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侯门闺秀穿七零 > 第142章晋江文学城首发

侯门闺秀穿七零 第142章晋江文学城首发

作者:颜素素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9:27:42 来源:就爱谈小说

贺时买了这四合院一家人拢共没来过两回, 这一回进来,不比外头的暑热,院里几株不知多少年头的老树遮了大半个院子的暑气,倒是比外头舒服很多。

当时这屋里的家具,那家人是能带走带走,带不走都卖掉了, 所以屋里也就东厢房这会儿摆了贺时刚买回来的家具。摆在东厢房还是贺时回去拿钱的时候沈瑶特意交待的, 说是他们俩人自己住东厢房就行,正房留着给爸妈住, 西厢房给贺真或是她娘家人过来时住都可以。

这回都是来看那套花了两千的家具的,进了屋自然是都先往东厢去。

推开东厢的门,熟悉的家具入眼, 沈瑶恍惚有种进了自己闺房的感觉,贺时如今能理解她的心境, 也无所谓避着家人,捏了捏沈瑶的手冲她笑了笑。

一边的贺真看到, 心说她二哥二嫂孩子都快一岁了, 别说感情没降温,她瞧着比从前都更腻乎。

她如今在学校其实也有了追求者, 不过看看自家哥哥嫂子, 贺真就觉得追求她的同事吧, 缺了点什么, 文艺点儿说的话, 不是爱情的模样。

想想当下的社会其实夫妻在外面走得近一点都脸红才是正常的, 似她哥和嫂子这样才是异类,但贺真羡慕这样的爱情。

小年轻的心事贺安民是不知道,一进这屋子,入眼的家具就吸引住了他全副心神了,这会儿舍得放开小胖孙子了,把人往贺时怀里一放“你抱抱,我瞧瞧这家具。”

贺时好笑,捏着儿子的手逗他“看着没,你爷爷最喜欢的还是老物件,可不是你。”

长在这样的大家庭里,小石头是习惯了在大人手里轮着换着抱的,被他爸捏着手说话,旁的没听懂,爷爷俩字听懂了,看看他爸又看看他爷爷。

一边儿的沈瑶看到贺时这口没遮拦的模样,拍了他一下,“孩子跟前你胡说八道什么呢”

贺时笑“他哪里听得懂什么。”

小石头还真没听懂,可看着他妈拍爸爸,这小子乐了,只当是好玩儿,学着他妈的样儿就冲贺时一爪子拍过去。

他被贺时抱着的,拍的可不是肩膀,最顺手的地儿是他爸的脸,别看他人小,力气可半点不小,一巴掌呼过去贺时都懵了一下,胖小子也机灵,听着那一声脆响儿再一瞧他爸神色,呼完了果断伸手跟沈瑶要抱抱。

沈瑶好笑的抱过他坐一边教育去了,徒留贺时揉了揉自己脸,再看看那小胖孩儿,呵,惹完祸还知道马上跑,还懂精准求援。

听了儿子那句话恰好回头的贺安民乐了,口没遮拦,心里赞自个大孙子一句好小子,笑着转头继续研究那些个家具去了。

一圈儿看下来,值,太值了,零零总总将近三十件啊,合下来一件几十块钱,这要不是碰上这样的年景,这样的价格你做梦都捡不到。

贺安民是真羡慕,从前怎么没发现自家小子运气这么逆天,所以,这是儿媳妇真的像儿子昨天说的那样,旺夫吧除此之外真的解释不通了。

看过了东厢房,一家人在这宅子里头转了转,这房子,不止是前后两进院子,东西厢还各有一个小跨院,眼下看着这小院,住惯了部长楼的梁佩君心里都喜欢。

跟沈瑶说“别说,这老院子有老院子的韵味,住楼房里有时还真没这感觉,这两进的大院宽敞,院子里有树这屋子院子也都凉快,孩子满院子撒欢都成,等其它屋里的家具都齐活了,明年妈跟着到你们这边住一住。”

沈瑶听得笑“这有什么难的,现在东厢房的家具就是齐的,正房和西厢房那边去买家具就是几天的事,妈您想来住不用等明年,这两天咱一家人就能搬到这头来。”

梁佩君笑着摆手“等明年吧,暑假没几天了,马上要搬到学校那头住,也懒得折腾一回了。”

还是贺真听到一家人,挽了沈瑶手臂问“嫂子也给我留了房间”

沈瑶笑问“怎么我在你眼里是个小气嫂子看哪间喜欢你自己挑就成,以后都给你留着。”

贺真听了乐得不行,沈瑶这话里几分真心她自然听得出来,这嫂子是真待她好,她也不客气,指了西厢其中一间,说“我不要多,就那一间就成。”

沈瑶笑着应承了下来,打趣贺真道“那间往后就一直给你留着,以后你嫁了人回来这也是娘家。”

听得贺真也红了脸,不过她性子大方,倒也不扭捏,摇头笑着道“那可不敢,这两年住住,往后我回来住客房就成,那西厢房得是给我们小月月留的,我这当姑姑的可不敢占着。”

