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其他 > 嫌贫爱富(科举) > 第94章 相聚许府

嫌贫爱富(科举) 第94章 相聚许府

作者:无根的蓬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9-13 16:25:27 来源:就爱谈小说

第九十四章 相聚许府(我们三人之间各论各的交情、互不影响!)

要说许相、沈家正、蔡思瑾这三人怎么会聚在一起闲聊的, 还要从沈家正带着妻子从海西省转到应天府说起。

当初沈家正这个人精做好一切准备并且远离海西省之后, 在路途之中果然听闻了一些海西省的事迹, 但全都是道听途说, 他皱皱眉, 没有太深信,总觉得谢正卿谢首辅定然不能在海西这么一个重要的省份重要的岗位上派一个庸才去, 毁了他自己的新政改革大计。

哪不知等到沈家正行至应天府之后,与徒弟一番详谈, 期间说起海西省的种种事迹,就见到了将谢存正免职待查,另派一名叫费子坤的人赴海西省做布政使的消息。

沈家正长叹一声, 摇了摇头。事情竟然败坏到这样的地步, 逼着谢正卿不得不壮士断腕、临阵换将,可见海西省的新政改革已经被他的亲子谢存正败坏到如何的地步了, 谢正卿这个人看似大气, 却也难逃血脉亲情的羁绊啊。

不过话说回来, 世间之人又不是圣人, 又有几个人能逃得脱血脉情亲的羁绊呢?

许相一直盼着沈家正再与自己见一面呐,自然早早关注着他的行踪,早在沈家正马车驶入应天府的那一刻就得知了这个消息。待到沈家正第二天从蔡思瑾府邸醒来的时候, 竟然发现许相的请帖早已经急吼吼地送到府衙后院了!

沈家正失笑, 感慨地摇了摇头,对陪伴着自己的老妻吴映月说道:“月儿,我是万万想不到权倾朝野的许相竟然会如此看重我, 盼着和我一聚的。而且先前感觉他老谋深算、高不可攀,哪不知到他老来却是致知所说的这么一个活泛的性子。你看,咱们昨天晚上才刚到,今儿早上请帖就到家门口了。若是前些年,他比得端着,让人三催四请才肯勉强一见呐!”

许相并不知沈家正对他的一番评价,若是知晓,肯定也只能白眼一翻吐槽到:“我这还不是被你们师徒两个榆木疙瘩逼出来的!谁知道端一端架子你们会不会给我递个梯子让我下台阶呐,万一你们不配合,那我不就白白被困在二楼下不来,只能干瞪眼啦!”

吴映月笑着帮自家丈夫整理衣服,说道:“都说老小孩,老小孩,或许人年纪大了性子就变得和小孩儿一样天真烂漫了。虽则帖子上也请了我,但我还是不去了吧。一则你们三个男子聊些经世致用的东西,我也不好插话,干坐在一旁也是无趣。

二则许夫人虽然仙逝经年,但是我也知道当初许相和许夫人感情极深,许夫人过世之后许相哀思过重,过了好多年才缓过来,我得许夫人相助良多,又与许夫人关系太近,许相再见到我必然会联想到已经过身的许夫人的,我还是避一避得好,免得图惹许相伤心。”

沈家正闻言点了点头,收敛了脸上的笑意,说道:“许夫人也是一奇女子也,只是当年她在世的时候因着许相的身份顾虑良多,好多事情不能亲自出面操持。不过夫人你将越秀女学办得如此之好,许夫人泉下有知,也必然是欢喜的。”

吴映月只微微一叹并不说话,人身死神灭,谁知道她能不能欢喜呢?只是想到许夫人之前对她的提点,于精神上、物质上对她的帮助,她自然是很感激的。也忍不住怀念起那个温柔又有想法的优雅妇人。

只是许夫人也算是有福气了,待字闺中时得父母宠爱,出嫁之后也一生得丈夫爱重,便是生了几个孩子不成器,也都算孝顺。虽然她于五年前仙逝,但是寿数也到了七十八,算不得无福了。只是她这么撒手一去,自然会让敬重她的自己心中疼痛不已,更不用说一直爱重她的许相了。

