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被未婚夫射杀之后 > 34、第 34 章

被未婚夫射杀之后 34、第 34 章

作者:风储黛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9:29:42 来源:就爱谈小说

卫皎翌日大早又收到了两张琴谱, 被函于密封之中, 经由卫不器之手送来的。

看不出李翦武将出身, 却粗中有细, 知晓让驿使先将信送给卫不器,再辗转相赠于她。只是这样, 敦厚仁善的兄长没有放过询问, “阿皎,

信我可以给你,只是你要同我说,这信是何人送来的。”

李翦未在信笺上署名, 仅仅写在里头附有冷梅香气的信纸上,卫不器是君子, 既是送予卫皎的, 他便没有启封过。

只是如今卫皎到底尚在家中,始终与男子私相授受,一旦败露,于她名声有碍。

卫皎垂下了螓首,“阿兄勿怪,想必只是琴谱而已, 张掖李翦所赠。”

“李翦?”

卫不器思及卫绾昨日于家宴上所说,蹙起了眉。事关卫皎,李翦曾向父亲提过娶亲之意, 此事父母私下合计,却未曾告知他,

若不是卫绾道出,卫不器至今仍被蒙在鼓中。

他还不知卫皎心意,但当初为她上幽州退婚,亲眼见了那崔氏嘴脸,对二妹妹的再婚之事也放在心中着紧了不少时日。

卫不器直言相询:“李翦赠来琴谱,也不是一次了,阿皎你收下了,可是因着心中也偏爱李翦?”

“我……”卫皎既困惑,又无奈,不知当如何说。

卫不器道:“抛开旁事不谈,你和离在家,当初上门求亲的如今个个对咱们避之不及,唯李翦上赶着献殷勤,阿兄直言,他若不是存了别的心思,那便是真心喜爱你。阿皎若是想考察李翦心意,阿兄愿意在中间为你二人传信,只道是我在居延关的一位故交,有些书信往来,依着母亲对我的信任,必不会仔细询问。”

阿兄一向孝顺母亲,未曾想这一次竟肯为自己隐瞒,卫皎咬住了红嫩的唇,“此事,容后再说,我亦没想好是否该接受李翦的好意。阿绾要出门了,咱们送送她去。”

卫不器微微地顿了顿,点头说道:“也好。”

卫府几人送卫绾上了出门走上宫车,临去之时,卫绾从车中回眸,瞥了眼立在台阶上未曾走下来的卫氏家眷,忽然牵起了唇,发出无声的笑来。

嫁出这门始,除了这个始终与她站在一处的亲兄长,卫家一干人等,还真是与她不再有甚么干系了。

她这古怪一笑,倒让薛淑慎心头发毛,故也阴阳怪气地回了一笑,卫绾却不再看,弓腰打起了竹帘,矮身入里。

华美的宫车,随着铜铃声动,扬尘而去,消失在远处僻静而广阔的深巷之中。

薛淑慎趁着人一走,张望了一眼,这便拉着卫皎之手,大喜过望地入门,卫邕与卫不器均不知其心意。

待入了内堂,薛氏命婢妇都下去,不必来堂上伺候,这才携了卫皎之手,引她上座。

她喜不自胜,直眉开眼笑地说道:“昨日里卫绾显摆来,我心中极为不适,夜里也道你父亲憨傻,被人炫耀了一通浑然不知,与他起了些争执,未曾想前不久我送到蜀郡的信,今日已有人回了!”

堂上的男人面面相觑,卫不器更是大惑不解地问道:“母亲朝蜀郡送了何信?”

“益州刺史,年方二十又七,正当年华,他母亲苦于儿子守鳏,无门当户对之贵女可堪相配,三年来无法议亲,我正是听了这话,得知林老夫人有意朝洛阳寻访……”

“母亲!”卫皎面孔煞白,念及怀袖之间揣着李翦千里迢迢送来的琴谱,愈发羞惭无颜,脸白地朝薛淑慎道,“母亲,女儿不是同您说过了么,女儿不便议婚,请母亲切莫自作主张,你怎么还……”

薛淑慎早已知晓她这态度,也不曾意外,只冷哼着说道:“你不争气,为母的岂能不为你争一口,那萧家世代居于益州,巴中之地,犹如天险,据守难攻,水旱从人,粮多物盛,这一代的刺史更是励精图治,谁人不羡慕这块好地方,当初先帝平定天下之时,大赦益州,从中提拔了多少英才!如今各个都是朝廷的脊梁骨,难说下一个不是这位刺史大人。”

说至此处,薛淑慎的口气停了一停,一指头戳在茫然地睁着眼眸的卫皎脑门。

她又气又笑,“你个没出息的,母亲早不指望你能攀上什么皇亲贵戚了,只是林老夫人那独生儿子,我怎么瞧怎么都觉着顺眼。你若不信我的眼光,卫邕,你来与女儿说!”

