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将军夫人心狠手辣 > 10.新科状元

将军夫人心狠手辣 10.新科状元

作者:十四阿白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9:29:49 来源:就爱谈小说

天和十三年的北绍,正抗敌御侮,遍地狼烟。

远在边境的沙场上,将士逢战必有伤亡,数目不下千人。

正是这样长时间的损耗战,朝廷每年都把招军买马与练兵视为重中之重。

可为前军不断输送兵力,做以援力支撑。

谢欢自记事起,便一直是在深宫学习如何齐家治国,挟势弄权;他从未踏足过战场,也未曾见过尸山血海的死伤场面,自然不清楚行军打仗是怎样的一种损伤。

他只知魏氏父子骁勇,北绍兵强马壮,数以万计,列国诸侯无可奈何,不过是消损白日,比的便是谁先灯尽油干。

北绍百年基业,民殷国富,何惧如此?

然而不曾想,科举一役,轰及一时,引起轩然大波;朝中每年的招军遭遇空前的冷况,无人问津。

原本整一万人的定数,在这一年因为谢欢的下诏举贤,朝廷大力扶持的招兵处,只招了不到三千人。

无人参军,难道要强抓壮丁充兵?

这都罢了。

火上浇油的是,这一年前线频频告急,魏荣延不断上书调兵。

战事吃紧,朝廷无兵,这一切自然而然要怪罪到谢欢的头上。

兵连祸结时期举贤纳士,实非明智之举。

太后读着新科状元的文章,将前军的境况一五一十地说与谢欢听。

他理屈词穷,只得缄默听训。

太后问:“现下镇国将军多番申请调兵,皇帝认为该当如何?”

哑口无言。

他答不出,是意料之中。

最后还是太后‘宽宏大量’未与谢欢计较这其中明细,只道:

“文章自是好文章,皇上若是有心,便封官留用吧”

“只是。”她似不经意地撇了一眼,不紧不慢又道:

“在魏将军凯旋回朝前,这科举的事就切莫再提了。”

治国必得先定邦,这是身为一位君主的常识。

一切都要给守疆卫民让路。

只这一条“误国之举”,太后不但彻底粉碎了科举,连带着‘还政’事宜,也被名正言顺的拖延了下去。

于是这一年金榜题名的新科状元贺同章,便成了北绍唯一的一位状元郎。

白问月依稀记得,上一世她初进宫时,正逢贺同章因‘以权谋私’的大罪被下狱严审。

她也曾疑心过,为何谢欢立妃的事会这样突然,几乎毫无任何前兆,突然提出了封册之事。

他与父亲私下往来甚少,便是父亲有心倒戈,也绝不是一朝一夕能被谢欢所说服的。

后来想到了这个名声远扬的状元郎,白问月忽然茅塞顿开,推测出了这其中的前因后果。

朝中人人得知,科考状元贺同章德才兼备,贤良方正。不过四年,从一个五品言官一路平步青云做上了二品廷尉,成为了朝中重臣。

虽然也不乏谢欢的刻意提拔与培养,但是能从成千上万人中脱颖而出,被谢欢所看中,至少他的才学是万里挑一,毋庸置疑的。

事实上,贺同章也的确有出将入相之材。

他为官四年,一直是谦敬礼让,权为民用;再加上他学富五车,见多识广,所以结下了不少同僚好友。

这些人里,大多数都曾是北绍的股肱权臣,虽也对太后唯命是从,但骨子里依然高风亮节,不肯轻易为一介女流所屈服,心中暗怀不平。

白慕石便是这其中的一个。

先帝还在世时,他便一直奉守纪纲人伦,严正纲常名教。

先帝逝后,规行矩步的北绍大乱,亲王遇害、幼子登基、女人掌政。

如果说前两条是大势所趋,迫不得已,他还能勉为其难地接受;可这最后这一条,实在逆天悖理!

幼子妇孺当权,诚逆违天,为天下所笑,齐身治国大业,俨然成了一场儿戏。

白慕石自认是傲骨难折,但并非顽固不化。

彼一时的北绍,虽然是太后掌政,但兵权终究还是在魏荣延的手中。

魏荣延是谁?

与先帝出生入死的镇国大将军!

