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其他 > 嫌贫爱富(科举) > 48 入室弟子

嫌贫爱富(科举) 48 入室弟子

作者:无根的蓬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9-13 16:25:27 来源:就爱谈小说

第四十八章入室弟子(眉山先生收了蔡思瑾做入室弟子)

眉山先生的谆谆教导让蔡思瑾若有所悟, 他决定改变之前一直只会闷头背书的学习方式, 转而开始学习观察, 并且学习思考。他知道自己的资质不够好, 学起来要痛苦很多, 但是他心中还留存着一丝希望,那就是只要咬牙渡过学习初期的痛苦时光, 将"明察秋毫"的熟练度刷到1000,让这个技能升到1级, 他就可以永远的脱离苦海了!

若说前世里他有些惫懒,有些不够上进,那是因为他深知自己的资质不够, 再怎么努力也及不上张思晨、周水静, 所以就越发觉得没有什么努力的必要了。

可是这辈子里,绑定的系统让他看到了一丝丝希望, 忽然让他觉得自己虽然笨, 但是在系统的加持下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 甚至有希望赶超张思晨和周水静!所以他越来越努力了, 并且竟然还从中感觉到了些许的乐趣?所以更是越发努力了。

蔡思瑾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观察一下南粤城的县令大人是如何审案子的,毕竟他当初选择"明察秋毫"这个技能就是想着自己考上进士之后有可能会被外放做一个县令,需要审案子才选择的。于是他便不再像之前那样一天十二个时辰都闷在学院里面念书,而是时不时到县衙那里去逛逛,看看是否有什么案子升堂受审。

大晏朝的衙门和前朝一样, 若有案子都是公开审理的,大家可以凑到衙门口听县令大人审案子, 不论身份。且大晏朝的百姓们都有看热闹的习惯,一遇县令大人升堂,好多人都愿意去围观的。

蔡思瑾毕竟是前世里面毕竟是做过官的人,面对着同样是人精的一群同僚们可能难以看出对方是否说谎、是否真心、是否口蜜腹剑。但是县令大人升堂的时候,审的都是一些平头百姓,这些人本身就对县令大人这种朝廷官员有着天然的畏惧心理,再加上到了县衙那种地方要跪在冷冰冰的地上受审,还被两排站着拿着板子的衙役无声的威胁着,威势更重,本来没有做坏事的人还有可能心虚发抖的,更何况是心中有鬼的人?

所以蔡思瑾惊喜地发现,他在很多时候都能判断出来受审的这个人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也能够根据前世的经历以及对百姓、对生活的了解大致摸清整个案子的走向。于是,蔡思瑾喜悦地利用这种方式刷着自己"明察秋毫"技能的熟练度,虽然缓慢,但是总比之前几个月都没有动静要好得多啊!

眉山先生听闻蔡思瑾每天没事儿就跑到县衙那里去听县令大人审案子了,简直哭笑不得,将蔡思瑾叫过来又对他指导了一通:"思瑾,我让你多观察、多思考,也不是让你专门去听案子的,我的意思是你遇到的任何人、任何事你都需要思索,明白么?生活中的一切皆可观察,你可以观察一下自己的同学,还有你遇到的一切人啊。"

蔡思瑾点了点头,然后有些赧然地摸了摸自己的头对眉山先生说道:"沈山长,我不是没有明白您的意思,只是我资质太差,平日里的同学、路人我也观察过,观察不出什么来。但是到了县衙大堂上,那些受审的百姓可能因为心中惧怕县令大人官威,神情、言语之间的破绽更大,我才能观察得出来他们是说谎了。所以我也只能每天去县衙里面观察了。"

不是我想这么做,我是实在没有办法才这么做啊!在学校和街上观察过许多人,一个熟练度都没有涨起来过,还是只有去县衙观看审案子才能涨熟练度啊!

眉山先生听到蔡思瑾的话沉默了,在他眼中,蔡思瑾这个学生资质不算太好,但是也绝不能算差,否则怎能从这么多人之中脱颖而出,在粤秀书院的月考之中考得第一名呢?要知道粤秀书院汇集的可都是精英。若是你资质够了,可能无需太努力就能得第一,但是若你资质不够,再努力都拿不了第一的!

但是没有想到他做人竟然如此稳重、扎实、谦虚,对自己要求竟然如此之高,将自己放得如此之低,一点儿都没有时下年轻人那种骄狂和浮躁。

眉山先生既然愿意将粤秀书院招生的标准改一改,改变之前那种只招收资质优异学生的做法,就说明他看人更加看重品质而不是天赋。蔡思瑾这样的品质让他非常喜欢,这样的谦虚低调更加让他喜欢。他忽而很感兴趣地问道:"蔡思瑾,你可愿意拜我为师,做我的入室弟子?"

