以为是用黄豆做的,只不过碾磨得比较细,看不出黄豆的影子罢了。
现在,看到方家两个姑娘正在做的“酱”,他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常吃的那种黑酱,根本就不是用黄豆制成的!
那是一种比黄豆略大一些的野果子,看着好像黑豆的模样,方家的姑娘将这些果实浸泡在温水中,泡足了一日一夜,双手捧着一搓,便能将外面的豆皮给搓掉了。
搓掉外皮的果实其实是淡黄色的好像豌豆仁一样,见主人家好奇,方家名唤大妞的孙女便红着脸,细声细气地慢慢跟他们解释这黑酱的制法——
“将这豆子皮搓掉了,再放在屋檐下阴干,这个是不能放在大太阳底下晒干的,不然就霉不出来了。”
这倒是有一定道理的,明瑜暗暗点头,做这种需要霉变的酱料,微生物的生长环境非常重要,暴晒的话,把豆子里面的微生物晒死了,那自然是霉不出来了。
“阴干后的豆子,要撒些麦面,搅拌均匀了,然后平铺在竹子做的敞口匾上,上面还要盖上两层野苎麻叶子,放在屋子里阴凉透气的地方,这般放置数日,等到豆子表面长出淡褐色的霉,这时候就能拿出来晒了,放在大太阳底下晒干,再将晒干的豆子连着霉上石磨碾碎。”
“这时候就要去野外砍些灰藤了,灰藤的藤蔓是咸咸的,砍回来之后洗干净了,剁碎,连着叶子一起放在锅里煮,煮到水都变成绿色的了,用笊篱捞出残渣,里面剩下的水,就能拿来做酱了。”
“这样做出来的黑酱,越晒越咸,我们家每年都要做十几个坛子的,想吃味道淡些的,便少晒些时日,若是拿来炖肉的要咸一些,便多晒些时日。”大妞歪着头想了想,又补充道,“只是不能淋雨,淋了雨,黑酱就要发臭不能吃了,所以每年做酱的时节,阿爷阿爹都要去庙里拜龙王爷,祈求龙王那几日千万别下雨。”
“噗”铁扇仙子忍不住笑了。暗搓搓地想,有她师父这尊大神在,龙王哪里敢乱来
明瑜和猴哥也有些忍俊不禁,那西海龙王刚在天庭众仙面前丢了一个大丑,这会儿只怕正在给他那个坑爹的三太子擦屁股善后呢,哪里能想到来找他们的麻烦
太上老君也笑着摇了摇头,凡间百姓为求风调雨顺,竟开始拜起了四海龙王
若是眼前这些凡人知道,他们崇拜信仰的龙王爷,竟是那为保亲儿、无视数十万无辜百姓的丧尽天良之徒,还会这般虔诚供奉么
山下气候温暖,一路走过去的时候,明瑜发现田间地头一些边边角角的地方,零星种植的豌豆荚子已经十分饱满,再不吃就要老了,便决定中午摘些新鲜豌豆拿来做菜。
种下去的葵花苗,已经长到了小腿高,疏朗的田埂上,挖了一排排的坑,坑里填上了混了草木灰的肥沃黑土,黑土里种着早春蚕豆,蚕豆荚也已经饱满了,明瑜原本还在诧异,这豌豆和蚕豆既然都成熟了,怎的不见方家人摘了送上山去
后来才想起来,这个朝代,豌豆和蚕豆这种成熟之后特别坚硬难吃的粗粮,一般都是磨碎了拿去喂牛马的,很少有人拿来自己吃,也只有灾荒年月的时候,实在没东西吃了,才会有人将豌豆和蚕豆泡发了煮熟果腹,那么吃自然不好吃。
不过,豌豆和蚕豆啊,不管是嫩豆子还是老豆子,其实都有很多种做法啊!青豌豆可以拿来加肉末素炒,也可以用高汤煨熟了吃,还可以切点儿腊肉蒸熟了吃,营养价值也很高,嫩蚕豆的做法也很多,可以和鲜肉、腊肉一起蒸,也可以做红烧肉的时候放一点,还可以剥出蚕豆仁来炒雪菜肉丝,粗放一点的,直接剥出蚕豆米来,在水里煮熟了之后,加一点盐,什么都不放也很好吃。
晒干的老蚕豆,可以炒成铁蚕豆,拿来当零食特别消磨时间,而且越嚼越香!还可以做成油炸蚕豆、椒盐蚕豆、蒜香蚕豆、香辣蚕豆……那可都是煲剧下酒的好东西。老豌豆做成的蒜香豌豆更是美味。
方老丈将他们带到了一片葵花地后面,那里有十几棵足有两三人环抱粗的老槐树,民间有习俗,槐通木鬼,是有灵性的东西,长这么粗壮也不知在这里生长了多少年,方家的长辈没敢让人砍了这些老槐树,干脆连着这一小块地方都空了出来,今后庄子上人多了,有些什么庆典祭祀之类的活动,院子里伸展不开,这里倒是正合适。
太上老君闻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或许,正是因为凡人总是对万物生灵心存敬畏,这才得到天道的庇护吧反观现如今的天庭,视万物为刍狗,动辄派下天兵天将,将不服管教的生灵打杀了,看似威风八面,实际上呢
天庭已经数千年不曾有母胎孕育而生的婴儿了吧新晋的神仙,几乎全部都是下界渡劫飞升的。用凡人的话来说,天庭的神仙们这也算是断子绝孙了吧
太上老君挥手将道观取了出来,想了想,随手从袖中取了三粒仙丹,给了方老丈:“老人家宅心仁厚,必有后福。”
方老丈捧着那仙丹,腿一软,又忍不住跪下了。
这可是传说中的仙丹啊!
不知道吃了会不会长生不老
明瑜笑着摇了摇头,长生不老哪有那般容易不过,延年益寿倒是很有可能。
西游记原著里,太上老君被描述成一个生性吝啬小气的人,现在明瑜才明白,有时候,吝啬,只是因为遇到的是自己不喜欢的人罢了。只是老君从来都不屑于解释,以至于长此以往,众人以讹传讹,倒是将他想成了小气舍不得丹药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