薛氏瞒着自己朝蜀中林老夫人抱有求好之意,虽有些伤他颜面,但卫邕冷静之下细想起来,那萧家如今的长子,确实是个风骨佳绝、政绩斐然的青年人,何况他恰是鳏居之身,必也不会低看了卫皎。

卫皎的手不自知地捏紧了衣袖口,信纸慢慢地发出低微的折叠响动,她怀着一缕微弱的希望,望向父亲大人,渴盼他能开口,为自己做一回主张。

卫邕却道:“不失为大好青年。夫人此事瞒着我,做得虽不地道,可见心却是为着阿皎的,她为你的婚事奔波日久,实是劳苦,阿皎,不如你……”

卫皎的心冰冷地沉了下去。

卫不器蹙眉,堂上唯有他,若有所觉卫皎弄出的声音,知晓那是前不久李翦命人送来的琴谱,今日才到府上。

他立了许久,才下了这么一个决定,他走了出来,同父亲慨然道:“父亲,昨日阿绾归家,席上所说,可是真的?那张掖抚西将军李翦,对我二妹妹怀有求娶之心?当时父亲为何不应?”

未曾想这常孝顺不知违逆二字如何写的长子,竟也来质问于己,卫邕一时面色复杂地盯了眼薛氏,岂是他不应,当初他便想立即应了,是薛氏与卫皎都不肯,李翦又仓促离开洛阳,再无音讯。

卫邕露出难色,“当初非老父不愿,而是你母亲觉着李翦年岁长了阿皎快一轮了,又是武将,朝不能保夕,不愿她一嫁,为父思及此也觉得不是无理。何况那李翦去后,至今也没有回音,可见是就此放下了,心意也不够纯,放过了他也没甚么。”

卫不器道:“可,那李翦如今……”

“阿兄。”卫皎打断了他,朝他摇了摇头。

卫不器闭了口,蹙眉不再言语。

卫皎在家中之时,是一个逆来顺受的女儿,当初如何被发落出家门的,如今也将怎样被发落出去,抗争过,但因为自身的软弱,无法脱离家门,如今除死心认命,别无他法。

“凭母亲做主。”

卫皎敛衽施礼。

见她终于想通了,薛淑慎心中一块巨石落下,笑吟吟地攀住了卫皎两肩,“好,这才是我的好女儿,你可算转过了这道弯儿,母亲能保证,日后你的日子必不再难过!”

薛淑慎还待说几句萧刺史大人的好,好教他愈发了解未来夫君,存有憧憬,卫皎告知父母身体不适,便提早从堂上退了下去。

莲步迈出门槛的那一霎,卫皎紧绷的挺立的双肩犹如负重,被千钧之石压垮了一般,无力地拖着步子朝闺阁行去。

畅行无阻,婢妇要上前来宽慰,问询发生了何事,卫皎一言不发,眼眶猩红,待回屋之后,她阖上了门,对屋外老妇说道:“您不必跟来了,我要清静会儿。”

老妇应声,满面愁容地捧着午膳走下阁楼去。

卫皎靠着门框,无声地抽气、哽咽着,好一会儿,她才略微平复,哽着口气走到书桌前,取了一纸素宣,以笔蘸墨,写道:居延李翦。

她不能为自己做主婚姻,正如上一次,因自以为**于崔适,心中也认命了,又受他言语蛊惑,以为这定是温润良人,不必出面,父母便为她安顿好了一切,送她出门。如今在家中,她有诸多不便,父母盼着她早日另嫁,身为子女,不能致使家门蒙羞,她必须从命。

她写道:盼李君相知,卫皎此身污浊,李君仁义之辈,卫皎无心辱没于你,琴谱函于信封其内,原物奉还,请李君另寻知琴知音。此信勿回。

落笔之后,卫皎幽幽地盯了那墨痕未干的信半晌,自知这信送出之后,回头无路,不知是释然,还是更凝重了,她自嘲地微笑起来,将信封好,前去寻卫不器代为发出。

卫不器皱眉,“阿皎当真想好了?”

卫皎泪痕未干,怕卫不器瞧见端倪,始终垂着面目,“想好了,请兄长代为发信,若李翦还有信来,也请兄长代为回绝,道我不欲与他再有纠葛,请他务必自重,不必于卫皎身上浪费心力。”

卫不器捏着掌中那封有数张琴谱的厚厚一把信,犹豫再三,道:“也好,阿皎既觉着那益州刺史尚可,阿兄自然不会阻挠你的婚事。”

说罢,他又道:“李翦此回发信来,你看了不曾?”

卫皎摇摇头,“未曾,我想不必看了。”

她转过了身,偷偷地用食指抹了泪痕朝东院那满树油绿的藤蔓架走去。

直至她纤瘦的清影消失于藤萝深深之处,卫不疑原地驻足了许久。他面容复杂地捏着厚重的信,穿庭过院,入后门,嘱咐小厮将信发出。

回来之后,他望了眼书房之内影影绰绰的纱橱,绣着荷生并蒂的屏风,顿觉刺眼无比。

不知不觉,阿皎已二嫁了,阿绾也已嫁了人,过不久,或许轮到卫不疑与卫织了,而那个早早地夺走了他魂魄的女子,却已永远不能再回来!

他从未有一刻如此时般,憎恶匈奴人,憎恶到后悔从父之命习文,不能如西北的武将,如李翦一般,不吝用血肉之躯,用仇恨,用杀戮,去搏一个公道。

倘若他还有这个幸运的话。

卫不器念及此,恍惚回神,他走到了书桌前,笔走龙蛇,极快地写完了一封信,又疾步冲出了庭院,将信交出,并嘱那小厮,务必使信一并送到张掖李翦之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