沈家正带着徒弟蔡思瑾到许府拜见许相的时候,许相还伸头往后望了望,良久都找不见人影,不禁失望地砸吧着嘴巴说道:“怎的映月丫头没有跟着你来呢!莫不是嫌我这个老头儿聒噪、不愿意见我。”

沈家正赶紧说道:“哪能呢!拙荆是想着我们三个男人怕是要详谈,她一个妇道人家杵在一旁不甚痛快,方才没有跟过来的。她对您老人家尊敬得紧,怎敢嫌弃?”

许相白了他一眼,佯装恼怒道:“没有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你小子也学会说些场面话了啊!明明就是你家夫人心眼多,自作聪明怕我见到她又会想起老妻,凭白伤心一台,才故意不来看我的是不是?

你和吴丫头说,让她麻溜地赶紧来和我说说话,我还想听听她那个越秀女学办得怎么样呐,思雪在世的时候没少和我叨叨那个劳什子女学的事,我还知道她背着我给吴丫头投了不少的钱呐!现下她不在了,我可得替她好好盯着呐!”

沈家正赶紧点点头,既然许相能如此面色平静地提起已经仙逝的许夫人,说明他现下已经想明白了。既如此,就不必让自家夫人再避让了。免得自家夫人在许相心目中的地位一降再降,刚刚开始还是“映月丫头”呢,现下已经变成“吴丫头”了,再不来可不知道要成什么了。

蔡思瑾惊讶,却也不是个笨人,心思一转也后知后觉地明白了许多,暗自叹到:原来师娘和许相、许夫人也有些渊源么?这么看来谢正卿谢首辅让我来这应天府啃硬骨头,却也不是无的放矢的啊。虽然师傅师兄都没有和我提及过他们与许相的这番渊源,谢首辅却必定是知道的,他可真是算无遗策啊!

其实蔡思瑾这却是实实在在的多想了,完全将谢正卿“妖魔化”了。说实话,沈家正和吴映月二人与许相之间或许在年轻时候见过,有那么一丝半缕的渊源,可是他们自己都拿不准许相现下还认不认这样的“情分”好吧?要不然也不可能这么几十年都不来拜会一下许相。

至于沈子安和谢正卿等人就更加无从知晓这些多年以前之事了。根本就不是什么谢正卿“算无遗策”,而实实在在是蔡思瑾“福星高照”啊!

三个男人聚在一起谈天说地,自然免不了会说道时政、谈及当下正在大晏朝各地进行着的轰轰烈烈的改革,自然也少不了各自评价一番。

沈家正自然是站在自家徒弟一边的,对蔡思瑾的所作所为很满意,出言夸赞。许相闻言也是笑眯眯地点了点头,说道:“致知果然不愧是文靖(沈家正的字)你教出来的高徒啊,为官从政的理念与你也是一脉相承。当日文靖你在我面前眉飞色舞地长谈你的施政理念,我还觉得是你年轻人异想天开,现下看致知的所作所为,却觉得实现文靖你心中描绘的那番愿景也为时不远了。”

沈家正笑眯眯地说道:“不是实现我沈家正心中的愿景,而是实现他蔡思瑾蔡致知心中描绘的愿景。许相,不瞒你说,我教徒弟虽然告诉他好多圣人言、圣人思、圣人想,却绝不会将我这个师傅的‘道’强加于他身上,非要他去‘继承’的的道。甚至为了怕过早和他交流这些内容,影响了他的本心,影响了他追寻自己‘道’的脚步,我至今都未与他谈过这方面的话题,更为与他说过我自己的愿景。

致知能够有今日的所作所为,完全是他自己的努力,走的也完全是他自己摸索出来的道路,绝不是我强加给他的。所以,即便日后致知真的能有一番作为,真的实现天下大同,那也是他蔡思瑾的愿景、蔡思瑾的‘道’,与我沈家正无关啊。”

许相惊讶地问蔡思瑾:“致知小友,你师傅真的没有和你说过他的愿景,他的‘道’吗?”

