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侯门闺秀穿七零 > 第177章晋江文学城首发

侯门闺秀穿七零 第177章晋江文学城首发

作者:颜素素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9:27:42 来源:就爱谈小说

沈瑶要干出点事业来, 首先要考虑到四个孩子,不能因为事业挤占原本应该给孩子们的时间,这就意味着她不能有太多的心力去打理生意,再一个,语言不通,得尽快学会当地语言才行, 这个沈瑶准备找傅大嫂学, 就是楼上傅主任媳妇。

事实上,不管是开家具厂或是她有想法的护肤品化妆品厂, 她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当晚一家人吃过饭后就这事情讨论起来,几个凑热闹旁听的孩子插了句嘴。

石头说“弟弟妹妹我都能照顾好, 我和月月功课上有不懂的可以问老师,弟弟们的功课我和月月就能教。”

小月月也举手“妈妈, 洗碗拖地这些活我觉得我应该也会干的,不会也能学, 这个从明天开始您教教我。”

小孩子最是会有样学样的, 小的两个一看哥哥姐姐都表态,也学着像模像样举手, 手举起来一时想不好自己还能干啥, 最后表示他们会很乖, 自己的玩具自己会收拾好。

沈瑶看得笑弯了眼, 把几个孩子都夸了一遍, 从前在北京因为家里有张嫂在, 几个孩子是没沾过家务的,现在有主动帮她分担一些事情的想法就很值得鼓励。

石头的行动力向来比较强,做事情也比较有条理,沈瑶这边几个大人讨论呢,他就招呼了弟弟妹妹回房间开小会去了。

沈瑶的想法是,物色一个靠谱的合伙人,最好是懂木工的,她出资、设计、找销售渠道,合伙人做日常的生产管理,这样她不需要每天常呆在工厂里。“只是这合伙人不那么好找,我们毕竟刚到这边,在这边还是缺乏人脉。”

贺时听了沉吟,问沈瑶“你有没有考虑过你爸”

沈瑶愣了愣,贺时道“工厂的管理不一定非得精通木工手艺,找几个实诚的手艺人就能弥补这一点,但厂里的管理没有可信的人就不行,爸这几年私下里捣腾了不少生意吧,我觉得不止工厂管理,就是跑销售他也非常合适。”

贺时是真觉得自家岳父很适合经商,胆大心细也敢拼,从现在高层动向来看,深圳的经商环境必定是走在国内最前沿的,沈国忠现在49岁,离退休还有十一年,十一年,走得高的话或许能做到乡长退休。翁婿俩这些年虽说没在一个城市住着,联系却是不少的,贺时倒觉得,政策允许经商的情况下,他岳父怕是会更青睐商场搏一搏。

“你可以打电话问问爸是不是感兴趣,工作的话如果爸想留条退路,可以到市人民医院找刘姨给他出个证明,只说是病休,请个一年半年假先试试,深圳这边好发展的话到时直接办个病退,不好发展的话再回原岗位工作,这个都是可以操作的,如果爸有这意向,我这边以探亲的名义给他办好边防证和暂住证。”

让自己爸爸过来,沈瑶之前倒真没往这一块想过,但贺时提起来了,沈瑶对自己爸爸还是了解的,说起来还真没谁比她爸更合适的,不止是相互之间足够信任,她爸经商的能力也是有的。

她点头道“行,明天邮政局上班我就给他去个电话问问。”

梁佩君倒是有些犹疑,亲家这毕竟是进了体制内,铁饭碗谁舍得扔啊,可真要是儿媳妇开了口,他怕是也不会拒绝,不过想想是先以养病的名义请半年假,那还好说,至少留了退路,要是做得好的话,那亲家家里以后也算是立起来了,也是好事。

这里几人商量得差不多了,几个小的那边也讨论出结果来了,石头拿了张纸出来给自家爸妈和奶奶看,梁佩君打眼一看,这东西熟啊,这不是更具化一些的值日表嘛,大孙子这是拿出在学校当班长的架势来了。

这张值日表里,几个小的各自负责家里哪些活计,在什么时候该完成什么事,一项一项列得非常清楚。

洗碗这活儿石头和月月兄妹俩一人一天轮值,扫地也是,收拾玩具兄妹四人各管各的,擦桌子西瓜和橙橙一人一天,这一条比较形象,擦桌子几个字边上画了张小桌子,执行人画了一个西瓜一个橙,显然是为了照顾还不认得几个字的两小只。

