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4 > 玄幻 > 将军夫人心狠手辣 > 33、拜访贺府

将军夫人心狠手辣 33、拜访贺府

作者:十四阿白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9-13 19:29:49 来源:就爱谈小说

夜深人静, 月明星稀。

车马缓行, 一路行至贺府。

宋书拉停下马,清了清嗓子, 沉声禀了一句:

“将军, 贺府到了。”

不肖半刻。

帘帐掀起, 夫人与将军依次弯身而出。

宋书似是觉得自己生出错觉;

一向冷面寡言的将军,好方才像不着痕迹地撇了自己一眼。

满身杀气不胫而走。

丝毫未曾掩饰。

沉沉地低着头, 不敢轻言。

宋书心中不免生疑揣测。

莫非叫的不是时候?

朱漆红木,古黄铜锁。

咚咚。

锁环与木门相碰,发出低沉有力的撞击声。

贺府自贺同章落狱与林双玉离家后,阖府上下一百多人久无上主;内里内外俨然只一个贺氏当家做主。

她大字不识, 愚昧无知,遇事除却慌乱与嚎啕, 别无他用。

好在。

还有一个秉节持重的李叔。

李叔曾在丞相府侍奉多年, 又随贺同章东奔西走多年, 从西平到永安、再从永安至昌东十二城、最后又从廊平迁回西平,

这其中兜转几十年,他早就练就了一身临危不乱,通权达变的能力。

当宋书敲响贺府的大门后,不过片刻李叔便赶来迎人。

朱门开出一条缝隙,李叔尚未问话,只见宋书拿出令牌, 低声自报来处:

“镇国将军府。”

闻言。

红门大敞,将三人迎了进来。李叔忙弯身见礼, 言语恭敬道:

“见过将军。”

宋书收起令牌,不着痕迹地扫视了一眼府下,见四处无人,格外冷清。

他表明此行来意:“深夜拜访实属突然,还请管家将你们家老妇人请出来,我家主子有事相商。”

宋书情礼兼到,天牢走水的事情相信此时整个西平皆已人尽皆知;李叔虽不清楚他们目的几何,但眼下的贺府正是计无所出,穷途末路之时。

人人唯恐避而不及。

将军亲临,又称要事相商。

无需再多过问,自然明白,

否极泰来。

李叔将人带至前厅,又吩咐下人煮了两壶上好的碧螺春,事关少爷的生死,他施礼称退,亲自前往旁院去请了贺秀婉。

戌时三刻,平常人家这个时辰用罢了膳,公务若不繁重,此时便已褪衣梳洗,下榻而眠了。

贺氏一名妇人,渐渐上了年纪,白日里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到了晚间更是早寝休安。

白问月来拜访的这一时,她早已酣然入梦,幽会周公去了。

大约等有一炷香的时间,贺秀婉绾发更衣,步伐紧凑地迟迟现身。

见魏央与白问月一左一右,坐于厅中上座,正不紧不慢地品茶,她微微一愣。

随即提裙跪礼。

“参见将军。”

饶是再无知的妇人,也知晓这一府的上座,一般的贵人登门,是轻易坐不得的。

她不清楚朝中如何暗潮汹涌,针对相对;却知晓这镇国将军府,来头不容小觑。

白问月放下手中的杯子,沉静出声:

“夫人不必多礼,

请起。”

她微微行了一个眼色,宋书无声了然,自走上前去,将贺氏扶了起来。

厅内忽地噤声。

空气莫名冷峻了起来。

这贺秀婉战战兢兢地落了偏座后便一直紧低着头,似是怕于见人,不敢出声。

白问月扯了扯嘴角,欲言又止。

“比起儿子,夫人似乎更担心自己失了规矩?”

魏央漫不经心地讥讽出口,打破了厅内弥漫的寂静。

忽‘醒’过神来,贺氏一改前态,怯怯地抬头询声:

“将军,我的儿子他……”

“怎么?”白问月忽然打断了她的话:“夫人不知晓今日酉时,贺大人的牢房走水一事吗?”

话虽是问贺秀婉,可抬眉移目间,望向的却是李叔。

李叔俯身,诚然回道:“回夫人的话,尚未到戌时,监廷司便已来人传过了话。”

“是吗?那贺大人现下如何了?”

“还未有消息。”

轻笑一声,她幽幽地望回贺氏,故作疑声:“贺大人生死尚未可知,倒不见贺老夫人忧心的模样。”

似是觉得不够,她又忍不住赞了一句:“果然是贵家之姿,火烧眉毛也皆临危不惧。”

贺氏心中诚惶诚恐,弯了弯唇,努力赔笑。这夫妻二人登门上府,是为了冷嘲热讽?左右拿捏不好白问月的脾性,她也不敢再多言其他。

厅内又重新陷入了新的沉默。

深觉无趣。

白问月淡淡饮了一杯茶,不过三言两语便把这贺氏看了个清楚。

怕风怯雨,畏首畏尾。

果然还是这副样子。

比起他人的生死,更看重的反而是自己的存活。

说她不忧心贺同章的生死,白问月是不信的。

只是这个忧心和担惊,须得建立在自己能全身而退不会沾染一身是非的基础上。

如若不然。

早在贺同章认罪被拿下狱时,她身为孙贺两家的‘桥接’,会对真相一无所知吗?