眉山先生觉得,蔡思瑾这样聪慧、勤奋而又谦虚的学子,哪怕天赋不是最出众的,但却可能是最有出息的、最能成大事的一个。

蔡思瑾闻言惊讶地看着眉山先生,觉得自己肯定是听错了,眉山先生这么有名的大儒怎么可能愿意收自己这样的人做弟子呢?于是他狠狠掐了自己的手一下,疼得他的嘴巴都咧到耳根了,惹得眉山先生都忍不住露出了一个笑容,绷不住脸上的表情了。

那样的疼痛让蔡思瑾明白这一切都是真的,他高兴得快要跳起来,笑得见牙不见眼,对眉山先生赶紧说道:"愿意愿意!当然愿意!沈山长愿意收我做入室弟子,是我几世才能修来的福分!"

拜师的礼仪自然是少不了。眉山先生这么有名的大儒收徒,即便再怎么简化仪式,也是有很多人都来凑热闹的。眉山先生在挑好的吉日里笑眯眯地接过蔡思瑾这个弟子敬的茶,与蔡思瑾正式确定了师徒关系,日后对蔡思瑾这个入室弟子自然也就更加用心的教导了。

蔡思瑾被眉山先生收为入室弟子的消息转瞬间便传遍了粤秀书院,大家都纷纷惊叹,眉山先生竟然愿意收入室弟子?他之前不是一直都说他是闲云野鹤、认为有教无类,不愿意收弟子的么?

至于他收的弟子是蔡思瑾,也没有多少人觉得有异议,毕竟蔡思瑾好几次月考都是第一名,眉山先生若是要收徒,自然是要收最优秀的那一个了!

只是,眉山先生愿意收一个徒弟,难保不愿意收第二个啊!

于是,一瞬间,粤秀书院兴起了一股讨好眉山先生的风气,希望自己也能有幸被眉山先生收为入室弟子。只可惜的是,眉山先生竟然全都不为所动,并未再收第二个弟子。

于是,粤秀书院的学子们退而求其次,每天盯着蔡思瑾看什么书、学什么东西,觉得他那么做肯定是眉山先生开小灶教的,若是我也能学来,岂不是也同拜了眉山先生为师一样了?

他们很快就发现了蔡思瑾的"小爱好"——到南粤县衙门口去听县令大人审案子——这肯定是眉山先生私下里教给他的绝招啊!不行!我也绝不能落后!于是一堆甲班的举人、乙班的秀才都跟着蔡思瑾去听案子去了,李永富也好奇地跟着去了好几回,然后喜欢上了这项活动。

南粤城县令穆思平每次升堂都看到这么多粤秀书院的学生在门口瞪大眼睛站着听,简直觉得压力山大,手里的惊堂木都快要拿不稳了好不好!这是怎么了?为什么这么多学生课也不上,非盯着看自己升堂审案子呢?他简直脊背发凉好不好?

穆思平顶不住压力跑到粤秀书院去求眉山先生管管学生们,不要每次都不上课、围观他审案子。眉山先生当然知道那些跟风去听的学生心中是什么想法,但是他也肯定很多人是不具备蔡思瑾那样的决心和恒心的,于是他说道:"大人放心,学子们只是一时兴起才会去听的,过不了几个月很多人自会散去,到时候只剩一二人会经常去听,也算不得打扰大人审案子了。"

穆思平闻言之后并不知道眉山先生的判断,只是心中暗自恼怒,觉得眉山先生这是不给自己面子,不愿意阻止学生们去听案子。只是他只是一个区区县令,也无法左右眉山先生这种当世大儒的想法,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在这么多学子灼灼的目光下审案子了,当然比前些年审案子要细心了不少,害怕被这些年轻冲动的学生挑出毛病来啊!

可是没过多久,竟然真的像眉山先生说的那样,学生们去得越来越少,只剩下一两个人了,县令穆思平也终于松了口气。同时他也知道自己之前是错怪了眉山先生,不禁赧然。

剩下的那一个人自然是蔡思瑾,第二个人自然是偶尔会陪着自家大舅子的李永富。穆思平经过打听得知每日来听升堂的蔡思瑾乃是眉山先生的入室弟子、举人身份,便也与其平辈相交,偶尔与蔡思瑾讨论一下案件,也与蔡思瑾说一说他断案的思路,以及看人的方法,以间接性地讨好眉山先生,结交蔡思瑾这个日后可能会大有前途的年轻人。不管穆思平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他的做法却是让蔡思瑾获益良多、进步不少。