前几条是家务活分配,后边还有教两小的认字、背诗、画画,给两个小的讲故事,小老师这活儿也是石头和月月兄妹俩分了。

月月对于自己和哥哥能干这么多活很自豪,指了指那份值日表很是豪迈的说“妈妈,你看看还有没有什么我们没想到的,可以再添进去。”

沈瑶失笑,真要能照这个表格执行的话,这可把她的活分担了十之六七“够了,你们能做这么多已经很棒了,帮了妈妈非常大的忙。”

贺时也说,既然定了计划出来,那就要执行到位才行。

兄妹俩拍着胸脯保证一定执行到底,小的那两个领了擦桌子任务的也有样学样表示一定能做好,兄妹四个一本正经找了胶水把那张值日表贴在了客厅醒目的位置上。

第二天一个早,沈瑶出门买菜回来,就看到贺时正在教四个娃叠被子,把菜放进厨房里的时候,正在做早餐的梁佩君笑“小丫头特别积极,一个早已经把地扫好,说是昨天排的值日表里漏了叠被子,刚才拿笔加上去了,监督着兄弟几个自己叠被子。”

沈瑶听得笑了起来,有心想看看家里这几个能坚持几天,结果才吃完早饭没多久,小丫头跟妈妈申请买布料了。

沈瑶问干什么用的,她说得给自己和石头做条小围裙,这准备还挺全面,沈瑶应了下来,正好还要出去打电话,索性把小丫头一起带上。

母女俩先去的邮电局,电话通了后月月少不得先聊上几分钟,跟外公说深圳什么模样,没有北京家里的房子大,不过妈妈给做了特别漂亮的床,又说她能帮着妈妈做哪些事了,得了沈国忠好一通夸。

电话递到沈瑶手上的时候,沈国忠问了问情况,沈瑶辞了大学老师的工作这事之前在北京就打电话和他说过的,现在免不了担心女儿的情况,沈瑶说了开家具厂的打算,也把自己想找个合伙人的想法跟沈国忠说了。

贺时料得不差,沈国忠对于到深圳闯一闯还真的感兴趣,沈家有原先贺时给买的电视机和收音机,收到消息比乡里其它人都要快,上边政策才出来,他昨天广播里就听到了。

要说他自己,这会儿可到不了深圳,边防管得很严,不是谁都能过去的。所以听到试办出口特区的时候沈国忠并没有多想,哪怕知道女婿调到了深圳任了副市长,他也没多想什么,至少没把这事跟他自己联系到一起去,可现在女儿打电话回来说她想办厂,还需要合伙人,并且向他抛了橄榄枝。

沈国忠心动吗心动啊。

并不是梁佩君想的那样,为了帮女儿不会拒绝,而是他血液里就有对经商的渴望,这些年偷偷摸摸做黑市生意,沈国忠那是尝足了甜头,别看沈家不起眼,五六年下来,实打实的万元户了。