整个北绍,若称他忠心第二,便无人敢大言不惭自称第一。

当年太后扶着谢欢登位时,众人虽忌惮魏氏的兵权,但大臣们更多的还是信服于魏荣延,认为他忠心赤胆,有勇有谋。

只要他在,北绍便轻易不倒。

然而,魏荣延死于颍州,事发突然。

朝中表面上水静无波,实则暗流疾驰。

谢欢紧抓着机会,借贺同章为梁,开始和这些稳进多年的老臣们接触。

起初,白慕石并不为贺同章的话所动,他认为魏荣延虽死,可将军的儿子却不弱于将军;而太后虽愚,只知拢权作威,无为于民,但也算循规蹈矩,不曾做过什么天怒人怨的事。

的确未到颠覆朝堂,改局换面的那一步。

魏央两年的作壁上观,不管是朝权,还是疆土,他还是稳住了一些大臣们的惴惴不安。

他的这一态度,受利的是谢欢,失利的也是谢欢。

谢欢毋庸担忧魏氏要反,却奈何自己竟也‘反’不得。

直到,贺同章出事,谢欢主动向白府抛出橄榄枝。

贺同章做官四年,品阶连升三级,他的秀出班行不得不引起太后的注意。

她原是从未把这个野民放在眼里过,一个平头愚民罢了,便是跟了谢欢又能翻腾出什么水花来。

然而,这个平头愚民却是真才实学,论政治国来头头是道,有条有理。

意识到这个人万不能留的时候他已经坐上了廷尉的位置。

二品大臣,如何轻易动得。

太后正在为该如何铲除贺同章之事一筹莫展时,朝中有人主动参了他一本。

向来秉公执法的贺廷尉,不曾想竟枉法徇私,滥用私刑,而且牵涉起十多条人命,证据确凿。

作法自毙?

贺同章犯案,太后未费吹灰之力把他下了牢狱,一路问责行审,他对十几条人命皆都供认不讳,若不是牵涉人命的大案,他倒颇有些正直无私的味道。

眼下罪责已经判了下来,只等秋后问斩。

虽然他自己把罪认得直截了当,但同为官僚的白慕石却觉察出此事并非表明上简单。

他与贺同章结识不久,却十分了解他的为人脾性,从未徇私枉杀过任何阶下囚的清廉之人,又如何妄害十几条无辜生命呢?

他察觉有异,却不知异从何来,最后在与谢欢暗下秉烛夜谈后,白慕石这才真正的倒戈皇帝。

上一世,白问月进宫不久,便将父亲与皇帝的联手推测了出来。

她进宫为妃,本无意这场权斗,若非是因为知晓父亲欲肃正朝纲的决心,她也不会出手去帮谢欢。

她以为谢欢许了父亲高官厚禄,儿女富贵升平,却未料及,这儿女中的儿女,并无她的位置。

过往如刀如剑,让人如何一笑了之。

太宜宫内,雕栏玉砌。

一杯茶饮尽,太后幽幽出声:“皇帝找哀家有事?”

“儿臣还真是有事相求母后。”谢欢笑的明亮。

“您看朕是否能帮贺大人求个恩典,他虽为官不久,却一直恪守尽职,念及他往日的忠心与功劳,母后开恩饶他个死罪吧。”

“他犯了这样大的命案,如何能饶呢?”太后不着痕迹地撇了一眼魏央,后者不动声色地淡淡饮茶。

显然无心理会。

“母后您也无需难做,朕来下这个圣旨,若是引起众怨,朕也愿意来担这个庸君的名声。”

似是表决心般,他又补了一句:“朕信贺爱卿。”

谢欢一向擅长迂回太极,他虽无实权,却极爱用转弯抹角的方式同太后协议,这样的单刀直入还真是少见。

时过境迁,太后倒是有些猜不透他了。

她转头望向魏央,后者漠不关心,一心品茶;

于是她转而问向他身旁的人:

“夫人如何看呢?”

白问月忽被提及,莞尔一笑,缓缓回话:

“回太后的话,臣妾久居深闺,不懂政事,不敢妄议。”

“正是因为你不懂,才要让你这个局外人来说说。”

太后满意地笑了笑,继而问道:

“一个刚正不阿的重臣,杀了十三条无辜的人命,该不该饶呢?”

闻言,谢欢与魏央不约而同地向她望去,白问月面色为难,佯装思索,过了半晌才谨慎出声:

“既是刚正不阿,便不会滥杀无辜。若真是草菅人命的大臣,想是天子,也要与庶民同罪的。”

一番话,谢欢笑了,太后也笑了,唯有魏央面无表情,看不出喜怒。

“你虽是个女儿家,说的倒也有几分道理。”太后赞声,接着便转头反问:

“那皇帝懂得这个意思了吗?”

谢欢歉意赔笑:“夫人说的是,是朕太过偏袒了。”

“母后,直接饶了贺同章确实于理不合,但夫人一番话也正提醒了朕,贺爱卿一向刚正不阿,怎么会滥杀无辜?这其中定有蹊跷。”

他望着太后的眼睛,笑意更浓:“朕想求母后重查此案。”

“重查?他自己不都招供了吗?如何查?”太后微微皱眉。

谢欢起身,躬身行礼,郑重道:“朕相信贺同章。”

太后一愣,语气颇有些无可奈何:“若重查的结果还是如此呢?”

“那朕与贺同章皆任由母后处置。”话脱口而出,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殿内哗然,白问月眼中略过一丝嘲意。

欲擒故纵,雕虫薄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