蔡思瑾经过多观察、多思考,果然更能理解有些先贤们的说法了,也更能写好文章了,慢慢的,他除了模仿先贤之外,也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路,假以时日,必将形成自己的人生哲学。李永富也是如此。

蔡李二人这边学习和技能升级都渐渐走上了正轨,周墨江和蔡雨桐这边也都发展得不错。

周墨江是蔡思瑾、蔡雨桐的表哥、周水静的堂哥,从两边论都是亲戚,几人从小一起长大,情分也不同寻常。此番周墨江在南粤城里见识了一番之后,简直叹为观止,同时心中也活络了起来:南粤城这边不论是珠宝、胭脂水粉、丝绸布匹都很充足、款式也新颖,若是能从这里进货然后到平江县城里去贩卖,肯定少不了赚头。而且大晏朝立国不久,沿路的山匪水匪都被已经驾崩的晏高祖派人肃清了,现在正是天下太平的年岁,运东西不但没有什么风险,还能委托信誉好的镖局做这些事情,实在是太方便了!

于是周墨江赶紧按照单据购买了平江县城小姐们预定的东西,还将带来的银子全部都购买了货物一并运回了平江县城,大赚了一笔。又说服了自己的岳父刘继明辞了现在客栈账房这个职位,自己出钱开了一个铺子,就叫做"刘记南货铺",由刘继明夫妻、周墨江夫妻一同在平江县城经营,而周墨江则三不五时跑一跑南粤城,或者是写信给周水静、蔡雨桐等人,麻烦她们通过镖局将需要的货物通过镖局护送运来平江县城。因为平江县那里南货稀缺,他们这个铺子也渐渐开出了名气、赚了不少钱。

倒是刘继明在自家资财越发多了之后,反倒是劝说自家女婿周墨江放弃做生意,返回蔡氏族学念书去。周墨江也是一个聪明人,他之前格局较小,但是去南粤城历练了一番之后深觉自己的学识不足以支撑日后的人生,便也听从了自家岳父的安排。

蔡雨桐虽于学问一途没有什么天分,但是她可是一个天生的吃货,舌头很刁,吃食上别人感觉不出来的瑕疵她能发现,在李永富的无限宠溺和无限支持下,大厨子们都不敢嫌弃蔡雨桐"吹毛求疵",而是为了银子耐着性子将自己的吃食配料不厌其烦地改了很多遍,最终让蔡雨桐满意才作罢。

因此富通酒楼在她的建议下吃食不断精进,兼之南北吃食均有,满足不同人的口味,慢慢竟是有了好口碑,生意也一日好过一日。

李永富本来想要讨好自家娘子,将富通酒楼全部改成接待女客的酒楼,但是蔡雨桐还是很朴实的,觉得那样太浪费钱了,不划算。于是富通酒楼还是和之前一样,招待客人不限性别,男客女客均可以入内。

周水静开的静思文集就在富通酒楼的隔壁,周水静放假的时候就会在静思书铺里面招待客人,蔡雨桐自然也经常去和嫂子玩,少不了会带些她喜欢的吃食分给自家嫂子,同时也与周水静的同学、朋友们有些交流。

周水静对这样的事情自然是乐见其成的,也将富通酒楼的菜单、小吃单抄写了几分放在自家二楼隔间之内,闺蜜们聊天若是需要点些点心之类也会优先选择富通酒楼。

与周水静相交的闺阁女子们出身大家,一般很看不上外面铺子的点心和菜品的,她们自家都会养着手艺很好的厨子做饭,但是蔡雨桐研发出来的点心确实不一样!很得一些闺秀的心!她们觉得富通酒楼的点心是天底下最好吃的点心!

蔡雨桐竟慢慢地也认识了一些与她一同爱好吃食的闺蜜,相谈甚欢,只不过与蔡雨桐聊得来的多是文采不高的武将家的闺蜜们。那些文采出众的闺阁女子们虽然不会在蔡雨桐面前表现出鄙视的样子来,但是确实和她聊不拢啊!

就这样,癸丑年慢慢就过完了,年底腊月十七的时候,蔡思瑾就及冠了,虽然生日的时候他带着周水静、蔡雨桐等人回了平江县,及冠礼也是蔡仲迩帮他加冠的,但是他的字却是恩师眉山先生取的,叫做"致知"。

当然,最让蔡思瑾高兴的还不是自己及冠这件事,而是等年后正月二十六一过,媳妇儿就满十八岁啦!他马上就能和媳妇儿圆房啦,哈哈哈!

同样喜滋滋的人还有一个,就是李永富,因为蔡雨桐二月初五一过也满十八岁啦!他马上要能和媳妇儿圆房啦,哈哈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