这时候你告诉他不用偷偷摸摸提心吊胆的做了,可以光明正大做生意,沈瑶还没提给他想好的后路呢,沈国忠已经准备应下来了。

只是他在办公室不好说这个,让沈瑶下午五点往食品厂打电话,他提前点回市里候着电话去。

沈瑶只听她爸说话的那股子兴奋劲儿就明白他的想法了,挂了电话带着月月去买了块蓝白格子布料才回了家。

小围裙月月自己动手做,小丫头现在做针线很有一手,沈瑶也不怕她做坏了布料,她到三楼找了傅家大嫂,跟她学说广东话。

傅主任媳妇乐得跟副市长夫人搞好关系,教起来尽心尽力,从日常用语开始,一教就是一上午,末了让沈瑶没事就找她学,左右她天天都闲着。

沈瑶谢过她,下午再去的时候带了几封自家做的点心过去,把傅家大嫂喜得眉开眼笑,直说沈瑶太客气,推了几回后沈瑶坚持留下她才收了。

傅大嫂高兴的不是得了几封点心的事,而是觉得自己这算实实在在跟沈瑶有了点交情了。

沈瑶下午在傅家呆了一个多小时就回了自己家,算着时间,四点四十出门去邮电局,往江市食品厂那头打了个电话。

沈国忠早在那候着了,父女俩这回聊了十来分钟,沈国忠已经跟王云芝商量过了,想试试,听沈瑶说了贺时建议他先请个半年的假,以探亲养病的名义到深圳去,就更没了后顾之忧。

回去跟王云芝一商量,夫妻俩总不能全扔下工作,沈国忠出去拼一拼,王云芝先在食品厂这边做着,特区那边真有发展,那时候再让王云芝也提前办个退休跟他到深圳去。

七月下旬,沈国忠提着行李到了深圳,贺时去接回来的,沈国忠抱着外孙外孙女说了会儿话,就让几个小的领着他去看两层床。

沈瑶在电话里也说了,想开家具厂主要还是因为给几个孩子做的这床她自己觉得有市场,等看了那床以后,沈国忠也觉得这厂子能办。

梁佩君做了一大桌子菜给他接风,晚上吃过饭后大家坐在一块商量了一下关于工厂的筹备事宜,沈国忠这一回是带着折子来的,这些年存的钱除了给家里留开两千,其它九千多都叫他带了过来。

梁佩君看着那折子上的数目傻了眼,自家这亲家,这不声不响的在镇里当个小干部,结果当干部不是主业啊,黑市里居然赚下这么大的家底来了,这才信了儿子的话,亲家公是真适合做生意。

沈瑶手上能动用的资金两千五百多,原本准备托留在北京的公公把她存在家里的那些小黄鱼都变了现,凑个五千块钱,这下倒是不用了,父女俩的钱凑一凑都一万多了,先期其实也不用这么大的投资,商量好了一人投个两千五,五千块钱办这个厂子试试水。

合伙人是自己爸爸,跟和外人合伙自然不一样,原本准备自己负责的销售也都交给了她爸,沈瑶也没要五成的份子,直言她没太多时间在工厂的管理上,只要家具厂四成的份子。

沈国忠一听,觉得自己占便宜了,给贺时劝住,说“瑶瑶原本打算做的是护肤品,做家具也是机缘巧合下临时起意的,厂子的管理还得靠爸您做主力,我觉得这样分成很合适。”

合伙人和资金都到位了,再就是市场调查和工厂选址的事了,这个沈国忠还得先去跑几天,这边他人生地不熟的,沈瑶把孩子托给自家婆婆照看着,说好之后几天和他一起。

沈国忠一路坐火车过来,路上近二十小时呢,事情谈完沈瑶就让他早些休息,让他跟贺时住主卧,她到次卧和孩子们住。

沈国忠哪里会住到主卧去啊,直接一摆手,“没那么讲究,给我个枕头和毯子,我就在客厅沙发上睡就成,也用不了多少天,等厂子办下来我住厂里就成。”

劝也劝不住,沈瑶只得去给自家老爸抱了枕头毯子出来,次日一早父女俩吃过早饭就出门转悠去了,主要看本市的几家木器厂以及了解一些销售渠道的情况,这些沈瑶前期已经做过功课,带着沈国忠去转悠也是熟门熟路的。

厂房的选址,傅主任这本地人帮着了几处地方作参谋,盖新厂房费时费钱先不考虑,市里和他老家那处镇子上各有一处能租凭下来的房子,市区那一处租金贵些,关键是场地不够大,最后租了镇上的。

说是镇上,离市区也很近,且那房子处的位置交通便利,家具运输并不成问题。

月末,沈瑶的厂子办了起来,因着沈国忠人还在体制内呢,一应手续是以她的名义去办理的,厂名取的安华。

安华家具厂明面上属于沈瑶,父女俩的分成只是私下协议,不是外人,沈国忠也不觉得还需要防着自家闺女,说白了,就是把这些都给沈瑶他这当爸的也乐意,哪里会去想那些有的没的。

厂子有了,自然就是招工,沈瑶先想到的就是给自家做过家具的郭师傅,正好厂子也是办在郭师傅家所在的小镇上,沈瑶带着沈国忠找到郭家的时候,说服郭师傅到厂里上班并没有什么困难。

郭师傅说白了,是个农民,打家具也是交到乡公社换几个工分,能成为工人在农民看来是天大的喜事,加之沈瑶给的待遇比照国营工厂分级给的,郭家人那是一万个乐意。

不止郭师傅,他们木匠也有自己的小圈子,后边几天郭师傅带着沈国忠和沈瑶镇里村里跑了一大圈,帮着给厂里招到了七个木工师傅,其中三个普通话也能说,倒是省了沈瑶这个只学会半吊子广东话的翻译跟着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