她不是不知晓.

她是怕真相一旦追根究底,必定牵扯起她曾不光彩的过往。

别人的家母亲,遇儿子蒙受不白,必定是日日提心吊胆,食不下咽;

更有甚者要去御前哭两嗓子,这都不是没有的。

反观贺氏。

儿子被判了死刑,儿媳不知所踪。

本就一个支离破碎的家,这下更是鸡零狗碎了。

她竟还能静声如哑,不闻不问。

再看今日,准时安寝,分毫不差。

便也知晓,这贺氏若非是稳操胜券,便是心如铁石。

宋书自是目达耳通,将两位主子的言行看在眼中。

他低着身子,不着痕迹地将话引上了正处,似是好言相劝,与贺氏苦口婆心道:

“贺老妇人恐也已知晓,贺大人的死罪早已下定。

圣上如今有意压旨不宣,须得抓住机会为大人洗冤才是。”

贺氏踌躇了半晌,似是拿不定主意。

一旁的李叔知晓贵人主动上门确是有意帮衬,又不知老夫人为何举棋不定,久不答话。

他站于贺氏身后,不卑不亢鞠身行礼:

“望将军与夫人,救我家大人于水火。”

求援的话已然说出口,贺氏只好硬着头皮跟声附和:“没错,还求将军明察秋毫,给我儿子一个清白。”

魏央淡淡地望了一眼贺氏,神情不明。

白问月顺势挑明了来意:“贺大人,并非救不出来。”

她话说的半真半假:“我们既来,便已是查明了案子,只是这真相中,尚还有一事不明。

须得请教贺老夫人。”

话说的不急不缓,停顿的又恰到好处。贺氏听晓已查明真相,心中难掩忐忑。

她颤颤出声,极不情愿地询问:“夫人,何事不明?”

朱唇贝齿,露出一个明媚的笑:“也非什么紧要的事,不过是我私心里好奇罢了。”

白问月目光清幽,仔细地望着她的面孔,将她所有的情绪尽收眼底。

顿了一下。

清冷出声:“当年贺夫人遭变昏迷,老夫人一己之力,是如何带她逃出生天,离开泗水的呢?”

质问大于疑声。

贺氏慌乱的面色藏了又藏,她装作未明其言,含糊其辞地答道:

“自是坐船带她离开的。”

“坐船?”久未出声的魏央忽然挑眉,他饶有兴趣地把玩着手中的青瓷,似是自言自语般嗅到一丝异常。

白问月明晓他的别意,却并未顺着他的话往下说。

她只问:“你独自带着贺夫人坐船?”

机械般地点了点头,一脸茫然地望着这二人。

忽然又似寻到了补救的法子,她又出声补充解释:“当初不知为何,孙家一夜忽然不知去向,无人看守,我砸了门锁,便带着她逃了出来。”

乍听之下,确实天衣无缝。

白问月佯作相信般点了点头,未曾反驳。

“说来,今日天牢走水实在突然。”魏央忽又出声,故作玄虚地同贺氏道:“听闻皇上知晓后也难免大惊失色,想必此刻也正为贺大人的生死,

寝室难安呢。”

“皇上毫不知情?”贺氏忽出奇声:“怎么会?!”

“嗯?”魏央目长如剑,不明其意地望着她。

白问月皱着眉缓缓开口:“皇上自然是知道,天牢走水,第一要禀之处便是长华殿。”

“皇帝如何会不知呢?”

贺氏扯了扯嘴角,欲出口的话又吞回了肚子了。

不似刚才。

她忽然开始惊慌失措,局促不安的模样仿佛是方才知晓天牢走水般。

魏央与白问月四目相对,

意味深长。

宋书适时地又朗声开口,出言安抚:“老夫人不必多忧,火烧了尚未多久,段丞相便带着人去灭火了。

相信贺大人吉人自有天向,定会安然无事。”

贺氏对宋书的话充耳不闻,嘴上自言自语般念念有词:“会是谁放的火呢?”

果然是未经大事的妇人,事情一旦脱离所知,便完全是另外一副不知所措,口不择言的模样了。

魏央与白问月百无聊赖地品着茶,连继续套话的兴致都没了。

她这样心藏有鬼,却又不能掩于深心的人,最不可托。

谢欢多谋善判,只怕也不曾真正清楚过这位贺夫人的品性。

百密一疏。

宋书忘了一眼两位主子,明晓其意。他顺势同贺氏解释道:“这天牢干燥多木,走水也时有发生。

未必同老夫人所言,是有人蓄意纵之。”

贺氏一怔。

自知食言。

她扯了扯嘴角,面上赔笑,只道:“言之有理,言之有理。

我这老婆子,不是关心则乱吗。

胡乱言语几句,莫要当真。”

一杯茶饮尽,魏央与白问月不约而同起了身。

“事既已询了仔细,夜深露重,我们也该返身了。”

贺氏与李叔忙起身行礼欲送,宋书轻声浅拒:

“多有打扰,老夫人还是返身安寝吧。”

裙袖翩翩,白问月走在前身,暗声勾唇。

只怕她,要长夜无眠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