蔡思瑾点了点头,说道:“师傅教我良多,除了那些圣人言和圣人文章之外,教我‘多观察、多思考’,要寻找自己的道,并未将他自己的‘道\'灌输给我。”

同时他又对自己的师傅沈家正拱手致谢,说道:“师傅过谦了,小子承蒙师傅不弃、收入门墙,得了师傅教诲良多。虽然师傅没有直接将自己的‘道’灌输给我,但是我从师傅言传身教上也观察到了很多,明白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可以说我蔡思瑾身上抹不掉师傅的想法。

便是我之后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时政理想,师傅也居功甚伟,绝不是与师傅无关的!”

许相闻言忍不住抚掌哈哈大笑,说道:“有趣!有趣!别的师徒呐,都是师傅恨不得将自己的想法一兜头灌进徒弟的脑子里面,让徒弟做了只承载自己想法、完全没有自主想法的傀儡,最好再帮师傅拼死命的卖力,没有见过沈家正你这样放养徒儿,任凭他自己去寻找自己的‘道’的师傅。

蔡思瑾你呢,别的徒弟若是做出了什么成绩,都恨不得将师傅什么的远远抛开,只在青史上留自己的名字,你呢,师傅已经这么明显退让了,你还上杆着要给师傅安上一份功劳。你们俩这样的师徒也是绝了!”

沈家正和蔡思瑾二人闻言均是一笑。

笑完之后蔡思瑾忽然想到:“许相,你叫我是小友,与我平辈论交的,可是叫师傅却是小子,把他看成晚辈的,我们三个之间说起话来,我怎么总感觉有点儿怪怪的,这个辈分到底是怎么样算的?”

许相顿时噎住,他之前与蔡思瑾聊得太开心了一点儿都没有想到过这个问题好不好!当时就想着要和蔡思瑾这个有趣的小子做朋友,想要和他平辈论交。可是转头看看沈家正,哼!一点儿也不想沈小子得意,还是想在他面前摆一摆长辈的谱,一点儿都不想和他平辈论交怎么破?

沈家正历练多年,早已不是几十年前那个硬邦邦的小子了,他笑着说道:“这有何难,我们虽是师徒,也可与许相各论各的交情,一点儿都不影响。”

许相闻言大喜,哈哈大笑:“是极是极,各论各的、互不影响嘛!”

三人也不免会谈及谢正卿这个人,沈家正对谢正卿大为赞赏,说道:“谢正卿此人出身寒门,此番推行改革之时也能大力启用寒门学子,虽然于血脉情亲一事上犯了些糊涂,但是明白过来之后使得也是雷霆手段,一点儿都没有拖泥带水,对自己的嫡子处罚起来也绝不手软、决不包庇,我看他这个改革定能顺利推行下去!”

许相闻言不禁冷哼一声:“大力启用寒门士子!哼!我看成也萧何败萧何,这个谢正卿若是还不能改变他这样的观点,我看他的改革也长不了,最大的败笔就在寒门士子身上!”

沈家正满是不赞同,引经据典与许相又开始舌战,许相自然寸土不让与他争得面红耳赤,眼看着之前欢乐祥和的气氛又要剑拔弩张了。

蔡思瑾在一旁惊讶地张大了嘴巴,他不禁感叹道:许相真是老狐狸啊!或者说是人老成精?有些事情前世里这个年纪的他是看不透的,甚至他的师傅——学贯古今的眉山先生此时也没有能看透。

但是许相指出的问题真是一针见血——谢正卿的改革最大的纰漏确实是出在寒门士子上!确实如许相所料——成也萧何败萧何。

若非如此,若是改革能一直像现在这样顺风顺水地推行下去的话,哪里会在谢正卿作为首辅主政的二十年时间都没有能完成新政改革,甚至还需要他的徒弟张思晨这个继任的张首辅继续坚定地推行改革?改革早早就该成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