一家人回到家里,贺安民看到的是那家具的好,梁佩君倒是从这事上联想到了贺时这两年悄悄在外边折腾的生意。

这手面儿阔的,光置这宅子和这家具都花六千多了,哪怕当时礼金和聘金都给了小夫妻俩收着,也没这么多的,看来自家这小子是真没少赚钱。

私下里还是敲了敲贺时,让他别玩得太大了,得注意安全问题,别叫人拿了什么投机倒把的把柄。

虽说真出点问题家里其实也摆得平,还是慎重些的好,梁佩君钱财看得不是那样重,更看重的是贺时往后的前程,夫妻里一直是希望儿子以后走政途,爱惜羽毛是必然的。

暑假过得快,再搬回b大家属院的时候,石头和月月两个小毛孩儿已经能扶着墙或凳子床沿儿走路了,也就扶了几天,两小的就能跌跌撞撞跑几步了。

说是跑,是因为还掌握不好平衡,大人蹲在离小家伙一米多远,让他们不扶东西飞扑过去。

沈瑶除了上课,日常更多的时间是给两孩子读些书,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两小胖娃儿坐在床上捏着自己胖脚丫儿抬头看着妈妈,不时还咦咦哦哦发出些和沈瑶念的短句类似的音节。

说是读,嗯,实则是家里并没有这些书,可这种幼儿启蒙类的东西沈瑶是信口拈来。梁佩君一边感叹亲家是怎么教出这样的女儿来的,一边问沈瑶“石头和月月还这样小,他们听得懂吗”

沈瑶笑笑,说“并不需要她们现在能听得懂,这几篇篇幅小,三字一句,两字一韵,能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语言。”

梁佩君看着孙子孙女啥也听不懂还一副上课特认真的小模样,每天乐呵呵围观。

除了三字经、弟子规这些,沈瑶也教着孩子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姑姑,就是外公家的都没错过,每天重复十几遍,小月月十个月的时候某天睁眼醒来看到自家爸爸的脸,张嘴就喊了声巴。

给贺时乐得什么似的,也不躺着了,一咕噜坐了起来,抱了小月月就哄“月月再叫声爸爸。”

开了一次口,再喊第二次就不那么难了,只是贺时想要她两个字两个字的蹦还不成,他也不管床上还睡得昏天黑地的胖儿子,抱了闺女出去现去了。

相比小月月,石头说话要晚一些,到十一个月时才开口喊人,不过可能平时听自家妹妹喊得多了,这家伙业务熟练得很,一出口直接蹦俩字儿的。

一天之内,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让他学个了全乎,给贺安民稀罕得不得了。

沈瑶坚持给孩子读书讲故事的好处在孩子学会说话一年多后渐渐就体现出来了,两周岁的孩子,别人话还说不大利落的时候,这俩小家伙简直不要太伶牙俐齿。

就是梁佩君,要说原来心里隐隐约约还有点儿担忧遗传问题的话,这会儿也什么都不担心了。

就她家这俩个小家伙,大院里四五岁的小娃儿都说不过他俩。尤其是月月,精怪得跟什么似的,说起话来一套一套,别说小孩子,寻常大人跟她聊起天来,回头跟梁佩说的是,跟个小大人一样,说话逻辑性强,偏偏小奶音儿,大院里的人碰上就爱逗她说话。

石头和月月两岁半的时候,沈瑶和贺时都将大学毕业了,在q大读书的王巧珍也是。

作为全国第一届毕业的大学生,这一批学子的前途都是不差的,除了原本是单位或是部队的,毕业后重新回原单位,其它人都是另外分配工作的。

王巧珍在六月份就来找了沈瑶,在北京几年,她和沈瑶虽有走动,但很少会麻烦她什么,这一回,事关毕业后的分配问题,她想了些日子,还是来找自家表妹帮忙来了。

她拎着给两个孩子买的礼物上门的时候,梁佩君恰也在家,帮忙这事最后还是着落在沈瑶公公婆婆那里的,所以王巧珍私下问了问沈瑶后,也没避讳梁佩君,直说了这次来其实是想请她帮个忙。

梁佩君其实也能猜着,这眼看着就要毕业了,要说她们能帮上什么,那就是工作分配上的事了。

问了问王巧珍有什么想法,王巧珍表示她想留在q大教书。

听她这样说,梁佩君倒是不意外的,因为前些日子跟沈瑶闲谈的时候,问到她毕业后的工作意向时,沈瑶也是倾向于留校。这两年不比前些年老师还是臭老九的时候了,国家对教育渐渐重视了起来,大学教授的待遇在转好,社会地位也在转变。

梁佩君在学校家属区住了几年,大学老师的待遇她还是很清楚的,这两年一直在给教授们改善生活,老教授们都分了新住宅,是那种两层的小楼。教授月平均工资220元,副教授164元,讲师106元,助教为80元,一般职员也有三十多,在工人三四十一个月的大环境下,可见其中的差距有多大。

沈瑶除了本身喜欢学校的氛围,也考虑到了寒暑假的因素在里面,她可以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而对王巧珍而言,留校能分到宿舍,意味着她从此后在北京就扎下了根,教授的高待遇也极为打动她,她以后的晋升空间还很大。

大学毕业,学校原就是会给分配工作的,找个朋友打个招呼这事不用贺安民去办,梁佩君自己手上就大把的人脉,王巧珍是沈瑶的表姐,同在大学读书,又是同一年毕业,就是她不开这个口,沈瑶也好,梁佩君也罢,都不会忘记她毕业分配工作这样大的事问一声的。

如今人到了家里,梁佩君自然是应承了下来,让她安安心心等毕业分配就是。

及至她托了人去打招呼的时候,那人反馈回来的消息,两个孩子都特别优秀,学校原本就有留她们在学校任教的意思,没几天,两人都被校领导找过去谈了谈,留校的名额就那样定了下来。

也是这时候,贺真在学校任教几年,拿到了学校推荐她上工农兵大学的名额,不是别的学校,正是她哥哥嫂子读过的b大,如此一来,姑嫂两人倒是以师生的身份呆在了同一所大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